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24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 下列著名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沈括:第一个发现磁偏角
)
B. 欧姆:首先通过实验得到电流跟电压、电阻定量关系
C. 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D. 焦耳:最先通过实验精确确定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世界上最早记述磁偏角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比西方早了 400 多年,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结论,这就是
欧姆定律,故 B 不符合题意;
C.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安培研究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故 C 符合题意;
D.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
定律。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九年级小明同学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错误的是(
)
A. 把九上物理课本从教室地面拾回桌面所做的功约 2J
B. 教室里一盏 20W 的 LED 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 0.3A
C.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D. 超导体电阻是 0Ω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九上物理课本的质量约
课桌的高度约
250g=0.25kg
80cm=0.8m
把课本从教室地面拾回桌面所做的功
W=Gh=mgh=0.25kg×10N/kg×0.8m=2J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一盏 20W 的 LED 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P
U
20W 0.09A
220V
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经验证明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超导体的电阻为 0,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以下几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B.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C. 女孩端着盘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D. 足球离开足球运动员的脚,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对物体做功了,故 A 符
合题意;
B.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这样是有力但无距离,没有做功,故 B 不符合题意;
C.女孩端着盘子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虽然有力也有距离,但此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
力与距离垂直,没有做功,故 C 不符合题意;
D.足球在水平面上向前滚动一段距离,足球由于惯性而运动,足球脱离了脚,脚没有施加
力,对足球不做功,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 关于热量、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 0℃的冰内能为零
C.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 A 错误;
B.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所以 0℃的冰内能不为零,故 B 错误;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的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 C 错
误;
D.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的温度不一定高,则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
能大的物体,故 D 正确。
故选 D。
5. 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
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B. 该水果电池的电压是 0.6V
C. 两个相同水果电池并联后可提供更高电压
D. 电路中只要有水果电池做电源,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压表使用时,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
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 A 错误;
B.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分度值为 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 0.6V,故 B 正确;
C.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水果电池的电压之和,所以可以提
供更高电压,故 C 错误;
D.电路中除了要有电源以外,还需要构成闭合回路才能形成电流,故 D 错误。
故选 B。
6. 2022 年夏天高温为 1961 年以来最强,高温长达 34 天,最高达 40.1℃,在兴化市街头,
10 多台除尘增湿雾炮车开始在城区运行,为民众消除尘埃、增添凉爽,下列关于雾炮车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 尘埃粒子快速沉降到地面,说明分子热运动减慢了
B. 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并不断向外喷水时,动能不变
C. 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并不断向外喷水时,机械能不变
D. 雾炮车有强风导流装置,其内部电动机带动风机高速旋转产生强风,从而让雾喷得更远,
此过程中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尘埃粒子不是分子,尘埃粒子沉降到地面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该现象不能
说明分子热运动减慢了,故 A 错误;
BC.雾炮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并不断向外喷水的过程中,其速度不变,高度不变,但质量
变小,所以雾炮车的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也变小,故 BC 错误;
D.雾炮车内部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故 D 正确。
故选 D。
7. 如图是兴化某学校的自动饮料售货机,它可通过手机扫码(闭合开关 S1)或通过投币(闭
合开关 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开关 S3 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图
中符合上述情况的电路设计是(
)
A.
C.
【答案】A
【解析】
B.
D.
