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写入答题纸上相应
的位置。
1. 一杯水倒出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
A. 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重力
【1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由于瓶内所含的水减少,
质量、体积、重力都会变小;
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所以密度不变.
故选 C.
2. 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抽水机
B. 船闸
C. 液位计
D. 密度计
【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将水压上来的,故 A 符合题意;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 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锅炉水位计就是一种液位计,它是利用连通器的知识制作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密度计是利用浮力的知识制作而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3. 一本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3 帕
B. 30 帕
C. 300 帕
D. 3000 帕
【3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大约为
书的重力
m=150g=0. 15kg
G=mg=0.15kg×10N/kg=1.5N
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力
F=G=1.5N
受力面积
桌面受到的压强
S=25cm×20cm=500cm2=0.05m2
Fp
S
1.5N
0.05m
2
30Pa
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4. 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
A.
C.
刀刃磨得很薄
铁轨下铺枕木
B.
D.
滑雪用的滑板
书包背带加宽
【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A 中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其余
三个选项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选 A.
5. 如图所示的各实例中,与连通器原理无关的是:(
)
A.
船闸
B.
小试管爬升
C.
D.
倒装茶壶
锅炉液位计
【5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
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
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
下游。故 A 不符合题意;
B.细试管在“爬升”时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力,故 B 符合题意;
C.倒装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连通器,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 C
不符合题意;
D.锅炉水位计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装置,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
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
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
理的是
A. ①②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6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测量液体的密度时,为了避免烧杯或量筒内壁粘有部分液体,导致体积或质量的
测量值偏小而存在误差,通常采用剩余法测量液体的密度,由题意知,为了较准确地测盐水
的密度,本题正确选项是 A.
7. 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静止在液体中,
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液面相平。下列关于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 、p乙 以及两个小
球受到的浮力 F甲 、 F乙 的大小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p
p甲 乙>
F甲
F
乙
B. p
p甲 乙>
F
F甲
乙
C. p
p甲
乙
F甲
F
乙
D.
p
p甲
乙 F
F甲
乙
【7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重力,小球的密
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重力,小球的密度等于
乙液体的密度。因为两小球完全相同,所以
又因为
则
F 甲=F 乙=G
ρ甲>ρ球,ρ乙=ρ球
ρ甲>ρ乙
液面高度相同,根据 p=ρgh 可知,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p甲 乙>
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8. 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
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 甲 、乙 和剩余部分
的质量 m甲 、 m乙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
乙 , m
m甲
乙
C. 甲 乙> , m
m甲
乙
【8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B. 甲
乙 , m
m甲
乙
D. 甲 乙> , m
m甲
乙
【详解】由题意可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但是切去的体积为V
V甲
乙 ,根据
m
V
可知, 甲 乙> ;由题意可知,当切去的高度 h
h甲
乙 时, m
甲
m 乙
;可推理当 h 甲=h 乙时,
m 甲>m 乙,故选 C。
二、填空题(共 23 分)
9.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会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产生压
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出了大压强的值;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9 题答案】
【答案】
①. 流动性
②. 托里拆利
③. 马德堡半球
【解析】
【详解】[1]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体会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产生压
强。
[2]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3]马德堡半球实验用两个中间抽成真空而压合在一起的铜半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并显示出大气压强很大。
10. 铁的密度为 7.8×103 千克/米 3,它的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____.现有一木块放在水
平地面,将它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密度_____,对地面的压力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10 题答案】
【答案】
①. 千克每立方米
②. 不变
③. 变小
【解析】
【分析】(1)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2)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来自它本身的重力.
【详解】铁的密度是 7.8×103 千克/米 3,它的单位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当切去一半后,其密度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其重力变小;木块
放在水平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来自它本身的重力,重力变小,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也变小.
11. 体积为
1 10
3
米 3 、密度为
0.6 10 千克/米 3 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它的质量为
3
_________千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向水中加盐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1 题答案】
【答案】
①. 0.6
②. 5.88
③. 不变
【解析】
【详解】它的质量:
m
V
0.6 10 kg / m 1 10 m 0.6 kg
3
3
3
3
,
物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重,所以受到的浮力为
F 浮=G=mg=0.6kg×9.8N/kg=5.88N
向水中加盐时,液体密度增大,物体仍然漂浮在液面上,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12.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__原理工作的;如图(b)
是利用了______的知识。如图(c)所示的仪器是利用__原理来测量液体密度大小。
【12 题答案】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大气压
③. 阿基米德
【解析】
【详解】[1]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
室构成连通器,因此如图(a)所示的装置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2]先把酒精或其它药棉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
内的气体冷却后气压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因
此如图(b)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3]密度计的设计利用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让密度计在液体中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
知,漂浮时 F 浮=G 物,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就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液 gV 排可知,
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小。因此如图(c)所示的仪器是利用阿基米
德原理来判断液体密度大小。
13.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0.15 米,
A、B、C 为容器中三点,已知 A、B 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A 点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为 0.05
米,A 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为 ________________ 帕,比较 B、C 两点的压强
pB__________________p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
B、C 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大的是点 _________________ (假设 A、B、C 均处于液体内部)。
【13 题答案】
【答案】
①. 980Pa
②. 小于
③. C
【解析】
【详解】[1]A 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pA=ρgh=1×103kg/m3×9.8N/kg×0.1m=980Pa
[2]由于 C 点的深度大于 B 点的深度,所以 B 点受到水的压强小于 C 点受到水的压强
[3]由图可知,当容器放在斜面上时,B 点的深度最小,所以 B 点处的压强最小;C 点的深度
最大,所以 C 点处的压强最大。
1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
h 甲和 h 乙(h 甲>h 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ρ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
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为 ΔF甲 ____________________ΔF乙(均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若在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
比 :Δh
h
甲
乙
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14 题答案】
【答案】
①. 小于
②. 大于
③. h
h乙 甲∶
【解析】
【详解】[1]已知
h 甲>h 乙
且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 p=ρgh 可知,它们的密度关系:ρ甲小于ρ乙。
[2]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根据
Fp
可知它们对地
S
面压力变化量
F
G
pS
由于ρh、h 截、g 均相等,而
gh h
截
2
hgh
h
截
h 甲>h 乙
所以 ΔF甲 一定大于 ΔF乙 。
[3]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所以
ρ甲 gh 甲=ρ乙 gh 乙
ρ甲 h 甲=ρ乙 h 乙
若在两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 m,由于
ρ甲 h 甲=ρ乙 h 乙
所以
h
∶
甲
h
乙
甲 甲
m
h
m
h
2
h
h
乙 乙
2
甲 甲
2
2
h
h
∶
乙 甲
乙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