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广东深圳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请你以廉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 3000 字。
[参考解析]
执政者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是现代社会普遍奉行的政治伦理。在转型期的
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号众对执政党的廉洁期待,更胜于一般形态。人们对执政者
的清廉与否,格外在意和敏感。党员干部的廉洁指数,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指数,
也关系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算不上是从政的至高境界,而是为官的底线要求。将
特权享受当作丈量成功的标尺,以金钱财物作为权衡得失的准绳,只会背离从政
为官的正道。借着号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良机,想清楚从政的目的和价值,将
自己的需求层次从物质向精神层面拓展提升,少一点蝇营狗苟,多一分堂堂正正,
廉洁就不再只是一道思想防线,而是一个党员干部不可或缺的阳光和空气。
[参考范文 1]—(3088 字)
廉洁自律,守住底线,坚守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
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
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
人有七情六欲,任何人都不例外。利用正当的途径和手段,谋求生活幸福、
追求事业成功、实现人生理想,符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值得支持和鼓
励的。但是,任何手段必须合理合法,任何欲望必须有理性、有止境,绝不能使
欲望膨胀,将欲望变为贪欲。中国有句古语:“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
不遏则滔天”。如今被揪出来的一众贪官污吏,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其被曝光的
违法违纪行为,处处警示着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如果贪图金钱、权力、名利、
美色,就会滑进腐败之门、踏上不归之路。
记得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曾经说过:“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
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一个人一生需要的物质财富是
有限的,过多的物质财富是属于社会的,特别是幸福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能简
单地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如果企图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肯定会犯错误,
靠这样得来的幸福是暂时的、虚幻的,是假象,到最后幸福也会毁在金钱手里、
权力手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巨额财物,似乎得到了“最想得到的”权力、
地位、金钱、别墅、脸面等等,但同时失去的却是尊严、信誉、人格乃至自由,
上演的只能是一幕自导自演的人生悲剧。贪官们用“贪婪侥幸一阵子,落马后悔
一辈子”的深刻教训,给我们敲响“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的警钟。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劝诫大臣:“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
罚之义。”意思就是人的欲望一旦在某方面得到满足,就会变本加厉,肆意骄纵,
只顾贪图一时的快乐,而对国家的刑罚无所顾忌。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至今仍然有些党员干部对遵纪守法引不起高度重视,有失警觉,以致言者谆谆,
听者藐藐,我行我素,不以为然。在各种诱惑面前难以自控,明知道有纪律有规
定不能做的事情,也去干。他们恰恰忘记了,如果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触犯
法律,受到牢狱之苦,不仅合法收入、正常待遇会被全部取消,非法所得也要全
部没收,最后统统归“零”。
如此说来,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自觉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坚
守党纪国法红线,在思想上要敬畏、心态上要知足、用权上要谨慎,保住自己心
灵的一方净土,在开口的时候想一想这句话该不该说,在迈腿的时候想一想这个
地方该不该去,在伸手的时候想一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
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住四条底线:一
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损害党、国家和人民号众利益的行
为,始终以党和人民号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坚守政治底线。二是在各种诱惑面前自
觉遵纪守法,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大局为重,不计小
集体和个人利益,坚守法纪底线。三是以德服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守做人底线。四是做人
做事要坚守诚信底线,诚信包含着对组织的忠诚和对号众的坦诚。只有这样,才
能用心做好每件事,走好人生每一步。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
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牢记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入开展党的号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必须
以廉当福、视贪为祸,带头廉洁自律。
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以德为先,要“忠诚、干净、担当”,要成
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些讲的都是修身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锻造过硬的
