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卷共 22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2 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 分) 人生,起伏跌宕。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成功的时候,要沉着冷静,不要被胜 利冲昏头脑;失败的时候,要百折不挠,不要被困难吓倒。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良好的心 态,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态度决定命运! ) A.沉着.冷静(zhe) C.被吓.倒(xià) (2)下列不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B.成—败 A.起—伏 着.急(zháo) 恐吓.(hè) ) B.折.腿(shé) 百折.不挠(zhé) D.困难.(nán) 患难.与共(nàn) C.冷静—冲动 D.要—不要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 B.因为 C.但是 D.只有 2.古诗文默写(10 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子曰:“其恕乎! ⑥唐诗意蕴丰富、深刻,我们在吟诗时,常常能感受到诗人所抒发的心志。从杜甫《望 ,燕然未勒归无计。 ,在乎山水之间也。 。 ② 。 ④ , ” , 岳》“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李白《行路难》“ 句中,我们感慨于诗人即使遭遇人生的挫折仍乐观自信的积极人生态度。 3.问题探究(6 分) ”的诗句中,我们领略了诗人勇于攀登绝顶、 , ”的诗 汉字是汉文化的标志。但是,在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汉字使用不规范 的现象。为维护汉字的尊严,培养对汉字的尊重之情,朝阳中学初三(6)班决定举行“使 用规范汉字”的语文活动,请你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探究问题并发表见解。 在活动中,同学们通过深入调查,列举了汉字使用中不规范的现象,诸如:写错别字、 滥用繁体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用谐音借用的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文字…… (1)探究一:你认为造成以上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什么? 答: (2)探究二:使用不规范汉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答: (3)试拟一则“使用规范汉字”的宣传标语。 答: (不少于 8 个字) 4.名著阅读(10 分) (1)下面五句歇后语,请参照示例将相关内容连接起来。(对应项字母填入括号)(5 分) 示例:①梁山上的军师——a 无用(吴用) ①猪八戒吃人参果 ②孙悟空赴蟠桃会 ③骆驼祥子买车 ④好汉上梁山 ⑤梁山兄弟 A.逼的 B.越打越亲 C.保不住 D.不知其味 E.不请自来 ①——(a)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以上歇后语源于文学名著。请选择其中一句,简述故事情节。(不少于 60 字)(5 分) 选项( )故事情节: 二、阅读(58 分) (一)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 5—8 题。(15 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自.. 自.富阳至桐庐 自.非亭午夜分 C.绝 猿则百叫无绝.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词义。(4 分) B.从 从.流飘荡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日 有时见日. 日.光下澈 ①天山共.色( ) ②一百许.里( ) ③互相轩.邈( ) ④窥谷忘反.( )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 分) (1)说说富春江景色的总体特征。 (2)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 8.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任选一道....作对)(3 分) ①两岸连山无阙处, ②石潭上竹树环合, (二)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 9—11 题。(9 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 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 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 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 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 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9.文段中哪个句子能体现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3 分) 10.假山池沼的设计更注重“艺术”,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简要分析。(4 分) 例子:
分析: 11.下面最不能...体现池沼的“自然之趣”特征的短语是( C.决不雷同 B.池沼宽敞 A.引用活水 )(2 分) D.鱼戏莲叶 (三)阅读下文,完成 12—15 题。(14 分)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李 愚 ①泥土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因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 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也有这个意思。 ②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 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朋友的影 响力非常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 其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 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 就是你的未来。 ③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 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 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 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 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 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 不少见。在生活中,每个人应善于擦亮慧眼,对“第一眼”作出理性判断,避免成为人类的 “小鹅”。 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 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 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假如你希望生活得更好,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 验。 ⑤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其区别在于:圈子的大小,圈子 能量的高低,是否善于经营圈子。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 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 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⑥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 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摘自《深圳青年》,略有改动) 12.“圈子决定你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4 分) 13.在②—⑤段本论中,作者是这样分析说理的:首先 —→再列举 科学实验中研究成果作事例论证—→最后 (4 分) 14.下列有关“印刻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一物体对另一物体形成的可以逆转的跟随反应,称之为“印刻效应”。 B.“印刻效应”源于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C.“印刻效应”给我们的启发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擦亮慧眼,作出理性的判断。 D.以“印刻效应”为例进行论证,使所阐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15.阅读本文后,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请根据下面提示,任选一题....作答。(3 分)
