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年江苏徐州新沂市六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
案
1.(4 分)下面词语的注音,你认为有误的选项有(
)
A.迷蒙(mí méng)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B.参差(cēn cī)
热血沸腾(rè xiě fèi téng)
C.吞没(tūn mò)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
D.单薄(dān báo) 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
2.(12 分)李彬在词语卡上摘抄了如下词语。请你根据这些词语完成相应任务。
彩虹 眺望 疲倦 惊谎 沉思 花蕾 捡阅 拍摄 探望 抽屉 悬涯 颓丧
(1)你发现哪些词语有错字?请修正:
。
(2)如果将上面词语分成三类,可以这样分:第一类与
有关,词语有
第二类与
有关,词语有:
;第三类与
有关,词语有
;
。
(3)“眺望”与“探望”的意思有何区别和联系?
3.(9 分)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下面任务。(1)补全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斩钉
铁
居高
下
别出心
技高一
(2)上面词语让你联想到生活中哪个场景?请将这个场景写一写(至少用到上面两个词
语)
【小贴士:场景就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4.(8 分)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是文学殿堂里明珠。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任务。
(1)补写诗句,注意书写整洁美观。
等闲识得东风面,
。
,听取蛙声一片。黑云翻墨未遮山,
。
(2)上面诗句描写的季节顺序是
。
5.(7 分)请你根据《童年》一书的阅读收获,完成下面任务。
(1)阿廖沙父母的婚姻在家人的只言片语中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像块磁石牢牢吸引着
我们。父亲死后,母亲再婚,母亲在这两段婚姻中数次离家、回家。请你梳理重要情节,
完成概括填空。
(2)外祖母是这本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最大。你
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佐证你的看法。
我对阿廖沙祖母的评价是
我所依据的情节是
6.(13 分)阅读。
二维码时代的生活
ㅤㅤ①如今,绝大部分人早就接触过了二维码。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
形码的升级版。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
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能够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编码”成一个图
形,当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二维码包含的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ㅤㅤ②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方式,早已在美国、德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警
察、外交、军事、税务、商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常用于各类证件、票据及货物运输的
管理。
ㅤㅤ③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小区业主的入户门上就有二维码,当民警查户口时,
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该住户的信息。公交车贴上二维码
后,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轻松获知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还能获
取一些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各类信息,包括失物招领等等。在一些会议开始前,主
办方会给来宾发送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
的二维码,来宾只需出示二维码供配套机器扫描即可实现签到,简化了核对嘉宾身份的
繁琐手续。在国外,还有人把二维码印到墓碑上,人们只需扫描后,就可以登录到相关
网站了解逝者的相关信息,逝者的亲属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新……
ㅤㅤ④由于二维码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用。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
片上的二维码,对方的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
复杂地输入;想到哪家餐馆吃饭,上网扫描一下它的二维码,餐馆地址、招牌菜、网友
评价、消费水准等信息一应俱全;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
时间等“来龙去脉”就会映入眼帘……
ㅤㅤ⑤二维码广泛应用必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报纸广告信息承载量小,而
如果在旁边印上二维码,读者只需“一拍一扫”,就可直接进入公司网站,获取更多的信
息。你甚至还可以去下载二维码制作软件,把自己想要存储的信息“放”进这小小的黑
白方块,制作属于自己的二维码。
ㅤㅤ⑥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有不少病毒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
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下载,便会“中招”了,二维码就像一匹烈马,能带
我们飞奔,也能踢人、伤人。在享受二维码带来的便捷时,也要小心防范它的副作用。
(1)提取短文关键信息并填空。
①二维码是什么
②
③
④
⑤
⑥
(2)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二维码就是通过二维码制作软件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编码”成黑白相
间的图形。
②二维码的使用只能仅限于日常生活。
③因为二维码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咱们尽管放心大胆地使用。
④只要有软件和一定的技术,每个人都可以制作自己的二维码。
(3)生活中,你使用过二维码吗?你用它做什么呢?使用二维码之后有何感受呢?请结
合具体事例,写一段话分享一下你的经历和感受。
7.(17 分)阅读。
老汪栗子
ㅤㅤ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 20 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
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ㅤㅤ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
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
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
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遍,在抖动的
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ㅤㅤ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
是坏的?