【详解】A.由图可知,开关 S1 和开关 S2 并联再和电动机串联,开关 S3 控制灯泡,可通过手
机扫码(闭合开关 S1)或通过投币(闭合开关 S2),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
时开关 S3 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故 A 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开关 S1 和开关 S2 都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开关 S2 和开关 S3 都闭合,灯泡才
能发光,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开关 S1 和开关 S2 都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开关 S1 和开关 S3 都闭合,灯泡才
能发光,故 C 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开关 S1 和开关 S2 都闭合,电动机才能工作,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 小明在学习了电功率知识后,观察了他家厨房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铭牌,电饭锅甲的额
定功率为 1300W,电压力锅乙的额定功率为 900W。在它们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电饭锅甲消耗电能多
B. 电压力锅乙消耗电能少
C. 电饭锅甲消耗电能快
D. 电压力锅乙消耗电能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W Pt 可知,消耗电能的多少,需要考虑时间因素,在不知道工作时间
的情况下,不能判断哪个电饭煲消耗的电能多,故 AB 错误;
CD.电饭锅的额定功率大于电压力锅的额定功率,根据物理意义,电饭锅消耗电能快,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9. 如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图乙是小明制作的一台简易电动机(线圈左侧轴的漆皮被刮
去一半,线圈右侧轴的漆皮被全部刮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工作的装置
B. 将图乙中金属支架的高度适当降低,线圈的转速会加快
C. 将图甲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线圈的转动方向不变
D. 图乙中刮去一半漆皮的轴与图甲中换向器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 A 错误;
B.将图乙中金属支架的高度降低,线圈距离磁体较近,磁体磁性较强,线圈受到的作用力
增大,线圈的转速会加快,故 B 正确;
C.将图甲中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线图中电流的方向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改变,故 C 错误;
D.将图乙中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半周,线圈在转动的过程中,
电流的方向不变,只有半周有电流,线圈在没有电流通过时不再受力的作用,由于具有惯性
能持续的转动下去,与图甲的换向器的作用不同,故 D 错误。
故选 B。
10.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用测电笔来判断家里电灯的开关是接在火线上还是接在零线
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断开开关后用测电笔分别检测开关的两个接线柱,发现一个
接线柱氖管发光,另一个接线柱氖管不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确定,开关接在火线上
B. 可以确定,开关接在零线上
C. 闭合开关,再检测这两个接线柱才能判断开关接在火线上还是零线上
D. 闭合开关,再检测这两个接线柱也不能判断开关接在火线上还是零线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先闭合,再断开,灯泡正常发光,用测电笔分别测开关的两个接线柱,发现一个接
线柱氖管发光,这说明该接线柱与火线相连,另一个接线柱氖管不发光,说明该接线柱与零
线相连,无法判断开关是接在零线上还是火线上,闭合开关,如果开关接在零线上,用测电
笔分别检测开关的两个接线柱,相当于用测电笔检测零线,所以氖管不发光。
故选 C。
11.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25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 5Ω、10Ω、15Ω、20Ω和 25Ω。依次更换电
阻 R,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C. 用 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小
D. 5 次实验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之比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实验中多次改变了电阻大小,控制每次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其目的是探究电
流与电阻关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故 AB 错误;
C.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
两端的电压不变,由乙可知,用 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 P=UI
可知,用 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故 C 错误;
D.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
两端的电压不变,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不变,由串联分压可知,串联电路中各
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阻之比,则 5 次实验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与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之比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 D。
12. 如图甲是定值电阻 R 和标有“8V
8W”灯泡 L 的 I-U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源电
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为 0~3A,滑动变阻器标有 20Ω 1A 字样,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
开关 S1,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移到 b 端时,灯泡 L 的实际功率为 1W。在保证电路安全的
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12V
B. 定值电阻 R1 的阻值为 10Ω
C.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1A
D. 当开关 S、S1 闭合,S2 断开时,调节滑片 P,整个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为 14.4W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当闭合开关 S、S2,断开开关 S1 时,灯泡 L 和 R2 串联;将滑动变阻器 R2 的滑片
P 移到 b 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 20Ω;由题可知,此时灯泡 L 的实际功率为 lW,
观察图甲可得,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L 实=2V,IL 实=0.5A;即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I'=0.5A;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电源电压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
U
2
最大
I R
2
最大
U U
U
2
L
实
0.5A 20Ω 10V
2V 10V 12V
UR
I
1
1
1
6V 10Ω
0.6A
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已知灯泡标有“8V
8W”,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
P
U
8W 1A
8V
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 S、S1 闭合,S2 断开时,R1 和 R2 串联,根据 P=UI 可知,电流越大,电路的总功率
越大;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都安全的前提下,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可增大电路
中的电流;若 R2 接入的电阻为 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U
R
1
12V 1.2A
10Ω
大于滑动变阻器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1A,因此为保证电路安全,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