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年湖南衡阳市衡阳县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卷及
答案(人教版)
考生注意:
1.本卷时量:90 分钟,满分:100 分共六道大题。
2.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学校、班次、姓名、考号在答题试卷上写清楚。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十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
各 位 都 是 0 , 这 个 数 是 (
), 改 写 成 用 “ 万 ” 作 单 位 的 数 是
(
)。
【答案】
①. 1409000
②. 140.9 万
【解析】
【分析】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即 1;十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即 4;千位是最
大的一位数,即 9;其余各位都是 0;据此写出这个数。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 0 去掉,
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详解】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十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数,
其余各位都是 0,这个数是 1409000。
1409000=140.9 万
【点睛】本题考查奇数、合数的意义、整数的写法以及改写,改写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2. 3∶(
)=
15
=0.6=12÷(
)=(
)%=(
)成。
【答案】5;9;20;60;六
【解析】
【分析】先将小数化成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以及它们通用的基本性质进行填
空;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即可,再根据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确
定成数。
【详解】0.6=
3
5
=3÷5;15÷5×3=9;12÷3×5=20;0.6=60%=六成
【点睛】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比的前项,分母相当于除数、比的后项。
3. 1.25 时=(
)时(
)分
2 吨 80 千克=(
)吨
【答案】
①. 1
②. 15
③. 2.08
【解析】
【分析】根据进率:1 时=60 分,1 吨=1000 千克;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
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1.25 时=1 时+0.25 时
0.25×60=15(分)
1.25 时=1 时 15 分
(2)80÷1000=0.08(吨)
2+0.08=2.08(吨)
2 吨 80 千克=2.08 吨
【点睛】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转换方向是单位换算的关键。
4.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10,这个数最大为(
),
最小为(
)。
【答案】
①. 4.104
②. 4.095
【解析】
【分析】要考虑 4.10 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 4.10,有 4.100、
4.101、4.102、4.103、4.104,其中最大是 4.104;“五入”得到的 4.10,有 4.095、4.096、
4.097、4.098、4.099,其中最小是 4.095。
【详解】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10,这个数最大为 4.104,最小
为 4.095。
【点睛】已知小数的近似数,利用“四舍”法得到最大的原数,“五入”法得到最小的原数。
5. 甲乙两人同时从 A 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 60m,记作﹢60m,则乙向北走 45m,记作
(
)m。
【答案】﹣45
【解析】
【分析】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向南走记作正,那么向北走就记作负,
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甲向南走 60m,记作﹢60m,则乙向北走 45m,记作﹣45m。
【点睛】掌握正负数的意义,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6. 把 10 克盐放入 100 克水中,那么盐和盐水的比是(
);一间教室长 12 米,宽 8
米,画在比例尺是 1∶300 的平面图上,这间教室的长应该画(
)厘米。
【答案】
①. 1∶11
②. 4
【解析】
【分析】盐水=盐+水,据此求出盐水的质量,然后用盐的质量比上盐水的质量即可;根据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求出教室的长。
【详解】10∶(10+100)
=10∶110
=(10÷10)∶(110 ÷10)
=1∶11
12 米=1200 厘米
1200×
1
300
=4(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比例尺,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解题的关键。
7. 甲数除以乙数,商 6 余 5,如果甲、乙两数都乘 10,那么商(
)余(
)。
【答案】
①. 6
②. 50
【解析】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法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商不变,余数随
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详解】由分析可知:
5×10=50
所以如果甲、乙两数都乘 10,那么商 6 余 50。
【点睛】本题考查商不变的规律,明确余数随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8. 李红有 4 件衬衣,2 条裤子,一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答案】8
【解析】
【分析】每件衬衣都可以有 2 条裤子进行搭配,衬衣数量×裤子数量=所有不同的搭配方法,
据此分析。
【详解】4×2=8(种)
【点睛】关键是不重复也不遗漏,想清楚所有搭配方法。
9. 张老师把 800 元钱存入银行,定期 2 年,年利率为 2.25%,到期时应该可以取出
(
)元.
