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空气gān zào ,高 寒缺氧,地质复杂,给铁路修建带来了yán jùn 的考验。但中国的建设者们数 十年来艰苦奋战,bù jí bú zào ,攻克了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青藏铁路 最终顺利jùn gōng ,成为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那奔驰的列车如同辽阔 草原上的一匹匹jùn mǎ ,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驰骋向前,永不停歇。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谋划打算。 (2)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3)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4)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写倡议书的时候,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狡 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 D.“公园里,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艳丽的晚茶花吐露芬芳...., 各色月季欣然怒放....,到处花香醉人。”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要表达的意思相同。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4.经典名著知多少,根据相应的关系连线。 过五关斩六将 《儒林外史》 倒拔垂杨柳 大战流沙河 范进中举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5.写上恰当的古诗词,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吴承恩 吴敬梓 罗贯中 施耐庵 (1)当看到暴雨来临时,你可以吟诵“黑云翻墨未遮山, ”而不仅仅大 声叫道:“哇,下大雨啦!” (2)当你画了一幅早春草地美景图时,你可以结合“天街小雨润如酥, ” 这两句诗来给画作取一个优雅的名字,而不仅仅取名《小草》。
(3)当你面对气势磅礴的黄河时,可以赞叹“ , ”,而 不仅仅感慨:“啊,黄河真壮观!” (4)当你想在作文中描写夏夜里青蛙的叫声,你可以引用“稻花香里说丰年, ”,而不仅仅这样写:“青蛙叫声真大啊!” 6.先读说明书,再提炼关键信息。 ㅤㅤ乐乐的奶奶买了一瓶钙片,但是她看不清钙片说明书上的内容,于是请乐乐看一看 说明书,并且把重要的内容告诉她。 中老年钙片 ㅤㅤ[主要原料]骨质磷酸钙、大豆蛋白肽、甘露醇、淀粉、香兰素、柠檬黄、亮蓝。 ㅤㅤ[保健功能]补钙 ㅤㅤ[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1片,嚼服或温开水送服。 ㅤㅤ[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不宜超过推荐量或与同类营养素补充剂同时食用。 ㅤㅤ[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ㅤㅤ[生产日期]2022年11月5日 ㅤㅤ[有效期]24个月 ㅤㅤ乐乐拿着这瓶钙片,耐心地向奶奶介绍:“ 。”奶奶听后 ,直夸乐乐说得清楚。 7.学课文,习方法。 六(1)班的小宇和小文正在一起梳理阅读的学习方法。请补全他们的对话。 ㅤㅤ“小宇,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你喜欢哪些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ㅤㅤ“我喜欢读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一连读了好几遍呢!通过学习,我 了解到读小说要 。” ㅤㅤ“是呀,我从中也学到了读小说的方法。我欣赏的是《月光曲》,其中第9自然段描 写了乐曲的美妙,我借助语言文字 ,体会到了 。” ㅤㅤ“我有同感。不过,有些课文挺难理解的,需要 。比如学习鲁迅单 元中《好的故事》时,可以读‘阅读链接’、 。” ㅤㅤ“你说的这个难文学法,我常用。我还喜欢语言大师老舍的文章,在学习了《北京 的春节》这篇课文后,我知道写作时要做到 。” ㅤㅤ“对,这点很重要!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还要由读学写。” 8.根据要求进行语言实践。 (1)请你将下面的这句话告诉妹妹,并补充说说如何照顾妈妈。 ㅤㅤ妈妈说:“今天我身体不太舒服,你们自己煮面条吃吧!” (2)将下列词语排列成一副通顺的对联并思考含义。
且读 千年事 欲知 万本书 今古 中西 上联: 下联: 这副对联和 有关。 (3)公园的草坪上有一个标识牌“禁止踩踏草坪”,你可以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写 成“ ”,这样表达的效果会更好。 (4)新闻: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新华社 2022﹣06﹣05) ㅤㅤ现在,“太空连线”成功。作为小记者,你想采访“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 刘洋和蔡旭哲)什么问题? 问题1: 问题2: 二、阅读与理解。(30分) 9. 师旷①劝学 ㅤㅤ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ㅤㅤ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烛: ——选自汉.刘向《说苑》 点燃火把、火炬。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结合文意填空。 师旷认为“老而好学”犹如“ ”,老而不学犹如“ ”。 (2)写出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 (3)晋平公一开始觉得 ,听完师旷的观点后他觉得有道理, 因为 10. 。 垃圾分类 ㅤㅤ①目前,世界上有超过60亿的人口,大家每天生产生活,会产生多少垃圾?或许终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存放和填埋垃圾的地方了,我们将被垃圾包围。
ㅤㅤ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垃圾分类”就成为一种时尚。其实,对于勤俭的中 国人来说,“垃圾分类”并不陌生,有人或许还记得小时候把牙膏皮攒起来换糖人,用 橘子皮泡茶、制药,收集废布头打补丁等等。 ㅤㅤ③如果你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那就让我们看看不分类的垃圾是怎么处理 的吧!传统的处理方式只有填埋,那成本有多高呢?你可能难以想象。以某一大型城市 为例,日产垃圾就达到12000吨,需要占地60公顷,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能用作耕地, 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ㅤㅤ④如果进行垃圾分类,就可以拣出一部分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这些垃圾将被运到 工厂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垃圾总量。那么,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该怎么办呢?其 中一部分如厨余垃圾等,是进行科学地填埋: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 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经过这样处理,2~5年之 后便可以在上面钻孔采集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我们都知道,沼气的产生是有条件 的,比如不能把生物类垃圾和破铜烂铁埋在一起,这也需要垃圾分类。 ㅤㅤ⑤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中,绝大部分是可以燃烧的,燃烧就能释放出热能,有 了热能,自然就可以发电了。据测算,垃圾中的有机可燃物所含的热值普遍较高,焚烧2 吨垃圾产生的热能大约相当于1吨煤。当然,前提条件还是要进行垃圾分类。 ㅤㅤ⑥现在垃圾分类已经在我国实施,而如何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们一 直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文义,符合的画“√”,不符合的画“×”。 ①作者列举用牙膏皮换糖人等事例是为了说明垃圾分类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②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垃圾,覆盖上30厘米厚的泥土,这就是科学填埋法。 (2)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3)仔细阅读第④、⑤段,完成表格。 垃圾种类 处理方式 目的 尚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减少垃圾总量 科学填埋 其他没有利用价值的垃圾 发电 (4)结合短文和生活实际,想想如何做好垃圾分类,请给主管部门提两条建议。 建议1: 建议2: 11. 老汪栗子
