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B卷.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B 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0·宁波)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不断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人类对地球 现有认知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D.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答案】 C 【解析】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说法正确,A 错误; B: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说法正确,B 错误;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错误,应该分为六大板块,C 正确; D: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法正确,D 错误。 故选 C 2.(2020·杭州)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可知( ) 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 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 块 D. 青藏高原是 由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答案】 C 【解析】A、 地球表面的陆地被海岭和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 ,错误,是对岩石圈而不是 对陆地,A 错误; B、 火山与地震带都分布在各大板块的中央 ,错误,主要在板块的边缘而不是中央,B 错误; C、 我们生活的杭州位于亚欧板块,说法正确,C 正确;
D、 青藏高原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 ,错误,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 而形成的,D 错误。 故选 C 3.(七上·长兴月考)驶离海岸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 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这是由于( ) A. 送行人的位置造成 的 B. 送行人的错觉造成的 C. 太阳光的照射造成 的 D. 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答案】 D 【解析】首先船身从送行的人们视野中消失,然后船的其他部分从送行的人的视野中消失, 这是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才会这样,也就是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 故答案为:D 4.(七上·台州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 的 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 厚 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答案】 B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 D. 地球 【解析】A、地壳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A 符合题意。 B、 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是由塑性物质组成的,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上地幔, B 符合题意。 C、在地球内部结构的三层中最厚是地核,岩石圈不属于内部分层,C 不符合题意。 D、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厚度最小的是地壳,D 不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B 5.下列关于如图中 A、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B 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 行 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 A 点所在纬线比 B 点所在纬线 短 B 点所在经线长 【答案】 C B. A,B 两点 D. A 点所在经线比 【解析】在地球仪上每条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每条纬线都是圆,赤 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 向走,最终只能到达极点,而不能回到出发地点,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 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知,A 点所在纬线比 B 点所在纬线短,C 符 合题意。 故选:C 6.(2020 七上·临安期末)2013 年 5 月 9 日,上午 10 时,中国台湾渔船广大兴 28 号被菲 律宾军方以机关枪扫射,渔船出事的位置在北纬 20 度、东经 123 度的海域。能正确表示 出事船只位置的是( ) A. C. B.
【答案】 B D. 【解析】AC、图中位置纬度从上往下逐渐增大,属于南纬;故 AC 不符合题意; B、图中从下往上逐渐增大,是北纬 20 度,经线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是东经 120 度和东经 130 度之间;故 B 符合题意;D、图中位置经线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属于西经;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0 七上·苍南期末)2019 年 11 月 23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 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 50、51 颗北斗导航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 网位置为 102°E,28°N,则它应位于( ) A. 东半球、南半球 B. 东半球、北半 球 半球、北半球 【答案】 B C. 西半球、南半球 D. 西 【解析】102°E,28°N,表示的是东经 102°,北纬 2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东经 160°,东经 102°在西经 20°--东经 120°范围内,属于东半球,北纬 28°是北半 球;故 B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七上·衢州期中)衢州,被称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地理位置位于(29°N、 119°E),它属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南半球、中纬 度 半球、低纬度 【答案】 C C. 北半球、低纬度 D. 南 【解析】地理位置位于(29°N、119°E),它属于北半球、低纬度,因为地球赤道以北为 北半球,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 30 度间的空间范围,即 30°N 至 30°S 以内 地区。 故答案为:C 9.(七上·柯桥月考)“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丹霞地貌主要由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砂 岩构成,从岩石的成因分析,砂岩属于( )
