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3-2024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守(gè) 眺.望(tiào) 箴.言(zhēn) 附庸风娅.(yǎ) B. 妖娆.(ráo) 栈.桥(zhàn) 豢.养(huàn) 孜孜.不倦(zī) C. 旁鹜.(wù) 坍.塌(tān) 桑梓.(zhǐ) 矫揉.造作(jiǎo) D. 娉.婷(pìng) 恣雎.(suī) 潮汛.(xùn) 断章.取义(zhā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恪.守(gè)——kè,附庸风娅——附庸风雅; C.旁鹜——旁骛,桑梓.(zhǐ)——zǐ; D.娉.婷(pìng)——pīng; 故选 B。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歌德曾经说过:“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面对_________的世界,始终 与民族共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的中国青年,________发奋学习、踏实苦干、 不断创新,________能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无愧于神圣的责任,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党和人 民事业发展的进程中________灿烂的青春之花。 A. 日新月异 只有 才 绽放 B. 一日千里 如果 就 绽放 C. 日新月异 如果 就 开放 D. 一日千里 只有 才 开放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 常用用法,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
作答。结合语境中“与时代齐发展”、“创新”等词句,可辨析,第一空处,“日新月异” 最恰当;后两空通过语意分析,要填一个条件性关联词,所以“只有……才”最恰当。故选 A。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结果往往会很糟糕。②当然,选择角... 度.不能乱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判断和分析基础上报的角度,才具有..可靠性,③如果还不行, 那就再换,直到找到适合的路为止。④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⑤比如遇到困难.... 时,这条路走不通了。那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⑥所以面对一些选择时、就要敢于打破常 规,另辟蹊径。 A. “只有”是介词,“具有”是形容词,“选择角度”“遇到困难”都是动宾短语。 B. “生活中,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一句中,“生活中”作定语。 C. “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变通,一条道走到黑,那么结果往往会很糟糕。”是假设关系复 句。 D. 将语段中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②⑥⑤③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能力。 A.有误,“只有”是连词,“具有”是动词; B.有误,“生活中”作状语; D.有误,④句总领全文,提出中心观点“理解事物需要有多个角度”,放在第一句;接着第 ⑤句举出“遇到困难”的例子,承接开头,放在第二句;③句中“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换” 和⑤句中的“那就要换一条新的路试试”照应,应放在第三句;第①句则从反面论证,写出 了不懂变通,“结果往往会很糟糕”的后果,放在第四句;接着②句则进行补充,强调“选 择角度”要“有科学的判断和分析的基础”,放在第五句;最后,根据第⑥句的“所以”, 可知,总结全文,放在最后一句,故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④⑤③①②⑥; 故选 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 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 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等。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乌克兰某镇上一个贫苦工人家的小儿子。父亲死得早, 母亲做苦力养家糊口,哥哥是个铁路工人。小学时的保尔就嫉恶如仇,敢做敢想。 D. 《水浒传》塑造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的鲁智深;头脑简单、直爽率真的李逵;崇尚忠 义、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的武松等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莫泊桑是法国作家; 故选 A。 名著阅读(3 分) 5.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推荐理由 诗歌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答案】诗歌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 内涵,诗歌形象明朗纯净,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推荐语。 《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 1954 年 7 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
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 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 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 这首诗给人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 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第一节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恶浪“无休止”的“扑”,是为 了反衬出礁石的坚定、顽强的抗争性格。第二节通过正面描写礁石的外貌、神态,活画出它 的百折不回、乐观从容的伟大形象。全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 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 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笑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 的斗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 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诗歌形象明朗纯净, 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精神。 示例: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意象之中,“礁石”是诗人主观情感 的外化。在诗人眼中,“礁石”带有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还带有永不屈服的反 抗力量。全诗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洋溢着一种昂扬奋发的乐观情绪, 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佳作。 6. 古诗文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__,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 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玉盘珍羞直万钱 ②. 晓镜但愁云鬓改 ③. 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 中庭生旅谷 ⑤. 今日听君歌一曲 ⑥. 暂凭杯酒长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 的“羞、直、鬓、达、侯、庭、暂”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诗文阅读(17 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金陵驿二首(其一)① 宋·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释】①这首诗是祥兴元年(1278 年)文天祥被俘后。次年被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 途经金陵时所作。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 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B. 甲诗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仅将自己辛苦带兵打仗和朝廷兵败两件事相对举。 C. 乙诗第一句中的“转”字用得精妙到位,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 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突出诗人的无限怅惘。 D. 两首诗的尾联都表现了诗人以死报国的决心。甲诗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充满阳刚之气; 乙诗凄清哀婉,外柔内刚,沉挚悲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B.甲诗首联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来概括, 而不是“将自己辛苦带兵打仗和朝廷兵败两件事相对举”; 故选 B。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岳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 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妹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 不受,阶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 “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 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8.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以.物喜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 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瞑(《醉翁亭记》) C. 玠益敬服.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 遂.绝不饮 遂.逐齐师(《曹刿论战》) 9.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0.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吴 玠 素 服 飞 愿 与 交 欢 饰 名 姝 道 之 11. 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 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答案】8. D 9. (1)在朝廷上做官心系百姓;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不忘记关
注国家安危。 (2)文臣不吝惜钱,武臣不吝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10.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11. 共同点:忧国忧民,先忧后乐。乙文所写的岳飞孝顺母亲和不贪美色,岳飞关于天下太 平的看法是甲文所未论及的。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连词,因为/介词,按照; B.动词,归依/动词,聚拢; C.动词,佩服/动词,穿戴; D.都是副词,于是,就; 故选 D。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 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 (1)重点词语:居:处于,在;庙堂:指朝廷;高:身处高位;则:就;江湖:旧时指隐 士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四方各地,此处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忧:担忧;句中“之”是定语 后置标志词,即“高庙堂”“远江湖”; (2)重点词语:爱:贪爱;惜:顾惜。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 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把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吴玠素服飞”是 一句完整的主谓宾语句,表示完整的意思,写出了吴玠对岳飞的态度,在其后断开一处,“愿 与交欢”写出了吴玠想要结交的想法,在其后也断开一处,故断句为:吴玠素服飞/愿与交 欢/饰名姝遗之。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概括和内容理解概括。
第一问: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可知,甲文的观点是“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由乙文“少豪饮,帝 戒之……遂绝不饮”可知,岳飞知错就改,不再贪酒;由“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 灭,何以家为?’”可知,岳飞不贪富贵豪宅,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因此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与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共同点是:忧国忧民,先忧后乐。 第二问:由乙文“飞至孝,……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可知,岳 飞孝顺母亲;由“吴玠……饰名姝遗之。飞……却不受”可知,岳飞不贪美色;由“文臣不 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可知,岳飞对天下如何才能太平有自己的看法,这是几件 事是甲文所没有论及的。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 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 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 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 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文: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住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寻找他母亲,并把她接了回来。 他的母亲患病,经久难愈,岳飞就一定要亲自给母亲喂药。岳飞的母亲去世,岳飞三天不吃 不喝。家中没有婢女伺候。吴玠一向敬仰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 飞说:“主上终日为国事操劳,怎么会是臣子贪图享乐之时?”岳飞推辞,没有接受,吴玠 更加敬仰岳飞了。 岳飞年少时嗜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在某天到了河朔,才可以这样酗酒。”于是从此不再 饮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家事!” 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 三、现代文阅读(36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1911 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的后代。1929 年钱学森考入 上海交通大学。1935 年,他去美国深造,在航空、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引起 美国军界、科学界极大震动。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