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资料共2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真题及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天边出现了 yì mǒ hóng xiá( ),鲜艳的 dù juān( )绽放了笑脸,qīng tíng( )、hú dié( )jù jí( )而来,翩翩飞舞。早起的大人们下地劳 作,小孩围坐在 téng luó( )架下读书,好一幅 hé xié( )的乡村晨景图呀! (2)张叔叔是一位环卫工人,他从不 zì bēi( ),用 jiàn kāng( )的体魄在 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3)我们要 qín fèn( )学习,锻炼身体,yù fáng( )近视,遵守 zhì xù ( ),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选择题。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芙.(fú)蓉 麦秆.(gān) 彬彬..(bīn)有礼 B. 纸屑.(xiè) 供.(gòng)养 心急如焚.(féng) C. 应和.(hè) 倔.(juè)强 炊.(chuī)烟袅袅 D. 蹿.(cuān)进 单.(chán)于 灯火辉煌.(huáng)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慰藉 分辩 囊萤夜读 C. 警诫 焕发 枝折花落 4. 下列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程门立雪——杨时 C. 韦编三绝——孔子 B. 朦胧 蜿蜒 反应迟钝 D. 浏览 推侧 惊慌失措 B. 铁杵成针——老媪 D. 手不释卷——吕蒙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产党员王叔叔鬼鬼祟祟地溜进了敌人的院子。 B. 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茂密,森林肥沃。 C.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时速可达 1000 公里。 D.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活在专制的环 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 如果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歌声与微笑,他会 成为爱唱歌的( )。 A. 井底蛙 应声虫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B. 井底蛙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C. 应声虫 井底蛙 千里马 墙头草 百灵鸟 D. 应声虫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代表作。 B. 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 的赞美喜爱之情。 8.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 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②步下“秋山”,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③江苏扬州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④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 个园春景。 ⑤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廊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 山”。 A. ③④①②⑤ B. ④①②⑤③ C. ④①⑤②③ D. ③④① ⑤② 判断题。 9. “鸡犬相闻、炊烟袅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 10.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 )
11.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 演化过程》、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等。( ) 12.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冰心”“玉壶”表达自己纯洁的心灵与正直 的品格。( ) 13.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里,有着纯朴的乡村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范成大笔下万物 蓬勃生长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辛弃疾笔下小儿无拘无束、淘气可爱 的模样。古诗里,藏着诗人的志向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昌龄一颗晶 莹纯洁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高洁情操。 (2)现代诗,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___________”这 些是冰心永不漫灭的回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___________。” 让人感到旺盛的生命和无限的美感。 (3)文言文里,有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白感其意,___________。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正所谓“天行健,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阅读戏剧门票完成习题。 学党史·观话剧·励初心 剧目:红色非虚构戏剧《辅德里》 [2021 年文艺党课] 时间:2021 年 06 月 06 日 19:30 座位:大剧场 2 楼 V2-5 包厢 1 座 场馆:常熟市保利大剧院 地址:常熟市竞文路 8 号 注:本场演出一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温馨提示:请全程佩戴口罩,有序排队保持 1 米安全距离; 请出示健康码、演出票、身份证明; 请自觉配合体温测量、安检及实名信息登记。 06 月 06 日 (大剧场) 2 楼 V2-5 包厢 1 座 副券 自行撕下无效 14. 李老师买了一张戏剧票。他想要观看的剧目是________,剧院的地址是________,观看 时间是________,座位是________。
