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1-5 题 28 分)
青春不是无精打 cǎi(
)的忍耐/青春不是战战兢.兢(
)的等待/青春的我们应
该热情洋溢/哪怕被误解为 A
/做自己人生的 duò(
)手/迎接硕果累.累(
)的未
来。
(1)请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战战兢.兢(
)
硕果累.累(
)
(2)看拼音写汉字。 无精打 cǎi (
)
duò(
)手
(3)请你从下面两个成语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在 A 处,并说明理由。
①自出心裁
②异想天开
我选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jīng
②. léi
2.
3.
①. 采
②. 舵
①. 选“异想天开”。
②. 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有时含有贬义。结合句子
的语境来看,可以与“误解”搭配。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战战兢兢:zhàn zhàn jīng jīng,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
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舵手:duò shǒu,操舵驾驶船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人。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是一个褒义词。
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略有贬义。
根据材料语境,与“误解”搭配,应用一个贬义词,可知应填“异想天开”。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2)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塞特有
的种种声音,凄厉而引发人的怀乡之情,这些声音伴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发出,在凄凉之外更
添一层悲壮。
(4)《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又恐琼楼玉宇
②.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
④.
千嶂里
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
⑥. 政通人和
⑦. 百废具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琼、破浪、嶂、孤、具。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
中三元”。
B. 孟子,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
君轻”思想,,他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中。
C. “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出师表》。
D.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稼轩长短句》就是采用了辛
弃疾的字“稼轩”来命名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采用的是“号”而非“字”;
故选 D。
名著阅读。
4. 金圣叹在评点《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时做了如下夹批,请你分析他所
认为的妙处究竟是什么。
叫了一阵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
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
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啃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夹批:“抖”妙。】道:“我从梁山泊
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
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夹批:“不抖”又妙。】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
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选自《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 年版
【答案】①李逵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浑人,居然也会抖,这个“抖”字,写出了李逵发现母
亲被老虎吃掉时惊怒至极、悲痛伤心的样子,表现出他的孝顺;②“不抖”则是因为此时李
逵“心头火起”,把满腔怒火化为义无反顾、坚定的报仇信念,一方面进一步凸显出他的孝
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脾气火爆、莽撞急躁、嫉恶如仇的特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
夹批讲述《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是:李逵背着双目失明的老母亲奔梁山而去,途中路过沂
岭时,李逵放下母亲去接水。回来后,发现老母被老虎所吃。李逵气愤之下杀了一窝四只老
虎。看到两个小虎儿在那里啃一条人腿,李逵知道母亲被老虎吃了,心里非常愤怒、心痛,
所以他气得“抖”起来,可见他的孝顺;后来李逵“心头火起”,他要杀死老虎,为母亲报
仇的意志,让他不再惧怕虎,他急得“不抖”了,抄起刀杀过去,可见他嫉恶如仇、鲁莽冲
动的性格。
综合性学习。
5. 为了助推阅读工程的开展,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下列材料完
成题目。
材料一:
下图是某初中学校 100 名学生小说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内容
阅读习惯
阅读方式
调
查内容
看
每
无
数
看
小说原
天阅读
规则地
字化阅
电视剧
著
半小时
阅读
读
纸
质阅读
以上
26
74
30
70
62
38
项
目人数
材料二:
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尝
试获得。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曹雪芹《红
楼梦》中的刘姥姥,鲁迅《故乡》中的闰土,我们都可以发挥想象与之对话。
(1)根据材料一,说说当前初中学生小说阅读的现状。
(2)穿越时空的对话。假如材料二中的人物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请选择其
中的一位人物,结合课文,发挥想象。
①于勒 ②杜小康 ③刘姥姥 ④闰土
(3)请你运用对联知识,把下列词语组合起来,为名著《西游记》和《水浒传》拟一副对
联,并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降妖除魔 聚义 晁天王 取经路 扬威 梁山泊 孙行者 逞凶除恶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前中学生大部分采用看电视剧和数字化阅读方式,不读原著,缺失良好的阅
读习惯。
(2)示例一:我想对于勒说:叔叔别难过,对于那样只认钱不认亲情的,不值得你难过,
况且造成这种关系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
示例二:我想对杜小康说:杜小康,你虽然经历了家道中落,被迫辍学,担负起了养家的责
任。但是你再经历了生活的暴风雨之后,不再孤独,勇敢地站了起来,你是好样的!
