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号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0 分) 1. 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C. 海市蜃楼 B. 镜子里的像 耀眼的铁栏杆 D. 树荫下圆形光斑 2. 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 ) 该过程中气泡密度和受到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密度和浮力都不变 C. 密度变小,浮力不变 B. 密度和浮力都变大 D. 密度变小,浮力变大 3. 为了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人们会通过制作模型或模拟实 验进行研究。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用力拉板使纸断裂 向内推书使书隆起 地球仪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 4. 自行车既是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很好的健身器材。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给车胎充气增加了车胎内气体的压强
B. 地面对自行车的摩擦力总是阻碍车前进 C. 刹车时自行车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D.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 高铁轨道中的螺丝会因震动而松动,检修工作非常艰苦且重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的获奖作品(5G高铁轨道螺丝警报器),设计了检测螺丝松动的报警方案。其主要的 科学原理是:螺丝(螺丝在电路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其电阻不计)连接在电路中,当 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此时电灯亮起而发出警报,及时提醒工 人修理。下列符合题意的电路图是( ) A. C.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0 分) 6. 2020 年 3 月 9 日 19 时 55 分,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第 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北斗导 航系统将在国家安全、经济效益、技术储备等方面发挥作用。 火箭喷出的燃气温度高达 1300℃,发射塔下方的导流槽设有 喷水设施,在火箭点火前几秒钟喷水,水在高温下大量汽化。 (1)升空时,火箭相对于发射塔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导流槽喷出的水汽化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火箭燃料贮存的______能。 7. 简单机械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某小区物业为了方便住户扔垃圾,对垃圾桶进行了简 易改装(如图甲)。被拉起的垃圾桶盖可看成是一个简易杠杆。图乙为桶盖与绳子成 90°角且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示意图,O为杠杆支点,A为绳子拉力 F的作用点,B为桶 盖的重心。 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 (2)该状态下的桶盖属于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8.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的阻值为 8 欧姆。灯泡 L标有“6V3W”的字样,通过 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乙所示。在 a、b间接入电源,为保证通过电阻 R的最大电流不超过 0.5 安且灯泡 L不损坏,则允许接入的最大电源电压为______伏, 闭合开关 S,此时通过电流表 A1 的电流为______安。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6.0 分) 9.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不断出现在宾馆、医院、车站 等公共场所。被誉为抗疫“智”先锋的医用消毒机器人,可 在无人环境下自主导航,利用闪蒸技术 360°无死角清毒。在 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品牌消毒机器 人部分参数如表: ××牌消毒机器人 项目 机身自重(千克) 运行速度(米/秒) 参数 80 1 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1)该机器人以运行速度匀速行驶 5 分钟,行驶的路程有多少米? (2)若该机器人装载 8 千克消毒液并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0.008 米 2,此时该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该机器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以运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电池的 输出功率为 140 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占电池输出功率的 35%,则该机器人受到的 摩擦力多大? 10. 为延长疏果保鲜时间,某同学帮助菜农设计了蔬果保鲜仓库的自动制冷装置。装置如 图甲所示。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3 伏,R1 为热敏电阻,R2 阻值为 10 欧。电磁铁线 圈阻值忽略不计。R1 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温度升高到启动值时。控 制电路中电流达到 0.1 安。衔铁吸下,制冷器启动工作;当温度降低到设定值后。工 作电路断开,制冷器停止工作,如此进行间歇性循环工作。图丙为工作电路某 1 小时 内制冷器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图。
请完成下列问题: (1)通过计算并结合图乙确定该制冷器启动工作的温度。 (2)在图丙所示的 1 小时内工作电路中制冷器消耗的总电能是多少?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1. 科学创新小组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将水温调控在 48℃左右的自动控温杯,结构示意图 如图甲,其夹层填充物为海波晶体(熔点为 48℃)。小组同学为检测该自动控温杯控 温功能,做了如下测试:①在杯中装满 100℃的水,盖紧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下降到 48℃并稳定在此温度一段时间;②t2 时,将杯内的水倒掉,迅速加入 20℃的水,盖紧 杯盖,摇动杯子,水温上升到 48℃并保持。上述检测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乙所示。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图乙中 ac段水温变化的原因。(提示:图乙中 de段不必 作答)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5.0 分) 12. 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 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 5 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 15 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 U形管两侧 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 5 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A所示,在 深度 15 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B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波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______(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 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 是______;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 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 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a点在深度为 h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 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 p= ,推导出 a点所在横截面受到 的液体压强 pa与深度 h之间的关系式是 pa=______。
