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语文期末 考试题及答案 —、(20 分) 1.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高适《别董大》) ②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③算平生肝胆,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④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古人往往借酒来抒发情怀。分别写出下列作品中含有“酒”的一句诗。 ⑤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⑥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答案】 ①. 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 杏花疏影里 ③. 因人常热 ④. 以中有足 乐者 ⑤.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⑥. 酒酣胸胆尚开张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 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 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疏影、热、浊酒、酒酣、胸”等字词易写错。 2. 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古代侠士秉持羞恶之心,锄奸扶弱,打抱不平。近 代革命者捍卫民族大义,为国捐躯,取义成 rén。当下,我们要牢记现代社会道德标准规范 下的“义”的要诀:交友不可意气用事,而应明辨是非,珍重情义;做事不可见利忘义,而 应坚持原则,守住底线。 (1)给加点字注音:羞恶.( (2)看拼音写汉字:取义成 rén( ) ) (3)下列词语中的“诀”与划线字同义的一项是( ) A. 永诀 B. 诀别 C. 秘诀 【答案】(1)wù (2)仁 (3)C 【解析】 【小问 1 详解】 羞恶:xiū wù,意思是是因己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恶”不要误读成 “è”。 【小问 2 详解】
取义成 rén:取义成仁,意思是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仁”不要误写成“人”。 【小问 3 详解】 “要诀”意思是指关键的窍门、重要的诀窍。“决”的意思是方法,窍门。 A.“永诀”意思是永别,指死别。“决”的意思是分别(多指不再相见); B.“诀别”意思是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决”的意思是分别(多指不再相见); C.“秘诀”意思是不公开的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决”的意思是方法,窍门。 故选 C。 在课前演讲活动中,小玄拟向同学们分享歌曲《孤勇者》。阅读以下文字,完成题目。 【歌词节选】 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 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爱你和我那么像……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你一样骄傲着那种孤勇/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发言稿节选】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歌曲是《孤勇者》。 这首歌曲调铿锵有力,歌词叩击心灵。“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这让我想起保尔 在雪天筑路,一身泥泞,疲倦却坚定的情态;“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 样”, ;“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让我忆起陈毅蛰伏丛莽敢于牺 牲的炽热告白;“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让我想到秋瑾想要冲破黑暗的封建束缚的心 灵呐喊。