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河北沧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良知”的发现是一个具有文明史意义的事件,它是中国文明突破了某种历史和精神困
局的结果。“良知”的发现,是在“个体有限性”的现代精神基础上,重建中国传统价值原
理的努力。
“良知”是可以生天生地的。这个能够生天生地的良知,当然不能简单用情感来描述了,
它其实是对人的精神存在的一种表达。所谓“良知”可以生天生地,是从一种存在感应的意
义上来讲的,当个体与世界处于一种存在的感应关系之际,个体与世界之间便相依相赖。只
有建立起“良知”作为存在感应的意义,良知在情感意义上的价值感应才是可能的。作为存
在的感应,是“无”和“有”之间的感应关系,不是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在我们情感之间的
价值感应,而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是我们与世界之间的存在的感应关系,个体与世界通过
存在的感应而具有了同体性,这就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本体论基础。
由此可见,阳明的主体性哲学不是西方式的主体建构方式,不是从“我就是我”的自我
同一性出发建构“我思故我在”的“我”。“良知”的主体其实是容纳了整个世界的,是通过
存在的感应不断创生着的主体,它不是个人主义主体的起点,不是西方近代哲学意义上的主
体,它是中国文明的价值原理在一个现代个体身上的展现,它充满了情义,充满了对世界感
应的情感,是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意义上的主体。
我们有无可能设想一种以“良知”为基础的社会?阳明晚年在《拔本塞源论》里提出了
他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是在《礼运·大同篇》、朱子《大学章句》序的基础之上引申发挥
而来,在“良知”的基础之上,更深刻也更全面地表达了传统中国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
想首先是在“德”与“才”之间加以区别,“良知”的发现就是把德性看成是与人的有限性
相伴随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分阶层,是人人平等具有的能力。德性的平等,不是抽象的平等
主义,而是个体相对之际彼此尊重意义上的“对等”——即使你的良知没有展现出来,我也
深信你有良知。当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能力大小的差别,但差别反而是合作互助的前提,
社会的构成是“同心一德,集谋并力”的结果。这是阳明学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而且是导
引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价值方向。德性得到尊重,才是个体真正得到尊重,能够尊重德
性的社会才是好社会,一个好社会应该是能够激发人的“向上一机”的,这是深入中国人心
的社会理想。
因而,我们说“良知”的发现不仅是王阳明个人思想的意义,而且是具有文明史的意义;
它所揭示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华文明面向世界的新的自我创造。
(摘编自张志强《“良知”的发现是具有文明史意义的事件》)
材料二:
孟子首创的“良知”概念对儒家心学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其含义既指“是非之心”
的道德意识,又指“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道德直觉,而这种良知直觉能力不依赖于后
天的经验意识。为论证上述观点,孟子在有关“孺子入井”的典型案例中,生动地描述了良
知意识的运作机制,强调伴随良知意识的道德行为必源自“怵惕恻隐”之心的直接发动,而
不能有任何其他的非道德动机。根据孟子对人之为人的基本德性——仁义礼智的规定性描
述,“恻隐之心”为“仁”,“是非之心”为“智”,故在孟子那里,良知不仅是一个有关是非
的概念,更是一种基本的德性存在,其中内含“仁—智”合一的特质。推而言之,良知具有
统括仁义礼智四项基本德性的特质,而且是区别于生物或动物等其他存在的依据所在,人若
无此恻隐之心等本心,便是“非人也”。孟子有关良知的这些说法,构成儒家性善论的理论
基础,揭示了“由心善证性善”的重要理论。然而无论是“心善”还是“性善”,必涉及存
在论意义上的良知如何证成等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意识都不能脱离人的存在而论,如果良知
就是人的存在,那么,有关良知存在与道德意识之关系等问题则有待解决,而有关这一问题
的系统理论建构要等到阳明学出现之后。
孟子的良知概念到了王阳明那里发生了深刻的转化和拓展。阳明基于良知本体的立场,
进而展开了有关良知自知、良知独知、良知自觉、良知无知等一系列观点的论述。这些论述
构成一套良知学系统,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心学传统,并在本体工夫论领域建构了一套致良知
工夫理论,对儒家修身传统作了深入的理论推进。以上这些良知论述构成了阳明良知学的一
套理论系统,故在某种意义上,阳明学可称为阳明良知学。
(摘编自吴震《王阳明的良知学系统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只有“良知”在情感意义上的价值感应存在可能性,“良知”作为存在感应才具有意义。
B.王阳明的主体性哲学不是西方式的主体建构方式,也不是从自我同一性出发建构的。
C. “良知”的发现把德性看成是与人的有限性相伴随的、不分阶层的、人人平等具有的能
力。
D.孟子首创的“良知”概念含义丰富;孟子有关良知的说法构成了儒家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良知”的发现具有文明史意义,它突破了某种历史和精神困局,重建中国传统价值原
理。
B. “良知”的主体充满了情义和对世界感应的情感,与西方近代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概念近
似。
C.人与人之间存在能力大小的差别是合作互助的前提;好的社会是能够尊重德性的社会。
D. “良知”的发现无论是对王阳明个人思想,还是对中华文明和文明史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3.“孺子入井”的情景中,下列选项符合“伴随良知意识的道德行为必源自‘怵惕恻隐’之
心的直接发动”的一项是(3 分)
A. “恶其声而然”
B.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
C. “要誉于乡党朋友”
D.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 分)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孟子“良知”概念的理解。(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直面烦恼,认清孤独
