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初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卷及答案
一、基础(26 分)
1.(9 分)学校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①guǎng mào 的小说世界,在这里陶冶性情,获得的不只是
知识的营养,却是真实的生命成长;与小说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或欣喜或②yǒu qī,把
现实苦恼消解得荡然无存。感受小说的魅力,更不应该④_____地评判高下,而要⑤_____
地沉浸阅读,产生深刻的人生体验。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横线中。
A.断章取义
B.设身处地
C.抽丝剥茧
③
④
⑤
(3)小说虽是俗文学,但却汇聚诗文精粹,请你根据提示
雅词
A
B
来源
意义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
指代家乡。
梓,必恭敬止。”
《 孟 子 • 梁 惠 王 下 》:
“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竹
“
以迎王师”。
器。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
酵而成的饮料。形容军队受
到群众热烈欢迎的情况。
(4)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下来。
2.(2 分)关于小说,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读小说要把握叙事视角,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均采用儿童视角。
B.讽刺小说以讽刺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表达深刻主题,如《儒林外史》。
C.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可使情节跌宕有致,《智取生辰纲》就是典型的明暗双线结构。
D.小说往往以个性化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如写刘姥姥滑稽搞笑凸显其通晓人情。
3.(3 分)小说家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你从于勒、范进、
杨志中任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
示例:
闰土
紫色的面庞
银色的项圈
你在记忆里闪光
燃起童年的回想
4.(10 分)默写。
(1)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2)三年谪宦此栖迟,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行人莫问当年事,
。(许浑《咸阳城东楼》)
(4)
(5)
(6)
,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深圳人是这座城市最独特的一道风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梦想在这里拼搏。即
使遭遇困境,也乐观自勉“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本应佳节团圆,却坚守深圳
,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5.(2 分)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上阕叙事,回顾过往生活;下阕抒情,思虑未来前途,慷慨悲歌。
B.这首词精于炼字,上阕的“强”字唱出作者不甘命运摆布的心声。
C.下阕借典抒情,化用“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苦闷悔恨的复杂心理。
D.这首词作于民族危机深重时,体现出秋瑾舍小家为大义的民族精神。
二、阅读(46 分)
6.(11 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
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彗
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怀怒未发,休
祲降于天,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晋毕阳之孙豫让①,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②,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
氏,知伯死于赵襄子③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心动,执问涂者,
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注: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知伯的家臣。②知伯: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③赵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有删改)
襄子:春秋末叶晋国卿,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秦王怫然..怒
②寡人谕.矣
③去而就.知伯
④执.问涂者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样是
A.【甲】文中唐雎用排比句式来驳斥秦王,并挺剑而起,令秦王害怕。
B.【乙】文中的赵襄子识才爱才,认为豫让是个贤人,并由此重用他。
C.【甲】【乙】两文通过个性化语言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性格。
D.【乙】文“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断句是错误的。
(4)钱穆先生认为:凡能志道明道行道善道者,在中国谓之士。概括甲乙两文中“士”