15. 根据戏剧门票信息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部戏剧不是编剧虚构出来的。( ) (2)只要携带好这张演出票,李老师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进入剧院观看戏剧。 ( ) (3)李老师可以携带一名儿童入场一起观看。( ) (4)话剧播放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够学党史,励初心。( ) 16. 李老师不小心把副券弄丢了,他还能观看这场戏剧吗?为付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习题。 拯救生命的瞬间 ①2016 年 7 月 8 日,四川国道 318 线,天全县小河乡境内的“火夹沟”,急促的暴雨伴 着雷声,从灰暗的天空倾盆而下。顿时,山路上到处是哗啦啦的流水。 ②晚上 8 点多钟,一辆载满 42 人的旅游大巴正好行驶到这里。忽然,前面一阵轰隆隆 的巨响,几块大山石随着雨水从右侧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瞬间将前面的道路堵死。此时,狂 风裹着暴雨无情地抽打着大巴车,山上的树木也在狂风中左右摇摆,山体也摇摇欲坠....。“不 好!山体要滑坡!”经验丰富的大巴车司机黄师傅预感到情况危急,立即踩下刹车,将大巴 车稳稳停住。几乎在黄师傅踩下刹车的同时,伴随着“轰隆”的巨响,巨大的山石随着泥石 流从山崖上倾泻下来,瞬间将公路掩埋。此时,客车距离被滑坡落石掩埋的地点不足 5 米! “好险啊!”不少乘客吓得尖叫起来,一片惊慌。有的_________________,有的 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中,山上的树木还在摇晃,这是山体 塌方的前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生死关头,只听黄师傅大声喊道:“不要慌,都在座位上 坐好!有我在,没事的!”接着,他两眼直视前方,双手紧握方向盘,沉着冷静,迅速而又 平稳地向后倒车 10 余米。倒退的大巴车刚停下,又一堆山石轰然落下,掩埋了前面的道路。 山石不断落下,而且越来越密,不一会儿就在前面的路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③整个过程只有 19 秒!在这短暂的瞬间,年近六十的黄师傅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娴熟 的驾驶技术以及他的果敢,把全车 42 名乘客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避免了一场车毁人亡的 惨痛事故。 ④风雨中,黄师傅利索地将车后退到安全地带。车停稳后,他又逐一清点、安慰车上的 乘客,然后组织大家有序下车,到安全的地方休息,等待道路救援。下车后,乘客们环顾四
周,看到道路右侧是高高的悬崖,左侧下方是滚滚的天全河,还心有余悸....。大家纷纷夸赞黄 师傅在生死关头临危不惧,是全车乘客的救命恩人。 ⑤面对大家的感谢赞扬,憨厚的黄师傅笑着对大家说:“不用感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开旅游车多年,从没出过事故,时时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司机的职责。这 次还要感谢大家的配合。”全体乘客报以热烈的掌声。 ⑥天亮了,雨停了,几道金色的阳光从头顶上的乌云里照射出来,照在司机黄贵全师傅 的身上,照在全体乘客的笑脸上,暖洋洋的。 17. 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摇摇欲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 A. 地点变换 C. 方位变化 B. 事情发展 D. 不同事物 19. 第③段中“这短暂的瞬间”指的是( ) A. 暴风雨就要来临的时候 B. 车上乘客一片惊慌的时候 C. 山体滑坡巨石滚落的时候 D. 大巴车退回到安全地带的时候 20. 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___”的部分对当时的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的作 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渲染紧张气氛,预示情况危急 B. 为下文黄师傅帮助大家脱险作铺 垫 C. 为下文乘客的惊慌失措作铺垫 D. 更能烘托出黄师傅的高大人物形 象 21. 联系上文,展开想象,补写文中横线处的内容,并完成练习。 “好险啊!”不少乘客吓得尖叫起来,一片惊慌。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 有的_________。写乘客的惊慌是为了反衬__________________。 22. 短文从哪些方面对大巴车司机黄师傅进行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请从文章中找一 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习作与表达。
在这学期的语文课上,你一定学到了很多学习语文的新本领吧。提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写游记、列小标题,读现代诗……请你选择一样,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学习这样本领的经 历、体会写下来。 题目:我学会了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天边出现了 yì mǒ hóng xiá( ),鲜艳的 dù juān( )绽放了笑脸,qīng tíng( )、hú dié( )jù jí( )而来,翩翩飞舞。早起的大人们下地劳 作,小孩围坐在 téng luó( )架下读书,好一幅 hé xié( )的乡村晨景图呀! (2)张叔叔是一位环卫工人,他从不 zì bēi( ),用 jiàn kāng( )的体魄在 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3)我们要 qín fèn( )学习,锻炼身体,yù fáng( )近视,遵守 zhì xù ( ),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答案】 ①. 一抹红霞 ②. 杜鹃 ③. 蜻蜓 ④. 蝴蝶 ⑤. 聚集 ⑥. 藤萝 ⑦. 和谐 ⑧. 自卑 ⑨. 健康 ⑩. 勤奋 ⑪. 预防 ⑫. 秩序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 “鹃”“谐”“秩”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选择题。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芙.(fú)蓉 麦秆.(gān) 彬彬..(bīn)有礼 B. 纸屑.(xiè) 供.(gòng)养 心急如焚.(féng) C. 应和.(hè) 倔.(juè)强 炊.(chuī)烟袅袅 D. 蹿.(cuān)进 单.(chán)于 灯火辉煌.(huá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识记与辨析。 A 麦秆(gān)——麦秆(gǎn) B 心急如焚(féng)——心急如焚(fén) C 倔(juè)强——倔(jué)强 D 正确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慰藉 分辩 囊萤夜读 B. 朦胧 蜿蜒 反应迟钝 C. 警诫 焕发 枝折花落 D. 浏览 推侧 惊慌失措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 分辩——分辨 B 正确 C 警诫——警戒 D 推侧——推测 4. 下列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程门立雪——杨时 C. 韦编三绝——孔子 【答案】B 【解析】 B. 铁杵成针——老媪 D. 手不释卷——吕蒙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 本题中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B 项,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 A 项:程门立雪:出自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十二》。这则成语意指学生恭敬求 教,比喻尊师重教,虔诚求学。 C 项:韦编三绝: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几次。后用来形容勤奋学习。是一 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D 项:手不释卷:释:放下。卷:书本。手总是拿着书。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 迷。主人公是吕蒙。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产党员王叔叔鬼鬼祟祟地溜进了敌人的院子。 B. 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茂密,森林肥沃。 C.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时速可达 1000 公里。 D.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答案】C 【解析】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