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资料共1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 1.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羊角锤 手推车 B. D. 筷子 核桃夹子 A. C.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B 符合题意; C.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将一本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 ) B. 20J C. 2J D. 0.2J A. 200J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本物理课本大约 0.25kg,重力 G mg  0.25kg 10N/kg=2.5N  课桌大约 0.8m 高,所以,将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 故选 C。 W Gh  2.5N 0.8m 2J   3.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 S 后,电路正常工作,下列关于 A、B、C三处电流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A. C. I I A A   I I B B   I I C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D. I I A A   I I B B   I I C C I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 A  I B 故 BCD 选项错误,A 选项正确。 故选 A。  , I C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 示,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舱在此过程中 (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高度变小,则返回舱的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减小,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应选 A. 5. 下列事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 C.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D. 活塞迅速下压,筒内棉花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双手互相摩擦,手会发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从滑梯滑下,克服摩擦做功,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臀部的内能,故 B 不符合 题意; C.对试管加热,管内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管内水的内能,故 C 符合题意; D.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增加筒内空气 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司机未能推动汽车但费了很大的力,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D. 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有力,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女 孩对箱子做了功,故 A 正确; B.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物体施加的一个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距离,吊车没有对货物做功,故 B 错误; C.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司机对汽车没有做功, 故 C 错误; 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能继续滚动是由于惯性,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不再做功,故 D 错误。 故选 A。 7.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 传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它所对应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 A 不正确; 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 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 B 不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即使温度更低也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 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不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发生热传递.故 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中考的热点. 8. 由比热容的定义 c  Q  ,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t m t ) 0 ) A.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单位体积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的公式 c  Q  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t-t0)变形而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m t t ) 0 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 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故选 D。 9. 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 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 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 定高,故 A 错误;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 B 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偏低,如斜面,斜面越陡,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故 C 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某学校的前、后两个门各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 闭合开关时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图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后门开关控 制绿灯,故 C 符合题意.故 C 符合题意. 【点睛】绿灯亮,表示人在后门按开关,红灯亮表示前门人在前门按开关;说明两灯互不影 响,即为并联关系,且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 路,均为串联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11. 旗杆顶上的滑轮是 __(选填“定”或“动” ) 滑轮;其实质是一个 __杠杆,其特点 是不能省力,但可以 __。 【答案】 ①. 定 ②. 等臂 ③. 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详解】[1][2][3]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变,所以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定 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它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2.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___能;酒精的热值是 3.0 10 J/kg  7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一瓶 500g 的酒精用掉一半,则剩下酒精的热值是 ___J/kg。 【答案】 ①. 内 ②. 1kg 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 3.0 10 J  ③. 3.0 10 7 【解析】 【分析】 【详解】[1][2]酒精燃烧过程就是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值是指 1kg 某种燃料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因此,酒精的热值是 烧放出的热量是 7 3.0 10 J  。 3.0 10 J/kg  7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kg 的酒精完全燃 [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所以,剩下 酒精的热值还是 3.0 10 J/kg  7 。 13.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 __,同一个滑轮组在不同的做功过 程中机械效率是 __(选填“相同”或“不同” ) 的,用滑轮组提起一袋水泥,提高机械效 率的一个有效措施是__。 【答案】 ①. 省功 ②. 不同 ③.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解析】 【详解】[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所以,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 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滑轮组在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是   W W 有 总  Gh s F   1 n Gh  G G nh 动  G G G  动     1 G G 动 1  所以,同一个滑轮组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是不同。  [3]由 1 1 G  动 知道,用滑轮组提起一袋水泥,提高机械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减小动滑 G 轮的重力。 14. 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 3S ,断开 1S 、 2S ,则灯 1L 、 2L 是 __联;如果闭合开关 1S 与 2S ,断开 3S ,则灯 1L 、 2L 是 __联;若同时闭合 1S 、 2S 和 3S ,会造成 __。 【答案】 ①. 串 ②. 并 ③. 电源短路 【解析】 【详解】[1] 只闭合开关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开关 3S 、灯 2L 、 1L 回到 负极,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故灯 1L 、 2L 串联。 [2] 当闭合开关 1S 与 2S 、断开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 2S 分支,一支经过灯 1L , 另一支经过灯 2L 、开关 1S ,然后两支汇合共同回到负极,所以灯 1L 、 2L 并联。 [3]同时闭合开关 1S 、 2S 和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经过 S3、S1 直接到电源负极,形成了电 源短路,这种电路时不允许的。 15. 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就表明这个物体具有 __。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小车 的动能越大,这种研究方法叫 __。将同一个小车从不同高度自由下滑,看哪次木块被推得 远,是想探究动能大小跟 __是否有关。
【答案】 ①. 能量##能 ②. 转换法 ③. 速度 【解析】 【详解】[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实验中用看得见的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3]将同一个小车从不同高度自由下滑,小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不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是否有关。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 a 、b 分别与标 有“  ”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电流是从导线 ______(填“ a ”或“b ” ) 流入电流表,说明电流表接线柱______。纠正后为了减少误差, 应将导线 a 与标有“______”的接线柱相连,b 与标有“______”的接线柱相连。 ①. a ②. 接反了 ③. 0.6 ④.  【答案】 【解析】 【详解】[1][2]由图知,电流表指针偏向了 0 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所 以电流从导线 a 进入了电流表。 [3][4]此时电流表使用 0 3A 量程时,分度值 0.1A ,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4A 。为测量正 确并且读数误差较小,需要改变进入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改接小量程,所以需要将导线 a 与 标有“0.6”的接线柱相连,b 与标有“  ”的接线柱相连。 17. 一辆新能源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30km ,发动机提供的牵引 力是 600N。则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__J,行驶时间为__s,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__kW。 【答案】 【解析】 ①. 1.8 10 7 ②. 1500 ③. 12 【详解】[1]汽车行驶的路程 牵引力做的功 s  30km=3 10 m  4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