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四川泸州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选择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正月(zhèng)B.瞅见(qiū)C.褐色(hè)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通宵 焉知非福 B.惊皇 司空见贯 C.衰思 不可思意
3.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日中则如盘盂(及格)
B.孔子不能决也(判断,决断)
C.粉骨碎身浑不怕(水不清)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群乌合之众积极配合,取得了学校篮球比赛的冠军。
B.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C.他去世后,子孙们将他送回了家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5.下列词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走进教室 走马观花
B.自愧弗如 弗若之矣
C.孰为汝多知乎 一知半解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石灰吟》的作者是清朝诗人于谦。
B.我们学习的课文《猫》《母鸡》以及《北京的春节》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C.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作品《骑鹅旅行记》里的儿童形象。
7.与“我有不懂的问题会随时向别人请教”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
A.难道我有不懂的问题会随时向别人请教吗?
B.我有不懂的问题不会随时向别人请教。
C.我会随时向别人请教我不懂的问题。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博物馆展出了一批新出土的文物。
B.设立“世界图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读书的乐趣。
C.通过地震,使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
9.朗读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思援/弓缴而/射之。
10.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批评的选项是(
)
A.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二、词句段积累与运用
11.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狼牙山五壮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的姓氏按音序排序依次为:
宋学义、葛振林、马宝玉、胡德林和胡福才。
(2)我不认识“消弭”的“弭”字,可以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认识它,应先查“弓”
部,再查 6 画。
(3)朗读“连长,我去炸掉它!”时应读出坚决果断的语气。
(4)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指擅长,因此“多愁善感”指有很多忧愁,擅长忧伤。
12.请在下面选一句话,作为感谢老师的赠言,抄写下来送给老师。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选择:
抄写:
13.读拼音,写汉字。
高尔基曾说:书 jí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寂 mò
时的精神盛
yàn
,是徘徊时明亮的航 biāo
,是 chè
底斩
断愚昧无知的利剑。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坚持读书吧!
14.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填序号)。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A.见
B.
C.垂头
D.
知著
欲试
气
然不同
(2)马上就轮到我们班进行拔河比赛了,大家摩拳擦掌、
。
(3)少数民族姑娘能歌善舞,饮食风俗虽然与我们
,但心却紧紧相连。
15.《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
”委婉
表达了思念之情;“路遥知马力,
”告诉我们时间长久就能
看出人心的善恶;想想赞美李大钊为了人民利益无论是面对敌人诱惑,还是严刑拷打都宁
死 不 屈 的 精 神 , 可 以 引 用 《 竹 石 》 中
“
句
“
诗
,
也
可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
”这两
以
引
用
司
马
迁
的
”这句名言。
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慈祥的面容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2)当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借
助身边事物写几句话表达心情“好”的状态。
放 学 回 家 路 上
树 林 里
去 游 乐 园 玩 心 情
好:
17.你们班围绕《鲁滨逊漂流记》开展了哪些阅读活动?请写出至少两条推荐阅读《鲁滨
逊漂流记》的理由。
三、阅读理解。
阅读关于“成都大运会”的三篇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ㅤㅤ成都大运会,即成都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 2001 年北京大运会、2011
年深圳大运会之后,又一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大运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
合运动会。原定举办时间为 2021 年 8 月 18 日至 29 日,因全球疫情形势影响,延期至
2023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8 日,比赛项目包括田径、跳水等 18 个大项、269 个小项。
材料二
ㅤㅤ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
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
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成都大运会吉祥物为一只名叫“蓉宝”
的大熊猫,整个造型呈奔跑姿态,手持“31”字样的大运火炬,耳朵、眼睛、尾巴呈现火
焰形态,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一一川剧的脸谱样式。成都大运会主视觉以大运会
会徽为基底,色彩丰富象征着成都的热辣与时尚,同时融入成都的地标剪影,将成都的城
市体育文化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以梦为马的青年追求完美融合。
材料三:
18.成都大运会是中国大陆第(
)次承办的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19.成都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共设置
块金牌;会徽主体“U”
字母中结合天府文化元素的核心图形是
。
20.“成都大运会”举办时间是 2023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8 日,为什么会徽上却显示
“2021”字样呢?
阅读短文《草地夜行(节选)》,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ㅤ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
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
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哇!