ㅤㅤ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 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ㅤㅤ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 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 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 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来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 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ㅤㅤ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 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 ㅤㅤ④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 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 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 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候非常重要 。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 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 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 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能想出来。 ㅤㅤ⑤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 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 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 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 锥形。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踵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 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 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 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人家的一笔小收入,老汪说:“ 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ㅤㅤ⑥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 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ㅤㅤ⑦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 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 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 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ㅤㅤ⑧老汪的名声也如同他炒的栗子,香飘十里,而他依旧低着头在那里翻炒着…… (1)在下面的框里填上适当的短语,按顺序概括文中和老汪有关的几件事。
晚开店→ →炒栗子→ → (2)读第④段,结合文义品析“梅花裂”“丁香裂”这两个雅名的精妙之处。 (3)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打野栗的相关句子,并思考: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 (4)有人因为刷墙技艺高被称为“刷子李”,那么可以称老汪为“ ”。如果 他想和“刷子李”一样立下“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规矩,请你为他写一写 规矩。 (5)老汪除了手艺好,还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请结合文中事例写一写理由。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12.习作与表达。 ㅤ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也让我们从中习得本领,明白道理。请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关 于“劳动”的文章,表达你在劳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写出你的收获。语句要通顺,重 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习作中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请 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参考答案 ㅤㅤ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线空气gān zào 干燥 ,高 寒缺氧,地质复杂,给铁路修建带来了yán jùn 严峻 的考验。但中国的建设者们数 十年来艰苦奋战,bù jí bú zào 不急不躁 ,攻克了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青藏铁路 最终顺利jùn gōng 竣工 ,成为穿越世界屋脊的“天路”。那奔驰的列车如同辽阔草 原上的一匹匹jùn mǎ 骏马 ,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驰骋向前,永不停歇。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干燥 严峻 不急不躁 竣工 骏马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经有了完整的谋划打算。 成竹在胸 (2)指某事物常见,不觉得奇怪。 司空见惯 (3)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大步流星 (4)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万象更新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多积累,多总结。 【解答】(1)成竹在胸: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2)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3)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4)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与给出的意思相符合。 故答案为: (1)成竹在胸; (2)司空见惯; (3)大步流星; (4)万象更新。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写倡议书的时候,依据倡议的对象写称呼。有时也可以不用称呼,在正文中点出即可 。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这句话中“狡 猾”的意思是诡计多端。 D.“公园里,美丽的海棠傲然盛开....,热情的杜鹃花绽放笑容....,艳丽的晚茶花吐露芬芳...., 各色月季欣然怒放....,到处花香醉人。”这句话中加点词语要表达的意思相同。 【分析】考查了汉字的字体演变、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词语解释、倡议书。汉字的演变 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来书写和应用。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狡猾:①阴险奸诈,诡计多端。②机灵。句中“狡猾 是贬义词用作褒义词,是 机灵的意思。 故选:C。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 4.经典名著知多少,根据相应的关系连线。 过五关斩六将 《儒林外史》 倒拔垂杨柳 大战流沙河 范进中举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吴承恩 吴敬梓 罗贯中 施耐庵 【分析】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经典名著。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 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 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 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过五关斩六将”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是小说《水浒传》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 “大战流沙河”是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 “范进中举”是小说《儒林外史》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敬梓。 故答案为: 过五关斩六将——《三国演义》——罗贯中 倒拔垂杨柳——《水浒传》——施耐庵 大战流沙河——《西游记》——吴承恩 范进中举——《儒林外史》——吴敬梓 5.写上恰当的古诗词,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1)当看到暴雨来临时,你可以吟诵“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而不仅 仅大声叫道:“哇,下大雨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