——史铁生写给侄子小水的三封信(其一)
孤独不好,孤独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孤独感却非坏事,它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
是向往他者的动能。以我的经验看,想象力更强、艺术感觉更敏锐的人,青春期的孤独感尤
其会强烈;原因是他对未来有着更丰富的描绘与期待。
记得我在中学期间,孤独感也很强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会与家人也多漠视,便只有
忍耐。其实连忍耐也不意识,但确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无以诉说。但随着年龄增长,不知自
何日始,却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为,渐渐了解了社会的本来面目,并有了应对经验——
但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于逐渐建立起了信念——无论是对自己所做之事,还是对生活本身。
那时我还不像你,对学习有着足够的兴趣,只是被动地完成着功课。所以,课余常就不
知该干什么。有时去去阅览室,胡乱翻翻而已。美术老师倒挺看重我,去了几回美术组,还
得到夸奖,却不知为什么后来也就不去了。见别人兴致勃勃地去了田径队、军乐队、话剧
队……心中颇有向往,但也不主动参加。申请参加,似乎是件不大好意思的事,但也不愿承
认是不好意思,可到底是因为什么也不深问。然而心里的烦恼还在,于是,更多时候便只在
清华园里转转。若有几个同学一块儿转还好,只是自己时,便觉心中、周围乃至阴云下或阳
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于是很想回家。可真要回到家,又觉无聊,家人也不懂你,反为家人
的无辜又添歉意。其实自己也不弄懂自己,虽终日似有所盼,但具体是什么也不清楚。
现在才懂,那就叫“成长的烦恼”。身体在长大,情感在长大,想象与思考的能力都在
长大,但还没能大到——-比如说像弈棋高手那样——一眼看出许多步去,所以就会觉得眼
前迷茫,心中躁动。就好比一个问题出现了,却还不能解答;就好像种子发芽了,但还不知
能长成什么树;或就像刚刚走出家门,不知外界的条条道路都是通向哪儿,以及跟陌生的人
群怎样相处;烦恼就是必然。如果只是棵树,也就容易,随遇而安呗。如果压根是块石头,
大约也就无从烦恼,宇宙原本就是无边的寂寞。但是人,尤其还是个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
人,在这世间便有了烦恼。人即烦恼——人出现了,才谈得上烦恼。
想象力越是丰富、理想越是远大的人,烦恼必定越要深重。这便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的冲
突。现实注定是残缺的,理想注定是趋向完美。现实是常数,理想是变数。因而,没有冲突
只能意味着没有理想,冲突越小意味着理想越低、越弱,冲突越强,说明理想越趋丰富、完
美。善思考,想象,是你的强项;问题是要摆清楚务虚与务实的位置,尤其要分清楚什么是
你想做也能做的,什么是你想做却没有条件做的,什么是你不想做但必须得做的。只要处理
得当,这——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强,创造力就越强。
所以,我看你从事艺术或思想方面的工作也许更合适。但不急,自始至终都是一条笔直
而无废步的路是没有的。路是趟出来的,得敢于去趟。但话说回来,对每一步都认真、努力
的人来说,是没有废步的,一时看不出作用,积累起来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甚至有大
用。况且,一切学习与思考的目的,并不都是为了可用,更是为了心灵的自我完善。
我能给你的建议只是:直面烦恼,认清孤独,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内心丰富的人,
一生都要与之打交道;而对之过多的恐惧,只是青春期的特有现象。就像你,考试之前紧张,
一进考场反倒镇静下来了。就像亚当、夏娃,刚出伊甸园,恐惧尤甚,一旦上路则别有洞天。
要紧的是果敢地迈出第一步,对与错先都不管,自古就没有把一切都设计好再开步的事。
记得有位大学问家说过这样的意思:别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比如路上有很多
障碍,将其清理到你能走过去就好,无需全部清除干净。鲁莽者要学会思考,善思者要克服
的是犹豫。目的可求完美,举步之际则勿需周全。就像潘多拉盒子,每一答案都包含更多疑
问;走路也如是,一步之后方见更多条路。更多条路,又只能选其一条,又是不可能先把每
条都探清后再决定走哪一条。永远都是这样,所以过程重于目的。当然,目的不可没有,但
真正的目的在于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于过程中求得。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孤独感意味着希望敞开与沟通,但也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因此作者一直以来都非常讨
(有删改)
厌孤独。
B.伴随着人的成长,身体、情感、想象与思考的能力都在长大,但还没能大到一眼看到未来,
人可能会产生迷茫与躁动。
C.人即烦恼,对于注重精神、富于想象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人有越是丰富的想象力,烦恼
必定越要深重。
D.没有冲突意味着没有理想;只要处理得当,我们的创造力会越来越强,就能消除理想与现
实的冲突。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那时我还不像你”,作者现身说法,将自己与侄子做对比,将侄子的优异成绩与“我”
的无所事事形成对照。
B. “便觉心中、周围乃至阴云下或阳光里都是空空落落的”运用心理描写,真切地表现出
“成长的烦恼”。
C.本文语言与人物的身份极为相符,具有亲切感,在平实质朴的口语化表述中,又寓含精辟
入里的人生道理。
D. “好像种子发芽”运用比喻,“像刚刚走出家门”运用类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面对未
知时的迷茫感。
8.面对孤独,作者的心境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括。(4 分)
9.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史铁生给了侄子哪些面对烦恼与孤独的建议。(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质,
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
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
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
秦益怒。昭睢曰:“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