ㅤㅤ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
ㅤㅤ……
ㅤㅤ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
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
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哇!你看,太阳快落山了,天黑以前
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ㅤㅤ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了一大段。
ㅤㅤ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
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ㅤㅤ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
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ㅤㅤ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
了。”
ㅤㅤ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
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记住革
命!……”
ㅤㅤ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ㅤㅤ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
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ㅤㅤ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
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
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
进的方向走去。
21.给文中带□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2.画“横线”线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省略说话的内容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23.文章主要是按(
)顺序来写的。
A.时间 B.事情发展 C.地点转换
24.短文以“行”为线索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详写的是(
)。
A.“我”掉队艰难独行。
B.老同志背“我”前行,陷入泥潭。
C.“我”带着老同志的期待坚定前行。
25.“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又
看
看
我
”
是
“
为
;
因
。
26.“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表达了我
的心情。
27 . 文 中 画 “ 波 浪 线 ” 的 句 子 两 次 写 到 草 地 的 天 气 , 前 后 呼 应 , 作 用
是
28.请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
29 . 读 了 短 文 , 我 认 为 文 中 的 “ 他 ” 是 一
个
的人。
30.请写出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四、习作表达(25 分)
31.作文。
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不住笑,有时又让人忍
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
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我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不少于 400 字。
1.【答案】C
答案解析部分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加点字读音,A 项中“正月(zhèng)”应读 zhēng;
B 项中“瞅见(qiū)”应读 chǒu;
C 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
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
能顺利作答。
2.【答案】A
【解析】【分析】A 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
B 项中“惊皇”应写作“惊惶”,“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C 项中“衰思”应写作“哀思”;“不可思意”应写作“不可思议”;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
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
3.【答案】B
【解析】【分析】A 项中“及日中则如盘盂”意思是等到中午太阳像盘子那么大,“及”
是等到的意思;
B 项“孔子不能决也”意思是孔子不能决断,这项对加点字理解是正确的;
C 项中“粉骨碎身浑不怕”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全都不害怕,“浑”是全部的意思,这
项对加点字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
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
判断。
4.【答案】B
【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句子和词语,A 项中“乌合之众”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
织纪律的人群,含有贬义,结合句子中“积极配合,取得了学校篮球比赛的冠军”,词语
运用错误。
B 项“聚精会神”是精力集中的意思,这项中成语运用正确;
C 项“死得其所”意思是死的有意义有价值,这句中“他去世后,子孙们将他送回了家
乡”,词语与句子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
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
择。
5.【答案】B
【解析】【分析】A 项“走进教室”中“走”是步行的意思;“走马观花”的“走”是跑
的意思;
B 项中“自愧弗如 弗若之矣”中的“弗”都是“不”的意思;
C 项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知”通“智”,是智慧、学识的意思;“一知半解”中
“知”是知道的意思。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
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
判断。
6.【答案】B
【解析】【分析】A 项中《石灰吟》作者是明代于谦,这项表述错误;
B 项中对课文作者的表述是正确的;
C 项中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人物,这项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考查对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
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
7.【答案】C
【解析】【分析】阅读题目中句子,A 项是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
B 项是否定句,与题目中句子意思不同;
C 项中句子是陈述句,与题目中句子意思一致。结合各项中句子的意思,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句子内容和表达方法
等方面的学习积累,结合题目中对句子理解的表述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正确解答。
8.【答案】A
【解析】【分析】A 项句子表述正确,没有语病;
B 项中“鼓励”与“乐趣”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鼓励”比作“激发”;
C 项中这句中句子缺少主语,应该把“使”去掉。
故答案为:A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
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
9.【答案】B
【解析】【分析】“思援弓繳而射之”意思是想要拉开弓箭把鸿鹄射下来,节奏应该是
“思/援弓缴/而射之。”,B 项中对句子节奏划分全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停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对每一选
项中的句子进行正确分析,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进行作答。
10.【答案】C
【解析】【分析】A 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
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B 像“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意思是教育人们要居安思危;
C 项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
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结合各项中句子,应该选择 C 项。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格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平时学习积累
的格言,依据格言的意思进行正确运用和作答。
11.【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错误
【解析】【分析】(1)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的姓氏音序分别是 M G
S H H,按照音序表顺序,这项表述错误;
(2)对于不认识的字应该用部首查字法,进行查字典;“弭”查“弓”部,再查 6 画;这
项表述正确;
(3)“连长,我去炸掉它!”这句话表现了董存瑞面对敌人的碉堡,决心要炸掉碉堡的勇
敢和坚定,这项表述正确;
(4)《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书法代表作,这项表述错误。
(5)“通国之善弈者也”中“善”指擅长,“多愁善感”的“善”是“容易”的意思,这
项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错误;
【点评】题目考查对音序、汉字部首以及课文句子、汉字字义等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
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