品质修养,锻炼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切实做到
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一是要加强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
任,一种精神追求,真正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一种生命不
息、学习不止的循环过程。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人人生的高度、深度、广度,
取决于三样东西,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遇到的人。更要在学习上付出更多时间
和精力,把学习摆在人生重要位置,把学习的劲头鼓起来,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做到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不能
无所事事,更不能把时间花在喝酒打麻将上。今年被查处的深圳政法委书记蒋尊
玉,办案人员发现他的住房里摆满了古董玉石、名衣名表,就是没有摆书,有一
本都是“儿童不宜”一类的书籍。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读书活动,坚
持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阅读一本书,真正把学习作为提升素养、滋润灵魂、陶
冶情操、充实自我的过程,真正做到以学修身、以学立德,增强业务素质、提升
工作能力。
二是要心存敬畏。只要首先做到心有所畏,才能做到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要敬畏权力,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对手
中的权力要有敬畏之心,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确保手中权
力的行使不偏向、不变质、不越轨、不出格。要敬畏党纪,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
坚决做到“四个服从”,认真对照总书记指出的“七个有之”“五个比如”,坚
决落实政治纪律“十严禁”和“八个决不允许”,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
为上明确界限,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习惯,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
动上讲纪律,自觉置身于规矩之下。要敬畏法律,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严格按法律规范办
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是要守住底线。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
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
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防线”一旦冲破,就会兵败如山倒;“闸门”
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要算清“人生账”,守住做人底线,
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开口的时候想一想这句话该不该说,在迈脚的时候想一
想这个地方该不该去,在伸手的时候想一想这些东西该不该拿,始终保持清醒的
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规矩不乱,不怀一分“自以为是”的自负,不
开一个“下不为例”的口子,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给
兴趣爱好上把锁,给工作之余设道岗,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
人”和作风上的“正派人”。
四是要谨言慎行。要慎独,古人就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
的觉悟。现在,干部在干,百姓在看,更要有“慎独心安”的精神境界,时刻检
点自己的行为,自觉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
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要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
而不为”,要防微杜渐、洁身自好,决不能以“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以“就
只这一次”来开脱自己。要慎初,把好第一道关口,守住第一道防线,不迈违规
违纪的第一步,不犯廉洁从政的第一错,避免第一次放纵,避免一时之快变成一
生之灾,杜绝一时之利变成终身之悔。要慎友,朋友要有选择,社交更要有分寸,
把握好不能有金钱来往这个“度”,防止越线过界,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
朋友圈。要慎情,理智对待亲情,注重家风家教,让家庭成为自己清正廉洁的“助
推器”,对家人在本人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工程承包、土地出让、
矿产开发等经营活动,该叫停的坚决叫停,该杜绝的坚决杜绝,决不能让爱变成
害。
[参考范文 2](2495 字)
廉洁修身 廉洁齐家
“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十八届
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强调。这可不是习近平总书记头一次讲
“家风”。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
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他再次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
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
千百年来,事业与家庭两不误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关于家教
的话题始终长盛不衰。对家教的重视固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好的家教根源于什
么?
答案是好的家风。
在我看来,抛开那些伟人不提,近世中国商业家族范本有卢作孚,官员家庭
范本有曾国藩,学术家族范本有梁启超。这些家族典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
