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四节测试卷及答案浙教版 B 卷
1. 测量液体的体积常使用
。
【答案】量筒
【解析】【分析】【详解】略
2.使用量筒时首先要观察其
相平。
和
。使用时量筒必须
,读数时视线要与
【答案】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尺; 放平; 凹液面最低处
【解析】【分析】【详解】略
3.体积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符号是
。较小的单位还有
(符号是
);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有
(符号是
)、
(符号是
)、
)。
【答案】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
【解析】【分析】【详解】体积的国际单位是立方米,符号是 m3.较小的单位还有立方分米(符
号是 dm3)、立方厘米(符号是 cm3);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有升(符号是 L)、毫升(符号是 ml).
故答案为: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
4.实验室有 5mL、10mL、20mL、50mL 的量筒,现要量取 15mL 的盐酸,应用
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内
读数为 20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填“<”“>”或“=”)20mL.
保持相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读出
mL 的量筒,
【答案】20; 凹液面最低;<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这样可以
减小误差,所以应该用 20mL 的量筒。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
读出的体积数最接近真实值。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时,读出的数在平视读数
的上方,读出读数为 15mL,实际则小于 15mL.
【分析】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
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详解】因为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选用比量取液体体积数略大且能一次量出的量筒,所以
量取 15mL 的盐酸,应用 20mL 的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
出的体积数最接近真实值。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时,读出的数比实际值偏大,所以则所
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小于 20mL.故答案为:20;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5.人们观察某个物体时,常有平视、仰视、俯视、正视和斜视等几种。图中 a 为
b 为
都与凹液面相切,其中能正确读出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是
的是
视;
为视。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图中 a、b、c 三种方法似乎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低
;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偏
高的是
视;c
。
【答案】俯;平;仰;b;c;a
【解析】根据俯视、仰视和平视的区
虑。
别,实际液体体积与读数的不同考
【分析】在使用量筒时不要仰视读数,也不要俯视读数,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
水平。
【详解】从高处往低处看属于俯视,从低处往高处看是仰视,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是平视,俯
视看到的读数大,仰视看到的读数小。故答案为:俯视,平视,仰视,b、c、a.
6.国庆节前,市工商部门对某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mL”
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 446∽454mL 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
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量程是 100mL,分度值是 1mL
B.量程是 500mL,分度值是 1mL
C.量程是 1000mL,分度值是 5mL
D.量程是 500mL,分度值是 5mL
【答案】B
【解析】在选择测量量筒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量程更接近被测体积的。又因为被测体积的
浮动范围较小,所以为了测量更精确,所选量筒的分度值也应较小。
【分析】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详解】A、量程太小,无法一次性测量白酒的体积,所以不合题意;B、量程最接近,且分
度值较小,所以符合题意;C、量程和分度值都较大,测量结果不够精确,所以不合题意;D、
量程虽然接近,但分度值太大,测量结果不精确,所以不合题意。故选 B.
7.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如图所示,主要原因是(
)
A.细高的量简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能较准确地读数
D.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答案】C
【解析】从量筒的特点(刻度均匀)和刻度线的距离上来考虑:量筒中液体体积变化等于量筒
的横截面积与高度变化的乘积,在刻度相同的情况下,液面变化越大,读数越准确。
【分析】在学弹力时,为显示玻璃瓶的微小变化,在瓶内液体中插入较细的饮料管,当手捏
玻璃瓶时,细管液面就能明显显示玻璃瓶的形变,此题细的量筒道理相同。此题考查学生的
分析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详解】细的量筒横截面积小,对应相同的体积变化,液面高度变化大,即能显示微小的体
积变化,测起来更加准确。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的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
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读数。故选 C.
