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淮安市洪泽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
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 分 时间:80 分钟)
说明:
1.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认真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全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答题”,共 4 页。
3.选择题的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其他答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时间为 80 分钟,请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涂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下面的算式中,乘积大于 3000 的算式是(
)。
B. 5×488
C. 8×340
D. 502×6
A. 393×7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分别估算 A、
B 选项的结果再比较;C、D 选项需要计算出实际的结果,再比较。
【详解】A.393×7≈400×7=2800,2800<3000;
B.5×488≈5×500=2500,2500<3000;
C.8×340=2720,2720<3000;
D.502×6=3012,3012>300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下面的算式中与 108÷3÷3 相等的是(
)。
A. 108÷6
B. 108÷9
C. 108÷1
D. 108÷3
×2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解答。
【详解】108÷3÷3
=36÷3
=12
A.108÷6=18
B.108÷9=12
C.108÷1=108
D.108÷3×2
=36×2
=72
故答案为:B
【点睛】理解并熟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3. □÷5=21……☆中,被除数最大是(
)。
B. 106
C. 107
D. 109
A. 105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 5。要使口里
面的数最大,则△里面的数应是 4。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5=21……☆中,余数最大是 4。
5×21+4
=105+4
=109
则被除数最大是 109。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
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4. 一个
1
2
可以换(
A. 2
【答案】B
【解析】
)个
。
1
8
B. 4
C. 8
D. 10
【分析】
如上图:将一张“分数条”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平均分成 2 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1
2
,正好占
“分数条”的一半(从上往下数第二张“分数条”);
1
8
将一张“分数条”平均分成 8 份,其中一份占它的
4
8
条”。4 份占它的
条”)。
,8 份占它的
8
8
,也就是一整张“分数
, 正好占“分数条”的一半,即分数条的
1
2
(从上往下数第四张“分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
1
2
可以换 4 个
1
8
。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
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5. 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书大约(
)本重 1 千克。
B. 8
C. 10
D. 20
A. 4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本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书大
约重 250 克。根据 4×250=1000(克)可知,4 本这样的书重 1000 克,也就是 1 千克。
【详解】4×250=1000(克)
1000 克=1 千克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书大约 4 本重 1 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认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
解答。
6. 下列图形中,(
)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是轴对称图形;
B.
不是轴对称图形;
C.
不是轴对称图形;
D.
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判断一个图案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看在这个图形中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图
形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7. 如果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 150,则空白部分表示(
)。
B. 300
C. 250
D. 200
A. 750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共有 3 个小三角形,用 150 除以 3,求出每个小三角形表示的数值;
空白部分共有 5 个小三角形,用每个小三角形表示的数值乘 5,求出空白部分表示的数值。
【详解】150÷3×5
=50×5
=250
空白部分表示 25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个小三角
形表示的数值。
8. 每两盆红花中间放 3 盆蓝花。如果有 10 盆红花,那么至少需要蓝花(
)盆。
B. 27
C. 30
D. 33
A.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10 盆红花之间有 9 个间隔,每两盆红花中间放 3 盆蓝花,即每个间隔放 3 盆蓝花,
一共需要(9×3)盆蓝花。
【详解】(10-1)×3
=9×3
=27(盆)
至少需要蓝花 27 盆。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简单间隔问题,关键是明确红花数量-1=间隔数。
9. 下图中,从两个相同的大长方形中分别剪去两个相同的小长方形,现在甲图形的周长
(
)乙图形的周长。
B. 等于
C. 小于
D. 无法确
A. 大于
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利用平移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然后利用规则图形的
周长公式即可比较。
【详解】甲可以转化为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两条竖着的线段的长度,乙也可以转化为长方形
的周长再加上两条竖着的线段的长度;从图中可知:它们的长方形周长相等,但是乙中两条
竖着的线段的长度大于甲中两条竖着的线段的长度,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周长的比较,关键利用转化思想做题。
10. 甲、乙两个杯子盛同样多的果汁。甲杯里的果汁占杯子的
1
2
,乙杯里的果汁占杯子的
1
3
。
B. 乙杯
C. 一样大
D. 无法确
(
)大一些。
A. 甲杯
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认识可知,甲杯里的果汁占杯子的
1
2
,甲杯可以盛这些果汁的 2 倍。乙
杯里的果汁占杯子的
1
3
,乙杯可以盛这些果汁的 3 倍。比较两个杯子的大小,则乙杯要大
一些。
【详解】
1
2
>
1
3
故答案为:B
,则乙杯要大一些。
【点睛】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整体就是部分的几倍。果汁同样多,则所对应分数越小,
整体就越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1. 324×3 的积是(
)位数,324×4 的积是(
)位数。
【答案】
①. 三
②. 四
【解析】
【分析】直接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积即可解答。
【详解】324×3=972,积是三位数,324×4=1296,积是四位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12. 125×4 的积的末尾有(
)个“0”,125×8 的积的末尾有(
)个“0”。
【答案】
①. 两##2
②. 三##3
【解析】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
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据此求出两个算式的积,再
进行解答。
【详解】125×4=500,积的末尾有两个“0”。
125×8=1000,积的末尾有三个“0”。
【点睛】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要使□8÷5 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它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
填(
)。(□里填一位数)
【答案】
①. 5
②. 4
【解析】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除数比较,如果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
数;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据此解答。
【详解】要使□8÷5 的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5,□里可以填 5、6、7、
8、9;最小填 5。
要使□8÷5 的商是一位数,那么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5,□里可以填 4、3、2、1;最大
填 4。
【点睛】根据整数除法的运算法则确定□中数的取值范围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4. 52 个同学打乒乓球,全部参加双打比赛,可以分成(
)组。
【答案】13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双打比赛表示一组有 4 个同学,用 52 除以 4,求出可以分成几组。
【详解】52÷4=13(组)
可以分成 13 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15. 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
)
【答案】
①.
(
5
10
)
2
5
②.
(
③.
3
8
)
(
)
④.
1
4
【解析】
【分析】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分析题目中的
图形写分数即可。
5
10
;
【详解】(1)将整体平均分成 10 份,取其中的 5 份,为
(2)将整体平均分成 5 份,取其中的 2 份,为
(3)将整体平均分成 8 份,取其中的 3 份,为
(4)将整体平均分成 4 份,取其中的 1 份,为
2
5
3
8
1
4
;
;
。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
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6.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1)一个苹果约重 150(
)。
(2)一部电梯的载重大约是 1000(
)。
(3)一个篮球约重 640(
)。
(4)建议成年人每天的摄盐量不超过 5(
)。
【答案】(1)克##g
(2)千克##kg
(3)克##g
(4)克##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
作单位,计量一部电梯的载重用“千克”作单位,一个篮球的重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成
年人每天的摄盐量用“克”作单位。
【小问 1 详解】
一个苹果约重 150 克。
【小问 2 详解】
一部电梯的载重大约是 1000 千克。
【小问 3 详解】
一个篮球约重 640 克。
【小问 4 详解】
建议成年人每天的摄盐量不超过 5 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