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北京海淀区初三第一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及答
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共 40 分)
1.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
是
A. 拉瓦锡
【答案】A
【解析】
B. 阿伏伽德罗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详解】A、法国的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的组成,故 A 正确;
B、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 B 错误;
C、1869 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故 C 错误;
D、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故 D 错误。故选 A。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稀有气
A. 氮气
体
【答案】A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
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3.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
A. 氢气
C. 氮气
【答案】B
【解析】
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B. 氧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用途。
B. 氧气
D. 二氧化碳
4. 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B. 铁
C. 锌
D. 硫
A. 铜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素的分类标准是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偏旁,带“钅”字旁的属于金属元素;带“石”
字旁、“气”字头、“氵旁的属于非金属元素据此判断,铜、铁、锌都属于金属元素,硫属
于非金属元素。
故选 D。
【点睛】明确元素的分类标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是
B. 漏斗
D. 水槽
A. 量筒
C. 烧杯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仪器是漏斗。故选:B。
6.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B. 木炭
C. 酒精
D. 氢气
A. 红磷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后生成了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固体小颗粒会迅速分散形成大量白
烟,故正确;
B、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白烟,故错误;
C、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白烟,故错误。
D、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能产生白烟,故错误。
故选 A。
7.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中子数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 B。
考点:原子的结构。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8. 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图示正确的是
A. 装满酒精
B. 点燃酒精灯
C. 用酒精灯加热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
3
,故选项 A 错误;
B.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失火,故选项 B 错
误;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故
选项 C 正确;
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故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9. 下列符号中,表示 2 个氯原子的是
B. 2Cl2
C. 2Cl
D. 2Cl-
A. Cl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表示 2 个氯原子的是 C.2Cl.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的意义。
10. 下列做法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 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B
【解析】
B. 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
D. 控制有害烟尘排放
【详解】A、积极参与植树造林,能涵蓄水源、保持水土;能防风固沙,预防沙尘天气;能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制造氧气,减少温室气体,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增加了尾气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
空气质量。选项 B 符合题意;
C、燃放烟花爆竹,在爆炸过程会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和各种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并产生大量的烟尘颗粒,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大大降低空气质量。减少
燃放烟花爆竹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控制有害烟尘排放,可以有效的降低烟尘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
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密闭的矿泉水瓶中,1 滴水蒸发为水蒸气,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间隔
B. 分子个数
C. 分子质量
D. 分子种
类
【答案】A
【解析】
【详解】水蒸发为水蒸气,是一个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数目、质量没有
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
故选 A 。
12.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B.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水
C. 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
D. 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
酸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
【详解】A、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反应物是多种,不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氧化汞 加热 汞+氧气,是一变多,是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D、硫酸铜+氢氧化钠 氢氧化铜+硫酸钠,反应物是多种,不是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13.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
【答案】D
【解析】
B.
D.
【详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氧元素显-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 A 错误;
B.铜是一种单质,是由铜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符号的写法
是“一大二小”,所以铜的化学式为 Cu,故选项 B 错误;
C.硫酸钾中,钾元素显+1 价,硫酸根显-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
知,其化学式为:K2SO4,故选项 C 错误;
D.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 价,氢氧根显-1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可知,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
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
14. 下列节水措施不恰当...的是
A. 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B. 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 用洗菜水冲洗马桶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D
【解析】
【详解】A、工厂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用洗菜水冲洗马桶,可以实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 D。
15.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A. 元素种类不同
C. 分子种类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B. 原子种类不同
D.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分子种类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详解】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是因为
二者的分子种类不同;
故选:C。
16. 关于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B. 其中的小卵石可以起过滤作用
C. 其中的活性炭可以起吸附作用
D. 可以得到与蒸馏水净化程度相同的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的净化过程分析。
【详解】A、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污水中的臭味,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卵石可以过滤掉较大的杂质,可以起到过滤效果,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可以起吸附作用,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物,简易净水器得到的水是混合物,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
17. 下列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的中子数
C.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
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A.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 A
错误;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中子数,故选项 B 错误;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选项 C 错
误;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正确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
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 某同学用粘了一半二氧化锰粉末的玻璃片(如图)进行实验,验证了“二氧化锰是过氧
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玻璃片放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玻
璃片表面
从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玻璃片,再将
玻璃片上粘有二氧化锰粉末的部分
放入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
分别称量放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干
燥玻璃片的质量为 m1 和 m2
有二氧化锰粉末的一半表面有
大量气泡产生,另一半没有明
显现象
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
大量气泡
m1 不等 m2
将玻璃片放入水中,观察玻璃片表面 没有明显现象
A
B
C
D
B. B
C. C
D. D
A. A
【答案】C
【解析】
【分析】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详解】A、二氧化锰具有催化效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将玻璃片放入过氧化氢溶
液,观察玻璃片表面,有二氧化锰粉末的一半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半没有明显现象,
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从过氧化氢溶液中取出玻璃片,再将玻璃片上粘有
二氧化锰粉末的部分放入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另一份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现象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分别称量放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干燥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