(1)(赞同)补充论据: (2)(不赞同)说明理由: (四)阅读下文,完成 16—21 题。(20 分) 蚂蚁唱歌 刘心武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 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 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不乐意,说,亏你还 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黄豆?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 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街坊邻居都不喜欢她,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 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作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 晨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 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觉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 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 她总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 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 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刻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 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 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 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 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 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 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了一会儿,她大笑起来,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 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 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显得稍稍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 知音,就老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 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 可好听了。你听,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 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 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 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摘自《青岛青年》2007 年第 3 期) 16.作者主要讲述关于毛豆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 分) ① ② 17.根据文意理解:毛豆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吗?为什么?(3 分) 18.毛豆这孩子具有哪些特点?(4 分) 19.为什么毛豆会把我当成“同行”、“知音”?(3 分)
20.毛豆“快乐”“幸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3 分) 21.下列表述中,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以反问和设问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 B.“蚂蚁唱歌”、“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这些纯属自然现象,完全有可能发 生的。 C.街坊邻居对“我的女儿”和毛豆的不同态度,反映出“大人们”的教育观念。 D.全文旨在呼吁: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三、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一则伊索寓言,根据提示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一个天文学家常常在晚上到外面去观察星象。有一晚,他走到城外,专心地望着天空, 不小心跌入一个深井中。他受了伤,很悲痛地哭着,又大声呼叫。附近居民跑到井边来,问 明了原因,便说:“你怎么只留心天上的东西,而不顾地上的东西呢?” 请根据这则寓言的内容,或叙写生活中曾经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或谈谈读后的感想, 或发挥联想和想象扩写寓言。 要求:⑴立意自定;⑵文体规范;⑶题目自拟;⑷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2 分) 参考答案 1.(6 分)(1)A 2.(10 分。每空 1 分,错、漏、添字的,每字扣 0.5 分,扣完该空为止) (2)D (3)B ①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3.(6 分) (1)示例:①望文生义,不能准确地辨音析义。②粗心大意,书写潦草。 ③喜欢标新立异,尚未养成使用规范汉字的习惯。 ④受社会中不规范汉字及网络语言 的影响。 (2)示例:不仅不利于语言表达与交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汉字使用的严肃性。 (3)示例:④让错别字无处藏身!②使用规范汉字,人人有责。③像爱护自己的眼 睛一样,爱护我们的汉字。 ④规范汉字书写,彰显汉字魅力! 4.(10 分。每小题 5 分)(1) ①—D ②—E ③—C ④—A ⑤—B (2)(情节示例略。起因、经过、结果各 1 分,语言表达 2 分) 二、阅读(58 分) (一)(15 分) 5.(2 分)C 6.(4 分)①同样 ②左右、多 ③往高处伸展(只写“高”扣 0.5 分)④同“返” 返回 7.(6 分,每题 3 分)示例:(1)山水风光(山光水色)奇异,是天下独一无二的。 (2)富春江激流飞腾,比射出去的箭还快;波浪汹涌,像骏马在奔腾。 8.(3 分。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①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②示例:寒树间好 鸟相鸣(二)(9 分) 9.(3 分)“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只觉得身在山间”或“从各个角度看都 成一幅画的效果”。(没写出“只觉得身在山间”的,扣 1 分) 10.(4 分。其中举例 2 分)示例:如“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 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一景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 以审美的愉悦。 11.(2 分)B (三)(14 分) 12.(4 分)含义示例:(1)朋友的影响力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 的一生。(2)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 (3)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 来。 作者以此为题,意在直截了当地亮出中心论点。 13.(4 分)(首先)引用古话、名言、谚语及名人的经验之谈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4.(3 分)A 15.(3 分)(赞同)论据示例:①有其父必有其子 ②“孟母三迁”之事例 (不赞同)理由示例: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人虽然容易受周边环境、人际关系的影 响,但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20 分) 16.(4 分)(1)告诉我她下来一个天蓝色的蛋 17.(3 分,判断各占 1 分) 不是。她只是喜欢“把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 (2)听蚂蚁唱歌 儿。” 18.(4 分,每个要点 2 分)要点: ①调皮机灵、天真活泼、稚气 ②充满好奇心、具 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9.(3 分,需要答出两个要点)要点:①待她热情,呵护她 ②能理解她 ③倾听 她的心声 ④能够与她一起玩耍 20.(3 分)示例①:毛豆是极其快乐和幸福的。她拥有自由的、浪漫的、充满童趣的 完整的童年。示例②毛豆是不够快乐和幸福的。因为幼小的她,在“大人们”的眼中是个“爱 撒谎”的孩子,缺乏长辈们应有的理解和关爱。 21.(3 分)B 三、作文(60 分) 22.作文评分标准(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