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1-2022 学年天津市河西区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卷及答 案 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 Ⅱ卷为第 4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第 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 标在答题纸上。 1. 距今约 20 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 为研究这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手史料 A. 元谋人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河姆渡 遗址 【答案】C 2. 人类进化史的里程碑是 A. 打制石器 C. 采集果实 【答案】D B. 猎取动物 D. 学会用火 3.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A. 北京人的发现 B. 半坡遗址发掘 C. 青铜工艺成就 D. 铁制农 具出现 【答案】B 4. 考古学家在距今约 7000 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 A. 弓箭和长矛 C. 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答案】C 5.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 陶制和石制纺轮
A. 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C. 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答案】C B. 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D. 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6. 2019 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 43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宣布,“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 考古证明其距今 5000 年前已存在明确的阶级分化和统一的文化信仰,材料表明中国 A. 早期国家形态已出现 B. 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C. 五千年文明史获认可 D. 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商 【答案】A 7. 图 1 和图 2 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 它们可用于佐证( ) A. 中国文字发展成熟 C. 皇帝制度已经确立 【答案】B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 远古传说真实可信 8.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 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 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仓颉和嫘祖 C. 尧和舜 D. 隶首和 大禹 【答案】A 9. 下列关于联盟首领禅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舜禹尧 【答案】D B. 禹尧舜 C. 尧禹舜 D. 尧舜禹 10. 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 禹传子,家天下 B. 西周分封制 C. 秦始皇统一六国 D. 东汉光 武中兴 【答案】A 11. 商朝统治趋于稳定是在 A. 大禹治水之后 C. 盘庚迁殷之后 【答案】C B. 启杀伯益之后 D. “国人暴动”之后 12.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 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 A. 黄帝 【答案】D B. 禹 C. 汤 D. 纣 13.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 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A. 打制石器 B. 原始陶器 C. 青铜铸造 D. 瓷器烧 制 【答案】C 14. 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A. 政治状况 B. 经济发展 C. 科技进步 D. 军队建 设 【答案】A 15. 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孝公
【答案】B 16. 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中,出现了大规模的 A. 争霸战争 B. 兼并战争 C. 民族交融 D. 社会变 革 【答案】C 17.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分的国家是 A. 晋国 【答案】A B. 齐国 C. 赵国 D. 楚国 18. 战国时期,魏国攻打韩国,齐威王派遣孙膑为军师将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 全军覆没。孙膑又使用“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这一战役使魏国从此失去霸主的地位, 这一著名战例是 A. 涿鹿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 战 【答案】C 19. 公元前 256 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 “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都江堰 【答案】A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20.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这种原则与下列哪家学派思想相一致 A. 道家 【答案】A B. 墨家 C. 法家 D. 兵家 21.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 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学 A. 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 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C 22.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乃是“天下之治道”主张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C 23. 战国时期,韩非的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其主要观点是 A. 无为而治 B. 以德治国 C. 顺应自然 D. 以法治 国 【答案】D 注意事项: 第Ⅱ卷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 3 题,24 题 22 分,25 题 18 分,26 题 14 分,共 54 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实行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的实施 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西周分封制度内容简表 阶级 内容 土地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拥有王畿,把土地连 拥有封国,管理诸侯 拥有“采邑”, 同人民赏赐给诸侯, 国的土地和人民。然 把土地连同 拥有“食田”
由他们封邦建国 后把土地、人民赏赐 人民赐给士 给卿大夫 贡赋 接受诸侯的贡赋 定期向天子纳贡 发动战争时可以调遣 军兵 诸侯之兵 向天子承担镇守疆 土、捍卫王室、率兵 出征等义务 对诸侯承担 对卿大夫承 纳贡、出征等 担纳贡、出 义务 征等义务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诸侯又从周天子那里获得哪些权力? 材料三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时期分封制的发展趋势;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呈现怎样的时代特 ——《史记.周本纪》 征? 【答案】(1)制度:分封制度;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义务:诸侯需要向周王纳贡,并服从周王调兵。 权力:管理诸侯国的土地和人民,并且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趋势:分封制度逐步瓦解;时代特征:社会动荡;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兴起;诸侯 争霸。(答出两点即可)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 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 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内立法度”在政治方面的具体 ——贾谊《过秦论》 内容。 材料二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而富强。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影响。 ——韩非《韩非子•问田》
(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你认为这说明了什 么? 【答案】(1)商鞅变法; 内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2)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 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因此变法成果保存下来;但是,因其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因 此商鞅付出了生命为代价,这说明变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1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春秋后期的农业生产发展出现什么变化促进了农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呈现怎样的局面? 材料三 ——唐朝胡曾《流沙》
(3)图片中两位人物分别属于哪个学派?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 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答案】(1)变化: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 (2)局面:奴隶制崩溃;七雄并立;七雄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3)学派:道家、儒家;局面:百家争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