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
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选项中,只有一个
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B. 气球爆炸
C. 蜡烛燃烧
【答案】C
【解析】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详解】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B、气球爆炸只是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蜡烛燃烧过程中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正确;
D、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过程中,气体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
误。
故选:C。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稀有气体
B. 洁净空气
C. 水泥砂浆
D. 高锰酸
钾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所以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
题意;
B. 洁净空气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水泥砂浆由水、沙子、水泥等,属于混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高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3.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
A. 氮气
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下化
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 A。
4.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滴加液体
加热液体
D.
检查装置气密
C.
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灯禁止对燃;故选项错误;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药品时,不得伸入试管内滴加;故选项错误;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故选项错误;
D、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
项正确;
故选:D。
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
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原子序数为 25
B. +2 价的锰离子中质子数是 27 个
C. 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5 个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54.94
【答案】B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锰元素原子序数是 25,故 A 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得失电
子后质子数不变,+2 价的锰离子中质子数是 25 个,故 B 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锰原子的核
外电子数是 25 个,故 C 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锰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54.94,
故 D 正确。故选 B。
【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
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D。
7.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3 瓶气体的是(
)
A. 闻气味
C. 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分析】鉴别不同物质时,所选择的用品或药品一定要适当,现象明显,操作尽量要简便。
燃着的木条在三瓶气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虽然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但是会在二
氧化碳和空气中熄灭,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高;三种气体都不会与水发生明显现象;三
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
【详解】A、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故此项错误;
C、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
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方法简单,故此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鉴别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用品,通过明显的现象鉴别出来。
8.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D.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
C。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
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
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9.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
A. 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二氧化锰、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D. 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铁粉和二氧化锰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锰能够促进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把二氧化锰加入到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中,能冒出大量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锰、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三者的颜色分别是黑色、白色、黑色,观察颜色不能区
分三者,不能达到目的;
C、氮气、二氧化碳均不能支持燃烧,故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时两者均能使木条
熄灭,氧气支持燃烧,木条会燃烧的更旺,无法区分三者,不能达到目的;
D、铁粉和二氧化锰都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用加水溶解的方法不能区分铁粉和二氧化锰,
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 A。
10. 在反应 A+3B=2C+2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9:11,已知 1.8gA 与一定量 B 恰
好完全反应成 5.1gD,则在此反应中反应物 B 和生成物 C 的质量比为?(
)
B. 2:3
C. 3:1
D. 1:2
A. 2:1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于 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9:11,则设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a,则 B 的相对
分子质量是 11a。
设 1.8gA 与 B 反应时 B 的质量为 x
A+3B=2C+2D 中
9a 33a
1.8g x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解得:x=6.6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 C 的质量为:1.8g+6.6g﹣5.1g=3.3g
则反应物 B 和生成物 C 的质量比为:6.6g:3.3g=2:1
故选 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
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
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C. 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的,说法错误;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C、空气中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法错误;
D、空气中氮气、氧气等分子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均匀地混合在一起,说法正确。
故选 D。
12.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水可转化为氧气和氢气
C. 根据元素观: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 根据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的,故选项错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电解水可将水转化为氧气和氢气,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故选项错误;
D、水和过氧化氢均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是对应的分子,它们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其分子不同,故选项正确。
故选 AC。
1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
证明蜡烛中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气的 CO2 含量多
A
动
B
含有氢元素
C
D
B. B
C. C
D. D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可以证明
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 CO2 含量多,故 A 正确;
B、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放入倒扣的大烧杯中时,会看到酚酞试液变红的现象,从而能
够说明氨气的分子从氨水的烧杯进入到盛有酚酞试液的烧杯,能够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故
B 正确;
C、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
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 C 正确;
D、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D 错误。
故选 D。
14.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在 2O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B. 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
C.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D. 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里,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O2 属于单质,故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选项说法错
误;
B、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不一定显负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种可能显不同的价态,如:在 NH4NO3 中,由于硝酸铵中含有铵
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在铵根离子中,铵根离子显+1 价,氢元素显+1 价,根据原子团中元
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氮元素为-3 价。在硝酸根离子中,硝酸根离
子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根据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氮元
素显+5 价。所以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 价和+5 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D。
15. 丙氨酸的化学式为 C3HxNO2,相对分子质量是 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B. 丙氨酸化学式中 x = 7
C. 丙氨酸中含有 2 个氧原子
D. 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
︰8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丙氨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
化物,故错误;
B、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3+1×x+14+16×2=89,x=7,故正确;
C、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
子,故错误;
D、丙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故正确。
故选:BD。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