这首歌的歌词与曲调完美结合…… 3. 发言稿的第一段简洁明了,但小玄希望更富有感染力些,能快速引发大家的共鸣。请帮 他修改。 小贴士:发言要引发听众共鸣,可以列举引发共鸣的事实、数据;可以讲述与之相关的新奇 故事;可以借助提问,唤起体验,激发思考等。 4. 请从九年级语文教材中寻找合适素材,帮小玄补全横线处内容。 5. 小玄演讲结束后,师生进行了讨论。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老师:小玄推荐这首歌作为中考誓师大会的背景音乐,大家觉得如何? 小武:我觉得小玄的想法很好。因为(1)__________ 小南:我觉得不合适。因为(2)__________ 老师:大家的交流很好。活动背景音乐的选择,需要从曲调、歌词与活动主题、参与者等多 个方面来考虑,看看能否匹配。 【答案】3. 示例:同学们,你曾有过身处困境的时候吗?你曾有过孤立无援的感受吗?你 曾有过在黑夜中苦苦坚持的经历吗?今天我为大家推荐的《孤勇者》这首歌,会给你带来力 量,启示你勇敢地面对孤独。 4. 示例:我回想起唐雎面对强权不卑不亢的勇敢言行。
5. ①. 因为歌词强调了“孤勇者”不屈服现实,勇于挑战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能 给同学以鼓励。且曲调铿锵有力,增添前行的力量。 ②. 因为这首歌过多强调了个人的 努力。而我们应该积极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解析】 【3 题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帮小玄蟹盖发言稿,修改后希望更富有感染力些,能快速引发 大家的共鸣。根据这个要求在结合他分享的歌曲《孤勇者》的歌词进行修改即可。由歌词“污 泥满身”“孤身走暗巷”“不肯哭一场”“却敢堵命运的枪”等内容可知,歌词赞扬的是面 对困境永不服输的,即使孤单,但是却一直勇往直前的人,明确了题干的要求和歌词的内容 之后,我们就要考虑发言稿的目的,由题干中“小贴士”的内容可知,需要激发听众的共鸣, 引起他们的思考,因此可以用反问的语气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示例:同学们,不知大家是否曾独自一人无助的面对过困境?面对困境,孤军奋战时是否想 过放弃?又是否经历过咬牙坚持的痛苦?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首歌,它能让在孤独中坚持的 你找到奋勇向前的勇气,它就是《孤勇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4 题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由题干中的语段可知,补写的句子与前后应该构成排比,因此首先要明 确所填写的人物是出自九年级的语文课本之中,其次是这个人物在某个方面是独树一帜的, 再者描绘中要有人物的事迹及品质。 示例:让我想起了欧阳修即使遭受贬谪,依然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5 题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题干要求根据情景补全对话内容,由对话内容可知,需要补充的两个空 是相对立的,也就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歌词的内容进行正反论述即可。歌曲《孤勇者》描述的 面对困境,即使是孤军奋战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该题针对中考而言,从正面来说, 中考是给我们的一个艰巨的考验,面对它我们应该由无所畏惧,奋勇向前的勇气,应该像歌 词的孤勇者那样不卑不亢努力前行;从反面来说,中考的整个过程中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 力,还需要我们由团队协作的精神,共同努力,互相鼓励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示例:小武:因为这首歌描述的是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勇往直前的勇气,面对中考 这座大山,歌词可以带给我们鼓励,可以激励我们更加努力的奋勇向前。 小南:因为歌词过于强调独自一人面对困境,虽然能体现不畏艰险的精神,但是我觉得中考 不仅仅孤军奋战,还需要大家团结协作。 二、(50 分) (一)古诗文阅读(18 分) 悼亡 [明]商景兰
