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
答案
1. 右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80 分)
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 古代希腊文明
B. 古代印度文明
C. 古代罗马文明
D. 古代阿
拉伯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史中,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
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 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 古代
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 ACD 三项。故选 B 项。
2. 假如你来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雅典,你会看到谁才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B. 奴隶
C. 妇女
D. 本邦成
A. 外邦人
年男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
机构公民大会,故选 D 项;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
权利,排除 A.B.C 项。
3.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
图.其中“?”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14 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
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
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
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
本主义化,故选 D;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 10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A 错误;资本主义制
度的确立是 17 世纪,与材料信息不符,B 错误;9 世纪欧洲出现庄园,与材料信息不符,C
错误。
4. 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
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另一位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
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上述观点体现的思潮是( )
A. 人文主义
B. 君权神授
C. 殖民主义
D. 霸权主
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但丁在《神曲》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
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另一位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人的一生是短的,
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但丁、莎士比亚都是文艺复兴时
期著名的人文主义代表,其都强调人性和人的价值,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的权力,排
除 B 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而是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张,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
霸权主义,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 从 14 世纪开始,欧洲经历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深刻变革。如图反映的历
史事件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产生
B.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标志着世界成为“地球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图示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
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
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C 项正确;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
产生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影响,从图示来看更侧重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 A 项;材
料无法体现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 B 项;标志着世界成为“地球村”材料无法说明,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 和 17 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 世纪可可在欧洲
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据此可知,可可树被移植到其他大洲开始于(
)
A.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C. 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C
【解析】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详解】根据材料“可可树原产于中南美洲,16 和 17 世纪时被移植到东南亚和非洲。18
世纪可可在欧洲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 和 17 世纪早期的殖
民扩张促使美洲的物种流向世界各地,这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 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的扩
张与题干无关,排除 A 项;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
了思想文化基础,排除 B 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对可可被移植到其他大洲没有影响,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7.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
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
)
A. 野蛮性与扩张性
C. 破坏性与建设性
【答案】A
【解析】
B. 先进性与民族性
D. 开放性与共容性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主要强调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是采取直接掠夺财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等
措施,具有野蛮性与扩张性。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CD 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 A。
8. 下图展示的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的目录,最适合本单元的核心线索是( )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第 13 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 14 课文艺复兴运动
第 15 课探寻新航路
第 16 课早期殖民掠夺
A. 欧洲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发展
B. 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
C. 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的经济基础
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发展,排除 A 项;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进入了近代社会,排除 B 项;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初步确立,材料体现不
出这一信息,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9. 历史事实是指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历史观点是观察历史所持有的“看法”。下
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逐渐发展,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
B. 814 年查理曼去世强盛的帝国走向分裂,形成三个王国
C. 17 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D. 1804 年经公民投票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拿破仑加冕称帝。
【答案】C
【解析】
【详解】17 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对英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持有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C 项正确;ABD 三项均属于曾经真实发生过
的事情,属于历史事实,排除。故选 C 项。
10. 该史料反映的主题是( )
章西女王宣言
“我绝不会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对没有好下场!”
玻利瓦尔宣言
“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
打击敌人,我的心将不会平静。”
A.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答案】A
【解析】
B. 拉美独立运动
D. 北美独立战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章西女王是印度人民心中的女英雄,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由此可知这反映的是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A 项正确;章西女王宣言反映的是印度民族大
起义,玻利瓦尔反映的是玻利瓦尔,北美独立战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1. 下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部分新发明关联示意图。其中空白框中应为
B. 爱迪生
C. 本茨
D. 诺贝尔
A. 瓦特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示意图和所学知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斯
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B 项正确;瓦特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改良型蒸汽机,本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汽车,诺贝尔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现代炸药,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2. “这场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俄国在保留
了许多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正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场革”的领导者是(
)
A. 查理一世
B. 亚历山大二世
C. 詹姆士一世
D. 彼得一
世
【答案】B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析】
【详解】根据“俄国在保留了许多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正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结合
所学内容可知,俄国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B 项正确;查理一世和詹姆士一世都是英国国王,和俄国无关,排除 AC 项;彼得一世
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3. 两次工业革命后,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过很多新的痛苦。依据图示中
的材料,请选出对两次工业革命评价最全面的一项( )
A. 工业革命提高人口素质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C
【解析】
B.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D. 工业革命加重战争伤亡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的生产力,但是也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和贫富分化加剧,因此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避害趋利,扬长避短,C 项正确;A
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 项说法不全面,排除;D 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 C
项。
14. 追光文学巨匠,感知近代文化。如图所示的主要生平对应的文学家是( )
A. 但丁
C.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解析】
B. 彼特拉克
D. 巴尔扎克
【详解】巴尔扎克是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有《朱安党人》、
《驴皮记》和《高老头》等,D 项正确;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是长诗
《神曲》,排除 A 项;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是《歌集》,排除 B 项;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战争与和平》等,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5. 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
制度,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分析,这个时期美国、俄国、
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 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 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资本主义制度,经过 200 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
来”可知,这是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的资
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A 项正确;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就走上资
本主义道路而不是此时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材料说的是资本主义体系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农
奴制残余,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 项。
16. 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
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民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
丁尼法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
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 529 年起,委员会历时 6
年,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
成《查士丁尼法典》,D 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A 不符合题意,排除 A 项;
《民法典》是拿破仑颁布的,B 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
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C 不符合题意,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7. 标志着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
A. 伯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查理•马特改革
D. 梭伦改
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 项正确;伯里克利是古代雅典民主
政治的代表人物,查理•马特改革时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的改革,ACD
都与日本无关,排除 ACD。故选 B 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8. 在世界古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哈里发建立的是 ( )
A. 阿拉伯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查理曼
帝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哈里发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
与扩张,把原来只局限于阿拉伯半岛的国家扩张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选
项 A 符合题意;而选项 B 拜占庭帝国,原为东罗马帝国;选项 C 亚历山大帝国,是亚历山大
建立的;选项 D 查理曼帝国,是查理大帝统治时期;所以选项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9.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A.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
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
起。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
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
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
地为市场而生产。13 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出现了手工工场。越
来越多的人通过发展工商业富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农业上出现租地农场,手
工业在生产组织方面出现了手工工场,这是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的
实质是欧洲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正确答案为 D。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0. 14-17 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些思想文化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
挑战。他们是(
)
①但丁 ②达·芬奇 ③哥伦布 ④达·伽马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 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向愚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