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
1. 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2. 正经是指()
3. 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4. 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5. 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
6. 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7. 经脉的分支是()
8. 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9.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10.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11. 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12.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13. 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14. 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
15. 除下列哪项外,均属十二经表里相合关系()
16. 奇经八脉中,起于季胁,环行腰间一周的是()
17. 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18. 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
19. 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经脉是()
20. 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2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22.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23.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
24. 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
25. 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2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27. 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
28. 在头面部,行于头侧部的经脉是()
29. 行于腹面正中线的经脉是()
30.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
31. 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的关系最密切()(多选题)
32. 经络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主要表现在()(多选题)
33. 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多选题)
34. 环绕口唇后到两目眶下的经脉是()(多选题)
35. 循行于人体背部的经脉是()(多选题)
36. 下列有别络分出的经脉有()(多选题)
37. 络脉主要包括有()(多选题)
38. 以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主要用于()(多选题)
39.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多选题)
40. 在目内眦(睛明穴)相交会的经脉有()(多选题)
41. 经络(名词解释)
42. 经络学说(名词解释)
43. 经别(名词解释)
44. 经筋(名词解释)
45. 皮部(名词解释)
46. 循经取穴(名词解释)
47. 引经药(名词解释)
48. 奇经(名词解释)
49. 六合(名词解释)
50. 诸阳之会(名词解释)
51. 十二皮部(名词解释)
52. 足三阳经(名词解释)
53. 任主胞胎(名词解释)
54. 十五别络(名词解释)
55. 一源三歧(名词解释)
56. 按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问答题)
57.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如何?(问答题)
58. 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问答题)
59.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什么?(问答题)
60.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问答题)
61. 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问答题)
62. 经别的功能特点是什么?(问答题)
63. 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问答题)
64. 正经与奇经有何区别?(问答题)
65. 督脉与任脉的起止点和循行有何不同?(问答题)
6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如何?(问答题)
67. 十二经脉与脏腑间是如何络属的?(问答题)
68. 简述十二经脉的特点。(问答题)
69. 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功能特点。(问答题)
70. 试述冲、任、督、带各自的生理功能。(问答题)
71. 试述奇经八脉各脉名称的含义。(问答题)
72. 简述经筋的含义、命名方法、分布特点及主要功能。(问答题)
73. 试述手三阳经各自的起止、交接和主要循行分布部位。(问答题)
74. 试述十二经别的概念与循行。(问答题)
75. 试述经络学说在阐释疾病传变时的应用。(问答题)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经络)答案解析
1. 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答案:【E】
2. 正经是指()-答案:【D】
3. 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答案:【D】
4. 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答案:【D】
5. 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答案:【C】
6. 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答案:【D】
7. 经脉的分支是()-答案:【D】
8. 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答案:【E】
9.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答案:【A】
10.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答案:【B】
11. 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答案:【C】
12.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答案:【A】
13. 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答案:【C】
14. 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答案:【B】
15. 除下列哪项外,均属十二经表里相合关系()-答案:【E】
16. 奇经八脉中,起于季胁,环行腰间一周的是()-答案:【D】
17. 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答案:【E】
18. 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答案:【B】
19. 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经脉是()-答案:【B】
20. 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答案:【C】
2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答案:【C】
22.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答案:【B】
23.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答案:【D】
24. 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答案:【D】
25. 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答案:【A】
2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答案:【C】
27. 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答案:【B】
28. 在头面部,行于头侧部的经脉是()-答案:【A】
29. 行于腹面正中线的经脉是()-答案:【B】
30.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答案:【C】
31. 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的关系最密切()-答案:【BCD】
32. 经络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主要表现在()-答案:【ABD】
33. 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答案:【AB】
34. 环绕口唇后到两目眶下的经脉是()-答案:【BC】
35. 循行于人体背部的经脉是()-答案:【BD】
36. 下列有别络分出的经脉有()-答案:【ABCE】
37. 络脉主要包括有()-答案:【ACE】
38. 以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主要用于()-答案:【BCDE】
39.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答案:【ACDE】
40. 在目内眦(睛明穴)相交会的经脉有()-答案:【ABDE】
41. 经络
42. 经络学说
43. 经别
44. 经筋
45. 皮部
46. 循经取穴
47. 引经药
48. 奇经
49. 六合
50. 诸阳之会
51. 十二皮部
52. 足三阳经
53. 任主胞胎
54. 十五别络
55. 一源三歧
56. 按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
57.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如何?
58. 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59. 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60.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61. 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62. 经别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63. 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64. 正经与奇经有何区别?