的精神,并说说你将如何传承这种精神。
7.(11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07 年,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诞生,经过多方讨论,“大国重器”的命名,开
始公开向社会征集。2013 年,2018 年嫦娥四号中继卫星被名为“鹊桥”,2019 年发射的
暗物质探测卫星,却饱含着中国人一听就能明白的浪漫主义。不管身在地球哪一方,看
到嫦娥飞向月球,都会为这中国式浪漫会心一笑,油然而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选自“光明网”2020 年 12 月 5 日)
【材料二】
(一)明朝皇帝戴上墨镜,扭动穿着黄袍的身体唱起了 RAP,很多对历史没什么
兴趣的年轻人也点开,笑着看完又迅速转发。故宫,正在以 600 多岁的“高龄”,上演一
出新时代的“变形计”。
(选自《北京晨报》2018 年 10 月 30 日)
(二)2020 年 4 月,敦煌研究院、腾讯影业、腾讯动漫联合推出敦煌动画剧,还
可以选择喜爱的角色进行配音互动。敦煌动画剧上线一个月,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
3700 万。
近几年来,从敦煌、故宫、秦陵到长城,腾讯影业一直在探索“数字内容创新+
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他们希望科技与文化的碰撞,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精神享受。
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选自《南方都市报》2020 年 5 月 21 日,有删改)
【材料三】
疫情期间全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使用中药情况
使用人数(人)
占总确诊人数百分比
74187
91.50%
总有效率
90%以上
(依据人民网 2020 年 11 月 13 日制作,有改动)
(依据 2020 年 6 月“新华网”《经此一疫,再看中医》调查结果制作)
(1)依据三则材料,在 A、C 三处填入事例,在 B 处填入观点。
文化传承
文化传统融入现代科技
A
B
敦煌动画上线
传统中医药具有强大生命力
C
(2)小华同学阅读材料三后,除了感觉到传统中医药具有强大生命力外,他还发现
①
。结合材料一和二,他提出解决办法:②
。
(3)根据这三则材料,小龙同学打算写一篇有关“文化传承”的文章,请你帮他拟一个
醒目而明确的标题
(4)同学们看过《穿越故宫来看你》后,聊起了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下图是他们的微信
聊天截图,你觉得哪位同学的发言更得体合理,说说理由。
8.(16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玻璃外的世界
安潇和
①我想到外面去,哪怕只有瞬间,哪怕不能回来。
②一层玻璃隔绝了世界。玻璃里面是黑色的土地、污浊的空气和颜色诡异的污水,而玻
璃外是金黄的草原、绿色的树以及未知的远方。我向往着外面,但我却出不去,玻璃拦
着我。
③我出生在这里,一个用玻璃保护着的脏兮兮的世界。母亲在我刚断奶时就去世了,只
留下父亲辛苦地将我养大。玻璃内生长的果子和水,父亲竭尽所能用树叶、羽毛制造过
滤网,帮我做出较干净的食物。也许还有完全干净的食物,我无法食用。
④据父亲说,我们原来在玻璃外生活,那里有明媚的阳光、干净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环
境越来越差,曾经的景色日渐消失……时间久了,呼吸污染的空气,喝着工厂排出的废
水。后来,洁净的世界突然又回归了!可人们赫然发现,自己已无法适应。干净的空气,
更像带着毒素一般。人们选择逃离,动手造出巨大的玻璃墙,将一切美好隔绝在外边。
这就是父亲和我的世界,一个让我能生存下去
⑤我家旁边的自动工厂,父亲一个人操作就可以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依然学习他
的工作。我没有朋友,给我做了一个小机器人,它能跑能跳,但它不是朋友。
⑥父亲恐惧外边,不管那里多么美丽,在他看来都是致命的。他很不情愿带我来玻璃旁
郊游,他都故意背对着玻璃,只凝望着自己的工厂。而我却把脸趴在玻璃上,兴奋地说:
“我想去外面的世界。”
⑦我忘不了父亲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混杂着恐惧、绝望与疑惑的表情,他没有回应
⑧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大多工作由我完成。当我真正独立操作时,父亲身体垮了。晚
上睡觉,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感觉每个字里都透着悲伤。最后,把机器人零件堆在坟
前。
⑨那天我独自来到玻璃旁,看着外面的世界。那个夜晚,玻璃内外都是黑的,玻璃内有
人造灯光,而外边是星光照耀大地。我摸着平整光滑的玻璃,想了一夜,外面的星光被
玻璃扭曲
⑩第一束阳光照在我脸上的时候,我使劲扔出那个小机器人,砸碎了玻璃。玻璃碎片倾
泻而下,却没有一片砸在我身上。那些坠落的玻璃碎片在触及大地后骤然消失,而高大
的玻璃墙也仿佛隐没。我踏入外面的草地,嗅到花朵的芳香,听到小溪的流水声。
⑪然后,我等待着死亡。可是死亡没有降临。我不知道为什么已经适应了外面的世界。
当我回头时,玻璃内的工厂、那座父亲的坟不见了,开始寻找我的生活。白天,我喝着
清冽的泉水,穿梭在丛林里。夜晚,我用树枝搭建起临时的床铺,看着星星入眠。
⑫我又走到了世界的边缘,一面玻璃墙。外面是肮脏的世界,浑浊的空气,黑色的河水,
以及被遮住的天空。我赶紧缩回我的世界。
⑬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好姑娘,建立了自己的家庭。那一栋红色屋顶的房子,是世界上
最好的地方。白鹭造访窗户的时候,我的儿子出生了。我给他最香甜的果子,将一切美
好的东西都给了他。他渐渐长大,周末的远游范围也越来越大,想给他讲一讲我曾经的
故事,还有他的爷爷。
⑭他整个身子趴在玻璃上,然后兴奋地说:“我想去外面的世界”。透过玻璃的反射,我
看见了我的脸,混杂着恐惧、绝望与疑惑,然后……
(选自《科幻世界》2019 年第 1 期)
链接材料: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
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
