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NA®
中文土木练习手册
(第一册)
ADINA 北京代表处
Copyright © 2004
目 录
练习一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1
练习二 隧道开挖支护分析………………………………………………….…………………19
练习三 弯矩-曲率梁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35
练习四 多层板接触静力、模态计算……………………………………………………………60
练习五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72
练习六 非线性索、梁结构动力非线性分析……………………………………………………86
练习七 桩与土接触计算…………………………………………………………………………97
练习八 挡土墙土压力分布计算………………………………………………………………113
练习九 岩石徐变计算…………………………………………………………………………130
练习十 水坝流固耦合频域计算………………………………………………………………141
练习十一 水坝自由表面渗流计算……………………………………………………………154
练习十二 重力坝的地震响应分析……………………………………………………………164
附录一 ADINA 单位系统介绍…………………………………………………………………177
附录一 ADINA 中关于地应力场的处理方法…………………………………………………181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工程背景说明:
练习一、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含地下水的土体变形计算,必须考虑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变形之间的关系,所以固结沉降分析是
岩土工程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在 ADINA 中,岩土材料(骨架)可采用任何一种线性、非线性、
岩土材料或用户自定义的材料;而孔隙水的属性则由多孔介质属性进行定义,其主要参数为各个方
向的渗透系数。
学习要点:
• 多孔介质土体的定义(骨架属性和多孔介质属性)
• 正确使用单位制
• 固结沉降分析中的地应力处理
• 固结沉降问题的求解控制特点
• 后处理中如何获得孔隙水消散引起的附加沉降量,将其从总变形中分离出来(相对位移)
• 后处理中显示 Pore Pressure 的常用方法
问题说明:
• 三层土体,从上到下
依次为 Clay(粘土)-
Sand(砂土)-Clay(粘
土),具体尺寸见右图;
• 粘土层和砂土层的渗
透系数不同,粘土层渗
透系数低;粘土层和砂
土层的骨架参数和渗透系数如右图(有关固结沉降分析中所使用的单位制,请参考网站上面的相关
文档);
• 边界条件中的两侧(No Drainage)和底边(Impervious)等价为不排水边界条件;顶边(地面)为
排水边界条件;
• 顶部荷载为恒定 Pressure,零时刻加上并保持 295 天;
1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 模型可简化为 2D 平面应变模型进行分析;
一、建立地应力计算模型
由于这个分析中先要计算地应力状态,然后计算固结沉降量,因此首先准备计算地应力的模型。
1.建立几何模型
点击图标
,在弹出窗口中输入 16 个点坐标值:
由于模型采用 2D 的平面应变模型,所有点的 X 坐标为
零(空白即为零)。
0.0 -8.0 0.0 0
2
0.0 8.0 0.0 0
3
0.0 -50.0 0.0 0
4
0.0 50.0 0.0 0
5
0.0 -8.0 8.0 0
6
0.0 8.0 8.0 0
7
0.0 -50.0 8.0 0
8
9
0.0 50.0 8.0 0
10 0.0 -8.0 12.0 0
11 0.0 8.0 12.0 0
12 0.0 -50.0 12.0 0
13 0.0 50.0 12.0 0
14 0.0 -8.0 20.0 0
15 0.0 8.0 20.0 0
16 0.0 -50.020.0 0
17 0.0 50.0 20.0 0
点击图标
,依次创建 9 个 Surface:
SURFACE VERTEX NAME=1 P1=16 P2=12 P3=10 P4=14
*
SURFACE VERTEX NAME=2 P1=12 P2=8 P3=6 P4=10
*
SURFACE VERTEX NAME=3 P1=8 P2=4 P3=2 P4=6
*
SURFACE VERTEX NAME=4 P1=14 P2=10 P3=11 P4=15
*
SURFACE VERTEX NAME=5 P1=15 P2=11 P3=13 P4=17
*
SURFACE VERTEX NAME=6 P1=10 P2=6 P3=7 P4=11
*
SURFACE VERTEX NAME=7 P1=6 P2=2 P3=3 P4=7
*
SURFACE VERTEX NAME=8 P1=7 P2=3 P3=5 P4=9
*
SURFACE VERTEX NAME=9 P1=11 P2=7 P3=9 P4=13
2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打开 Surface 标号显示按钮,显示当前几何模型如图所示。
2.定义物理条件
在地应力的计算过程中,需要定义模型的重力荷载、边界条件;除此之外,相对重要的是理解
如下的概念:孔隙水不流动时,ADINA 中的孔隙水压力(Pore Pressure)自由度为零。即地基在长
期重力作用下,沉降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即在仅有重力作用(其它荷载出现前)时,模型中所有节
点的孔隙水压力都为零。
• 定义并施加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是左侧边界(L1、L5、L8)和右侧边界(L15、L24、L22)的 Y 向位移约束,底边(L9、
L19、L21)的 Z 向约束即可。
,点击 Define,如图定义 YF 和 ZF 约束条件。
点击图标
3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按照图中所示,对边界线施加相应的约束条件:
• 施加重力荷载:
点击图标
,选择荷载类型 Mass Proportion 点击 Define,输入重力加速度及其方向(如图),
点击 OK,返回上一级窗口,输入重力作用的时间函数 1(如图);时间函数 1 是缺省的时间函数,
其载荷比例因子是 0~1e21 时间内保持为 1。这表示重力 0 时刻完全施加并永远保持不变。
• 定义荷载
定义所有节点的 Pore Pressure 为零:
点击图标
,选择荷载类型为 Pore Pressure,点击 Define,弹出如图的窗口,输入 Magnitude
为零,点击 OK 返回上一级窗口;在当前窗口中的 Apply to 窗口中选择 Surface,双击绿色窗口中选
择 1~9 所有的 surface,按键盘的 Esc 键返回到操作窗口,点击 OK 即可。这样,在所有的 Surface
上将要生成的节点的 Pore Pressure 孔隙水压为零。
4
土体固结沉降分析
• 定义材料特性和单元组(Element Group)
要对粘土和砂土分别定义骨架材料属性,点击图标
,选择 Elastic 中的 Isotropic,即各向同
性的弹性材料类型,在弹出窗口中增加材料 1 和材料 2,其参数如下图。
• 定义单元组
简单地,可以认为单元组就是单元类型和材料特性相同统一体。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面采用了
单元组 1 划分单元,则这个面上所有生成的单元都具有单元组 1 规定的单元类型和材料特性。
点击图标 ,增加两种 2D solid 单元,其 Element Sub-Type 为平面应变类型 Plane Strain,Element
Options 是 Porous Media,骨架材料 Default Material 分别为材料 1 和 2。
• 定义多孔介质属性:
当单元组的单元选项 Element Option 中选择了 Porous Media 后,ADINA 才许可用户定义多孔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