65. 督脉与任脉的起止点和循行有何不同?
6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如何?
67. 十二经脉与脏腑间是如何络属的?
68. 简述十二经脉的特点。
69. 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功能特点。
70. 试述冲、任、督、带各自的生理功能。
71. 试述奇经八脉各脉名称的含义。
72. 简述经筋的含义、命名方法、分布特点及主要功能。
73. 试述手三阳经各自的起止、交接和主要循行分布部位。
74. 试述十二经别的概念与循行。
75. 试述经络学说在阐释疾病传变时的应用。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经络)试题及答案 共计:30 道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5 道名词解释,20 道问答题, 1. 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难经》 C《扁鹊心书》 D《吴医汇讲》 E《内经》 2. 正经是指()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3. 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 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阴阳五行脏腑 B 内外脏腑五行 C 手足五行阴阳 D 手足阴阳脏腑 E 手足五行脏腑 5. 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 A 手太阴肺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6. 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 经脉的分支是()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 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 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 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 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A 心 B 三焦 C 肾 D 肝 E 小肠 14. 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15. 除下列哪项外,均属十二经表里相合关系() A 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 B 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 C 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 D 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 E 手厥阴经与手太阳经 16. 奇经八脉中,起于季胁,环行腰间一周的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阳维脉
17. 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 督有统率、总管之意 B 任有总任、担任及妊养之意 C 跷有轻健矫捷之意 D 维有维系、连接之意 E 带指妇女白带 18. 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 A 任脉 B 肝经 C 阴维脉 D 脾经 E 肾经 19. 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经脉是() A 任脉 B 督脉 C 肾经 D 膀胱经 E 冲脉 20. 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A 丰隆 B 内关 C 大包 D 公孙 E 列缺 2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 E 足少阴肾经 22.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A 直线贯注 B 循环贯注
C 手足贯注 D 左右贯注 E 上下贯注 23.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 A 胃、大肠、胆经 B 心、脾、胆经 C.小肠、三焦、胃经 D 大肠、小肠、三焦经 E.胆、大肠、三焦经 24. 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跷脉 25. 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 冲脉、任脉 B 冲脉、督脉 C 任脉、带脉 D 阴维脉、阳维脉 E 阴跷脉、阳跷脉 26.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27. 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 A 少阳经 B 阳明经 C 太阳经 D 厥阴经 E 督脉
28. 在头面部,行于头侧部的经脉是() A 少阳经 B 少阴经 C 阳明经 D 太阳经 E 厥阴经 29. 行于腹面正中线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任脉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阴脾经 E 督脉 30.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 A 手太阳小肠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阳明胃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足少阳胆经 31. 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的关系最密切()(多选题)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32. 经络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主要表现在()(多选题) A 内脏之间的联系 B 内脏与五体之间的联系 C 经脉之间的联系 D 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E 气血与津液之间的联系 33. 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多选题) A 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 ⃞ ⃞ ⃞ ⃞ ⃞ ⃞ ⃞ ⃞ ⃞ ⃞ ⃞ ⃞
C 足少阴经 D 足太阳经 E 足阳明经 34. 环绕口唇后到两目眶下的经脉是()(多选题)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35. 循行于人体背部的经脉是()(多选题) A 肾经 B 膀胱经 C 任脉 D 督脉 E 胃经 36. 下列有别络分出的经脉有()(多选题) A 任脉 B 督脉 C 胃经 D 冲脉 E 脾经 37. 络脉主要包括有()(多选题)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筋 C 孙络 D 十二皮部 E 浮络 38. 以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主要用于()(多选题) A 局部用药 B 药物归经 C 按摩 D 针灸 E 推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多选题) A 离 B 散 C 入 D 出 E 合 40. 在目内眦(睛明穴)相交会的经脉有()(多选题) A 手太阳小肠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阳明胃经 D 阴跷脉 E 阳跷脉 41. 经络(名词解释) 42. 经络学说(名词解释) 43. 经别(名词解释) 44. 经筋(名词解释) 45. 皮部(名词解释) 46. 循经取穴(名词解释) 47. 引经药(名词解释) 48. 奇经(名词解释) 49. 六合(名词解释) 50. 诸阳之会(名词解释) 51. 十二皮部(名词解释) 52. 足三阳经(名词解释) 53. 任主胞胎(名词解释) 54. 十五别络(名词解释) 55. 一源三歧(名词解释) 56. 按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写出十二经脉的名称。(问答题) ⃞ ⃞ ⃞ ⃞ ⃞ ⃞ ⃞ ⃞ ⃞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