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山东青岛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山东青岛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计 40 分) 1、关于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年龄是心理发展的一个维度 B.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年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C.心理发展与年龄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 2、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3、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C.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4、2-3 岁儿童已能辨别()。 A.上下方位 B.前后方位 C.左右方位 D.上下、前后 5、吉布森和沃尔克(E.J.GibsonandR.RWalk)的“视崖实验”说明儿童已经具有了()。 A.客体永久性 B.深度知觉 C.视觉偏好 D.颜色偏好 6、()是儿童短时记忆容量迅速发展的时期。 A.3-6 岁 B.7-10 岁 C.8-9 岁 D.11-12 岁 7、一个儿童的实际年龄为 6 岁 6 个月,比奈量表测得的智力年龄为 7 岁 4 个月,则这个儿 童的智商(IQ)为()。 A.111 B.112 C.113 D.114 8、在儿童获得言语的过程中,强调环境重要作用的言语获得理论是()。 A.行为主义理论 B.文化相对论
C.相互作用论 D.预先决定论 9、下列特征中,()不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 B.思维缺乏同一性 C.思维缺乏互补性 D.思维的可逆性 10、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 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1、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主要考察了儿童思维的()。 A.自我中心性 B.思维可逆性 C.客体永久性 D.守恒性 12、幼儿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能力的发展上。 A.游戏语言 B.内部语言 C.书面语言 D.口头语言 13、由于照顾者总是与满足婴儿的食物需要相联结,减少了饿这个基本的内驱力,从而使照 顾者获得了二级强化,成了满足婴儿需要的客体。这是()关于依恋的看法。 A.社会学习理论 B.习性学理论 C.心理分析理论 D.认知理论 14、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始发生是从()。 A.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 B.掌握代名词“我”开始 C.掌握代名词“我的”开始 D.把自己和他人名字区分开始 15、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 A.儿童心理发展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时期 B.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某种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特别迅速的时期 C.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 D.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印刻的时期 以下是多选题 16、儿童发展的第一和第二反抗期的共同特点是()。 A.要求人格独立 B.独立自主性 C.新旧关系的转型
D.争取行为动作的自主性 17、幼儿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表现在()。 A.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B.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C.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D.从单词句到完整句 18、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把游戏分为()。 A.创造性游戏 B.练习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有规则游戏 E.智力游戏 19、个体的生长发育高峰有()。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小学时期 E.青春期 20、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有()。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B.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C.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D.对评价活动的态度积极 二、辨析题(每题 3 分,共计 42 分) 1、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3、在较长的时间序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 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法叫时序交叉设计。 4、环境不会影响生理成熟。 5、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 去习惯化。 6、儿童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在动作之外思考。 7、范茨采用优先注视技术对婴儿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深度知觉。 8、由于成人说喝开水不生病,儿童也给鱼缸里加上开水,这反映了其心理活动的具体形象 性。 9、语言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概括和调节功能。 10、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质的变化,而发展的阶段性揭示量的增减。 11、“点红实验”用于测量婴幼儿依恋。 12、儿童的记忆不比成人好。 13、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是在学龄初期。 14、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良心和羞 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计 40 分) 1、简述评定新生儿感觉的方法。
2、简述艾斯沃斯(Ainsworth)依恋类型。 3、简述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意义。 4、简述同伴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共计 28 分) 1、3 岁的明明要上幼儿园了,有一天他要求妈妈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 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 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这样很危险。明明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 电源插头。明明折腾了半天,这边动动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 是他大怒了,哭闹着喊:“我自己来”、“我要”。请你运用埃里克森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明明母亲教养孩子的方式提出建议。(15 分) 1、明明处在发展的哪个阶段? 2、这个阶段儿童内在的冲突(危机)是什么? 3、这个阶段儿童心理、语言特点是什么? 4、发展的任务是什么? 5、你对家庭教育有何建议? 2、在家里,4 岁的玲玲知道她的脚踏三轮车是没有生命的,不能自行移动。然而当玲玲和 她的爸爸去钓鱼的时候,她的父亲问她:“为什么河水会流动?玲玲回答:“因为它是活的, 它想要流”怎样解释玲玲推理中出现的这种矛盾?(13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