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3 月 11 日广东深圳市经信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请分析主要因素。
[参考解析 1]
深圳中小企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与重要因素,在促进地区经济增
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之所以出现经营困难,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融资环境差,技术创新资金缺乏,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经营结构不合理而
导致的信用问题,加上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以致于中
小企业出现问题,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经营者技术创新观念意识淡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
够,技术创新意识不够浓。重规模、抢速度、轻效率,重产值、数量,轻产品技
术含量,普遍看重企业当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导致他们对技术创新不够重
视。
三、中小企业运营所需的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在
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严重制约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缺
乏自主开发能力,创新水平较低。
四、科研机构与中小企业严重脱离,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技术
开发机构严重脱节,出现多头引进、重复引进、重引进轻消化、重生产能力轻开 发能力等
原因,严重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解析 2]
深圳市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主要因素有:
一、严峻的外部环境制约。世界经济放缓导致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对中小企业
的出口构成挑战。
二、相对成本增加。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企业在环保,社保等费用,
加上最低工资标准不断调整,用工成本增加。
三、融资难度增加。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基本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民间融
资非常活跃,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
四、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凸显。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人才问题,尤其
高级人才。
五、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影响企业流动资金,有的企业低价抛售库存,减
少利润。
第二题:
根据深圳市产业创新规划,市经信委在 2017 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新技 术发展新
经济、扩大新供给、催生新需求、壮大新动能,打造新常态下产业长期
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解析 1]
深圳提出“以新技术发展新经济、扩大新供给、催生新需求、壮大新动能, 打造新常
态下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目的就是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
战略,把创新作为创造新供给的源泉和提升供给能力的关键。
中国经济正处在既面临爬坡过坎的艰难、又看到转型升级的曙光的关键时刻。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新常态新要求,一是既要
尊重增速换挡的客观规律,又要顺应中高速增长的需要;要在深化制度创新中引领 “新常
态”,在促进科技创新中培育“新动能”,在推动产业创新中发展“新经 济”,在实现理
论创新中打造“新话语”。
二是既要应对要素供给的约束,又要适应需求升级的需要;政府要全力打造软 环境,通
过政策、税收、人才激励等措施,建立起共享经济文化。政府要放权,
要给企业松绑,要把更多的资源放给市场。
三是既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又要培育发展新动能。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
结合、优化服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成长。
[参考解析 2]
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个认识: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下行压力下调结构的
支点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
业对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必将全面增强。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需失衡制约下转方式的引领产业。目前,传统行业
产需失衡、产能过剩,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推进企业全方位的自主创新, 破除传统
路径依赖,以创新的视野、创新的方式,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有利于促 进产业发展模式从资
本驱动、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型。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供给结构改革下促升级的先导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重点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生产端推进技 术创新和供给改
革,有助于推动产品升级,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挖掘和引导新 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模式,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第三题:
2017 年是深圳“城市质量提升年”,结合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工作阐述工作思
路。
[参考解析]
2017 年,深圳市经贸信息委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推动经贸信息化发展。
一、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把抓好实体经济作为
工作重中之重,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尽快制定全年工业、外贸、消
费稳增长政策措施,协同推进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率先构建适应引
领需求升级的产业结构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实体经济。实施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工
程、外贸“优进优出”工程、新兴消费促进工程。
二、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把创新作为创造新
供给的源泉和提升供给能力的关键,着力以新技术发展新经济、扩大新供给、催
生新需求、壮大新动能,打造新常态下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实施“中
国制造 2025”行动计划,加大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扶持力度,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
三、坚持质量引领,争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围绕全市“城市质量提
升年”部署,把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标准、 质量、品
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聚焦产品、企业和信息等重点领域,形成
更多更高质量的有效供给,促进供给侧结构优化提升。提升产品供给质量、企业 服务质
量、信息服务质量。
四、坚持改革开放,高标准构建开放型城市新格局。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根 本途径,
强化改革开放的突破性、先导性作用,着力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发
主体活力、扩大有效供给,着力以开放聚焦高端资源、提升配置能力、拓展供给 市场。大
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积极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进一步优 化“引进来”投资
环境,加强国内经济协作。
五、坚持民生优先,全力以赴保障社会稳定、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促
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良性互动。落实中央“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建立先富
带动后富的共享发展格局;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民生供给保障等工作,确保市民的
幸福安康。高标准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
化民生供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