【答案】1045
【解析】
【详解】略
10. 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的比是 1∶2∶3,这是一个(
)三角形。
【答案】直角
【解析】
【分析】用三角形内角和乘最大角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即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进而判断。
【详解】180×
3
1 2 3
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180×
1
2
=90(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即可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分)
11.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
)
【答案】×
【解析】
【详解】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所以只有等底等高圆柱
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3 倍,并不是所有的圆柱的体积都是圆锥体积的 3 倍。
故答案 为:×
12. 分母大于分子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最简分数的意义解答,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是最简分数,分母大于分子
的分数分子分母不一定互质,可举例证明。
【详解】
6
8
的分子小于分母但是它不是最简分数,所以分母大于分子的分数,一定是最简
分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简分数的意义。
13.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个是质数,另一个一定是合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
叫做质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由此解答。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 2,和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1 和 3,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
是质数;
两个相邻的自然数一个是质数,另一个一定是合数,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14. 方程一定是等式。 (
)
【答案】√
【解析】
【详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故方程一定是等式结论是正确的。
15. 除 2 外,其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除 2 以外的质数都是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除 2 外,其他任意两个质数的和都是偶数。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数与偶数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5 分)
16. 一瓶矿泉水大约是 550(
)。
B. mL
C.
2m
D.
3m
A. L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实际,结合对容积(体积)单位的认识,直接选出正确选项即可。
【详解】一瓶矿泉水大约是 550mL。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容积(体积)单位,对常见容积(体积)单位有清晰的认识是解题的关
键。
17. 某班今天有 48 人到校,有 2 人请假,求这个班今天出勤率的正确算式是(
)。
A. 2÷48×100%
B. 2÷(48+2)×100%
C. 48÷(48+2)
×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出勤率是指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先用 48+2 求得总人数,再用出勤人数除
以总人数乘 100%即可。
【详解】48÷(48+2)×100%
=48÷50×100%
=96%
答:这个班今天出勤率是 96%。
故选 C。
【点睛】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
由此求解。
18. 小明生病住院了,医生测量并记录他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用(
)统计最好。
A. 折线统计图
B. 条形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答案】A
【解析】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作用是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
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
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特点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
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详解】小明生病住院了,医生测量并记录他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用折线统计图统计最好。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熟悉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
19. 甲数的
2
3
A. 大于
是 18,乙数的
3
4
是 18,甲数(
)乙数。
B. 小于
C. 等于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分别求出甲和乙,然后比较即可。
3
2
=27
2
3
4
3
=18×
=24
【详解】甲:18÷
3
4
=18×
乙:18÷
27>24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与应用。
20. 一根木料锯成 4 段,需 6 分钟,如果锯成 7 段,需(
)分钟。
A. 10.5
【答案】B
【解析】
B. 12
C. 14
【分析】一根木料锯成 4 段,需要锯 3 次,共 6 分钟,用总时间除以锯的次数,即可求出锯
1 次所需要的时间;如果锯成 7 段,需要锯 6 次,再乘锯 1 次所需要的时间,即可得解。
【详解】6÷(4-1)
=6÷3
=2(分钟)
(7-1)×2
=6×2
=12(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明确段数和锯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32 分)
21. 直接写出得数。
2.58 7.42
15
8
1.25 0.8
798 204
4 75
910 70
1
23
3
5
【答案】13;300;10;1;
7
12
;40;1000
32
5
1
4
;
【解析】
2
5
1
10
22. 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算。
1 2
4 5
3 4
0.125 32 25%
3.68
1
2
2.09
8
15
5
6
7
9
1
3
2
5
;1;
【答案】
368;1
【解析】
【分析】(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 3÷4 化为
(2)把 0.125 化为分数形式
1
8
,25%化为分数形式
3
4
1
4
计算即可;
,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即可;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即可。
2
5
3 4
【详解】
1 2
4 5
3 2
4 5
3
4
1 2
4 5
1
2
5
4
2 1
5
2
5
0.125 32 25%
1
4
1
32
8
14
4
=1
3.68
1
2
1
10
2.09
3.68
1
2.1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