8.有一量杯,它的 100mL 的刻度线的高度为 h,那么在高度为 h/2 处的刻度数(
)
A.等于 50mL
B.小于 50mL
C.大于 50mL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杯的形状特点是下小上大;量杯壁上的刻度下
疏上密,是不均匀的。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量筒与量杯的特点。量筒与量杯的区别是:1、刻度:量杯下小上大,
刻度下疏上密;而量筒上下的粗细相同,刻度均匀;2、用途:量杯适合于粗略地测量体积
较多的液体的体积;而量筒测量少量液体的体积时,测量较准确;3、体积:量杯能测量的
液体的体积较大;而量筒能测量的液体的体积较小。
【详解】量杯的刻度下疏上密,量筒上半部分所能量取的液体容积要大于下半部分所能量取
的液体容积。最大刻度线距离杯底的高度为 h,则在高度为处的刻度线表示容积的数值应该
小于 50mL.故选 B. 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面对刻度,俯视液
体凹液面最低处计数为 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计数为 11mL,
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无法判断
B.等于 8mL
C.大于 8mL
D.小于 8mL
【答案】D
【解析】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
仰视读数偏低。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
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详解】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由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
处,读数为 19mL,实际比 19mL 小;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
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1mL,实际大于 11mL,所以取出液体的体积小于 8mL.故选:
D.
10.有甲、乙、丙三种量筒,它们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甲:500mL,10mL;乙:100mL,1mL;
丙:50mL,1mL.现要测量体积约为 40cm3 的石块的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筒进行测量比较
好(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一样
【答案】B
【解析】选择量筒测量液体或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时,对测量对象的体积大小要有所了解,然
后据此选择合适的量筒。
【分析】选择测量工具或仪器测量某一物理量的大小时,在满足测量要求的前提下,一般选
择量程较小的工具或仪器,这样的仪器或工具准确程度较高,测量误差较小。
【详解】放入水中后,要全部浸没但又不能超过量程,所以没必要用 500ml 的,也不能用
50ml 的,故应该用 100ml 的量筒比较合适.故选 B.
11.某同学用 100mL 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所示。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体积是
mL.
(2)若该同学要量取 44mL 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 44mL 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44mL.
【答案】(1)42mL;(2)胶头滴管;(3)大于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液体的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而根据量筒读数
时的要求,视线要与量笥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仰视则读数比实际值小。可以
据此解答该题。
【分析】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
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
【详解】(1)根据图中所示可以知道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42mL;(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液
体的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3)仰视读数偏小,所以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 44mL.
故答案为:(1)42mL;(2)胶头滴管;(3)大于。
12.根据使用量筒或量杯的体验回答:
(1)在量筒、量杯之中刻度均匀的是
。
(2)用量筒(或量杯)和水配合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实验要求量筒中的水应适量,
适量的标准是:①
;②
。
(3)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进行测量,这种思维方法属于
“推理法”或“观察法”)。
(填“转换法”
【答案】(1)量筒;(2)①要能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②浸没后的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3)转换法.
【解析】根据对量筒、量杯的构造特点和使用规则的掌握作答。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量筒、量杯的构造、使用和读数规则,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较
小,应该掌握。
【详解】(1)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其中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首先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适量
的水的意思是:能使固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放入固体后水和固体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最
大刻度值;(3)由于石块的体积不规则,不易测量,所以我们让小石块的体积等效为量筒中
上升的水的体积,即通过测量量筒中水上升的体积可得出小石块的体积,故这里用到了转换
法法。故答案为:(1)量筒;(2)①要能将待测物体完全浸没;②浸没后的总体积不超过量筒
的量程;(3)转换法.
