logo资料库

2015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资料共3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5 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由 T 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考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难度】容易 【答案】D 【解析】抗原可以引起人类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效应 B 细 胞)可以分泌抗体,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可以被蛋白酶水解,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一种抗原可 以对应多种抗体,但是一种抗体只能特异性对应一种抗原,B 选项错误;细胞免疫中,效应 T 细胞可以裂解 靶细胞,抗体的作用是与乙肝病毒结合,使乙肝病毒失去致病性,C 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三单元《稳态与环境》中有详细的讲解。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 mRNA C.T2 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 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考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度】容易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高尔基体的作用是加工和分泌,A 选项错误;真核生物转录发生在细 胞核中,B 选项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所以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选项错误;合成淀粉的反应是叶绿 体的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D 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基本概念,这些知识点是北京高考生物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点在* 支持回车 强化提高班 第一单元《分子与细胞》部分做了详细讲解,有关知识点在课程中老师都有给出总结归纳,相 关练习题与真题非常相似。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 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考点】细胞增殖与分化 【难度】容易 【答案】C 【解析】从题目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两个峰值细胞的数目最多,分别对应的 DNA 含量为 40 和 80。可知 40 的应该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因为间期时间比较长。而 80 的细胞应该是属于分裂期的细胞,DNA 含量已 经加倍。因此 A 选项中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是正确的。B 选项中 a 峰和 b 峰之间应该是细 胞周期中的 S 期,正在进行 DNA 分子复制。C 选项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DNA 含量处于加倍状态,应该计数 在 b 峰中。D 选项通过看右侧图可知 b 峰明显下降,可知应该是抑制了 DNA 分子的复制,DNA 加倍的细胞明 显减少,所以 D 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基本概念,这些知识点是北京高考生物必考内容。这部分知识点在* 支持回车 强化提高班 第一单元《分子与细胞》部分做了详细讲解,有关知识点在课程中老师都有给出总结归纳,相 关练习题与真题非常相似。 4.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 种处理
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m×10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 始实验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驱走大蚂蚁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 增加 70 减少 10 减少 2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考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难度】中等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的是生态知识。通过观察图表,可知研究是两个变量(灌溉与否和是否含有大蚂蚁) 对因变量(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的影响。A 选项,从图表我们可推知应该是大蚂蚁能够抑制小蚂蚁的数量 的增长,所以 A 错误。B 选项从题目中的取样分析可以直接得出。C 选项从题目看出有大蚂蚁,小蚂蚁的出 现率有减少,因此正确。D 选项比较灌溉和不灌溉可知正确。这个题非常符合海淀模拟题中双变量分析的问 题,是我们课程讲解中多次提到的重要点。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三单元《稳态与环境》中有详细的讲解。 5.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 【考点】基因工程克隆技术 【难度】一般
【答案】C 【解析】基因工程中,向植物细胞中导入目的基因可以采用农杆菌转化法,A 正确;对于导入目的基因的细 胞,需要针对标记基因,设置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B 正确;在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 体融合,本题是对导入了目的基因的植物体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时不涉及细胞融合,C 错 误;在植物组培过程中通过控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来调节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D 正确。本题选 C。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理科综合生物 第五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中有详 细的讲解。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来源:Zxxk.Com]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 铁的冶炼 【考点】化学反应的定义、常见生活生产中的反应原理 【难度】容易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根本标志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此题中 A、B、D 中均涉及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寒假特训班 理科综合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中有详细的讲解。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 【难度】容易 【答案】D 【解析】 A.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故正确 B.根据周期表的位置关系来推断,故正确 C.与金属性强弱有关,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故正确
D.无法根据盐的热稳定性来判断,故 D 错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有详细的讲解.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考点】元素化合物模块非金属元素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难度】容易 【答案】A 【解析】 A.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选项错误 B.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为固氮方法,故B正确 C.生物体自身可以将铵盐合成蛋白质,可以实现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故C正确 D.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故D选项正确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化学 《氮及其化合物》中有详细的讲解.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 和 O 生成 CO2 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 CO 与 O2 反应的过程 【考点】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 【难度】一般 【答案】C 【解析】 A.反应能量的判断,根据反应过程—能量图可以判断反应放热,故 A 错 B.根据状态 I、II 可以看出碳氧键一直未断裂,故 A 错 C.由图 III 可知,生成物是 CO2 ,具有极性共价键,故 C 正确 D.由图可知,故 D 错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化学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中有详细的讲解.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考点】此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 【难度】中等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为多变多的反应,即为缩聚反应,故A错误 B.PPV 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而聚苯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故 B 错误 C.官能团个数不同,即不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质谱图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 D 正确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化学 《有机合成与推断》中有详细的讲解.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 制备:Cl2 +2OH-=== Cl-+ ClO-+ H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H2O HClO+ 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混用,产生 Cl2:2H++ Cl-+ ClO-= Cl2 ↑+ 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 【考点】此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难度】中等 【答案】B 【解析】 A.考查的是漂白液的制取,在模拟题中出现过多次,故A正确 B.考查的是实验事实的判断,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而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故B错误 C.考查的是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在模拟题中出现过多次,故C正确 D.考查的是漂白粉起漂白作用的原理,应用的是较强酸制取较弱酸,故 D 正确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强化提高班 化学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中有详细的讲解.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 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 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 HNO3 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 Fe、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考点】从实验和原电池角度考察元素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和氧化性、还原性比较 【难度】中等 【答案】C 【解析】 A.考察NO的性质,故A正确 B.考察Fe在浓HNO3中的钝化现象,故B正确 C.实验II钝化,故不能由此判断氧化性强弱,故C错误 D.可以通过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故 D 正确 【点评】本题在* 支持回车百日冲刺班 化学 《电化学专题复习》中有详细的讲解.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难度】容易 【答案】C 【解析】 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即△E=W+Q 以及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