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田县人教版三年级上
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60 分钟完卷)
一、精心比较,慎重选择。(16 分)
1. 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
B. 1cm
C. 5mn
D. 1mm
A. 1dm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知,身份证的比较薄,厚度大约是 1mm。
【详解】一张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 1mm。
故答案为:D
【点睛】考查学生对所学长度单位大小的理解,结合生活常识解答。
2. 要使□74×3的乘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B. 2
C. 3
D. 4
A. 1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各选项中数字代入□74×3 的□中,算出积,再进行选择。
【详解】A.174×3=522,积是三位数;
B.274×3=822,积是三位数;
C.374×3=1122,积是四位数;
D.474×3=1422,积 是四位数。
3<4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是解题关键。
3. 计算 609×8 时,其中 6×8=48,表示 48 个(
)。
B. 十
C. 百
D. 千
A. 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609 中的 6 在百位上,表示 6 个百,6 与 8 的积 48 即表示 48 个百。
【详解】6×8=48,表示 48 个百。
故答案为:C
【点睛】学生应理解两三位数与一位数乘法中,每一步中数字的意义。
4. 李爷爷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菜地,菜地的一面靠墙。他用篱笆把菜地围起来,最多用多长
的篱笆?下面算式中正确的是(
)。
A. 5+3×2
B. 3+5×2
C. (5+3)×2
D. 5×2+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篱笆的长度是长方形的菜地的 2 个长和 1 个宽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3+5×2
=3+10
=13(m)
故答案为:B
【点睛】熟记长方形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5. 不计算,下面各个算式中乘积小于 2100 的是(
)。
B. 1080×2
C. 490×5
D. 685×3
A. 712×3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别估算出各选项中算式的积,再进行选择。
【详解】A.712×3
≈700×3
=2100
B.1080×2
≈1100×2
=2200
C.490×5
≈500×5
=2500
D.685×3
≈700×3
=2100
712>700,712×3>2100
685<700,685×3<2100
故答案 为:D
【点睛】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乘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再计算出
结果。
6. 图 1 与图 2 的周长相比,结果(
)。
A. 图 1 的周长更长
B. 一样长
C. 图 2 的周长更长
D. 无法确
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把图中 1 格的长度看作 1 厘米,图 1 的周长为 2 个 3 厘米、1 个 4 厘米,以及一条
折线长度的和,图 1 与图 2 种的折线长度相等;图 2 的周长为 2 个 3 厘米、1 个 4 厘米,以
及一条折线长度的和;由此可知周长相等。
【详解】图 1 周长=3 厘米+3 厘米+4 厘米+折线长度;
图 2 周长=3 厘米+3 厘米+4 厘米+折线长度;所以周长相同。
故答案为:B
【点睛】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即为这个图形的周长,考查学生对周长定义的应用情况。
7. O 的个数是●的 4 倍。●的个数增加 2 个,要使 O 的个数仍是●的 4 倍,O 需要增加(
)
个。
A. 16
【答案】C
【解析】
B. 12
C. 8
D. 4
【分析】现在●有 2 个,增加 2 个后是 4 个,而 O 的个数仍是●的 4 倍,即此时 O 的个数是
4 与 4 的积,再用这个数减原来 O 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2+2=4(个)
4×4-8
=16-8
=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分别求出现在 O 与●的个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在下图的长方形里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B. 16
C. 12
D. 8
A. 28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长方形内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剩下图形是长方
形,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宽是(8-6)厘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
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8-6=2(厘米)
(6+2)×2
=8×2
=16(厘米)
剩下图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二、填一填。(第 2 题 4 分,第 3 题 8 分,其余每题 2 分,共 22 分。)
9.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分米,周长是(
)分米。
【答案】16
【解析】
【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4×4=16(分米)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 分米,周长是(16)分米。
