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初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
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46 分)
1. 古埃及人因经常测量被尼罗河定期泛滥冲毁田亩的面积的需要,催生了古埃及的数学与
几何学。这反映了古埃及(
)
A. 是世界上最先进文明
B. 农业经济促进文明产生
C. 奠定了西方文明基础
D. 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古埃及人因经常测量被尼罗河定期泛滥冲毁田亩的面积的需要,催生了
古埃及的数学与几何学。这说明了古代农业经济促进文明产生,B 项正确;是世界上最先进
文明说法错误,排除 A 项;题干没有体现奠定了西方文明基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排除
CD 项。故选 B 项。
2. 胡夫金字塔使用了 230 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 2300 公斤。据估计,大约 84000 劳力
每年工作 80 天,耗时 20 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 环境的优越
B. 城市的兴盛
C. 王权的强大
D. 战争的
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的修建体现了古
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材料中修建金字塔动用人力和无力体现出古代埃及王权的强大,C 项
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环境的优越、城市的兴盛以及战争的频繁,排除 A、B 和 D 项。故选 C
项。
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
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A. 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商业的繁荣
B. 是一部体系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 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 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可知,损
坏他人的私有土地需赔偿,这体现出《汉谟拉比法典》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业的内容,排除;B 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
除;D 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其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排除。故选 C。
4.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对于印度而言,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低种姓人群更容易
感染病毒。下列关于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国王属于婆罗门,掌控一切
B. 早期的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 一吠舍男子迎娶婆罗门女子
D. “不可接触者”属于首陀罗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B 项正确;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
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排除 A 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排除 C 项;最卑贱
的“不可接触者”属于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5. 雅典“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城邦所有的法令、
法律、公民大会和 500 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这
说明雅典民主制注重
A. 公民的参与
B. 决策的公正
C. 政策的执行
D. 公民的
监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雅典城邦所有的法令、法律、公民大会和 500 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
收支账目都公布于广场之上,以供公民们查询,这有利于公民了解城邦的法律、法令以及收
支账目等,便于公民的监督,因此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下重视公民的监督,D 项正确;题干
强调的不是公民的参与,而是公民对城邦法律、法令等的监督,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不是
决策的过程或政策的执行,而是关注公民对城邦法律、法令等进行监督,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
6. 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衣衫褴褛、篷头垢面、声音嘶哑的老人哭诉:“罗马人,你
们看呐!”他脱下上衣,袒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这些,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
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受此事件影响,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
选出的两名保民官。保民官的职责是(_____)
A. 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B. 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
C. 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D. 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这些,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的信息,依
据所学可知,公元前 509 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掌握在由 300 名贵族组成
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
权力机关,平民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
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元老贵族一统天下的局
面终于被打破了,C 项符合题意;ABD 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 C。
7. 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
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C.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答案】A
【解析】
B. 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D. 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详解】根据材料“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
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
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
丁尼下令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罗马统治区域不断扩大,A 项正确;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材料没有涉及,排
除 B 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主制度达到鼎盛,排除 C 项;材料无法体现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 下图为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开始建造的帕特农神庙的遗址。他执政时期的主要成就有( )
A. 扩大公民权利
C. 灭亡波斯帝国
【答案】A
【解析】
B. 建立等级制度
D. 创立“元首制”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他”是伯里克利。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 5 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
当政期间,扩大公民的权力,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当时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
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A 项正确;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等
级制度——种姓制度。排除 B 项;亚历山大东征灭亡波斯帝国,排除 C 项;公元前 27 年屋
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9. 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
这说明《荷马史诗》(
)