公自成千古①,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节,儿女亦人情②。 折槛③生前事,遗碑④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卜算子·春日寓山⑤看花 [明]商景兰 烟暖碧云楼,楼迥春山秀。风落残红水面飘,池内清波皱。 柳外小莺啼,花鸟声相斗。唤起当年万种愁,泪湿青衫袖。 (选自《祁彪佳集•附编》,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注】①公自成千古:南京城被清兵攻破后,诗人的丈夫祁彪佳沉湖殉国。②儿女亦人情: 丈夫殉国后, 诗人独自抚养三个未成年儿女。③折槛:朱云直言进谏,成帝发怒想杀云, 御史拉云下殿避祸,云攀住殿槛不肯离去,致殿槛断。④遗碑:羊祜(人名)施行德政,死 后百姓为其立碑,见碑者皆堕泪。⑤寓山:祁彪佳生前修筑的园林。 祁彪佳赴池水 [清]计六奇① ①祁公讳彪佳,字幼文,号世培,绍兴山阴人。 ②巡抚苏、松诸府。吴中无赖,凌轹②小民。官治以法,则摊赃无辜,人益畏之。公至, 捕其尤者四人,立磔③于市。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③十五年,清兵深入逼淮,道路阻绝。起④公掌河南道,微服冒险,间⑤行达京师。明 年,佐大计。十七年甲申五月,公与史可法等决计定策。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⑥安抚寻 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首募技勇,设标营五营,各五百人,缘江要害,增置屯堡。又上疏, 请除诏狱、廷杖诸弊政,为朝廷所忌。 ④乙酉夏,清兵入浙,檄⑦诸绅投谒。公闻,语夫人商氏曰:“此非辞命所能却。若身 至杭,辞以疾,或得归耳。”家人信之,不为意。闰六月六日夜分,潜出寓园外放生碣下, 投池中。其从容就义如此。 ⑤公生二子:长理孙,次班孙,皆有文誉。女德茞,年十三四,即韶慧绝人。其哭父诗 有云:“国耻臣心在,亲恩子报难。”时盛称之。 (选自《明季南略》,有删节,商务印书馆 1958 年版) 【注】①计六奇:清初史学家,著《明季南略》。②轹(lì):欺压。③磔(zhé):处死。④ 起:任命。⑤间(jiàn):暗中。⑥敕:皇帝的诏令。⑦檄(xí):用公文晓谕。 6. 下列诗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 (2)唤起当年万种愁,泪湿青衫袖。 7. 参照示例,从《卜算子·春日寓山看花》中选一处富有表现力的写景句进行点评。 示例:“池内清波皱”中的“皱”,点染出春风拂过池塘水面泛起阵阵的波纹,渲染了诗人
看到眼前春景后不平静的心情。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B. 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C. 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D. 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由是,群奸股栗,吴人至今德之。 10. 古人常常根据死者生平事迹赠谥号以表褒扬。下列哪一个谥号最适合给祁彪佳?结合上 文,说说你的理由。 温良好乐曰“良” 道德博闻曰“文” 应事有功曰“敏” 虑国忘家曰“忠” A.忠敏 B.忠良 C.文敏 D.文忠 选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 11. 祁彪佳一生著述甚丰,但后人在编辑《祁彪佳集》时附编了其妻商景兰和其子女创作的 诗文。根据以上三则诗文,推测这样编辑的理由。 【答案】6. 示例:(1)抒发诗人对丈夫祁彪佳忠贞正直的品质的赞美,抒发诗人对丈夫殉 国后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宽慰;对丈夫的怀念;(2)抒发诗人因春景触发的深重哀愁(悲 痛、惆怅);对过去(丈夫)的怀念。 7. 示例:“花鸟声相斗”中的“斗”,描绘出春天鸟儿在花间树丛中,鸣叫声此起彼伏的 情态,欢快的鸟鸣触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诱发出诗人痛苦的愁绪。 8. B 9. 示例:因为这件事(因此),坏人们吓得两腿发抖,吴地的百姓(吴人)至今很感激他。 10. ①. 示例:选 A ②. 祁彪佳在清兵入侵之际挺身而出,保家卫国,以身殉国, 可谓“虑国忘家”;祁彪佳为官,惩罚无赖,造福百姓,积极施政献策,富有成效,可谓“应 事有功”。 11. 