13.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
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
后水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1-V2。乙同学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 计算石块
的体积为 V2-V1。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更准确,你将选择哪种方法
(填“甲”或“乙”)。
(2)如果某同学实验读数如图 1 所示,则测得这块小石块的体积是
。
(3)实验后两 同学对测量结果进 行了讨论,以下操 作属于导致乙同 学测量结果偏小的
是
。
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读数均正确
(4)甲同学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 2 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通过读取液体
的体
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如图装置能实现这一目的的是
。
【答案】(1)乙;(2)20mL;(3)ABC; (4)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量筒的使用、气体和固体体积的测量,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对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详解】(1)甲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
石块的体积偏大,计算的密度不准确;(2)量筒中水的体积 V1=20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
V2=40mL,小石块的体积 V=V2-V1=40mL-20mL=20mL;(3)A、注入一定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
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与题意相符;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
余读数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与题意相符;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
滴溅出,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与题意相符;D、捆绑小石块的绳
太粗,读数均正确,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与题意不符;(4)c 装置中进入广口
瓶中的气体的体积等于由玻璃管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14.如果待测物体的体积较大,无法放进量筒或量杯,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用量筒或量杯
量出该物体的体积,请说说你设计的测量方案。
【答案】将待测物体浸没在较大的溢水杯中,用量筒或量杯测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该物
体的体积。
【解析】测量方案:第一步:找一个可以浸没待测物体的容器;第二步:在容器里加入一定
量的水,用笔记此时的位置记为 V1;第三步: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里,笔记录止时的位置记
为 V2;第四步:将待测物体取出,然后在容器里加水到第一次记录的位置 V1 处,然后量筒往
容器倒水,直到第二次记录的位置 V2 处,此时量倒出水的体积就是待测物体的体积。
【分析】【详解】略
15.小明为了测量出一只鸡蛋的体积,按如下的步骤进行了一个实验:
①在一个底面直径是 8cm 的圆柱体玻璃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量得水面的高度是 5cm;
②将鸡蛋放入水中,再次测量水面的高度是 6cm。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这只鸡蛋的体
积大约
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保留整数)
【答案】
【解析】圆柱的底面是圆形,又知道底面直径是 8 厘米,则可以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算出这个
圆柱的底面积;进而利用圆的体积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和放入鸡蛋后水的体积,再根据“鸡蛋
的体积=放入鸡蛋后水的体积-水的体积”这个等量关系算出鸡蛋的体积,最后不要忘记把
答案保留整数。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鸡蛋的体积和上升的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详解】底面积 S=πr2=3.14×(8÷2)2=50.24(平方厘米)水的体积 V=sh=50.24×5=251.2(立
方厘米)放入鸡蛋后水的体积 V=sh=50.24×6=301. 44(立方厘米) 鸡蛋的体积=放入鸡蛋后
水的体积一水的体积=301.44-251.2=50. 24(立方厘米)≈50(立方厘米)答:这只鸡蛋的体
积大约是 50 立方厘米.
16.(科学思维)如图所示,这是我们所见的啤酒瓶。小明已经用刻度尺测出了该瓶子底部的
直径为
D;现给你一把刻度尺、一个可以密封的瓶塞和一些水粗略测啤酒瓶的容积。要求:
(1)写出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用测量量和已知量写出瓶子容积的表达式。
【答案】(1)步骤:①在瓶内放适量的水,塞紧塞子,用刻度测出水柱长度 h1;②将瓶子倒置,
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空气柱的长度 h2; (2)则瓶子的容积为 V=πD2/(h1+h2)
【解析】要想测出啤酒瓶的容积,可利用水采用等效替代法测出形状不规则部分体积。在瓶
内放适量的水,用刻度测出水柱长度,即可得盛水部分体积,再用塞紧塞子,将瓶子倒置,
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空气柱的长度,即可得空的部分体积,即可得瓶子的容积。
【分析】本题考查一种特殊测量的方法,要学会这种测量方法。
【详解】(1)步骤:①在瓶内放适量的水,塞紧塞子,用刻度测出水柱长度 h1;②将瓶子倒置,
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空气柱的长度 h2; (2)则瓶子的容积为 V=πD2/(h1+h2) ,
17.(科学思维)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小强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
cm3.若小强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按图乙所示方法放置,请你指出该操作的
积是
错误之处:
。
【答案】20; 大杯装的水还没有到溢水位(或大杯的水没有刚好装满)
【解析】【分析】【详解】略
18.(科学态度与责任)某小组两位同学做实验,用 10mL 量筒量取 2mL 的盐酸,甲手握量筒,
视线盯住量筒 2mL 的刻度,乙学生手握细口瓶,向量筒加入盐酸,听到甲同学说“够了”,
则乙停止了加液体。
(1)甲、乙两位同学做实验的过程是否是我们提倡的合作学习,为什么?