13.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给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3.8V”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 恒为 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 Ω 1A”)、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小金组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8 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瓦。 (2)小丽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 0~15V的量程已损坏,其它器材完好。他 们经讨论后认为,用该电压表 0~3V的量程,通过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也能测出小 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图甲电路先将电压表(0~3V)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3 伏。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 步骤二: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接在______两端; 步骤三: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直到 电压表示数为______伏,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3)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1.【答案】D 答案和解析 【解析】解: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不合题意; B、镜子里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不合题意; C、耀眼的铁栏杆,属于镜面反射,是由光的反射形成,故 C不合题意; D、树荫下圆形光斑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 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 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 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 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在日常生 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答案】D 【解析】解: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所处深度减小,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 故气泡体积增大,而气泡内空气的质量不变,由ρ= 可知,密度变小; 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大,则排开水的体积变大, 所以由 F浮=ρgV排可得: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变大。 故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增大,根据密度公式分析 密度的变化; (2)根据公式 F浮=ρgV排可知气泡受到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属于中等题目。 3.【答案】C 【解析】解: AB.用力拉板使纸断裂、向内推书使书隆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属于直接实验, 不属于模型,故 B不符合题意; C.学习地理知识时,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利用地球仪可以很形象的描述地球的 地貌特征,采用的是模型法,故 C符合题意; D.铅笔长度一定,当铅笔沿木板运动时,我们看到的长度是相同的;但沿篮球运动时,我 们看到长度是减小的,从而说明篮球是球状的,属于直接实验,不属于模型,故 D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
缩小而制作的样品,一般用于展览或实验或铸造机器零件等用的模子。 模型是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各种模型的出现正是科学研究向深度和广度 发展的重要标志。 4.【答案】A 【解析】解:A、轮胎内的气体压强与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和温度有关,当给车胎充气时,当 轮胎内的气体质量增加时,气体分子数目增多,所以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故 A正确; B、用力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因此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向前, 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故 B错误; C、刹车时,车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 惯性,故 C错误; D、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自行车的重力与地面 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错误。 故选:A。 (1)当给车胎充气时,轮胎内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加,所以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2)自行车用力蹬而前进时,自行车前轮是从动轮,后轮是主动轮,主动轮为自行车前进 提供动力;当自行车滑行时,自行车前轮、后轮都是从动轮; 因为是后轮驱动,所以后轮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而前轮不是驱动轮,被后轮推着 前进,相对地面向前运动,受到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 (3)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不是力; (4)判断平衡力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分析,一对平衡力必须符合四个条件: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气体压强、摩擦力、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善 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螺丝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 而断开,螺丝不接入电路中,即螺丝所在电路发生了断路,此时指示灯会发光,这表明螺 丝与灯泡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由于螺丝的电阻很小,能把灯泡短路;为了保护电路,防止 电源短路,在干路中应该接上一个保护电阻,故 D符合题意。 故选:D。 螺丝连接在电路中,当螺丝松动时,它会与下端的导线分离而断开,螺丝不接入电路中, 指示灯会发光,据此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明确螺丝与灯泡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运动 化学 【解析】解:(1)发射升空时,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与发射塔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 所以火箭相对于发射塔运动的。 (2)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燃料燃烧过程中使燃气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将化学能转化为 内能,导流槽喷出的水吸收热量,发生汽化。 故答案为:(1)运动;(2)化学。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 发生变化,则静止。 (2)燃料燃烧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释放出较多的热量,因此燃料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