是有好的家风,他们为了事业大多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卢作孚的子孙多是全
面发展的人才,曾国藩的后代多是文教领域的佼佼者,梁启超的后代多是享有盛
誉的人才。
卢作孚的家风是“创造而享受幸福”,曾国藩的家风是“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梁启超的家风是“拿趣味做根柢”。他们谁也没有在意穷与富。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处世态度。有什么样的做人处世态度,
也就有什么样的家风。一个人的价值体系里,怎样的人生价值最大?前述三个榜
样就清晰地揭示了答案。
什么是穷与富?宋代大儒周敦颐说:“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又说:
“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卢作孚身为民生公司总经理,其股份只有一股,全家靠工资度日,其夫人子
女乘坐民生公司轮船一律按规定买票。他也从不求田问舍,也并不鼓励子女接班。
曾国藩身为湘军统帅、两江总督,经手军费上千万两,工资廉金也不低,却从来
不肯给子女多花钱。为什么?因为奢侈的环境不利于子女的发展。曾国藩说,唯
崇俭方可长久。梁启超女儿梁思庄有次只考了个第 16 名,他写信给她说:“能在
37 人中考到第 16 名,真不简单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由此可见,爱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教只是手段,家风才是永恒的。爱之
成人,便教他们立志修德;爱之成才,便教他们戒傲戒惰;爱之有品,便教他们
胸次浩大;爱之无灾,便教他们惜福自重。毛泽东也说:恋亲而不为亲徇私,念
旧而不为旧谋利,济亲而不为亲撑腰。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种爱又有着一个共同的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廉洁齐家。廉的要义是俭,洁
的要义是清。
齐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向上、和睦相处。齐字既有治理的意思,
又有一起向上共同成长的意思。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
家风。一个家庭能走多远,取决于家风;家风越是廉洁清白,越是能绵延长久。
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上刻有“悬钓之鱼,悔不忍饥;罗网之鸟,恨不高飞”的
古训,警示每一个家庭不要贪婪。
廉洁的家风来自于榜样示范,来自于勤于修身。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宰相(楚国称令尹)叫詹何。有一次楚王向他请教治
国之要是什么,詹何回答:修身。楚王以为詹何听错了,我问治国,令尹为什么
答以修身之术呢。楚王重问了一遍:令尹,我是问治国之要,治国当中最要紧的。
詹何回答:我没有听说过身修而国乱的。回答非常坚定!
千年后,魏徵又跟唐太宗讲了这个故事,并引申道:“古者圣哲之主,皆亦
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近取诸身”,必能“远体诸物”,这就叫做设身
处地,推己及人,身能修,国安定,领导干部是民众的楷模,上行可以带动下效。
假如人人都能修身,国家何患不安?
《大学》开宗明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楚王应该懂得“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
治”这个道理,但是,不一定代表他对此坚信不疑,否则他不会重问。正是因为
他没有坚信,就不会真正去下功夫。或许他希望寻找到更快捷更便利的门径。
其实,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世上再也找不到一条比“修齐治平”更快捷更
便利的成功门径了。
儒家所云的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工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出发点。共产党员的修身是马克思主义修养与传统修身理论的融合,是
党性修养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
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高尚的情操
来祛除思想中的杂质、瑕疵,从而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各
种因素。
简单地说,修身就是修养自己,修以求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是如琢如
磨,养是涵蕴充实。一个用加法,一个是减法。加法当然就是不断努力学习,增
强养分,努力实践,增进能力。减法就是减去不当的欲望,减去多余的毛病,廉
洁自持。廉洁是齐家的本分,是修身的根柢,不廉不洁就说明有了多余的东西。
每块木头里都有一尊佛,只要能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
去掉缺点和瑕疵。廉洁修身,说到底,就是一个知和行的问题。三十岁以前的曾
国藩,身上有着与常人一样明显的缺点,但是当他听到朋友的当面指责以后,猛
然醒悟,从此刻苦励志,立志改过,立志修身,只经过几年的努力便使自己脱胎
换骨,成为一个修身的楷模、为官的典范。与他同时的胡林翼,年轻时候也是一
个花花公子,但一旦醒悟以后,便立行立改。他主动放弃京城安逸的生活,跑到
贵州的一个穷山沟里面去磨砺自己,也只用了七年时间,便脱胎换骨成一个会做
人、会做官、会带兵的名臣。
知,就是要懂得自以为非,曾国藩说,目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自己身
上的缺点和毛病自己往往看不到,因此,需要别人的批评指点为镜,需要读书学
习以明心。行,就是要敢于磨砺自己。修身,就是磨砺自己。舍得磨砺,不怕吃
苦,不畏艰难,就能使自己发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最终夺取政权,用了不到
30 年时间。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赢得人民的支持、世界的尊重,
就是因为她经历了数不尽的腥风血雨的洗礼,经历了诸如二万五千里长征那种磨
练。共产党人的党性,在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惊涛巨浪中淬炼成钢,共产党
人的信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铢积寸累中升华至纯。
世易时移,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腐败,腐败的根源还是在我们自身不廉不
洁。因此,廉洁修身仍然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