不得是孤独了。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杜小康只能与父亲说说话。奇怪的是,
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
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
(节选自曹文轩《孤独之旅》)
(1)小说围绕“玻璃墙”,讲述了三代人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说。
父亲的故事:
“我”的故事:
“我儿子”的故事:
(2)解读小说,可以从文章的反复处入手。试着从文中找出一例反复的句子,分析其表
达效果。
范例:第⑧段“我却把脸趴在玻璃上”和第⑩段“他整个身子趴在玻璃上”反复写同一
个动作,“我”和儿子年幼时都想要到玻璃外的世界,表达了孩童内心对于探求未知世界
的强烈渴望。
(3)小说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仔细阅读第⑨段中划线句子,用第
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我摸着平整光滑的玻璃,想了一夜,外面的星光被玻璃扭曲
(4)请你根据小说情节发展,为第⑭段省略号处加上一个合理的结尾。
(5)“孤独”也是小说永恒的主题之一,结合选文和课文链接,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积极
地面对孤独。
9.(4 分)读《水浒》要识人。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说鲁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
遇弱便扶,因为鲁智深有多次“遇酒不吃”。你怎么看待鲁智深的“吃酒”?请结合有关
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10.(4 分)读《水浒》要得法。“武松打虎”前后 18 处提到武松的“梢棒”,令读者以为它
必定是武松打虎的重要工具,然而: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将下来。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
出人意料的突发事件,把读者的心“悬”起来。请你结合具体情节,从白话小说
艺术手法的角度,请你另外再举出一例。
三、作文(45 分)
11.(45 分)2020 年 12 月 4 日,《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 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有两
个词供你写作参考:一是“后浪”,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后浪也就成为了当下年
轻一代的代名词,指的是聪明活泼又爱调皮捣蛋、时常做出出格之事的孩子,不多家长
被自家“神兽”气得血压上升、“七窍生烟”。
阅读以上材料,讲述身边“后浪”的故事,或者叙写自己的经历
要求:①自拟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12.2020 年 12 月 4 日,《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 2020 年度十大流行语,有两个词供你
写作参考:一是“后浪”,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后浪也就成为了当下年轻一代的
代名词,指的是聪明活泼又爱调皮捣蛋、时常做出出格之事的孩子,不多家长被自家“神
兽”气得血压上升、“七窍生烟”。
阅读以上材料,你正在读八年级的表弟恰好就是人们所说的“神兽”,让你的舅
舅舅妈心力交瘁。请你写一封信劝勉他,要求语言得体,有理有据。
要求:①自拟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一、基础(26 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9 分)学校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①guǎng mào 的小说世界,在这里陶冶性情,获得的不只是
知识的营养,却是真实的生命成长;与小说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或欣喜或②yǒu qī,把
现实苦恼消解得荡然无存。感受小说的魅力,更不应该④_____地评判高下,而要⑤_____
地沉浸阅读,产生深刻的人生体验。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广袤
② 忧戚
(2)请你结合语境,将正确的选项写到横线中。
A.断章取义
B.设身处地
C.抽丝剥茧
③ C ④ A ⑤
(3)小说虽是俗文学,但却汇聚诗文精粹,请你根据提示
雅词
A
B
来源
意义
《诗•小雅•小弁》:“维桑与
指代家乡。
梓,必恭敬止。”
《孟子•梁惠王下》:“ 箪食
“箪:古代用来盛饭食的竹
壶浆 以迎王师”。
器。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
酵而成的饮料。形容军队受
到群众热烈欢迎的情况。
(4)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下来。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guǎng mào”写作“广袤”,“yǒu qī”写作“忧
戚”。
(2)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判断。结合“不应该……
慢慢分析”可知,第③处应填写“抽丝剥茧”;结合“不应该……评判高下”可知,第④
处应填写“断章取义”;结合“要……沉浸阅读”可知,第⑤处应填写“设身处地”。
(3)本题考查积累能力。由“意义”一栏中“箪”“浆”的提示,结合对古文内容的掌
握可知,这里应填写“箪食壶浆”。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此句错在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原句却使用了表转折的关联词语“却”,可将“却”改为“更”。即正确的语句为:获得
的不只是知识的营养,更是真实的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