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天津市西青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
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第 I 卷
A. 纸张燃烧
B. 海水晒盐
C. 铁丝弯曲
D. 玻璃破
碎
【答案】A
【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弯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
A. 氮气
碳
【答案】A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下化
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 A。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Si
【答案】C
B. Al
)
【解析】
C. O
D. Fe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元素。故选 C。
4. 三月的田东,漫山芒果花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C.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B
B. 分子不断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析】
【详解】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的
香味,与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
故选 B。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取用粉末药品
【答案】C
【解析】
D. 点燃酒精灯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1/3,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
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
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
作正确,符合题意;
D、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右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是 Rb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g
D. 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7
【答案】B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
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铷元素汉字名称中,有“钅”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铷的元素符号是 Rb,正确;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85.47,错误;
D、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为 37,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 37,
错误。
故选 B。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橙汁汽水
B. 纯净空气
C. 澄清石灰水
D. 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橙汁汽水中有碳酸、维生素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纯净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中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
种物质组成。
8. 市售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 +7
B. +5
C. +3
D. +1
【答案】B
【解析】
【详解】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 x=+5 价。
故选:B。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粒子
B. 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最小的粒子,故 A 正确;
B、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带负电,一定是阴离子,故 B 正确;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还有可能是化合物,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元素组成,故 C 正确;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 D 不正确。
故选 D。
10.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
焰
C. 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
烈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而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
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
述不正确;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
确。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
题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
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
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
选项正确。
故选 B。
12.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天然水跟空气、土壤长期接触
B. 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C. 水生植物繁殖,海水的大量蒸发
D.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天然水跟空气、土壤长期接触不会导致水的污染,故 A 错误;
B、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的污染,故 B 正确;
C、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海水大量蒸发不会造成水污染,故 C 错误;
D、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的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故 D 正确
故选择 BD
13.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
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
化剂。故 B 正确。
14.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
采用的方法是
A. 排水集气法
C. 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A
【解析】
B. 向上排空气法
D.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
【详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
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故选 A。
15.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B
C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使木
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观察木炭燃烧现象
将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区分过化氢溶液和水
分别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有气
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
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二氧化
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
碳
杯
B. B
C. C
D. D
A. A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都熄灭,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
碳,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应该将红热或燃烧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炭燃烧现象,该选项不能达
到实验目的;
C、分别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
目的;
D、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
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
16.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氦气⑤活性炭⑥
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
(2)可用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______。
(4)可用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_____。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1)⑥
(2)③
(3)⑤
(4)②
(5)④
(6)①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厨房调味品,故填:⑥;
【小问 2 详解】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葡萄糖,同
时释放氧的过程。可用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是二氧化碳,故填:③;
【小问 3 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填:⑤;
【小问 4 详解】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在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故填:②;
【小问 5 详解】
氦气通电时会发出有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故填:④;
【小问 6 详解】
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故填:①。
17. 人类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1)地球上的总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如图 1 所示,其中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
的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
C. 农业上以喷灌或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3)如图 2 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若 b 试管中产生 3mL 气体,则 a 试管中产生气体约为
_____________ml。试管_____________(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
更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1)2.53%
(2)C
(3)
①. 6
②. b
通电
③. H2O
H2+O2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陆地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 2.53%。
【小问 2 详解】
A 项,过滤不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B 项,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错误;
C 项,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能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正确。
故选 C。
【小问 3 详解】
由“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若 b 试管中产生 3mL 气体,则 a 试管中产生气体约为 6mL,
试管 b 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即产生的是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
通电
H2+O2。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氮气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填“氮元素”或“氮原子”)。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 101 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 Md),用来纪念门
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种(填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