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北京大兴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会强调,____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
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2. 著名散文《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的遗著。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
战斗中获救。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景象。如今
理想照进现实,先烈希望得以实现,表现在( )
①中国影响力提高,主导世界经济发展
②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成为发达国家
③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
④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取得的成就。
①:我国没有主导世界,故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但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题文中“先烈希望得以实现”表明我国取得的成就,比如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消
除了绝对贫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等,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3. 2021 年 12 月 9 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成功开讲。中国航天员采取天地互动方式介绍
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
现象,并邀请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
验探索的乐趣。这段材料最恰当的标题是( )
A. 合作共赢成就辉煌
C. 科技创新逐梦航天
【答案】C
【解析】
B. 教育为本人才强国
D. 改革开放创造奇迹
【详解】本题考查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ABCD:依据题文描述,天宫课堂的成功开讲,表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故 ABD 不符合题
意;C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2021 年 10 月 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家
庭教育促进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 该法草案初次审议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 869 人提出的 1667 条意见。
此后两次征求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形成成熟的法案向社会公布。人大就《家庭教育促
进法》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 )
①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②开门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③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公民的法律专业素养
④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激发参与民主生活的热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各级人大代表在《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了很多修改建议。
建议内容
建议修改原因
最终法律
将“家庭教育法”的名称
家庭教育立法主要是为了促
修改为“家庭教育促进
进家庭教育,家庭是实施家
法”,并对各章节结构作出
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
调整
……
为家庭提供支持、协助
……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庭教育促进
法》
……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B. 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人民负责
C. 人大代表拥有质询权,可以责令政府部门落实
D. 人大代表行使立法权,根据人们意愿制定相关法律
【答案】4. A
5. B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
①②:依据题文描述,人大就《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调研、征求意见有利于畅通民意反映
渠道,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开门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等,故
①②符合题意;
③:公民为立法建言献策与提升公民法律专业素养无关,故③说法错误;
④:监督权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大代表的认识。
A: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故 A 说法错误;
B:依据题文描述,各级人大代表在《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收集了很多
修改建议,并最终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完成,表明人大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履职,对
人民负责,故 B 说法正确;
C:质询权就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
回答,故 C 说法错误;
D: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6. 中学生小华在浏览当地政府网站时,发现部分内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没有更新。他及
时向该政府网站反映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很快得到回应。下列对小华行为的评论正确
的是( )
①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但缺乏理性判断能力
②能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③小华是未成年人,不具备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值得我们学习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地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②④:题文中,小华向该政府网站反映部分内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没有更新的情况,并提
出意见和建议,这是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的表现;充分利用网络平
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值得我们学习,故②④说法正确;
①③:这是对材料内容的曲解,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7. 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以下是“居民说事”的主要流
程,“居民说事”制度体现了( )
A. 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
C.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参与民主生活
D.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A:在我国,人民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参与国家事务,故 A 说法错误;
B:依据题文描述,“居民说事”制度体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故 B 说法
正确;
C:民主选举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 C;
D: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8. 在第四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以“国潮京范,老号新生”为主题,18 家北京老字号精彩
亮相。比如,北京稻香村展示的“零号店”京味产品“熊猫小酥”等爆款,文化与品质并存,
圈粉年轻消费群体。吴裕泰带来了创新花茶产品“花语茶言缤纷尝鲜装”,将“鲜花语言”
融人内盒设计之中。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穿越时空焕发现代活力
②要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③通过创新形式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④具有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才优秀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将“鲜花语言”融人内盒设计之中。这表明中华文化穿越时空焕发现
代活力 通过创新形式促进传统文化发展,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②说法错误;
④:没有正确理解题意,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C。
9.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
明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下列选项蕴含生态智慧的有
①舍本逐末
②竭泽而渔
③道法自然
④天人合一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解】本题考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建设不仅仅是人与人,还包括人与自然,
尊重自然的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③④说法正确;本
末倒置。违背自然规律,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①说法错误;竭泽而渔是没有坚持长
远眼光看待事物的体现,为了眼前利益忽视以后的发展甚至生存,不是蕴含生态智慧的体现,
②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D。
10. 微光成炬,向光而行。志愿者,用平凡书写伟大的一个群体。2022 年北京冬奥会,数
以万计的志愿者即将出现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赠人
玫瑰,手有余香”,让更多人感受到北京冬奥的温暖与力量,是志愿者的追求。志愿者的行
为( )
A. 彰显了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B. 体现了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C. 勇担了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
D. 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D:题文中,志愿者将服务北京冬奥,这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分热,发一分
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更多人感受到北京冬奥的温暖与力量,这体现了社会主义
的核心价值追求,故 D 说法正确;
C:这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故 C 说法错误;
AB: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11. 北京积极谋划“碳中和”,远期目标是建成近零碳排放城市。研究表明,现阶段北京
PM2.5 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柴油车和汽油车排放占比第一。未来北京要大力
推动机动车“油换电”,让车型结构更加优化。这体现政府( )
①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②作为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
③关注民生,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
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注民生。
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说法错误;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上述材料表明了政府关注民生,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2. 电影《海林都》讲述了“3000 孤儿进草原”的故事。1950 年末,南方遭遇大饥荒,上
海等地保育院奶粉短缺,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提议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由草原母亲们抚养。
“海林都”为蒙古语,意为“爱之歌”。这里的“爱”可以理解为( )
①团结奋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②海纳百川,交流达成民族融合
③同心向善,中华儿女守望相助
④共同繁荣,民族地区高度自治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电影《海林都》讲述的“3000 孤儿进草原”故事内容,可以看出这
里的“爱”是指团结奋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同心向善,中华儿女守望相助 ,故①③符
合题意;
②: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②;
④:民族地区享有自治权,但没有高度自治权,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3. 2019 年 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列
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B. 促进粤港澳协调发展,增进港澳同胞福祉
C.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D.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协调发展。
A:观点虽然正确,但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故 A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BCD:依据题文描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协调发展,增进港澳同胞福祉 ;
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高水
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故 BCD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14.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维系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应该
(
)
A. 依法制裁破坏国家统一的违法犯罪行为
B. 反对分裂,积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 不必关注学校学习之外的事情
D. 放弃学业,积极投身维护祖国统一的社会实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统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共同的呼
唤,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体现,B 说法正确;
A:公民没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权力,A 说法错误;
C:我们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社会责任感,C 说法错误;
D: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15. 歌为心声。下列《我和我的祖国》歌词内容与蕴含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歌词内容
蕴含道理
①
②
③
④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个人幸福和祖国发展密不可分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充满信心
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公民的每项权利都能得到实现
我分担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信的中国人。
①: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体现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幸福和祖国发展密不
可分,故①正确;
②: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唱出了人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自豪,自信的
中国人对发展充满信心,故②正确;
③:都能,说法绝对,故排除③;
④:我分担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与国家安全无关,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A。
二、非选择题
16.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某校九年级 1 班开展“聆听共产党员故事,
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题班会活动。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半截皮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