示例:借妻子、儿女的诗文表现出祁彪佳舍身取义的精神品质;为研究祁彪佳提供了更 丰富的相关史料(更全面地认识祁彪佳这个人物);体现出祁彪佳夫妻情深、子女孝义(或 家人重情尚义)的优秀家风;体现出祁彪佳在文化修养、精神品质等方面的家学传承。 【解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 商景兰,明吏部尚书周祚之女。《悼亡》这首诗是她悼念丈夫祁彪佳之作。 颈联“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着力称颂丈夫的气节,生前正直,死后为人悼念。“折 槛”,典出《汉书·朱云传》。西汉成帝时,槐里令朱云请斩安昌侯张禹。成帝怒,要杀云。 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殿槛(栏杆),槛断了。后来成帝知云是直臣,把断了的槛原样保存。
祁彪佳在崇祯时,因上奏疏被斥责;福王时,又论不可再设厂卫缉事官(特务太监),为马士 英等排挤,称病罢官。这里用折槛事相比,盛赞祁彪佳生前忠贞刚正; “遗碑”,暗用晋羊祜“堕泪碑”的典故。羊祜镇襄阳,有德政,死后人为立碑岘山,见碑 者皆堕泪。诗人以此抒发对丈夫死后仍被人们敬重、仰慕深感慰藉及对丈夫的追思。 《卜算子·春日寓山看花》是诗人在丈夫祁彪佳去世后的一个春日里,于丈夫生前修筑的园 林里看花有感而作。 “唤起当年万种愁,泪湿青衫袖”, 诗人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遥想当年和丈夫园中赏景 吟诗作赋,而今却是物是人非,纵使春色千般好,也抚平不了心中的愁思,而任泪水打湿了 衣袖, 表达了诗人内心无限的悲伤和愁苦以及对丈夫深深地追思之情。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意。 示例:“风落残红水面飘”中的“残”是凋落的意思,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凋零的花随着阵阵 风儿飘落到池水中,随池水游动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看到春花凋落内心的伤感、怅惘之情。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解答此题要理解句意。 “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留为巡抚”意思是祁彪佳凭借其原有的威 势和德政在吴地立足,奉皇帝的命令任安抚使,不久晋升大理寺丞,而后就留任做巡抚。是 由四个主语相同并省略主语的主谓句“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 寺”“即留为巡抚”构成,所以断句为“以公旧有威德于吴/命奉敕安抚/寻晋大理寺丞/即 留为巡抚”,故选 B。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 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 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由:因为;是:这件事;奸:坏人;股:大腿;栗:发抖;德:感激;之:他。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思想品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文意。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由第②段“吴中无赖,凌轹小民。官治以法,则摊赃无辜,人益畏之。公至, 捕其尤者四 人,立磔于市”等内容可知,祁彪佳面对奸贼,当机立断,通过抓捕、用酷刑斩,杀贼首来 震慑其余贼子,快速平定局面,看出他的聪明,应事有功;由第③段“清兵深入逼淮,道路 阻绝。起公掌河南道,微服冒险,间行达京师”清兵封锁道路,祁彪佳通过乔装微服,直入 京师,可见他的聪明,应事有功;由第④段“此非辞命所能却。若身至杭,辞以疾,或得归 耳”等内容可知,祁彪佳假装要去杭州,实际已经做好赴死准备,骗过家人,可见他的聪明, 应事有功。