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与俱西,至咸
阳。朝章台,如藩臣礼,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
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
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
侯,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
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
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
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秦王闻孟尝君...之贤,使泾阳君为质于齐以请。孟尝
君来入秦,秦王以为丞相..。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B.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C.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D.楚王欲盟/秦王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只有古代君主可用此自称。
B.武关,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秦之四塞”。
C.孟尝君,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齐国临淄人。因广罗宾客加以礼遇,闻名于诸侯。
D.丞相,中国古代官名。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丞相,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与楚在黄棘盟誓,楚派太子到秦国为人质,后来太子陵杀秦臣后逃跑。
B.楚臣昭睢和楚怀王之子兰都劝怀王去赴秦王的约,于是怀王前往秦国。
C.楚国找借口到齐国去要求迎回太子。齐王召集群臣商议,最终还是放了楚太子。
D.秦王爱惜人才,派泾阳君入齐国为人质,邀请孟尝君入秦,并任命他为丞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4 分)
(2)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4 分)
14.楚国大臣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王子继位为王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虞美人·听雨①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生当宋、元易代之际,大约在宋度宗咸淳十年考取进士,而几年以后宋朝就亡
了。他在战乱年代中颠沛流离、饱经忧患。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写年少时的听雨场景,传达出欢乐情怀。
B. “客舟”及“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写出了壮年听雨的悲凉心境。
C. “而今听雨僧庐下”,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都已成过去,词人看破一切,心境淡然超脱。
D.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词人“听雨”
的一生。
16.本词体现出词人高超的写作技巧,请简要赏析全词的表现手法。(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李白梦游天姥而非瀛洲,是因为瀛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天姥山与之相比,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以“借船渡水”为喻说明善于凭借外物来达到目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东坡《赤壁赋》中,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伴随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发展,世界各
国联系愈加紧密,地球越来越像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国际金融危机、贫困与发展失
衡、环境与气候变化、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
国成为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性问题关系着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______________。应对全球性挑战是世界各国的现实需求和共同责任。只有维护和践行真正
的多边主义,才能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机制,从而______________全球公共产品的公平
分配和可持续增长。
破解全球治理困局需要维护和______________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治理体系。地缘政
治竞争升级、国际治理机制失灵等因素加大了全球治理的难度,同时提升了强化多边主义合
作、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必要性和______________。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需要在维护
《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础上,摒弃零和思维和霸权主义,通过深化各国交流合作,扩
大共识,增进互信,促进共同利益发展。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洁身自好
保障
完备
紧迫性
B.独善其身
C.洁身自好
D.独善其身
保障
保护
保护
完善
完备
完善
紧迫性
危急性
危急性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贫困与发展失衡、环境与气候变化、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和
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B.国际金融危机、贫困与发展失衡、环境与气候变化、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等
