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资料共2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 (H)=l Ar (C) =12 Ar(O)=16 Ar (Mg)=24 Ar (S) =32 Ar (N) =1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南京。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答案】A 【解析】 B.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D. 逐步淘汰老旧车辆 【详解】A、工业废水灌溉农田,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等,会污染水土、 造成农业减产甚至绝产等,符合题意; B、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逐步淘汰老旧车辆,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 A。 2. 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葡萄“变”美酒 C. 玉石“变”印章 【答案】A 【解析】 B. 树根“变”根雕 D. 玩具机器人“变”形 【详解】A、葡萄“变”美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树根“变”根雕,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玉石“变”印章,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玩具机器人“变”形,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A。 3.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B.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 于水
C. 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略有气 味的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 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此选项错误; B. 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水中溶解了氧气,不能证明氧气易溶于水,此选项错误; C. 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此选项正确;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刺激性的氨臭气味 B. 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试管内壁出现小水珠 C. 电解水时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 1:2 D. 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其中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加 热碳酸氢铵时,可闻到刺激性的氨臭气味,此选项正确; B. 加热“铜绿”时,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二氧化碳,则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 试管内壁出现小水珠,此选项正确; C. 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 比为 2:1,此选项错误; D. 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此选项正确。 故选 C。 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能灭火,与它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有关 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再加热试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为先变红后变无色 C.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 D. 二氧化碳由碳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灭火,与它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有关,故选项 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 易分解,酸性消失,试液由红变紫,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检查气密性 D. 取用少量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故选项 A 所示操作错误;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读数,故选项 B 操作 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 C 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 D 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 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 下列关于仪器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B. 量桶 C. 石绵网 D. 锥形瓶 A. 坩锅钳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仪器名称是坩埚钳,错误; B、仪器名称是量筒不是量桶,错误; C、仪器名称是石棉网,错误; D、仪器名称是锥形瓶,正确。 故选 D。 8.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 的是 A. 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D. 20mL 水与 2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主要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 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 过氧化氢分解是化学变化,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故选 项解释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20mL 水与 2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 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9. 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锌有关的是 A. 佝偻病 B. 侏儒症 C. 贫血症 D. 甲状腺
肿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缺钙易患佝偻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严重缺锌会导致蛋白质合成障碍,从而引起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诱发侏儒症,此选 项符合题意; C. 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疾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0.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海水、碳酸钠 B. 氮气、二氧化碳 C. 汽水、硫 D. 冰水、 水银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详解】A. 海水属于混合物,碳酸钠属于化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氮气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C. 汽水属于混合物,硫属于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冰、水是同种物质,则冰水属于化合物,水银是汞的俗称,水银属于单质,此选项不符 合题意。 故选 B。 11.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威着人类的健康。过氧乙酸(化学式:C2H4O3)可以起杀菌 消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B. 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C. 过氧乙酸是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3 个氧原子构成的 D. 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氧乙酸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2: 4: 3,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由 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乙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单质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物中两种物质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属于单质,而生 成物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分子再构成物质,属于化合物。选项 A 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变化,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选项 B 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选项 C 正确; D、反应前后分子发生变化,但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选项 D 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B. H2S C. SO3 D. H2SO4 A. S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S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0; B. H2S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元素的化合价 为-2; C. SO3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元素的化合价
为+6; D. H2SO4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 和为零,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则硫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H2S,故选 B。 14. NO2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每两个 NO2 分子会聚合成一个新分子 N2O4。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NO2 转化为 N2O4 属于物理变化 B. 每个 N2O4 分子里含有两个 NO2 分子 C. 两者中的 N 元素化合价不同 D. 等质量的 N2O4 和 NO2,所含氮原子 的个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2 和 N2O4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则 NO2 转化为 N2O4 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B、每个 N2O4 分子里含有 2 个氮原子和 4 个氧原子,此选项错误; C、两者中 N 元素化合价均为+4 价,此选项错误; D、假设 N2O4 和 NO2 的质量均为 92g,则 92gN2O4 中氮元素的质量为:92g× 14 2 100%  92  =28g, =28g,氮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 28g 氮元素中 92gNO2 中氮元素的质量为:92g× 14 100% 46  所含氮原子的个数相同,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5. 下列比较较为合理的是 A. 地壳中的含量:氧元素>铝元素 B. 活泼性:氮气>氧气 C. 沸点:液氮>液氧 D. 在空气中的含量:氧气>氮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等,此选项正确; B.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活泼性:氧气>氮气, 此选项错误; C. 液氮的沸点是-196℃,液氧的沸点是-183℃,液氮的沸点低于液氧的沸点,此选项错误; D. 空气中含量氧气占 21%,氮气占 78%,在空气中的含量:氮气>氧气,此选项错误。
故选 A。 1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 2O  点燃 CO2 C. H2O  通电 H2 【答案】D 【解析】 B. H2O2 2MnO O2 D. Fe 2O  点燃 Fe2O3 【详解】A、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 C 2O  点燃 CO2 能一步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 H2O2 2MnO O2 能一步实现,此 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 H2O  通电 H2 能一步实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 Fe 2O  点燃 Fe2O3 不能一步实现,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7.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 橡皮塞和一个 U 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 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 气球膨胀变大,打开止水夹,U 形管中的水位左高右低 B. 气球没有明显变化,打开止水夹,U 形管中的水位右高左低 C. 气球膨胀后又瘪下去,打开止水夹,U 形管中的左右水位不变 D. 气球比原来更瘪了,打开止水夹,U 形管中的水全部进入到锥形瓶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石灰水,二氧化碳可以和石灰水的成分氢氧 化钙反应,消耗锥形瓶内气体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使气球变大;打开止水夹后,U 型管内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