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北师大版)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 1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
1.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也叫百分率。下面的百分率中,可以超过 100%的是(
)。
A. 增长率
【答案】A
【解析】
B. 合格率
C. 成活率
【分析】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发芽率、及格率、合格率、正确率、达标率能达到
100%,增长率能超过 100%,出米率、出粉率、出油率达不到 10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可以超过 100%的是增长率。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百。
2. 下面三个数中,(
A.
2
7
【答案】B
【解析】
)最接近 0.6。
13
20
B.
C.
4
11
【分析】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逐一把三
个选项的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出各个小数与 0.6 的差,差最小的数就是最接近 0.6 的数,
据此解答。
【详解】A.
2
7
=2÷7≈0.29;0.6-0.29=0.31;
B.
C.
13
20
4
11
=13÷20=0.65;0.65-0.6=0.05;
=4÷11≈0.36;0.6-0.36=0.24
0.31>0.24>0.05,所以
13
20
最接近 0.6。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小数减法的计算以及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3. 下图竖式计算中所使用的运算定律是(
)。
A. 加法结合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交换律
D. 乘法分
配律
【答案】D
【解析】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
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
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据
此可知,计算 24×12,先分别算出 24 与 2、24 与 10 的积,再相加,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详解】计算 24×12,先分别算出 24 与 2、24 与 10 的积,再相加,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 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4. 制作一个无盖的水桶,以下哪种铁皮可供搭配?应选择(
)。
A. ①和④
【答案】B
【解析】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周长=π×半径×2,代入数据,求出直径是 3cm 和半径是 4cm
的圆的周长,再进行比较,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即可搭配成圆柱形水桶,据此解答。
【详解】直径 3cm 圆的周长:
3.14×3=9.42(cm)
半径 4cm 的圆的周长:
3.14×4×2
=12.56×2
=25.12(cm)
9.42=9.42
②和③可以搭配。
故答案为:B
【点睛】利用圆柱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
5. 下面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三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B. 圆柱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成反比例
C. 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答案】B
【解析】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对应的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
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既不是比值、乘积
一定,就不成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A.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原题干
说法正确;
B.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体积与高成正比例,原题干说法错误;
C.一个人的年龄和体重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正比例意义和辨识,反比例意义和辨识进行解答。
6. 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
5
B. 乙班男生比女生多全班人数的 40%
C. 甲班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女生人数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两个扇形统计图给出的数据,对照选项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据图分析,甲班女生占甲班人数的40%,40%=0.4=
2
5
,所以该选项正确,但不
符合题意。
B.据图分析,乙班男生人数占全班 70%,女生占 30%,70%-30%=40%,所以乙班男生比女
生多全班人数的 40%,该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虽然甲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0%,乙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30%,但是两个班总人
数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不能说甲班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女生人数多,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
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
2
,
1
8
∶
1
4
=
1
2
,所以 2∶4 和
1
8
∶
1
4
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
)来
7. 因为 2∶4=
判断的。
A. 比的基本性质
B. 比例的基本性质
C. 比例的意义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可以
组成比例,据此解答即可。
1
4
【详解】2∶4=
1
8
,
∶
1
2
=
1
2
,所以 2∶4 和
1
8
∶
1
4
可以组成比例,这是根据比例的意义
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在下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运用了数形结合的策略。
A. 在平面内用数对确定的物体的位置
B.
1
2
1
3
3
6
2
6
5
6
C. 计算 2.5 1.4 时,先看成 25 14 ,再在积中添上小数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
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
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详解】A。在平面内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属于数对确定具体的位置;
B.利用分数的直观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体会“只有平均分得的份数形同,也
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属于数形结合策略;
C.计算 2.5×1.4 时,先看出 25×14,再在积中添上小数点,属于积的变化规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形结合的掌握。
9. 袋子里放“9 白 1 黑”10 个大小一样的球,任意摸一个再放回去,妙妙连续摸了 9 次都
是白球,她第 10 次摸到的(
)。
A. 一定是黑球
B. 一定是白球
C. 可能是黑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定”表示确定事件,“可能”表示不确定事件,“不可能”属于确定事件中的
必然事件。袋子中放了“9 白 1 黑”10 个大小一样的球,因为是任意摸一个再放回去,前面
9 次摸到的球的颜色,并不能决定第 10 次摸到的球的颜色,据此分析即可。
【详解】A.因为 10 个球中有白球,所以摸到的也可能是白球,一定是黑球错误。
B.因为 10 个球中有黑球,所以摸到的也可能是黑球,一定是白球错误。
C.只要袋子里有黑球,就有摸到的可能性,所以第 10 次也有可能摸到黑球。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该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然后进一
步根据题目进行分析。
10. 购买鸡蛋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就是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图形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购买鸡蛋的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图像是经过原
点的直线,据此解答。
【详解】A.
,是经过原点的直线,是正比例图形;
B.
,经过原点,但不是直线,不是正比例图形;
C.
,经过原点,但不是直线,不是正比例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正比例图形的特征进行解答。
二、用心填一填。本大题共 10 小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1.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已公布,全国共有人口 1411778724 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
(
),将这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亿。
【答案】
①. 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七万八千七百二十四
②. 14.11778724
③.
14.12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出来,其
余数位连续几个 0 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此数;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在亿位后面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末尾的 0 去掉,再在末尾
加上“亿”字;
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千分位上的数字大小确定,利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详解】1411778724 读作: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七万八千七百二十四
1411778724=14.11778724 亿
1411778724≈14.12 亿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以及改写时要带计数单位。
12. 如图所示的线上,被圈中的有很多数,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答案】2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一格表示 0.5 万,所以圈中的部分表示的数大于 1.5 万小于 2.5 万,这
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 万。
【详解】由分析可知:
如图所示的线上,被圈中的有很多数,这些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 万。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及求近似数,看懂圈出部分表示的数是解题的关键。
13. 下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长方形面积的(
)%。
【答案】78.5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半径等于正方形边长的圆的面积的一半,长方形
的长等于正方形边长×2;宽等于正方形边长;设正方形的边长是 1,则圆的半径是 1;长方
形长 1×2=2;宽=1;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长×宽;代入数据,求出圆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再用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100%,代入
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设正方形边长是 1,则圆的半径:1;长方形长:1×2=2;宽:1。
3.14×12÷2÷(2×1)×100%
=3.14÷2÷2×100%
=1.57÷2×100%
=0.785×100%
=78.5%
【点睛】利用圆的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率
问题)的知识进行解答。
14. 把圆柱形木料从中间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 56.52cm2,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
) 3cm 。
【答案】282.6
【解析】
【分析】根据圆柱的切割特点可知,切开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2 个圆柱的底面的面积,
用增加的面积÷2,求出圆柱的一个底面的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
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56.52÷2×10
=28.26×10
=282.6(cm3)
【点睛】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进行解答,关键明确增加的表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之间的
关系。
15.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 2 分米,高是 3 分米,做这个水桶至少需要铁皮
(
(
)平方分米,若水桶盛满水放入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铁块,则水会溢出
)升。
【答案】
①. 21.98
②. 3.14
【解析】
【分析】做这个水桶需要铁皮的面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侧面积;溢出水的体积等于圆
锥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1
3
【详解】3.14×(2÷2)2+3.14×2×3
V
2
r h
;据此解答。
=3.14×1+3.14×2×3
=3.14+18.84
=21.98(平方分米)
1
3
×3.14×(2÷2)2×3
=
=
1
3
1
3
×3.14×3
×3×3.14
=3.14(立方分米)
3.14 立方分米=3.14 升
【点睛】掌握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