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江苏南京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庞大的“银发市场”正悄然降临。联合国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还只有 9 亿;但到了 2050 年,这个数字将激增至 21 亿,这意味着每 5 个人中就有一个
人将超过 60 岁。据美林银行预测,到 2050 年,全球 50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 200 年的
17.8%增长到 33.5%,全球“银发经济”规模将在 2020 年增加到 15 万亿美元。美国《财
富》杂志指出,生物技术、智能设备、制药和护理服务领域的一系列新产品将重点面向老
年消费者。
互联网时代,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成为一大亮点。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医
院里,医疗机器人平均每天要行走 185 公里,不仅能为医院的病人远送药物和食物,为病
人提供干净的床单,还能清理医疗垃圾。在日本,超过 7 万个家庭护理机器人在家中照顾
老年人。此外,能够追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定位设备、检测老年人摔倒风险的可穿戴设
备以及智能家居纷纷涌入市场,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银发经济也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新动力。日本银发经济的高技术、智能化程度已经在全球
于领先地位,该国早在 2016 年就提出要建立“超智能社会”——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大数据技术,为所有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缓解少子老龄化给日本社会带来的
挑战。2018 年 2 月,日本政府第三次修订完成的《老龄社会对策大纲》中还提出构建“无
龄感工作社会”,指不以年龄进行区分,而是根据个人的意愿与能力选择生活方式,政府
有必要通过完善雇用和就业环境来确保老年人获得合适的就业机会。无论是“超智能”还
是“无龄感”,如果能够最终得到全面实现,受益的将不仅仅是老年人,而是整个社会。
老年人群体不等于落伍群体,他们不仅需要更多智慧产品,还在呼唤更多智慧的社会管理
方式。
(摘编自白阳《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
材料二:
其实,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很多消费模式,都可以为老年人所用。外卖订餐服务可以解决独
居老人的吃饭问题,网购快递服务可以解决老年人购物不便的问题,网络约车可以解决出
行问题。除此之外,智能手机的各类辅助功能,比如手写、语音等,智能家居的各种便捷
功能以及家庭智能监控系统等,都能在方便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同时,也便于子女亲属与之
联络。
既然互联网能够方便老年人,那么为什么鲜有老年消费者网上点外卖和购物呢?这是因
为,当下许多互联网服务,在设计之初,其目标消费群体就是年轻人,操作模式也是针对
年轻人,并非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互联网产品及服务的智能化门槛过高,这就是说,
老年人需要的智能消费,不是和年轻人一样越智能越好,而是需要“智能+人工”式的服
务,智能是为了少跑腿,人工则是补上老年人的短板。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持续上升,“银发经济”将是新的市场增长点。
平台和商家不妨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开发相应产品和服务,千万不要因为无人化的
噱头,看似节省人力和经营成本,其实反而在老年消费市场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摘自《“银发经济”需要什么样的智能模式?》)
材料三: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更迭,互联网步伐并没有适当地为中老年用户慢下脚步,在整个社会迈
向老龄化的同时,互联网的设计更加需要关注老人需求,避免将他们遗弃在科技的洪流
中。
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架构,老年人逐渐拉近与时代的差距,但在互联网方面依然处于相对弱
势。老年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他人传授的经验构建了独特的互联网使用方式,形成了
区别于年轻人的互联网文化。因此,打造老年人智能产品时要注重老年人的用户体验,为
老年人带来良好的服务体验,促进新技术在养老方面的应用。此外,除了用户体验,更多
地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以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研发更加适合老年人的智能产品,从而更
好地帮助他们体验丰富的网络生活。
(摘编自战钊《老年人上网是种怎样的体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 2016 年目本就提出要建立“超智能社会”以应对少子老龄化的挑战,后又修订
《老龄社会对策大纲》,让许多老年人实现了再就业。
B.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模式,也可以为老年人所用。如外卖订餐,网购快递、网络约车
等服务均可以方便老年人的家居生活。
C.很多互联网服务在设计之初是以年轻人为目标消费群体,操作模式未考虑老年人的实际
需求,导致互联网服务对象鲜有老年人。
D.“智能+人工”式的服务才是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而无人化看似节省人力和经营成本,
其实是在失去老年消费市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未来的几十年将激剧增加,到 2050 年,全球 60 岁以上人
口的比例将达到 20%。
B.全球“银发经济”规模将在 2020 年增知 15 万亿美元,平台和商家应看到“银发经济”
将是新的市场增长点。
C.家庭护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涌入市场,既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也为
市场带来更多活力。
D.在全球数字技术发展浪潮中,互联网并没有适当地考虑到老年用户的情况,在互联网方
面老年人处于相对弱势。
3)我国应如何更“智慧”地服务好即将来临的“银发经济”浪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仰望“思想者”
从维熙
①中国今日之文学走向,虽然出现了一些攀登文学珠峰的佳作,但也存在不少有失历史真
实的作品,以及以娱乐至死为文学坐标的伪文学,它们喧嚣于文学市场并占有相当的领
地。其中,独占鳌头的是滥竽充数的电视剧,它们以颂扬昔日历史与今日成就为名,酒里
掺水成了失真于生活的瓷偶,尽管经不起历史和今天的考验,但仍然招摇过市,成为人文
一景。
②深夜静思,深感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人生中那种沉甸甸的“吾将上下而求索”的
精神,在一些精神变异的文人中,正在化作风尘飘扬而去。何以至此?文人自身的堕落是
主因,客体的诱因也不能回避。记得古代圣哲留下过的治国名言:“假凤虚凰误国,卧薪
尝胆兴邦。”因而,只着眼于对阳关大道的描述,而回避对中国历史进程中九曲回肠的反
思,是当今人文精神的盲症。从某种意义上去解读,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失公,更是对后人
的犯罪。
③遥想封建帝王年代,汉代文人司马迁在监狱中,尽管承受了“断根”的极端惩处,但依
然留下了让国人代代相传的《史记》一书,让后人可以抚摸到远古历史的跳动脉络。难道
我们当代文人,在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就失去了直面历史真实的人文之勇,只
能避重就轻地写一些应时小卖,以求自我轻松?一些胸无强我中华之大志又不愿去深思历
史的文苑“风筝”,随着时尚风向,勾勒出一些“逗你玩”和“哈哈哈”之类的闹剧,是
否有失知识分子的良知?是否游离了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当代文
学史不能忽略的问题。
④社会生活中,真、善、美是与假、恶、丑并存的,对生活中那些美好向上的事物,理应
