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知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知识考研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文学原始发生的几种学说有:______________说、宗教发生说、______________说、劳动 说等。 2.“陌生化”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___理论学派的______________。 3.文学消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______________,狭义则指近代以来文学作品成为 一种______________供人们消费、阅读和欣赏。 4.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是______________,酒神是_____________。 5.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法国启蒙作家伏尔泰的戏剧_____________取材于中国元杂剧___________,表达了文明终 将战胜野蛮的观点。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 __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8.短语是由______________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没有______________的语言单位,又 叫词组。 9.洋泾浜是______________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 10.熟语包括______________、谚语、惯用语和______________,是一种定型化了的固定短 语。 11.组合关系和__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2.两个汉字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称为______________。 13.是宋代陈彭年等编撰的______________用于规范科举作文用韵与辨音的现存最早最完整 的一部韵书。 14.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辅音 zh 是不送气、清、_________。 15. 根据比喻构成要素的不同,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和__________。 16.古代目录学中四部分类法将图书分为经、史、子、______________四部。 17.“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______________》的合称。 18.中国图书的装帧形式,在隋唐五代以前,一般采取______________装的形式。 19. ______________学是一门综合群书,比勘其文字、篇籍的异同,纠正其讹误,力求接近 原文真相的学问,又称为“校雠学”。 20. ______________是清代前期出现的一个学术流派,其学问又被称为乾嘉考据学、乾嘉之 学。 21.《毛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____ ,五曰雅,六曰颂。” 22.“竹林七贤”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______________、刘伶、 ______________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23.“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是南朝乐府民歌《___________》 中的诗句。 2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______________。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是明 代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名句。 25.婴宁是清代小说家______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26.鲁迅曾经把______________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十四行集》一度被 视为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 27.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8.1930 年代的中国文坛,形成了“左翼”、“京派”和“______________”三大文学派别(潮
流)之间的对峙与互渗。 29.1957 年,老舍剧本《______________》的发表和演出,是“十七年”话剧创作值得重视 的事件。“新旧社会对比”是该剧本的结构方式,也是作者历史观的体现。 30.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老作家的散文、随笔,主要有巴金的《随想录》、______________ 的《干校六记》、孙犁的《晚华集》、萧乾的《未带地图的旅人》、丁玲的《“牛棚”小品》、 梅志的《往事如烟》等。 二、简答题(7 题选作 2 题,每题 20 分,总计 40 分)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请简述《荷马史诗》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 3.什么是语言的谱系分类,按照谱系分类,我国境内的语言分属于哪几大语系? 4.举例说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5.请列举五位近现代古典文献学家,简要论述他们的学术成就。 6.宋代洪迈说:“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 律可称一代之奇。”(《唐人说荟》例言引)举例 5 例以上的唐人小说,简要阐述唐代小说的 成就。 7. 谈谈你对鲁迅小说《狂人日记》的理解。 三、论述题(7 题选作 1 题,每题 50 分) 1.请就近年来的一个文艺或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阐释你的基本看法。 2.欧美许多作家十分重视小说的开头。请阅读下文的开头段落,体会其巧妙独特之处,据此 撰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简明,观点明确,语言流畅。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 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 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 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 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 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 色镜框里的。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 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格里高尔的眼睛接着又朝窗口望去,天空很阴暗——可以听到雨点敲打在窗槛上的声音—— 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要是再睡一会儿,把这一切晦气事统统忘掉那该多好。”他想。但 是完全办不到,平时他习惯于向右边睡,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也不能采取那样的姿态了。 无论怎样用力向右转,他仍旧滚了回来,肚子朝天。他试了至少一百次,还闭上眼睛免得看 到那些拼命挣扎的腿,到后来他的腰部感到一种从未体味过的隐痛,才不得不罢休。 “啊,天哪,”他想,“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 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 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让这一 切都见鬼去吧!”他觉得肚子上有点儿痒,就慢慢地挪动身子,靠近床头,好让自己头抬起 来更容易些;他看清了发痒的地方,那儿布满着白色的小斑点,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想 用一条腿去搔一搔,可是马上又缩了回来,因为这一碰使他浑身起了一阵寒颤。 他又滑下来恢复到原来的姿势。“起床这么早,”他想,“会使人变傻的。人是需要睡觉的。 别的推销员生活得像贵妇人。比如,我有一天上午赶回旅馆登记取回定货单时,别的人才坐
下来吃早餐。我若是跟我的老板也来这一手,准定当场就给开除。也许开除了倒更好一些, 谁说得准呢。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 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他的工作方式也真奇 怪,总是那样居高临下坐在桌子上面对职员发号施令,再加上他的耳朵又偏偏重听,大家不 得不走到他跟前去。但是事情也未必毫无转机;只要等我攒够了钱还清了父母欠他的债—— 也许还得五六年——可是我一定能做到。到那时我就会时来运转了。不过眼下我还是起床为 妙,因为火车五点钟就要开了。” 他看了看柜子上滴滴嗒嗒响着的闹钟。天哪!他想到。已经六点半了,而时针还在悠悠然向 前移动,连六点半也过了,马上就要七点差一刻了。闹钟难道没有响过吗?从床上可以看到 闹钟明明是拨到四点钟的;显然它已经响过了。是的,不过在那震耳欲聋的响声里,难道真 的能安宁地睡着吗?嗯,他睡得并不安宁,可是却正说明他睡得不坏。那么他现在该干什么 呢?下一班车七点钟开;要搭这一班车他得发疯似的赶才行,可是他的样品都还没有包好, 他也觉得自己的精神不甚佳。而且即使他赶上这班车,还是逃不过上司的一顿申斥,因为公 司的听差一定是在等候五点钟那班火车,这时早已回去报告他没有赶上了。那听差是老板的 心腹,既无骨气又愚蠢不堪。那么,说自己病了行不行呢?不过这将是最不愉快的事,而且 也显得很可疑,因为他服务五年以来没有害过一次病。老板一定会亲自带了医药顾问一起来, 一定会责怪他的父母怎么养出这样懒惰的儿子,他还会引证医药顾问的话,粗暴地把所有的 理由都驳掉,在那个大夫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再说 今天这种情况,大夫的话是不是真的不对呢?格里高尔觉得身体挺不错,只除了有些困乏, 这在如此长久的一次睡眠以后实在有些多余,另外,他甚至觉得特别饿。 这一切都飞快地在他脑子里闪过,他还是没有下决心起床——闹钟敲六点三刻了…… 3.试述汉语吸收外来词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4.与英语比较,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5.请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并论述其学术史意义。(翻译占 20 分,论述 30 分)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 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 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 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 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 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选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6.元代诗人萨都剌诗《送金德启之句容》云:“乡情犹越分,诗句尽唐音。”这里的“唐音” 指什么?请列举五首以上的唐诗,论述你理解中的“唐音”。 7.1990 年代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兴盛。从以下 10 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中任意选择 5 部作品加以论述。 (1)《白鹿原》(陈忠实);(2)《长恨歌》(王安忆);(3)《许三观卖血记》(余华);(4)《一 个人的战争》(林白);(5)《丰乳肥臀》(莫言);(6)《废都》(贾平凹);(7)《故乡天下黄 花》(刘震云);(8)《日光流年》(阎连科);(9)《尘埃落定》(阿来);(10)《务虚笔记》(史 铁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