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中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符合题意)
1. 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羊角锤
手推车
B.
D.
筷子
核桃夹子
A.
C.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B 符合题意;
C.手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将一本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本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
)
B. 20J
C. 2J
D. 0.2J
A. 200J
【答案】C
【解析】
【详解】一本物理课本大约 0.25kg,重力
G mg
0.25kg 10N/kg=2.5N
课桌大约 0.8m 高,所以,将一本掉在地上的物理书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
故选 C。
W Gh
2.5N 0.8m 2J
3.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 S 后,电路正常工作,下列关于 A、B、C三处电流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A.
C.
I
I
A
A
I
I
B
B
I
I
C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B.
D.
I
I
A
A
I
I
B
B
I
I
C
C
I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是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 A
I
B
故 BCD 选项错误,A 选项正确。
故选 A。
,
I
C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
示,为我国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情景.返回舱在此过程中 (
)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高度变小,则返回舱的动能减小、
重力势能减小,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应选 A.
5. 下列事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
C.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D.
活塞迅速下压,筒内棉花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双手互相摩擦,手会发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
B.从滑梯滑下,克服摩擦做功,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臀部的内能,故 B 不符合
题意;
C.对试管加热,管内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管内水的内能,故 C
符合题意;
D.活塞迅速下压,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增加筒内空气
内能,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 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
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
司机未能推动汽车但费了很大的力,司机对汽车做了功
D.
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有力,且沿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女
孩对箱子做了功,故 A 正确;
B.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物体施加的一个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距离,吊车没有对货物做功,故 B 错误;
C.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虽然有力但没有距离,所以司机对汽车没有做功,
故 C 错误;
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能继续滚动是由于惯性,此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不再做功,故 D
错误。
故选 A。
7.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 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
传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热量是一过程量,它所对应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
A 不正确;
B.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
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故 B 不正确;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即使温度更低也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分子都在永不
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不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发生热传递.故 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是中考的热点.
8. 由比热容的定义
c
Q
,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t
m t
)
0
)
A.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
C. 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单位体积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的公式
c
Q
是由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t-t0)变形而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
m t
t
)
0
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
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故选 D。
9. 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 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 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做功多,有用功不一定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
定高,故 A 错误;
B.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 B 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偏低,如斜面,斜面越陡,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故 C 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某学校的前、后两个门各装一个开关,传达室内有红、绿两盏灯和电池组,若前门来人
闭合开关时红灯亮,后门来人闭合开关时绿灯亮,图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两个灯泡并联,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后门开关控
制绿灯,故 C 符合题意.故 C 符合题意.
【点睛】绿灯亮,表示人在后门按开关,红灯亮表示前门人在前门按开关;说明两灯互不影
响,即为并联关系,且后门的控制开关与绿灯在同一支路,前门的控制开关与红灯在同一支
路,均为串联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
11. 旗杆顶上的滑轮是 __(选填“定”或“动” ) 滑轮;其实质是一个 __杠杆,其特点
是不能省力,但可以 __。
【答案】
①. 定
②. 等臂
③. 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
【详解】[1][2][3]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变,所以旗杆顶部的滑轮是定滑轮,定
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它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2. 酒精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 ___能;酒精的热值是
3.0 10 J/kg
7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一瓶 500g 的酒精用掉一半,则剩下酒精的热值是 ___J/kg。
【答案】 ①. 内
②. 1kg 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
3.0 10 J
③.
3.0 10
7
【解析】
【分析】
【详解】[1][2]酒精燃烧过程就是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值是指 1kg 某种燃料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因此,酒精的热值是
烧放出的热量是
7
3.0 10 J
。
3.0 10 J/kg
7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kg 的酒精完全燃
[3]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所以,剩下
酒精的热值还是
3.0 10 J/kg
7
。
13.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 __,同一个滑轮组在不同的做功过
程中机械效率是 __(选填“相同”或“不同” ) 的,用滑轮组提起一袋水泥,提高机械效
率的一个有效措施是__。
【答案】
①. 省功
②. 不同
③. 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解析】
【详解】[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所以,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
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2]滑轮组在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是
W
W
有
总
Gh
s
F
1
n
Gh
G G nh
动
G
G G
动
1
G
G
动
1
所以,同一个滑轮组在不同的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是不同。
[3]由 1
1
G
动 知道,用滑轮组提起一袋水泥,提高机械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是减小动滑
G
轮的重力。
14. 如图所示,如果闭合开关 3S ,断开 1S 、 2S ,则灯 1L 、 2L 是 __联;如果闭合开关 1S 与
2S ,断开 3S ,则灯 1L 、 2L 是 __联;若同时闭合 1S 、 2S 和 3S ,会造成 __。
【答案】
①. 串
②. 并
③. 电源短路
【解析】
【详解】[1] 只闭合开关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开关 3S 、灯 2L 、 1L 回到
负极,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故灯 1L 、 2L 串联。
[2] 当闭合开关 1S 与 2S 、断开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 2S 分支,一支经过灯 1L ,
另一支经过灯 2L 、开关 1S ,然后两支汇合共同回到负极,所以灯 1L 、 2L 并联。
[3]同时闭合开关 1S 、 2S 和 3S 时,电流从电源正极经过 S3、S1 直接到电源负极,形成了电
源短路,这种电路时不允许的。
15. 一个物体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就表明这个物体具有 __。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木块被撞得越远,表明小车
的动能越大,这种研究方法叫 __。将同一个小车从不同高度自由下滑,看哪次木块被推得
远,是想探究动能大小跟 __是否有关。
【答案】
①. 能量##能
②. 转换法
③. 速度
【解析】
【详解】[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具有做功的本领,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实验中用看得见的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采用的是转换法。
[3]将同一个小车从不同高度自由下滑,小车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不同,是想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是否有关。
16.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 a 、b 分别与标
有“ ”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电流是从导线
______(填“ a ”或“b ” ) 流入电流表,说明电流表接线柱______。纠正后为了减少误差,
应将导线 a 与标有“______”的接线柱相连,b 与标有“______”的接线柱相连。
①. a
②. 接反了
③. 0.6
④.
【答案】
【解析】
【详解】[1][2]由图知,电流表指针偏向了 0 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所
以电流从导线 a 进入了电流表。
[3][4]此时电流表使用 0 3A 量程时,分度值 0.1A ,所以电流表示数为0.4A 。为测量正
确并且读数误差较小,需要改变进入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改接小量程,所以需要将导线 a 与
标有“0.6”的接线柱相连,b 与标有“ ”的接线柱相连。
17. 一辆新能源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30km ,发动机提供的牵引
力是 600N。则此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__J,行驶时间为__s,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__kW。
【答案】
【解析】
①.
1.8 10
7
②. 1500
③. 12
【详解】[1]汽车行驶的路程
牵引力做的功
s
30km=3 10 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