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天津市北辰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 15 题,每题 2 分)
1. 《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棉线织布
B. 粮食酿酒
C. 楠木制舟
D. 沙里淘
金
【答案】B
【解析】
【详解】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
误;
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倾倒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取用固体
【答案】B
【解析】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
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
试管,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
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块状药品,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到试管口,然后慢慢竖立,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3.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发生的变化是:①水蒸气增多②氧气含量升高③二
氧化碳含量升高
A. ②③
【答案】D
【解析】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
【详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气体
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
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
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①③说法正确。故选 D。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l
C. O
D. Fe
A. Si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元素。故选 C。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食盐水
C. 功能饮料
D. 清洁空
A. 液氮
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液氮为液态的氮气,只有氮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符合题意;
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C、功能饮料含有水和食品添加剂,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清洁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 化学危险品应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包装酒精的标签上应印有的标志是
B.
D.
A.
C.
【答案】A
【解析】
【分析】酒精属于易燃液体。
【详解】A、图中所示是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是爆炸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 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氧气
C.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故 A 错误;
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 B 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 C 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B. 金刚石
D. 二氧化碳
8. 日常生活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B. 元素
C. 离子
D. 单质
A. 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宏观角度讲,物质一般由元素组成,所以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
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元
素。
综上所述:选择 B。
9.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为空气中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则可作保护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10.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因为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C. 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物理性质不同,因为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到花香,故 A 解释错误;
B、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水银柱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
原子体积受热变大,故 B 解释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化学
性质不同是因为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 C 解释错误;
D、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 D 解释正确;
故选:D。
11. 下列有关燃烧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二氧化硫不属于实验现象,属于实验结论,故 A 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而在空气中只能红热,不能燃烧,
故 B 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 C 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D 正确;
故应选 D。
12. 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准确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项目不属于空气质量评价主要污染物的
是
A. 二氧化碳
B. 臭氧
C. 一氧化碳
D. 细颗粒
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
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选 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13. 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2CO , 2SO ,
2MnO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C. 氯化钠晶体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D. HgO 、
KClO 、
3
CuSO 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4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说法不正确;
B、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组成,二氧化硫由硫、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锰由锰、氧元组成,故
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氧分子是构成氧气微粒,故三种物质不含氧分子,说法不正确;
C、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说法不正确;
D、氧化汞中含有汞元素,汞元素为金属元素,氯酸钾中含有钾元素,钾元素为金属元素,
硫酸铜中含有铜元素,铜元素为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 D。
14.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鱼能生活在水中,证明氧气(O2)易溶于水
B.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 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都属于缓慢氧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易溶于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通常情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气体分离从而得到氧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D、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都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且反应比较缓慢,都不易
发现,即都属于缓慢氧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15.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医疗急救用到的氧气
B. 用于生产氮肥的氨气
C. 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D. 制作电光源的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均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均来自于空气,氨气不是空气的成分,
不是来自于空气。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
16.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D. 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铁粉和二氧化锰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取样品,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无明显现象的是水,
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氧化镁是白色或淡黄色粉末,而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不能用观察颜色
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无明显变化,而二氧
化碳不具有助燃性,燃着的木条都会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粉和二氧化锰都不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区分,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AC。
17. 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
B
C
D
选
项
A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方
案
结
说明瓶中含
说明白烟具有
说明只有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
说明水的状态变化
论
有氧气
可燃性
化氢才会分解产生氧气
是物理变化
B. B
C. C
D. D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该选项说法正
确;
B、蜡烛熄灭后,烛芯上会有一缕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的白烟,用火柴接触白烟蜡烛复燃,说
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加入二氧化锰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变成水,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
说法正确。
故选 C。
18. 建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大量钒钢,如图所示是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
构示意图,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A. 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钒的中子数为 50.94
C. 钒原子容易得到 2 个电子
D. 图中 x=23
【答案】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