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C.贫困与发展失衡、环境与气候变化、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国际金融危机等
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D.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贫困与发展失衡、环境与气候变化、传染病蔓延、恐怖主义和
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成为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在认识领域,独特性与客观性常常被抽象地割裂并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两种不同的知
识主张和存在方式;在现实中,独特性与客观性也总是被赋予截然不同的使命,并且很难共
存。如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就常因自然科学采取的是程式化的研究方法并以普遍规律的追
寻为目标,就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客观性的特征;而人文学科则因立足于个别事物,以独特
的个体为认识对象,往往通过体验而达到对其特性的领悟与认识,①。
②。任何以发现为目的,作为具有创新性的人的一项认识活动,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自
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个体的主观随意性,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科学假说的提出过程是个体的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发挥的阶段,也是科学创造性成果的
关键时期,科学的个别性与主观性在这里有着最为显著的作用;在其后的假说的选择、资料
的诠释、语言的翻译、理论的取舍等方面,除客观性的评价标准外,想象力和某种程度的个
人偏好、兴趣等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所创立的科学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
)。而且,在科学理论形成与创立之后的检验与评价阶段,同样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主观性
B.因而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主观性
C.因而一定的独特性与主观性是具备的
D.但是一定的独特性与主观性是具备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谈到青少年和年轻人应该如何去选择未来的专业和职业,现今社会上存在两种主流观
点:一种认为择业的根基应该是兴趣爱好;另外一种则完全相反,认为择业应该以提升自己
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前景为导向。
对于未来的专业和职业选择,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身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A(理解错误。原文是“只有建立起‘良知’作为存在感应的意义,良知在情感意义上的
价值感应才是可能的”,“建立起‘良知’作为存在感应的意义”是前提。)
2.C(A 项“它突破了某种历史和精神困局”不符原文,原文表述是“‘良知’的发现……是
中国文明突破了某种历史和精神困局的结果”,是“重建中国传统价值原理的努力”;B 项“与
西方近代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概念近似”错误,原文表述是“‘良知’的主体……不是西方近
代哲学意义上的主体”;D 项“决定性意义”无中生有。)
3.D(A 项意为“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B 项意为“因为要想
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C 项意为“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以上三项都是包
含了其他的非道德动机。D 项意为侧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符合文意。)
4.①材料一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良知”的发现具有文明史意义;②然后
通过道理论证,证明“良知”是可以生天生地的;③接着通过引用论证,论证阳明的主体性
哲学的建构方式和内涵等,以及王阳明在“良知”的基础上所表达的传统中国的社会理想;
④最后再次总结:良知所揭示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华文明面向世界的新的自我创造。(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5.①孟子“良知”概念既指“是非之心”的道德意识,又指“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道
德直觉,而这种良知直觉能力不依赖于后天的经验意识;②良知不仅是一个有关是非的概念,
更是一种基本的德性存在,其中内含“仁一智”合一的特质:③良知具有统括仁义礼智四项
基本德性的特质,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依据所在,人无良知则“非人也”;④构成儒家性善
论的理论基础,揭示了“由心善证性善”的重要理论。(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
可)
6.B(A 项“孤独感……但也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错误,偷换概念,文中说的是“孤独
意味着自我封闭和满足”,而非“孤独感”。“作者一直以来都非常讨厌孤独”也曲解文意,
根据后文表述可知,作者并不是一直都很讨厌孤独:C 项“人有越是丰富的想象力,烦恼必
定越要深重”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想象力越是丰富、理想越是远大的人,烦恼必定越要
深重”;D 项“就能消除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中生有。)
7.A(“侄子的优异成绩”理解有误,侄子对学习有足够的的兴趣不等于成绩优异。)
8.①中学期间,作者面对强烈且不知其名的孤独感,选择默默忍耐,总感到内心空虚;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