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北京石景山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于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 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 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而制定的 纲领性文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 A.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A: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A 不 符合题意,不选; B:第一个百年目标,是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不符合题意,不选; C: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C 不符合题意,不选; D:第二个百年目标,是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 说法 正确; 故本题选 D。 2. 2021 年 9 月 27 日,世界上首条沙漠环线铁路——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即和若铁 路)全线铺轨贯通,这是南疆地区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和若铁路结束了南 疆五地不通火车的历史,使得和田人民出疆路程缩短了 1000 多公里。和若铁路全面铺通的 意义在于 ( ) ①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 ②扩大发展差距,提升少数民族的竞争优势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④贯彻“一国两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A. ①② 【答案】B B. ①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问题。 C. ②④ D. ③④
①③: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即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 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强人民的获得感,①③说法正确; ②:错误,缩小发展差距; ④:“一国两制”、乡村振兴战略与题干内容无关,应排除; 故本题选 B。 3. 从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全国各地纷纷交出了成绩单。以下是某省 2020 年的成绩单(如下图)。 成绩单 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0 万亿元 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前列  我国 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该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5.1%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超 4 万元,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之 一,三年来 30 多万农户过上现代化城镇生活 该省取得的成就说明 ( )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已经先期实现 ②要坚定不移的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引进高新技术 ④城乡差距缩小,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面小康。 ①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所以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某省 2020 年成绩单中“城乡收入差距全国最小之一”,可见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 共享发展成果,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4.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截止到 2021 年 10 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覆盖全国 2/3 省份,126 部法律草案等征求基层群 众意见建议 7800 余条,其中 1300 余条真知灼见被直接反映在法律条文中。基层立法联系 点的设立( )
A. 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 使得每一项立法都得到全体公民的拥护 C. 表明法治是民主的基础,民主保障法治 D. 利于在立法中广纳民意,提高立法质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 A:观点虽然正确,但与漫画主旨不符,故排除 A; B:我国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故 B 说法错误; C: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保障民主,故 C 说法错误; D:依据漫画描述,漫画中基础立法联系点征求民众意见、建议,有利于在立法中广纳民意, 提供立法质量,故 D 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5. 2021 年 11 月 5 日是北京市区和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日,石景山区为方便选民投票, 专门提供上门投票服务。当天,社区工作人员带着“流动票箱”来到百岁老人刘奶奶家中, 刘奶奶将填写好的选票投进票箱后说,“我已经 100 岁了,还能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让 我感到十分荣幸。”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选民投票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B. 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C. 刘奶奶依法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D. 社区居委会是实行基层管理的国家机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行使民主权利。 A:选民投票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选举,A 说法错误; B:题干强调的是石景山区为方便选民投票,专门提供上门投票服务,并没有提到人大代表 与人民的关系,B 不符合题意,不选;
C:刘奶奶作为选民,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活动,行使了选举和被选举权,这是她的政治权利 和自由,C 说法正确; D: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6. 下列场景中体现公民依法履行义务的有 ( ) ①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③遵守交通规则 ④选民参与投票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履行义务的相关知识。 ①:缴纳个人所得税体现了公民依法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①正确; ②: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体现了公民行使建议权,②错误; ③:遵守交通规则体现了公民遵守法律的义务,③正确; ④:选民参与投票体现了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义务,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7.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北京市学校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党 史教育,通过开设校内红色文化系列课程,用红色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利用红色场馆资源开 展专题教育等系列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红色资源宣传推广。 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 ) ①彰显北京红色文化的价值魅力 ②激励青少年传承革命精神 ③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化 ④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①②:北京市学校通过系列活动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有利于青少年更好的了解北京的红色 文化的价值魅力,也有利于加强红色资源宣传推广;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 系,能够激励青少年向革命先辈学习,传承革命精神,①②说法正确; ③④:中华文化包括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北京市学校具备系列红 色文化教育活动目的是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民族精神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 现,北京市学校推广红色资源,展现百年来的形成的革命精神,③④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A。 8. 202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 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家庭教育立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实现了接续推进、配套衔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 ) A. 有利于规范父母家庭教育行为,有效消除家庭矛盾 B. 旨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说明凝聚法治共识,必须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解决所有家事 D. 符合良法之治,推进完善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法治的认识。 A:“消除家庭矛盾”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 A; B: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 B 说法错误; C:“解决所有家事”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 C; D:依据题文描述,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规定的相关内容,说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符合良 法之治,推进完善了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故 D 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9.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下人物事例与其所践行的美德相一致的是 ( ) ① ② 多位好心人以“顺其自然”为名,坚持每年向慈善总会捐款用于助学、助 诚实守信 困 见利思义 他被誉为“铲车英雄”,在河南暴雨中凭一己之力救下近 70 名遭遇洪水 助人为乐 围困的师生 见义勇为
三代人在八步沙用铁锹植树 1000 多万株,治理 7.5 万多亩荒漠,打造了 勤劳勇敢 ③ 一条南北长 10 公里、东西宽 8 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 ④ 他勤工俭学挣家用,肩挑重担悉心照料残疾的母亲,带着母亲上大学 律己宽人 孝敬父母 自强不息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美德。 ①③:好心人捐款助学助困,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没有体现诚实守信、见利思义的美 德;三代人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长廊,这是一种爱国情怀、勤劳勇敢的美德,与律己宽人无 关,①③说法错误; ②④:“铲车英雄”救人的行为,体现的在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和助人为乐的 美德;他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勤工俭学,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美德,他带着母亲上大学,这 是一种孝敬父母的美德,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C。 10. 2021 年 1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 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 ( )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更加严格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①: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反映的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没有提到一切组织和个人 必须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活动活动准则,①不符合题意,不选; ④: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说法错误; ②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 力,所以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 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会因违宪而无效,②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B。 11. 九年级学生小林在课前时事播报活动中,从法律层面展示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  1982 年,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 义务。”  2002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 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 2015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相关规定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 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 2021 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相关规定为“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 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 ) A. 说明我国已不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B. 表明我国不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 有利于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D. 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 A: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是对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的补充与完善,A 错误; B: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错误; C:计划生育政策的变化说明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发展,这 样做有利于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是人口 长期均衡发展,C 正确; D: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问题,D 错误; 故本题选 C。 12. 下列是某班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主题黑板报的部分内容。 于敏
夏明翰 焦裕禄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 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 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 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给这段材料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弘扬民族精神 C. 坚持改革创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 B. 维护国家统一 D. 实干才能兴邦 A:夏明翰、焦裕禄、于敏三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 放时期为了国家利益无私奉献,共同体现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 说法正确; B:三个人物中只有夏明翰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的精神,B 不符 合题意,不选; C:材料并没有提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 不符合题意,不选; D:三个人物中只有焦裕禄的话体现了实干精神,D 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本题选 A。 13.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概括。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 济制度的有 (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①不符合题意,不选; ②③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③④说法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