(3)
①. 孙行者降妖除魔扬威取经路
②. 晁天王逞凶除恶聚义梁山泊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从“阅读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中学生大部分不读小说原著,而是看电视剧。从“阅
读习惯”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同学无规则地阅读;从“阅读方式”来看,更多的人选择
数字化阅读。由此可知,当前中学生大部分采用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不读原著,没有良好的
阅读习惯。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案不唯一。
示例一:我想对闰土说:闰土,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你困苦生活的根源是当时的社会制度,
想要获得新生活,必须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
示例二:我想对刘姥姥说:刘姥姥,当你第一次辛酸地携着板儿的小手,忍饥挨饿,风尘仆
仆,费心劳神地来到贾府忍耻求告,我的心不禁为你难过,为你悲凉。当你身处高门大户,
样样都新奇又灿烂的展现在你眼前,如同降临到一个新世界,那时我同你一样有点怯场有点
紧张,当你获得了些少的资助,我又不由又为你开心,与你一同怀抱着对贾府的感激而归去。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要求,从
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词性相同的词语和结构相同的短语,如“降妖除魔”与“逞凶除恶”
相对,同属并列短语;“取经路”对“梁山泊”,同属地名;“孙行者”对“晁天王”,同
属人名;“扬威”对“聚义”,同属动词。意思上,“降妖除魔”“取经路”“孙行者”“扬
威”意思相连,可组句“孙行者降妖除魔扬威取经路”。“逞凶除恶”“梁山泊”“晁天
王”“聚义”意思相连,可组句“晁天王逞凶除恶聚义梁山泊”。最后根据对联“仄起平
收”的知识,合理组织上下联。
第二部分 (6-18 题 42 分)
一、(6 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以下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6. 赏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
7. 分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的作用。
【答案】6. 形容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
绪和抖擞的精神。
7.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给自己建功立业的机
会的愿望。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考查诗歌炼字。
“千骑卷平冈”意为: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卷”为席卷
之意。这句话是对众人随太守出猎的场面描写。表现了队伍人数众多,行走速度极快的特点。
强调了出猎场面的壮观。从中可以感受到众人精神的抖擞与情绪的高昂。“卷”是对首句中
“狂”字的具体体现,暗含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赏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用《汉书•张冯汲郑冯传》的故事(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
获罪被削职,冯唐谏文帝不应该为了小过失罢免魏尚,文帝就派他持节去赦魏尚)。苏轼是
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他。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
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
的思想感情。
二、(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
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
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
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
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大易.小(
③长跪而谢.之(
9. 翻译下列句子。
)
②请广.于君(
) ④徒.以有先生也(
)
)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案】8.
①. 交换
②. 增广、扩充
③. 道歉
④. 只,仅仅
9. ①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②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10.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起侧面烘托的作用(答“反衬”也可)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①句意: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易:交换;
②句意: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广:增广、扩充;
③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谢:道歉;
④句意: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徒:只,仅仅。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①虽:即使。易:交换。
②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抢,撞。徒,光着。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秦王色挠”是对秦王的神态描写;“长跪而谢”是对他的动作描写;“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是对他的语言描写。
通过对秦王的描写,侧面烘托出唐雎的不畏强暴。
【点睛】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
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
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
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
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
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
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
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
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
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
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把头往
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
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
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
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
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
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三、(11 分)
阅读《做人与处世》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做人与处世
①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
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
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