ㅤㅤ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 20 年便衣警察的
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犯罪嫌疑人,他都不需要与
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经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ㅤㅤ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
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
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
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
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
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
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
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ㅤㅤ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
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
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
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
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
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
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拌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
“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
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ㅤㅤ⑦山里人也纯朴。11 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
寒地冻,野鸭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ㅤㅤ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
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
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
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 年 1 月 24 日)
(1)根据提示,用小标题概括文中老汪所做的事情。
①老汪炒栗店晚开张
②
③
④收野栗子
⑤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眼疾手快:
②扫视:
(3)品读句子,完成填空。
①“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遍,在抖动的
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这句话主要描写老汪
的
,表现了他
的特点。
②“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这句话描写了老汪
的
情形,表现了他
的品质。
(4)第⑥段中,老汪“决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是出于什么原因?请用简要语
言概括。
(5)你认为第⑤段中哪些句子写得比较精彩?请用“
”画出并结合关键词句
写一写你的体会。
(6)文章主要写老汪,第⑦段却写了山里人,能否删去第⑦段?请写一写你的看法及理
由。
8.(30 分)ㅤㅤ《竹节人》一文,作者描写自己制作竹节人的方法、玩竹节人的乐趣以及
与老师之间的故事。的确,玩具是童年最最纯真的记忆。生活中,你自己制作过玩具吗?
玩的过程中是惊喜的还是伤感的?请你写一篇文章分享一下这段经历,题目自拟。注意
把过程写具体,把感受写深刻,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美观。
2022-2023 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六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梳理与运用(共 40 分)
1.(4 分)下面词语的注音,你认为有误的选项有(
)
A.迷蒙(mí méng) 威风凛凛(wēi fēng lǐn lǐn)
B.参差(cēn cī)
热血沸腾(rè xiě fèi téng)
C.吞没(tūn mò)
暴露无遗(bào lù wú yí)
D.单薄(dān báo) 汹涌澎湃(xiōng yǒng péng pài)
【解答】A、C、D 正确。
B.有误,“热血沸腾”的“血”应读“xuè”,意思是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读“xi
ě”时义同“血”(xuè)。
故选:B。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2 分,满分 36 分)
2.(12 分)李彬在词语卡上摘抄了如下词语。请你根据这些词语完成相应任务。
彩虹 眺望 疲倦 惊谎 沉思 花蕾 捡阅 拍摄 探望 抽屉 悬涯 颓丧
(1)你发现哪些词语有错字?请修正: 谎﹣﹣慌 捡﹣﹣检 涯﹣﹣崖 。
(2)如果将上面词语分成三类,可以这样分:第一类与 物品 有关,词语有 彩虹、
花蕾、抽屉、悬崖 ;第二类与 动作 有关,词语有: 眺望、沉思、检阅、拍摄、
探望 ;第三类与 心情或身体状态 有关,词语有 疲倦、惊慌、颓丧 。
(3)“眺望”与“探望”的意思有何区别和联系?
