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1~10 题每小题 1 分,11~
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022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A.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C.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答案】D
【解析】
B. 刷牙时水龙头持续开放
D. 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
【详解】A、不能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故选项做法不符合该主题;
B、刷牙时水龙头持续开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故选项做法不符合该主题;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故选项做法不符合该主题;
D、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做法符合该主题。
故选 D。
2. 下列图标表示“节约用水”的是
B.
D.
A.
C.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标志为节约用水标志,符合题意;
B、该标志为绿色食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该标志为中国节能标志,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为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3.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B. N
C. O
D. Ca
A. H
【答案】C
【解析】
【详解】生物细胞中最多的物质是水,而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8,所以生物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 C。
4. 以下过程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糯米酿酒
C. 食物腐烂
D. 人的呼
吸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精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不是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B、糯米酿酒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人的呼吸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B. 汞
C. 液氢
D. 硫酸铜
A. 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错误;
B、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错误;
C、液氢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 D。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过滤操作
B.
倾倒液
A.
体
C.
溶解食盐
D.
收集氢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且试管要倾斜,该选项操作
不正确;
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食盐,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用该装置收集时,应将气体从短管通入,
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 D。
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2 个氢原子:H2
B. 氯元素:Al
C. 1 个钙离子:Ca2+
D. 氧化
铁:FeO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 个氢原子应表示为 2H,
错误;
B.元素符号的书写:一个字母大写,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氯元素,
表示为 Cl,错误;
C.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
右;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离子数为 1 时不写。1 个钙离子表示为 Ca2+ ,正
确;
D. 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
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 1 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
子中原子的个数。氧化铁中铁为+3 价,故应表示为 Fe2O3,错误。
故选 C。
8. 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光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
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 A 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故 C 不符合题意;
D、光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9. 下列各图中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A.
C.
【答案】A
【解析】
B.
D.
【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该题做选择时,首先,用排除法去掉混合物,即反映在图上时,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然后
再从纯净物中选择单质。
【详解】A.由图可知,该图是由同种图形组成的纯净物,而且该图中每两个白圆,组成一个
图形,属于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
A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A;
B.由图可知,该图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混合物,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图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混合物,故 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A.由图可知,该图是由同种图形组成的纯净物,但是该图中每个图形是由两个白圆和一个
黑圆组成,属于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即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化合物,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氮气用作食品的保护气
C. 用活性炭去除水中色素
B.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D. 安全气球用氦气填充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食品的保护气,故 A 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利用其物理性质,故 B 不符合题
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水中色素,利用其物理性质,故 C 不符合题意;
D、安全气球用氦气填充,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氦气的物理性质,故 D 不符合题
意。
故选 A。
11. 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B. 氧分子
C. 氧原子
D. 氧离子
A. 氧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气能支持呼吸,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氧气是由
氧分子构成的;
A、蒸馏水是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氧元素,故 A 错误;
B、蒸馏水是纯净物,蒸馏水中不含有氧分子,故不能在蒸馏水中养鱼,故 B 正确;
C、水中含有氧原子,故 C 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能在蒸馏水中养鱼,与氧离子无关,故错误。
故选 B。
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C.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D.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故 A 正确;
B.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它们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
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 B 正确;
C.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故 C 错误;
D.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氯化氢,是因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
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氯化氢分子,大量的氯化氢分子聚集成氯化氢,该事实说明化学反
应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即分子发生改变,故 D 正确。
故选:C。
13.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 2 个质子和 1 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氦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
B. 氦元素为金属元素
C. 氦-3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则氦-3 原子的质子数
为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氦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说法不正确;
B、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说法不正确;
C、根据元素信息示意图,左上角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则氦-3 原子的质子数为 2,则
氦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说法不正确;
D、氦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氦原子处于相对稳定结构,故氦原子
化学性质稳定,在化学变化中不易失去电子,说法正确。
故选 D。
14.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KClO
3
加热
KCl
B.
H
2
点燃
O
2
H O
2
C.
S
点燃
O
2
SO
2
D.
Fe
点燃
O
2
Fe O
2
3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酸钾能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氢气能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符合题意。
故选 D。
15. 核酸检测试剂瓶中红色的药水成分有胍盐、RNase 抑制剂(焦碳酸二乙酯,化学式为
C6H10O5),下 列关于 RNase 抑制剂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一个分子中含 21 个原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3:5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由化学式可知,
RNase 抑制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 A 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数目=6+10+5=21,故 B 正确;
C、该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6):(1×10):(16×5)=36:5:40,所以氧元
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C 错误;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12×6):(1×10)=36:5,故 D 错误。
故选 B。
16. 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建构不正确的是
地壳中元素含量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原子结构
概念关系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地壳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是:O、Si、Al、Fe,正确;
B、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原子、分子可以相互转化,原子可以变离
子,正确;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应在原子核内,错误;
D、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正确。
故选 C。
17.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 NO2
B. 乙由 2 个氮元素和 4 个氢元素组成
C.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g
D. 一个丁分子中含有 10 个质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一个甲分子中含有 4 个氧原子和 2 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 N2O4,该
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1 个丁分子中含有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氧元素为 8 号元素,氢元素为 1
号元素,而原子序数=质子数,则 1 个丁分子中含有 2×1+8=1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8.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改进装置(注射器活塞的润滑性很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 连接的是负极
B. 右侧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能燃烧
C. 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实验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