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广东深圳龙岗区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及 答案 一、选择题 1. 距今约 20 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 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河姆渡 遗址 【答案】C 2.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使用磨制工具 【答案】A B. 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D. 掌握制陶技术 3.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 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 的历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答案】D 4.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西周 【答案】A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5.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
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 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 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扩大了周的疆域 D.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 固了统治 【答案】B 6. 考古学者发现,殷墟各遗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显跪坐姿势形成的痕迹,且年龄越 大越明显。甲骨文中亦有众多和跪坐姿势相关的文字(图)。据此推测,这种跪坐姿势是 A. 礼仪规范的结果 C. 战斗训练的要求 【答案】A B. 狩猎生活的需要 D. 刑罚残酷的表现 7.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 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铜铸造 D. 瓷器烧 制 【答案】C 8. 下列材料探究的主题是() 政局动荡不安 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 农业继续发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各国进行变法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A. 夏商周的更替 B. 分封制的实施 C.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中央集 权制的确立
【答案】C 9. 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 第一推动力是-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永济渠 D. 京杭大 运河 【答案】A 10. 商鞅变法规定: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县主要设有县令、县丞、县尉,他 们分别管理县内不同的事务,这样就使县成为直属国君的地方组织。此举有利于( ) A. 地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 C. 增强秦国贵族的影响力 D. 中央权力的加强和集中 【答案】D 1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答案】C B. 民贵君轻 D. 兼爱非攻 12. 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 又自下而上集中。这也是秦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材料评论的是 A. 秦朝疆域 B. 秦朝制度 C. 秦朝工程 D. 秦朝暴 政 【答案】B 13. 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 700 千米,仅用两年 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A. 人口数量的增长 C. 国家体制的作用 【答案】C B. 铁制工具的出现 D. 筑路技术的提高 14. 汉初的陆贾分析秦亡的原因时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 故也。”由此可知,陆贾认为() A. 秦朝统治者消极怠政 C. 秦亡的根源在于暴政 B. 秦朝采用无 为而治 D. 秦朝政治制度混乱
【答案】C 15.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 死者过半”。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 A. 休养生息 B. 选任贤能 C. 增加徭役 D. 对外征 战 【答案】A 16. 汉朝规定、每年祭祀高祖庙时,诸侯需奉献黄金资助。汉武帝曾借口诸侯所献黄金的分 量和成色不足,一年就夺去了 106 个诸侯的爵位。汉武帝的做法() A. 抵御了匈奴南下袭扰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落实了休养生息政策 D. 有助于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17. 汉武帝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开展均输平准等经济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 A. 控制经济命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为北击匈奴奠定物质基础 C. 稳定社会,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 D. 加强中央集权,有效控制地方 【答案】A 18.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 20 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 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 官僚机构臃肿 C. 豪强地主横行 【答案】D B. 宦官把持朝政 D. 外戚势力膨胀 19. 西汉时,西域的核桃等农作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胡琴等乐器进入汉族的生活;汉 朝军队使用的“坎儿井”技术在新疆逐渐推广。上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 C. 实行和亲政策 【答案】A B. 班超出使西域 D. 设置西域都护 20. “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 伯的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句话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民族融合的加强 C.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 中外文 明的交流 【答案】D
21. 2007 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 靠前,是因为他 A. 发明了造纸术 C. 出使西域归来 【答案】B B. 改进和推广造纸术 D. 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22.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魂宝“医圣”张仲景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以下信息与张仲景 相符的是( ) A. 西汉——《黄帝内经》——人体解剖知识 B. 东汉一一《伤寒杂病论》一一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C. 东汉——《医学集成》——外科手术和针灸 D. 明朝——《本草纲目》——比较完善的药物学 【答案】B 23. 下表反映的战役应是( ) 时间 208 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役特点 以少胜多 战役结果 孙刘联军取得胜利 A. 赤壁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牧野之 战 【答案】A 24.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 年,孙权在建业 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 ) A. 公元 2 世纪前期 C. 公元 3 世纪前期 【答案】C B. 公元 2 世纪后期 D. 公元 3 世纪后期 25. 下列图片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牛耕图 汉人胡食图 A. 中外交往 B. 江南开发 C. 民族交融 D. 政权分 立 【答案】C 26. 西晋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 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西 晋的社会风气是( ) A. 唯利是图,生活腐化 B. 贵族当权,轻视功名 C. 注重门第,鄙视富贵 D. 能力至上,不计名利 【答案】A 27. 下图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早期的国家与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B
28. 东晋于咸和年间取消客籍户,将南迁人口一律编入正式户籍。此后,江南地区逐渐摆脱 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了“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状况。材料意在表明 () A.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 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D. 民族融 合趋势增强 【答案】C 29. 发生于 4 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 官渡之战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 战 【答案】D 30.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强调“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花草之流,该不足存”;宋应星在 《天工开物》序言强调“贵五谷而贱金玉”;徐光启在《农政全书》强调“凡农本三卷,皆 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这些记录主要反映了() A. 心存百姓思想 B. 农业为本思想 C. 农业科技思想 D. 农商并 重思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并列存在 的,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 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在经历过战争重重洗礼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 秦朝中央集权的飞跃。 ——黄朴民《从分裂到统一》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容的变化。 材料二 史料说史
秦半两钱 衡器八斤铜权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2)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 类型。上图所示均属于哪一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哪两项措施? 材料三 秦汉时代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汉武帝是其中的伟大人物。他在位期 间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类 别 政 治 经 济 思 想 军 事 措施 结果 施行推恩令、察举制、刺史 制 收回铸币权,盐铁官营、专 卖,平抑物价 ▲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 局面,西汉王朝进入____。 (4)综上所述,你认为巩固大一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材料四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肯定说:北魏孝文帝改革从长远来看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否定说:这场改革在短时期内产生副作用,一部分因在改革中利益受到损害的军人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