A. 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 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 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 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
尼遗址的发掘”可知,依据《荷马史诗》德国商人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
明《荷马史诗》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A 项正确;《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古希腊的历
史故事,与埃及无关,排除 B 项;雅典民主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排除 C 项;《荷马
史诗》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
多值得研究的东西,但与哲学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0.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
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据此对罗马
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罗马法与雅典民主制一样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机会
D. 罗马法所维护的政治制度成为后世确立政体的典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
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
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形成了万民法体系,在内容上注重调解贸易和财产等经济和民事
纠纷。罗马法的这些内容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适应了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对罗马法的理解正确的是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要
影响。A 项正确;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精神和原则上,而不是具体规范,排
除 B 项;罗马法与雅典民主制一样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机会、罗马法所维护的政治制度
成为后世确立政体的典范,不符合史实,排除 CD 项。故选 A 项。
11. 史科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
和解读。图的史斜可以用来解读( )
A. 公历的缘起
B. 庄园的出现
C. 城市的自治
D. 大学的
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
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成为后来公历的基础,所以根据“儒略历”可知可以用来解
读公历的缘起,A 项正确;BCD 项与儒略历无关,排除。故选 A 项。
12.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让自己的士兵全部加入基督教。他这么做是因为( )
A. 罗马教会有重要地位
B. 法兰克王国实力强大
C. 已获得部下广泛支持
D. 要挽救基督教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之所以让自己的士兵全部加入基督
教,是因为当时罗马教会具有重要地位,克洛维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教会的支持,A 项正确;
克洛维这么做是为了获得教会的支持,而非法兰克王国势力强大、克洛维获得部下广泛支持,
更不是为了挽救基督教发展,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3. “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普待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材料说明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之间是
A. 契约关系
B. 对立关系
C. 平等关系平
D. 雇佣关
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可得出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中世纪欧洲封君
封臣制度之下,君主与封臣间的关系,是以土地为纽带而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A 项正确;
封君与封臣之间并不是对立的,也不平等,更不是一种雇佣关系,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点睛】
14. 题 22 图为欧洲中世纪庄园领地结构示意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中世纪西欧庄园(
)
A. 属于自给自足单位
B. 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 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D. 经济职能大于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庄园设总管、管家等,监督依附农民和奴仆的劳役,
负责庄园的收支、劳力支配、物资保管等。各庄园统由总管负责,各管家须定期向总管报告
经营情况,C 项正确;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排除 A 项;庄园依附农民每周
用 3~4 天无偿为庄园主耕种,其收获全归庄园主。这是劳役地租的表现形式,排除 B 项;
经济职能大于政治与题干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5. 法国国王 1437 年下令取消巴黎大学免税的特权,1445 年又免去巴黎大学的司法特权,
1449 年再取消巴黎大学师生的罢课权。可知中世纪大学(
)
A. 有相对的独立性
B. 逐渐走向了衰落
C. 受政治因素影响
D. 是城市
经济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巴黎大学的自治权被国王下令取消,说明政治因素对大学
发展影响较大,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有相对的独立性,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逐渐走
向了衰落,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是城市经济产物,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6. 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于 1167 年得到快速发展。它的校徽由三顶王冠
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由此可知
A. 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 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 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 中世纪的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牛津大学校徽中含有基督教的经典。说明基督教影响中
世纪文化教育,B 项正确;中世纪国王并不是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排除 A 项;材料中描述
的是基督教对于中世纪大学影响,不是说明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排除 C 项;中世纪大
学并没有脱离教会控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7. 《查士丁尼法典》明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
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C. 保证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D. 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宣布皇权无限,维护教会利益”、“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等信息可
知,《查士丁尼法典》维护皇权和教会利益,因此反映了该法典巩固政权的作用,D 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该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排除 A 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量刑定罪,排除 B 项;
这一法典并不是为了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8. 下图中的“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的微记,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原国王的弟弟逃亡,
后将其女儿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双头鹰徽记由此成为莫斯科公国国徽。莫斯科公
国使用“双头鹰徽记”的目的是( )
A. 印证婚姻的合法地位
B. 彰显国家的正统地位
C. 对封建割据势力镇压
D. 为扩张寻找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