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年四川凉山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 年四川凉山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在答题卡背面上方填涂座位号,同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 卡对应题目标号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收回。 第 I 卷 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B.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C. 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 【详解】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利用的是凸面镜扩大视野的作用,故 B 不符合题意; C. 海市蜃楼,原理是光的折射,故 C 符合题意;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关于信息、材料和能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家庭 WiFi 靠电磁波传递信号 B. 电动机线圈用超导体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C. 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家庭 WiFi 能够发射电磁波,靠电磁波传递信号,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动机线圈用超导体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避免线圈把电能转化成内能,使线圈发热,故 B 错误, 符合题意; C.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的主要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故选 B。 3. 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缸穿裙,大雨淋”:是空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缸表面形成的 C. “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桃花看起来是红色的原因是吸收了红光 D.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由于水温升高,鸭子在水中由热传递的方式先感觉到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 A 错误; B.“缸穿裙,大雨淋”: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 B 错误; C.光照射不透明物体时,物体会吸收与自身颜色不同的光,反射与自身颜色相同的光,则桃花看起来是红 色的原因是反射了红光,故 C 错误; D.春天温度升高,水温也会随之升高,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的物体,所以“春江水暖鸭先知”是 由于水温升高,鸭子在水中由热传递的方式先感觉到,故 D 正确。 故选 D。 4. 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 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 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 能沸腾 B. 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 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试管中的酒精吸热,温度上升,且酒精的沸点 低于水的沸点,故试管中的酒精温度能达到沸点,且能持续从水中吸热,故试管中的酒精能沸腾,A 符合题 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车站广场上,常常看到人们将旅行包放在拉杆箱上,如图所示,若地面和拉杆箱 A 的上表面均水平,拉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杆箱 A 和旅行包 B 在水平推力 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A 对 B 具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 B 的重力和 A 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A 的重力和地面对 A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B 对 A 的压力和 B 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B 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若 A 对 B 具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 B 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故 A 错误,不符合题意; B.对 B 受力分析可知,B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 A 对 B 的支持力,B 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 B 的重力和 A 对 B 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 正确,符合题意; C.对 A 受力分析可知,A 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和向下的 B 对 A 的压力,A 在这三个 力的作用下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 A 的重力和地面对 A 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B 对 A 的压力作用在 A 上,B 的重力作用在 B 上,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不是一对相互作 用力,故 D 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小徐将塑料袋剪成细丝,用两块毛皮分别来回摩擦细丝和塑料管后,将细丝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 管靠近,细丝可以在空中飞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毛皮摩擦后的细丝间会相互排斥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细丝和塑料管带上相同的电荷 C. 摩擦时,正电荷在毛皮与塑料管之间发生了转移 D. 该现象可以解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根据图片中,细丝间是彼此排斥的,所以,毛皮摩擦后的细丝间会相互排斥,故 A 正确,不符 合题意; B. 根据细丝可以在空中飞舞,所以,细丝和塑料管带上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 B 正确,不符 合题意; C. 在摩擦起电中,发生转移的是电子,得到电子的显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与该现象的原理是一样的,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 2022 年 12 月 26 日,“绿巨人”开进西昌,结束了凉山没有动车的历史。“绿巨人”采用能量回收制动方 式: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继续向前运行,内部线圈随车轮转动时切割磁感线,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进行 回收。下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C. 【答案】D 【解析】 B. D. 【详解】由题意可知,列车停止供电后,继续向前运行,内部线圈随车轮转动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 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A.由图中可知,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后,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图中可知,闭合开关后,导体会发生偏转,这是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力的作用,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中可知,闭合开关后,缠绕有漆包线的铁钉会吸起铁屑,这是电磁铁的原理,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中可知,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后,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D 符合题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意。 故选 D。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电流表 1A 的示数不变,电压表 V 的示数变小 B. 电流表 2A 的示数不变,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 C. 电压表 V 的示数与电流表 1A 的示数比值不变 D. 电压表 V 的示数与电流表 2A 的示数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电路图可知,该电路是并联电路,电流表 1A 测量通过 R2 的电流,电流表 2A 测量干路的电流, 电压表 V 测量电源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互不影响的 特点可知,电流表 1A 的示数不变;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 2A 的示数随着通过 R1 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右移动的过程中,R1 的电阻变大,通过 R1 的电流变小,所以,电流表 2A 的示数变小; 根据 UR  可知,电压表 V 的示数与电流表 1A 的示数之比等于定值电阻 R2 的大小,定值电阻 R2 的阻值不 I 变;电压表 V 的示数与电流表 2A 的示数之比等于滑动变阻器 R1 的大小,电阻是变大的。 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9. 如图所示,从 A点沿水平桌面自由滚落的小球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C、F两处等高,D为球与水平地面 的接触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A. 小球在 C点的机械能等于在 F点的机械能 B. 小球在 C点的动能大于在 F点的动能 C. 小球从 E点到 F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小球从 D点离开地面到达 E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 B.C点运动到 F点的过程,由于物体与地面发生碰撞,且上升的高度 E点低于 B点,故机械能 有损失,小球在 C点的机械能大于在 F点的机械能;由图知 C、F两处等高,小球的重力势能相同,但小球 在 C点动能大于 F点的不同,A 错误,符合题意,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小球从 E点到 F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球从 D点离开地面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从 D点离开地面到达 E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 力势能,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0.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 h 密度不同的实心球 A、B 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时,A 球悬浮,B 球漂浮, 1 h ,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2 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球受到的重力: A G G B F B. 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 A F浮 B 浮 C. 两种液体的密度: 甲 乙 D. 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答案】BD 【解析】 h 【详解】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且 1 h ,由 p 2 gh 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p 甲 p 乙 , 故 C 错误; B.A 小球完全浸没在甲液体中,排开甲液体的体积等于 A 小球的体积,B 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排开乙液 体的体积小于 B 小球的体积,因为两小球体积相等,所以两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为V V排甲 排乙 ,由 F gV 液 F 排 可知,两个小球的浮力关系为: A F浮 B 浮 ,故 B 正确; G A.因为 A 小球在甲液体中沉底, A F 浮 ;B 小球漂浮在乙液体中,受到的重力 B A G F 浮 ,所以两个小 B G 球的重力关系为 A G ,故 A 错误; B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 F pS 可知,甲和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 等,都为 F,又因为容器为柱形容器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物体 受到浮力之和,即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液体的压力、实心球 A 对底面的压力之和 F G  液 F  浮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 甲  G 容  F G A  (  F A 浮 ) 即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F 甲 F 乙 ,由于两个容器底面积相等,由 Fp  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 S F 乙  G 容  F 强关系为 p 甲 p 乙 ,故 D 正确。 故选 BD。 11. 如图所示,甲图是灯泡 L和定值电阻 R的 I U 图像,将 L和 R先后以乙、丙图两种方式连在同一电源 上,若乙图中 1 :U U :I a ,丙图中 1 I 2 2 b ,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B. 1b C. a b D. ab  1 A. a  1 【答案】D 【解析】 【详解】D.图乙中,灯泡与电阻串联,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相同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 U U : 1  R L 乙 2 : R a  图丙中,灯泡与电阻并联,由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 I 1 : I 2  R R b =丙 L : 由图象甲可知,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而乙图中灯泡两端电压比丙图中小,所以 则 即 R R乙 L L 丙 a  1 b ab <1 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ABC.由图象甲可知,在电流相同时,灯泡的电压较大,即 U U 1 2 则 由前面的解答可知 则可得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U U : 1 a  1 2 1 a   1 b 1b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