【点睛】熟记正方形周长公式是解题关键。
10. 5 分=(
)秒
10 吨=(
)千克
49 厘米-19 厘米=(
)分米
3 千米 50 米=(
)米
【答案】
①. 300
②. 10000
③. 3
④. 3050
【解析】
【分析】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要
除以进率。1 分=60 秒,据此把 5 分换算成用秒作单位;1 吨=1000 千克,据此把 10 吨换
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算出 49 厘米-19 厘米=30 厘米,根据 1 分米=10 厘米,把 30 厘米换
算成用分米作单位;1 千米=1000 米,据此把 3 千米换算成用米作单位再加上 50 米。
【详解】5×60=300(秒),5 分=300 秒;
10×1000=10000(千克),10 吨=10000 千克;
49 厘米-19 厘米=30 厘米,30÷10=3(分米),49 厘米-19 厘米=3 分米;
3×1000=3000(米),3000+50=3050(米),3 千米 50 米=3050 米。
5 分=(300)秒
10 吨=(10000)千克
49 厘米-19 厘米=(3)分米
3 千米 50 米=(3050)米
【点睛】熟记常用单位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11. 在括号填上“>”“<”或“=”。
80 秒(
)8 分
1 吨(
)50 千克+50 千克
100 分(
)1 时 30 分
1 米-20 厘米(
)8 分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 分=60 秒,把 8 分换算成用秒作单位再与 80 秒比较大小;1 吨=1000 千克,把
1 吨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再与 50 千克+50 千克的和比较大小;1 时=60 分,把 1 时 30 分换
算成用分作单位再与 100 分比较大小;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 厘米,把 1 米换算成用
厘米作单位算出 1 米-20 厘米的差,换算成用分米作单位后与 8 分米比较大小。
【详解】8×60=480(秒),80 秒<480 秒,80 秒<8 分;
1 吨=1000 千克,50 千克+50 千克=100 千克,1000 千克>100 千克,1 吨>50 千克+50
千克;
1 时 30 分=60 分+30 分=90(分),100 分>90 分,100 分>1 时 30 分;
1 米=100 厘米,100 厘米-20 厘米=80 厘米,80 厘米=8 分米,1 米-20 厘米=8 分米。
80 秒(<)8 分
1 吨(>)50 千克+50 千克
100 分(>)1 时 30 分
1 米-20 厘米(=)8 分米
【点睛】熟记常用单位间进率是解题关键。
12. 请你先在下面的图形中用阴影表示出分数,再比较两组分数的大小。
【答案】见详解
>;>
【解析】
【分析】把图形平均分成 10 份,涂其中的 7 份即表示
7
10
,涂其中的 3 份即表示
3
10
;
把图形平均分成 2 份,涂其中的 1 份即表示
把图形平均分成 3 份,涂其中的 1 份即表示
再根据涂色部分的多少进行比较大小。
;
;
1
2
1
3
【详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
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3. 三年(1)班 48 位同学去公园玩,门票每张 8 元。王老师准备 400 元钱购买门票,
(
)(括号里填“够”或“不够”)。我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够
②. 48×8≈400(元)
【解析】
【分析】每张门票 8 元,48 乘 8 即可求出买门票需要多少元,再与 400 元进行比较即可;
也可以采用估算,把 48 看作 50,50 与 8 的积是 400,因为 48 比 50 小,所以 48 与 8 的积
小于 400。
【详解】48×8=384(元)
384<400,买门票够了,48×8≈50×8=400(元)
【点睛】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再计算。
14. 用两个长 6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答案】30
【解析】
【分析】将两个长方形的宽重合,即可拼成一个宽是 3 厘米,长是 6+6=12 厘米的一个长
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再乘 2 即可求出其周长。
【详解】6×2=12(厘米)
(12+3)×2
=15×2
=30(厘米)
周长是 30 厘米。
【点睛】确定如何拼才能得到一个长方形是关键,将两个长方形的宽靠在一起拼接。
15. 乐乐用 20 厘米的直尺测量窗户的高度,量完 7 次后,还剩 16 厘米,窗户的高度是
(
)厘米。
【答案】156
【解析】
【分析】直尺的长度乘量的次数在加上剩下长度可以算出窗户的高度是(20×7+16)厘米。
【详解】20×7+16
=140+16
=156(厘米)
乐乐用 20 厘米的直尺测量窗户的高度,量完 7 次后,还剩 16 厘米,窗户的高度是(156)
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乘加乘减混合计算及应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6. 张阿姨买了一张 10:45 从莆田出发到上海的动车票,根据火车站的规定,张阿姨最迟
应在(
)前到达检票口。
【答案】10:40
【解析】
【分析】莆田出发到上海的动车发车时间减去 5 分钟就是张阿姨最迟到达检票口时间。
【详解】10 时 45 分-5 分=10 时 40 分
张阿姨买了一张 10:45 从莆田出发到上海的动车票,根据火车站的规定,张阿姨最迟应在
(10:40)前到达检票口。
【点睛】熟练掌握时间的推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三、算一算。(10+18=28 分)
17. 直接写得数。
85-37=
2
9
37+53=
3
9
250+590=
39×6=
63×4≈
700-430=
997×0=
792×8≈
21
7
【答案】48;840;234;240;
90;270;0;6400;
5
7
【解析】
【详解】略
5
9
18.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8+529=
208×5=
★805-258=
354×9=
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