A. 岩浆 岩 岩 岩 【答案】 B B. 沉积 C. 变质 D. 无法确定 【解析】砂岩有明显的层状结构,因此属于沉积岩; 故答案为:B。 10.(七上·德清期末)莫干山蕴藏着丰富的莹石资源。莹石是在岩浆冷却过程中,被岩浆 分离出来的以氟为主的物质,沿裂隙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压力减小,其中氟离子与周 围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为主的新岩石。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测莹石可能是 ( ) A. 岩浆 岩 岩 岩 【答案】 C B. 沉积 C. 变质 D. 石灰岩 【解析】A 岩浆岩直接由岩浆沉积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A 不符合题意 B 沉积岩 由地表既有的岩石和有机物 碎块,经过风化、搬运、沉积等作用下而形成的 岩石。B 不符合题意 C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应力影响,使其矿 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题目中莹石 在形成的过程中 原有岩石内部结构 发生了变化, C 符合题意 D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 11.(七上·嘉兴期末)研究人员在野外发现一块有植物化石的岩石,研究发现,该植物有 根、茎、叶和孢子囊,则该岩石的类型和植物的种类分别是( )
A. 沉积岩、裸子植物 B. 变质岩、蕨类植 物 C. 沉积岩、蕨类植物 D. 岩浆岩、苔藓植物 【答案】 C 【解析】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有种子)和孢子植物(没有种子),种子植 物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 皮包被);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根据有无根、茎、叶的 分化,分为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的分 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根据题意可知,该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 没有种子,有孢子囊,故该植物为蕨类植物;因为岩石中含有植物的化石,故该岩石为沉 积岩;故答案为:C。 12.(七上·柯桥月考)如图是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的景观,塑造洞内景观的地质作用和景 区主要岩石类型分别是( ) A. 风力侵蚀 岩浆岩 B. 流水侵蚀 沉积 C. 冰川侵蚀 变质岩 D. 海浪侵 岩 蚀 沉积岩 【答案】 B 【解析】A、岩浆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 晶体颗粒或气孔, A 不符合题意。 B、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 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桐庐垂云通天河景区的景观,塑造洞内景 观的地质作用和景区主要岩石就是流水侵蚀的沉积岩,B 符合题意。
C、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 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 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C 不符合题意。 D、主要岩石确实是沉积岩,但却不是海浪侵蚀的作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1·宁波模拟)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自然界认识的“假说”,下 列证据能支持相应“假说”的是( ) A. 气球膨胀时,球面各点彼此远离——宇宙膨胀学说 B. 尺蛾群体中不同个体数量变化——自然选择学说 C.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 D. 地球有昼夜更替的现象——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 B 【解析】A、气球膨胀,球面各点远离,属于模拟实验,不能作为证据;故 A 错误; B、生物群体不同性状个体数量的变化是选择的结果,支持自然选择学说;故 B 正确; C、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是流水的作用,与板块构造学说没有关系;故 C 错误; D、地球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导致的,与地球形状无关;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14.(2020·金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C.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D. 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 【答案】 A 【解析】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故 A 说法正确。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故 B 说法不正确。 地球的岩石圈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故 C 说法不正确。 虽然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并且 还有些会受到污染,所以需要节约用水,故说法不正确。故选:A 15.(湖州中考)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 地球是距离太阳 最近的一颗行星
C. 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D. 地球上的 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答案】 B 【解析】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故 A 叙述正确;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故 B 叙述错误; 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故 C 叙述正确; 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该地区地壳活跃,故 D 叙述正确.故选:B. 16. 22.(2020·余杭模拟)2019 年 12 月 9 日,新西兰北部著名的旅游地“怀特岛”突然 发生了火山喷发,当时共有数十人在岛上观光旅游,火山喷发导致了至少 6 人死亡。下列 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火山喷发难以预测,不要在火山附近居住和旅游 B. 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证据之一,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C. 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深处的地幔层 D. 火山爆发后,被火山灰覆盖的土地往往很贫瘠,长期难以生长植物 【答案】 B 【解析】AD、火山的喷发的火山灰覆盖在地表会形成肥沃的农田,对农业生产是很好的土 地资源,同时能够形成风景优美的环境适合旅游;故 AD 错误; B、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导致的,可以证明地壳的变动,其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故 B 正确; C、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软流层;故 C 错误; 故答案为:B。 17.(2020·平湖模拟)我国已经启动对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进行最新登顶高程测 量。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现在仍以每年 0.33-1.27 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说明地壳仍在不断变动 B. 不断升高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和俯冲造成的 C. 登峰者无须考虑喜马拉雅山脉发生地震问题 D. 登峰时应该做好防风、防辐射和防高温等措施 【答案】 A 【解析】A、喜马拉雅山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导致它升高,而板块挤压就是地壳运 动,A 符合题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