探望是前往接触看,有问候的意思。眺望是从远处看。“眺望”与“探望”都是看的意
思。
【解答】(1)惊慌:指惊恐,举止失去常态。故“惊谎”的“谎”错误,应改为“慌”。
检阅:高级首长来到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式。故“捡阅”的“捡”错误,
应改为“检”。悬崖:角度垂直或接近角度垂直的暴露岩石,是一种被侵蚀、风化的地形。
故“悬涯”的“涯”错误,应改为“崖”。
(2)“彩虹”“花蕾”“抽屉”“悬崖”与物品有关;“眺望”“沉思”“检阅”“拍摄”“探
望”与动作有关;“疲倦”“惊惶”“颓丧”与心情或身体状态有关。
(3)“眺望”与“探望”都是看的意思。探望是前往接触看,有问候的意思。眺望是从
远处看。
故答案为:
(1)谎﹣﹣慌 捡﹣﹣检 涯﹣﹣崖;
(2)物品 彩虹、花蕾、抽屉、悬崖 动作 眺望、沉思、检阅、拍摄、探望 心
情或身体状态 疲倦、惊惶、颓丧;
(3)探望是前往接触看,有问候的意思。眺望是从远处看。“眺望”与“探望”都是看
的意思。
3.(9 分)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下面任务。(1)补全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斩钉 截 铁 斩断、截断。
居高 临 下
向着,面对。
别出心 裁 筹划、设计。
技高一 筹 筹码,记数用具,这里是量词。
(2)上面词语让你联想到生活中哪个场景?请将这个场景写一写(至少用到上面两个词
语)
【小贴士:场景就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观石雕展览,感展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别出心裁的鱼跃龙门;有惟妙惟肖的猴
子献桃;更有技高一筹的众仙拜寿。观者无不心满意足。
【解答】(1)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截”的意思是斩断、截
断。
居高临下: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地势非常有利,处在有利的地位。“临”的意思是
向着,面对。
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裁”的意思是筹划、设计。
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筹”的意思是筹码,记数用具,这里是量词。
(2)可选择“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观石雕展览,感展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别
出心裁的鱼跃龙门;有惟妙惟肖的猴子献桃;更有技高一筹的众仙拜寿。观者无不心满
意足。
故答案为:
(1)截 斩断、截断。临 向着,面对。
裁 筹划、设计。筹 筹码,记数用具,这里是量词。
(2)观石雕展览,感展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别出心裁的鱼跃龙门;有惟妙惟肖的
猴子献桃;更有技高一筹的众仙拜寿。观者无不心满意足。
4.(8 分)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是文学殿堂里明珠。请你根据积累完成任务。
(1)补写诗句,注意书写整洁美观。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黑云翻
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
(2)上面诗句描写的季节顺序是 春天、夏天、夏天 。
【解答】(1)分别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
宋代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春日》描写的季节是春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季节是夏天,苏轼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也是夏天。
故答案为:
(1)万紫千红总是春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白雨跳珠乱入船;
(2)春天、夏天、夏天。
5.(7 分)请你根据《童年》一书的阅读收获,完成下面任务。
(1)阿廖沙父母的婚姻在家人的只言片语中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像块磁石牢牢吸引着
我们。父亲死后,母亲再婚,母亲在这两段婚姻中数次离家、回家。请你梳理重要情节,
完成概括填空。
(2)外祖母是这本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最大。你
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佐证你的看法。
我对阿廖沙祖母的评价是 她勤劳、善良、乐观、智慧,对待穷人和弱者都以自己仁慈
的胸怀加以保护,善于讲故事、性格乐观开朗、有爱心。
我所依据的情节是 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常常讲给阿廖沙听,她无私的爱丰富
了阿廖沙的心灵,阿廖沙说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
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
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
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解答】(1)考查了对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结合小说内容作答即可。
(2)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结合文章情节中关于人物的具体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即可。
故答案为:
(1)阿廖沙敢于反抗毒打他的外公 阿廖沙叱骂丧心病狂的舅舅 阿廖沙拿着小刀保
护母亲免受继父虐待 阿廖沙奋不顾身地抢救落井的邻家小少爷;
(2)她勤劳、善良、乐观、智慧,对待穷人和弱者都以自己仁慈的胸怀加以保护,善于
讲故事、性格乐观开朗、有爱心。
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常常讲给阿廖沙听,她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心灵,阿
廖沙说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
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
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