由第④段“潜出寓园外放生碣下,投池中。其从容就义如此”等内容可知,祁公面对大清军 队的征召,宁可投水而亡,也不愿屈服,表现出他的忠诚,虑国忘家; 所以“忠敏”这一谥号最适合给祁彪佳,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文的意思。 以本题所选诗文为例,祁彪佳的妻子商景兰的《悼亡》一诗,称颂丈夫的气节,生前正直, 死后为人悼念,抒发对丈夫死后仍被人们敬重、仰慕深感慰藉及对丈夫的追思,其女儿的诗 “国耻臣心在,亲恩子报难”赞颂了父亲为以身殉国的爱国情怀,在编辑《祁彪佳集》时附 编了其妻商景兰和其子女创作的诗文,使我们能多方位了解祁彪佳,更能体味其忠诚爱国的 情怀,也能体会到祁彪佳夫妻之间笃深的感情及子女的孝顺和义气,同时能感受到祁彪佳的 品性对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点睛】译文: 祁公名字叫彪佳,字幼文,号世培,是浙江绍兴山阴县人。 祁彪佳赴池水 祁彪佳巡视考察苏州、松江各个部门。吴中无赖,欺凌百姓。官吏用法律惩治他们,他 们就(贿赂官员)而获无罪。人们更加惧怕他们。祁彪佳到了此地,查办其中作恶多端的四 个人,立即处死,在集市上示众。因为这件事,坏人们吓得两腿发抖,吴地的百姓至今很感 激他。 明崇祯十五年,清兵紧逼江淮,道路被阻断,皇上任命祁彪佳掌管淮江淮南路,祁彪佳 穿着平民的衣服冒着危险,暗中到达京师。明崇祯十六年,辅佐皇帝制定重大计划。明崇祯 十七年甲申五月,祁彪佳与史可法等制定计划对策。祁彪佳凭借其原有的威势和德政在吴地 立足,奉皇帝的命令任安抚使,不久晋升大理寺丞,而后就留任为巡抚。初次招募作战本领 高超的士兵,设置五个标营,每个标营各五百人,在沿江的军事要地,增设军队的城堡。又 向皇上进谏,任命有罪的高官、对臣子施以廷杖的惩罚等各个有害的政治措施,是朝廷的大 忌。 乙酉年夏天,清兵攻入浙江,用公文征召当地各个官绅投递名帖来拜见。祁彪佳听说了, 告诉他的夫人商氏说:“这不是辞官就能够拒绝的,如果我到了杭州,用身体有疾病来推辞, 或许能够归去。”家人相信了,不特意关注他。六月六日半夜,悄悄地来到到园外放生碣下, 投湖自尽,他就这样从容就义了。 祁彪佳有两个儿子,长子理孙,次子班孙,在文学方面都有一定的声誉,女儿德茞,年 纪十三四岁,就漂亮聪明极了。她哭祭父亲的诗中写道“国耻臣心在,亲恩子报难”,被当 时的人称赞。 (二)小说阅读(15 分) 枯荷雨声
暮秋的午后,又下起了稀稀落落的冷雨。 聂鑫森 游千闻坐在听荷楼一楼的落地窗前,喝着茶,听着雨点落在枯荷上的声音。此刻,他想 起“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脸上透出落寞的况味。 听荷楼是个茶社,悬立在雨湖公园的湖面上。 他喜欢坐在窗前喝茶,觉得离湖水近,离已到暮年的枯荷近,离雨打枯荷的声音近。 听 荷楼的四周都是荷莲,春看浮叶、立叶,夏日和早秋看荷盖碧翠及红红白白的荷花, 茶客就多。一入暮秋,花凋叶萎,来喝茶的就少了。稀疏雨点击在枯残荷盖上,声音萧 瑟、清寂。 游千闻的工作也很清寂。 他是自来水公司的管网探漏工,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工种。探漏工每夜十二点上班,游走 在夜深人静的大街小巷,早晨八点下班。游千闻每夜和两个伙伴,身穿反光衣,头戴耳机, 肩挎听漏仪,手提一个连着主机的探听器,在划定的区域,一步一步地追着自来水管网里流 淌的水脉,聆听每一条管道。他一听见“滴滴答答”的漏水声,全身的神经就会蓦地绷紧, 耳机扣在耳朵上,确定有漏水的声音,就标出漏点,通知抢救人员到达现场,以防管道爆裂 造成大面积停水。 游千闻下班回到家,除了吃早餐和午餐,就是睡觉,下午四点起床。晚上呢,摊开探漏 区域的自来水管网图,比看各条老管线的岁月历程,熟悉新管线的延伸方位,详细地记在笔 记本上,乐此不疲。听荷楼离他家虽不远,他很少来喝茶,真没有那个闲工夫。 几十年来,游千闻夜出晨归,正如他的名字:夜游不止,耳闻不辍。自来水公司员工千 余人,没几个人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别人。只有在年度先进标兵的红榜上,大家才知道有“游 千闻”这么了不起的人物。 游千闻年满六十,退休了。 第一个夜晚,他睡得很早,也睡得很香。半夜时,他突然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大声说: “又有管道漏水了!” 妻子惊醒了,说:“是下雨的声音,安心睡吧。”“哦,我还以为在上班哩。” “老游,你以后不要上班了。儿子已成家立业,家务事不要你操心,还是多去听荷楼喝 喝茶,看看荷,听听雨。听雨就当作你还在上班探漏。” 有雨的午后,游千闻就去听荷楼。夏日和初秋,荷叶重重叠叠,荷花有红有白。暮秋, 荷叶枯残,变成了赭石色;花早落了,赭黑色的荷梗,在一池白水里投下灰色的影子。游千 闻心里总觉得有点空。 店堂里响起脚步声。游千闻转过脸一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额上皱纹又深又密,还 蓄着一把银亮的胡子。肩上挎着一个大帆布袋,手里提着折叠木画架。 女服务员走出来,“伏老,好久不见,到哪里云游去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