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临床医学-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试题及答案.docx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临床医学-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试题及答案
1. 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2. 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3. 我国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4. 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5. 引起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的主要菌群是:
6. 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菌群是:
7. 钩体病人排除钩体的主要途径是:
8. 在水和湿土中,钩体可存活多长时间:
9. 下列哪一种是钩体的运动器官:
10. 钩体显凝试验抗体效价的阳性值是:
11. 采用柯氏培养基培养钩体的时间最短为:
12. 钩体病的潜伏期为:
13. 钩体致病的主要物质是:
14. 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15. 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16. 感染钩体后,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主要由什么决定:
17.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是:
18. 钩体病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
19. 已成为南方各省流行中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类型是:
20. 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21.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22. 钩体病最常见的热型是:
23. 在临床中对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24. 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25. 下列各项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26. 目前国内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27. 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28. 下列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29.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30.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1.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2. 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3. 关于钩体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4. 钩体病肺弥漫性大出血的因素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35. 钩体病的诊断依据除外哪项:
36. 钩体病治疗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37. 我国分布最广的钩体菌群是:
38. 毒力最强的钩体菌群是:
39. 钩体病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的临床类型是:
40. 钩体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窒息死亡的临床类型是:
41. 流行期间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42. 夏秋季对高度疑为已受钩体感染者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43. 对于免疫缺乏者,应采取预防钩体病的措施是:
临床医学-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答案解析
1. 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答案:【C】
2. 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答案:【D】
3. 我国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答案:【E】
4. 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答案:【A】
5. 引起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的主要菌群是: -答案:【B】
6. 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菌群是: -答案:【A】
7. 钩体病人排除钩体的主要途径是:-答案:【B】
8. 在水和湿土中,钩体可存活多长时间: -答案:【C】
9. 下列哪一种是钩体的运动器官: -答案:【B】
10. 钩体显凝试验抗体效价的阳性值是: -答案:【D】
11. 采用柯氏培养基培养钩体的时间最短为: -答案:【C】
12. 钩体病的潜伏期为: -答案:【C】
13. 钩体致病的主要物质是: -答案:【D】
14. 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答案:【B】
15. 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答案:【E】
16. 感染钩体后,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主要由什么决定: -答案:【E】
17.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是: -答案:【D】
18. 钩体病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 -答案:【A】
19. 已成为南方各省流行中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类型是: -答案:【C】
20. 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C】
21.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B】
22. 钩体病最常见的热型是: -答案:【A】
23. 在临床中对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答案:【D】
24. 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答案:【D】
25. 下列各项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答案:【E】
26. 目前国内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答案:【B】
27. 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答案:【D】
28. 下列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答案:【E】
29.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答案:【E】
30.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答案:【C】
31.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答案:【D】
32. 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答案:【C】
33. 关于钩体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答案:【E】
34. 钩体病肺弥漫性大出血的因素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答案:【E】
35. 钩体病的诊断依据除外哪项: -答案:【C】
36. 钩体病治疗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答案:【B】
37. 我国分布最广的钩体菌群是:-答案:【A】
38. 毒力最强的钩体菌群是: -答案:【B】
39. 钩体病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的临床类型是: -答案:【D】
40. 钩体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窒息死亡的临床类型是: -答案:【C】
41. 流行期间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答案:【A】
42. 夏秋季对高度疑为已受钩体感染者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答案:【B】
43. 对于免疫缺乏者,应采取预防钩体病的措施是: -答案:【D】