挥笔高歌。“圆月时当歌,残月时当泣。”当然月圆和月残,是对社会与历史的变化曲线
而言的,绝非许多诗章中的那轮天上银月。此人文精神坐标,对“90 后”的文学新星具有
参照价值。他们异于老一代文人的是,他们生于改革开放年间,对往昔的历史以及新中国
成立后的阴晴寒暖,没有亲身经历,而无从感悟。因而,对于文学创作的新生代,不能苛
求他们同前一代文化人同声与同步,因为文学是生活的产儿,土地是什么色泽,必然开出
什么样的花儿来。
⑤但无论你笔触什么年代的生活,深藏在文学中的真、善、美的因子,不能因年轮相异而
缺失。笔锋要敢于撕裂假、恶、丑的五脏六腑,为社会的进步出一份绵薄之力。借用鲁迅
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文精神,在人生与文学
的征途上,既不被金钱、仕途、娱乐至上诱惑,又要敢于挑开其背后的故事黑幕。这是恪
守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眼睛要向下看,因为在社会底层人群的悲喜人生
中,深藏着国家的混浊与清明。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为自己快乐,心中不能忘却中华民
族上个世纪被弱肉强食的苦难历史。故而文人手中那支笔,理应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滴下
每一滴墨汁——这应该是超越老、中、青文化人年龄界限,而共同背负着的人文重责。
(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的电视剧以颂扬昔日历史与今日成就为名,实则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经不起历史和今
天的考验。
B.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一些精神变异的文人已经失去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
神。
C.文化人既要赞美歌颂生活中那些美好向上的事物,也要敢于撕裂假恶丑,推动社会进
步。
D.老、中、青不同年代的文化人都应该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背负起人文重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把“滥竽充数的电视剧”比作“失真于生活的瓷偶”,形象地讽刺了这些完全脱离
现实生活的人文景观盛嚣一时的现状,引人深思。
B.文章第二段指出当今某些文人缺乏求索精神的现状并分析原因,阐述了回避对中国历史
的反思,是当今人文精神的盲症。
C.文章举司马迁的事例,赞扬司马迁直面历史真实的人文之勇,与部分当代文人避重就轻
以求自我轻松的行为形成对比,反衬一些当代文人失去知识分子良知的可鄙。
D.文章既指出当代文人身处二十一世纪中失去直面历史真实的人文之勇,也对“90 后”
青年一代无从感悟往昔作出分析,由点到面,客观全面。
3)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文人怎样才能背负起人文重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要挥笔高歌生活中那些美好向上的事物,更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
象,为社会进步出力。
B.眼睛向下看,就是要关注社会底层人群的悲喜人生,激浊扬清,把混浊与清明都展示出
来。
C.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往昔和建国后的阴晴寒暖,不必理会,只要能面对当下,关注现实
即可。
D.勇于反思中华民族上个世纪被弱肉强食的苦难历史,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力。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校园欺凌是一种长时间持续、对个人施以心理恐吓、身体和言语侵害的恶意攻击。欺凌让
受害者感到痛苦、羞耻、尴尬、恐惧、忧郁,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往往不可逆转。
欺凌有三大显著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的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的加害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通常来讲,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到肢体欺
凌,女生受言语欺凌或性骚扰的比例较大。大多数情况下,因为受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有权
力、体型、体能等方面的不对等因素,受害者无力进行有效反抗。
通常有三类学生容易被欺负: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人际关系
不佳,潜在欺凌者会基于情绪(看不顺眼)及工具(钱及地位)目的而展开攻击。受凌者因力
量失衡而无力反抗,或害怕被报复不敢告诉他人。这越发会让欺凌者得寸进尺、不断重
复。
(选自南方网《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学生?》)
材料二:
对于欺凌这一社会问题,加拿大一些学生家长和专家有不同看法和主张。有人认为孩子面
对肢体欺凌时要打回去,而“停止欺凌”机构的专家则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暴力升级,
有时会造成伤害程度加深。有人认为经历被欺凌可以磨炼孩子的性格,而专家指出欺凌会
使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影响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有人
也悲观地认为欺凌不可避免,孩子们总会这样做。
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一起努力,就可以消除欺凌。欺凌行为可能是模
仿家长、电子游戏、电视或电影中看到的行为。根据反欺凌网站 Bullying Canada.ca 的
调查,93%的视频游戏对暴力行为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孩子会是一个不良的暗示。
(选自新华网《加拿大校园欺凌面面观》)
材料三:
注: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情况
注:不同胖瘦的学生遭受校园暴力情况
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管理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也对校园暴力的发生有着重要的
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农村学校在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率上都要高过城市的学校。
(选自《光明日报》的《有多少校园欺凌不该发生》)
材料四:
精神医学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对记者表示,不同的孩子被欺负后可能有不同的
心理反应。有的孩子会生气、闷闷不乐。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施暴者产生怨恨,出现明显的
报复心理,而且可能长期存在这种报复心理。还有少部分人遇事总是忍着,但是他心里并
没有释然,长时间的压抑会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遭受同学欺负导致的抑
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早去治疗。心理医生会帮他做心理分析、心理辅导,让他
去做心理调整,从而找到突破口,让他跳出这个心理阴影。只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者
药物治疗,还是能够治愈的。”杨甫德说。
(选自《工人日报》的《帮助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
1)下列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园欺凌中作为加害方的个体或者群体往往会对受害者进行言语、身体、心理等方面的
侵害。
B.言行失当者、弱势族群、异类学生往往更易于受到持续性的、伤害性的和力量不均衡性
的攻击。
C.权力的差别、体型的差别、体能的差别、成绩的差别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现象的重要因
素。