(2)他们的操作有什么错误?会有什么后果?
【答案】(1)不是;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是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操作中要个人的左
右手、眼睛共同配合,才能正确完成。所以甲乙两学生的操作不符合操作的要求。(2)手握
量筒进行观察是错误的;因为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否则在观察刻度时产生误差。甲手握
量筒,乙手握细口瓶,向量筒倾倒盐酸,是错误的;因为不是自己的左右手、眼睛共同配合,
在倾倒盐酸时,可能会洒落到量筒的外面,或倒在甲的手上。
【解析】(1)根据量筒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2)根据量筒使用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
析.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详解】略
19.(科学思维)小民同学在做“测密度”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两只量筒中的一只,于是他
想,若能用废旧的透明塑料饮料瓶自制一只量筒,就可以避免实验时打碎的尴尬。于是他选
择一个饮料瓶,借助必要的器材制作简易的量筒。
(1)小民应选择
形状进行制作,因为
。
(2)制作的过程是
。
【答案】(1)圆柱;圆柱体饮料是瓶是圆柱体,可以均匀标注刻度;(2)①先用刀把瓶子的细
口部分割掉,给那只好的量筒装 100 毫升的水,然后倒入饮料瓶中;②从饮料瓶中水面出往
下均分 10 大等分,每大等分再分 10 小份,一大份表示是 10 毫升,每小份表示 1 毫升,在
水面处标上 100 毫升字样。
【解析】量筒是用来测量体积的仪器,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在玻璃杯上画上刻度。圆柱体
可以均匀标注刻度,制作量筒时应选择圆柱形状进行制作。
【分析】本题考查量筒的制作方法及原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1)制作量筒时应选择圆柱形状进行制作,因为圆柱体饮料是瓶是圆柱体,可以均
匀标注刻度。(2)制作的过程是:①先用刀把瓶子的细口部分割掉,给那只好的量筒装 100
毫升的水,然后倒入饮料瓶中;②从饮料瓶中水面出往下均分 10 大等分,每大等分再分 10
小份,一大份表示是 10 毫升,每小份表示 1 毫升,在水面处标上 100 毫升字样.故答案为:
(1)圆柱;圆柱体饮料是瓶是圆柱体,可以均匀标注刻度;(2)①先用刀把瓶子的细口部分割
掉,给那只好的量筒装 100 毫升的水,然后倒入饮料瓶中;②从饮料瓶中水面出往下均分
10 大等分,每大等分再分 10 小份,一大份表示是 10 毫升,每小份表示 1 毫升,在水面处
标上 100 毫升字样。
20.(科学探究)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
测量,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
(2)从 A 到 C 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
其原因是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王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
的体积 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 V2,V2
与 V1 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
。请说明理
由
。
【答案】(1)70; (2)偏大;矿石带出了水;(3)不可行;1 枚大头针的体积太小,放入该量
筒的水中后,液面发生的变化太小。
【解析】(1)在如图所示的方法中,向烧杯中所添加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通过量筒两
次的示数之差可以求出;(2)实验的误差主要产生在从烧杯中取出矿石时,上面容易带出一
定量的水,使再补充的水体积增大,进而影响密度的结果;(3)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小
于量筒的分度值。
【分析】本题考查了天平、量筒的读数,测量误差的分析,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和
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详解】(1)图中矿石的体积:V=200cm3-130cm3=70cm3;(2)从图 A 到图 C,将矿石取出时,会
带出一定量的水,再补充水时就会多一些,使所测量矿石的体积偏大;(3)由于一枚大头针
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 V1 不同的数值,不可能计算
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故答案为:(1)70; (2)偏大;矿石带出了水;(3)不可行;1 枚大头
针的体积太小,放入该量筒的水中后,液面发生的变化太小。
21.(2019·荆门)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边加边振荡
B.用 10mL 的量筒量取 9.75mL 的溶液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D.不小心打破温度计,立即用大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