临床医学-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试题及答案 共计:43 道单选题, 1. 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A.密螺旋体属 B.疏螺旋体属 C.寄生性钩端螺旋体 D.腐生性钩端螺旋体 E.双曲钩端螺旋体 2. 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A.普通培养基 B.含胆汁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D.含兔血清培养基 E.含羊血清的培养基 3. 我国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犬 C.病人 D.褐家鼠 E.黑线姬鼠 4. 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猪 B.犬 C.病人 D.褐家鼠 E.黑线姬鼠 5. 引起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型) B.黄疸出血群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6. 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菌群是: A.波摩那群 B.黄疸出血型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7. 钩体病人排除钩体的主要途径是: A.大便 B.小便 C.飞沫 D.呕吐物 E.鼻咽分泌物 8. 在水和湿土中,钩体可存活多长时间: A.1~2 周 B.3~4 周 C.1~3 月 D.4~5 月 E.半年以上 9. 下列哪一种是钩体的运动器官: A.菌体 B.轴丝 C.鞭毛 D.包膜 E.伪足 10. 钩体显凝试验抗体效价的阳性值是: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E.>1﹕800 11. 采用柯氏培养基培养钩体的时间最短为: A.1 周 B.3 天
C.2 周 D.3 周 E.4 周 12. 钩体病的潜伏期为: A.2~3 天 B.4~6 天 C.7~14 天 D.15~20 天 E.21~25 天 13. 钩体致病的主要物质是: A.菌体 B.钩体一端的钩 C.轴丝 D.毒素 E.胞壁 14. 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A.虫媒叮咬 B.皮肤接触疫水 C.食入污染食物 D.呼吸道吸入病原体 E.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15. 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主要储存宿主是野鼠 B.黄疸出血群毒力强,主要储存宿主是猪 C.钩体病主要传染源包括带菌动物和病人 D.病人可获得对同型及异型钩体的免疫力 E.黄疸出血群所致钩体病的临床分型多为感染中毒型 16. 感染钩体后,发病与否及病情的轻重主要由什么决定: A.钩体的毒力 B.钩体的数量 C.钩体的菌群 D.机体的免疫力 E.钩体的菌型和机体的免疫力
17. 钩体病病损的基本特点是: A.肺毛细血管出血 B.肝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 C.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毛细血管损伤所致的严重功能紊乱 E.全身性小血管中毒性损伤 18. 钩体病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 A.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致 B.肝细胞变性肿胀、炎性细胞浸润 C.肾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D.肺毛细血管出现微型缺口,红细胞溢入肺泡 E.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与出血 19. 已成为南方各省流行中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死亡的主要类型是: A.流感伤寒型 B.黄疸出血型 C.肺出血型 D.脑膜脑炎型 E.肾功能衰竭型 20. 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肝功能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肺大出血 D.消化道大出血 E.中枢性呼吸衰竭 21.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肝衰竭 B.急性肾衰竭 C.消化道大出血 D.肺大出血 E.中枢型呼吸衰竭 22. 钩体病最常见的热型是: A.稽留热 B.驰张热
C.间歇热 D.波状热 E.不规则热 23. 在临床中对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稽留热 B.头痛、周身酸痛 C.皮肤出血点 D.腓肠肌明显压痛 E.结膜充血 24. 钩体病人后发热的原因是: A.复发 B.再燃 C.继发感染 D.变态反应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25. 下列各项中,对钩体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是: A.血培养 B.显凝试验 C.红细胞溶解试验 D.补体结合试验 E.PCR 检测钩体核酸 26. 目前国内钩体病病原治疗首选: A.四环素 B.青霉素 C.庆大霉素 D.头孢噻吩 E.红霉素 27. 钩体病的预防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主要依靠: A.管好猪犬 B.消灭家鼠、野鼠 C.改造疫源地,切断传播途径 D.钩体菌苗接种 E.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
28. 下列各项中,对于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A.发病季节 B.颜面和肢体明显出血倾向、肿胀 C.腓肠肌明显按压痛 D.浅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痛 E.急性肾功能衰竭 29.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钩体的类别 B.钩体的毒力 C.钩体的数量 D.机体的个体反应差异 E.年龄及性别 30.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急起发热,多呈稽留热型,部分呈驰张热 B.全身肌肉酸痛,以腓肠肌和腰背肌肉疼痛较为突出 C.结膜充血,伴明显畏光、有分泌物 D.浅表淋巴结肿大与疼痛,多为腹股沟淋巴结 E.少数病人有腹泻 31. 关于钩体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各型病人都可有肾脏损害的表现 B.少数钩体病人可发生少尿、氮质血症 C.黄疸出血型主要表现为黄疸、出血倾向和肾脏损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D.腹股沟淋巴结红肿、疼痛和压痛,触之有波动感 E.钩体病脑膜炎型可出现脑膜刺激症或者是神志改变,脑脊液呈无菌型脑膜炎改变 32. 关于钩体病后发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体温正常后 3~4 天发生,体温 38℃左右,持续 1~3 天 B.后发热与抗生素的剂量无关 C.后发热时重新出现钩体血症 D.血内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E.后发热预后好 33. 关于钩体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每次流行时,单纯型最多见 B.肺大出血是钩体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C.各型病人均可出现肾损害 D.部分病人可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E.脑膜脑炎型患者的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34. 钩体病肺弥漫性大出血的因素包括下列各项,除外: A.病原体毒力强 B.病人免疫力低 C.病后未及时治疗 D.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 E.早期应用镇静剂 35. 钩体病的诊断依据除外哪项: A.在流行地区 6~10 月,在近 20 天内曾接触过可能污染钩体的水 B.急起发热,全身疼痛,腓肠肌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其他原因者 C.血象中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正常或降低 D.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 E.胸片、双肺呈毛玻璃状或有弥漫性点状、片状或融合性片状影 36. 钩体病治疗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A.抗生素治疗用至退热后 3 天 B.为尽快杀灭病原体首先应大剂量使用青霉素 C.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是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 D.肺大出血型应尽早使用镇静剂 E.黄疸出血型患者应采用保护肝肾治疗 37. 我国分布最广的钩体菌群是: A.波摩那群 B.黄疸出血群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38. 毒力最强的钩体菌群是: A.波摩那群 B.黄疸出血群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39. 钩体病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的临床类型是: A.流感伤寒型 B.肾功能衰竭型 C.肺大出血型 D.黄疸出血型 E.脑膜脑炎型 40. 钩体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窒息死亡的临床类型是: A.流感伤寒型 B.肾功能衰竭型 C.肺大出血型 D.黄疸出血型 E.脑膜脑炎型 41. 流行期间钩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流感伤寒型 B.肾功能衰竭型 C.肺大出血型 D.黄疸出血型 E.脑膜脑炎型 42. 夏秋季对高度疑为已受钩体感染者应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A.口服庆大霉素 B.肌注青霉素 C.口服乙胺嘧啶 D.皮下注射钩体多价菌苗 E.肌注免疫球蛋白 43. 对于免疫缺乏者,应采取预防钩体病的措施是: A.口服庆大霉素 B.肌注青霉素 C.口服乙胺嘧啶 D.皮下注射钩体多价菌苗 E.肌注免疫球蛋白 临床医学-传染病学(钩端螺旋体病)答案解析 1. 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答案:【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