D.在遭受校园欺凌后,只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和正确的药物参与进来,心理疾病一定能治
愈。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三中都提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的诱发因素,在诱发因素的分析上,
它们是有交叉点的,其他材料则没能提及这一点。
B.材料二和材料四中都说到了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除此之外,两
则材料还提及了面对校园欺凌的共同做法。
C.从材料三来看,成绩差的学生在各种欺凌中占的比率是最大的,体型偏胖的学生在各种
欺凌中占有的比率也是最大的。
D.材料一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定义,并指出了它的三个显著的特征,同时也提
到了受害者的三个易欺人群和他们的心理感受。
E. 在遭受校园欺凌后,不同的受害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家长和专家可能
也会有自己不尽相同的看法和主张。
3)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发生校园欺凌这种现象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
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阏与下。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
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
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
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
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
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
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
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
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
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共理也有何怨
乎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
梁。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
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
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
春。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
何怨乎/
B.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
何怨乎/
C.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
何怨乎/
D.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
何怨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惠文王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次子,在位时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B.瑟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状似琴,有 25 根弦,每弦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
C.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君五等。
D.相国是汉朝廷臣最高职务战国时称为“相邦”,汉高祖即位,为避讳改为相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颇战功卓著军事才能非凡。他在对齐魏等国的作战中,攻城拔寨,战无不克。长平之
战后,燕国大举进攻赵国廉颇领兵还击,大破燕军。
B.廉颇仕途不顺,多次遭遇免职。赵王曾中秦军离间计,用赵括代替他,导致赵军在长平
大败。赵悼襄王时又使乐乘代替他,他只好出奔到魏国。
C.廉颇忠贞爱国盼为赵国效力。他在魏期间就一心想被赵任用,见到赵使者,充分展示实
力盼被重用。在为楚将时念念不忘的也是“思用赵人”。
D.廉颇气量狭小,难容门客背叛。在他长平被免职失势的时候,门客都离去了;等到又被
起用的时候门客又回来了,廉颇斥责他们,不再接纳他们。
4)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2)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岐
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
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
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日:
“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
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
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
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四川。以父忧归。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
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
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
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
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摘编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
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
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
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
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2)(小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
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
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丁忧”,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
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3)(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
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
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
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唯恐他们仕途不通达,有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
的,他连上奏章推荐。
4)(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三、选择题
6.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