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资料共1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北京延庆区初三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及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单位中,属于电压单位的是( ) B. 欧姆 C. 安培 D. 伏特 A. 焦耳 【答案】D 【解析】 【详解】焦耳是功的单位,欧姆是电阻的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单位,伏特是电压的单位。 故选 D。 2. 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B. 玻璃 C. 塑料 D. 金属 A. 橡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橡胶不容易导电属 于绝缘体,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故 D 符合题意 3. 如图所示是便携式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此过程中,该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 ) A. 电源 【答案】A 【解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 【详解】在用充电宝正给手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电能由充电宝转移到手机电池,在电路中 手机电池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而充电宝提供了电能相当于电源。 故选 A。 4. 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同种正电荷之间应相互排斥,两球应该远离,故 A 不符合题意; B.正、负异种电荷之间应相互吸引,两球相互靠近,故 B 符合题意; C.同种负电荷之间应相互排斥,两球应该远离,故 C 不符合题意; D.正、负异种电荷之间应相互吸引,两球应该相互靠近,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 L1 与 L2 串联的是 A. C. 【答案】D 【解析】 B. D. 【详解】AB.图中的开关闭合时,两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因此两灯泡并联;故 AB 项 不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都闭合时,对 L2 短路,只有灯泡 L1 连入电路;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闭合时,两灯泡首尾相接,因此两灯泡串联连接.故 D 项符合题意; 6. 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 用电器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C. 只要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D.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通过它的电流越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并不只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故 A 错误; B.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用电器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故 B 正确; C.只有闭合回路才有电流,若电路两端有电压,但断路电路中是没有电流的,故 C 错误; D.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但并不表明通过它的电流越小,故 D 错误。 7. 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dùnmóuduōgài)”。这 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或玳瑁的甲壳(顿牟)能吸引(掇)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 屑末(芥)。这一记述说明( ) A. 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 自然界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C. 摩擦后的琥珀带有磁性吸引了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 D. 摩擦后的琥珀与芥菜子、干草等的微小屑末带上了同种电荷 【答案】A 【解析】 【详解】AB.《论衡•乱龙》一书中提到的“摩擦玳瑁能吸引草屑”等现象说明: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 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只有磁性材料才具有磁性,琥珀不是磁性材料,无法获得磁性,故 C 不符合题意; D.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琥珀被摩擦后带了电,轻小的干草不带电,所以琥珀能吸引干 草,故 D 不符合题意。 8. 如图所示为一实物电路连接图,与之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B. D. A.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实物电路图画电路图时,可以根据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画出各电路原件回 到负极,有分支为并联,无分支为串联. 【详解】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在 L2 处分成两支,一支通过 L2,到电源负极;一支通过 L1,再过 开关 S 到电源负极.所以此电路两灯并联,开关 S 控制 L1. 故选 A. 9. 某款玩具电动汽车上安装有电动机和小灯泡,它们既可以各自独立工作,又可以同时工 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D. C.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使用时,灯泡和电动机既可以独立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说明小灯泡 L 和电动机 M 并联, 各由一个开关控制. 【详解】A、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 S2 控制 电动机,电动机不能独立工作,故 A 错误; B、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开关 S1 为总开关,控制小灯泡和电动机,开关 S2 只控制 小灯泡,小灯泡不能独立工作;故 B 错误; C、电动机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工作时相互影响;闭合开关 S2 对灯泡短路,小灯泡不能 独立工作;故 C 错误; D、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工作时互不影响;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其中滑片 P 向右滑动,能使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未接入电路,故滑片 P 向右滑动不会改变电阻大 小,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滑片 P 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左段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增多,故电阻变大, 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接线方式将所有的电阻丝全部连入了电路,故故滑片 P 向右滑动不会改变
电阻大小,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滑片 P 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右段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减少,故电阻变小,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 L1 电流的电路是 A. C. 【答案】C 【解析】 B. D. 【详解】A.电流表位于干路正进负出,测干路电流,不符合题意; B.电流表与灯 L1 串联,但正负接线柱接反,不符合题意; C.电流表与灯 L1 串联,且正进负出,能测通过灯 L1 电流,符合题意; D.电流表与灯 L2 串联,且正进负出,能测通过灯 L2 电流,不符合题意。 12.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 后,小灯泡 L1、L2 均发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 B. 通过灯 L2 的电流小于通过电源的电流 C. 灯 L1 和灯 L2 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 灯 L1 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B.闭合开关 S 后,小灯泡 L1、L2 为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故 A 正确,B 错误;
C.小灯泡 L1、L2 为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两灯电阻不同时,电压不相等,故 C 错误; D.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故 D 错误。 故选 A。 13. 如图是电阻 R1、R2 的 I-U 关系图像。由图可知( ) A. 电阻 R2>R1 B. R1 两端的电压越大,其阻值越大 C. 通过 R2 的电流越小,其阻值越小 D. 将 R1、R2 串联接在电路中,R1 两端的电压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 I-U 关系图可知,当电压相同时,R2 电流大于 R1 电流,电阻较小,故 A 错误; B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电压无关,与通过的电流无关,故 BC 错误; D.将 R1、R2 串联接在电路中,电流相等,由图像可知,R1 电阻较大,根据 U=IR 可得 R1 两端 的电压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14. 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利用该半导体的特性设计一个通过电 表示数反映温度高低的电路,要求温度升高时,电表示数增大。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所 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半导体并联,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中的电流;因为并 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半导体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因为并联电路两 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且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半导体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温度升高时, 半导体的阻值变小,则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 公式 U=IR 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C 项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定值电阻 R0 与半导体串联,电压表测量半导体两端电压;当温度升高时,半 导体的阻值变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半导体分得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 R0 为 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 3V 并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调节滑动变阻器 Rp 使电压表示数为 2V。则( ) A. 通过 RP 的电流为 0.3A B. 通过 RP 的电流为 0.1A C. RP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0Ω D. RP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5Ω 【答案】D 【解析】 【详解】AB.RP 与 R0 串联,通过 RP 的电流等于 R0 中电流,即 I p  I 0  0 U R 0  2V 0.2A 10Ω  故 AB 错误; CD.RP 两端的电压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