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
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28 分。)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
一本新华字典厚 30(
)。
做核酸的棉签长约 15(
小朋友一拃长约(
)厘米。
做一节眼保健操需要(
)。
)
分钟。
王老师家上个月用水大约 8(
)。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约 6300
(
)。
【答案】
①. 毫米##mm
②. 厘米##cm
③. 15
④. 5
⑤. 吨##t
⑥.
千米##k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以及数据填空即可。
【详解】一本新华字典厚 30 毫米。
做核酸的棉签长约 15 厘米。
小朋友一拃长约 15 厘米。
做一节眼保健操需要 5 分钟。
王老师家上个月用水大约 8 吨。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约 6300 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地选择。
2. 铅笔的长(
)厘米(
)毫米。
【答案】
①. 3
②. 1
【解析】
【分析】铅笔的首端与 1 厘米刻度线对齐,铅笔的尾端与 4 厘米 1 毫米对齐刻度线,用尾端
对齐刻度减去首端对齐刻度,即可得到铅笔的长度。
【详解】4 厘米 1 毫米-1 厘米=3 厘米 1 毫米
铅笔的长 3 厘米 1 毫米。
【点睛】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 小明的妈妈下午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她要工作(
)时(
)分。
【答案】
①. 2
②. 30
【解析】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 24 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
语即可;下午时数加 12 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下午 2:30 用 24 计时法
表示是 14:30,下午 5:00 用 24 计时法表示是 17 时;经过的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
刻,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她要工作的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下午 2:30 用 24 计时法表示是 14:30,
下午 5:00 用 24 计时法表示是 17 时,
17 时-14 时 30 分=2 时 30 分
小明的妈妈下午参加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她要工作(2)时(30)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普通计时法与 24 计时法的转化、时间的推算、时间的单位换
算,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4. 9 吨=(
)千克
80 秒=(
)分(
)秒
56 厘米+44 厘米=(
)米
1 千米-300 米=(
)米
【答案】
①. 9000
②. 1
③. 20
④. 1
⑤. 700
【解析】
【分析】第一空,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 1000,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
第二空,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 6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第三空,56 厘米+44 厘米=100 厘米,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
率;
第四空,1 千米=1000 米,1000 米-300 米=700 米,据此解答。
【详解】9 吨=(9000)千克;80 秒=1 分(20)秒;
56 厘米+44 厘米=(1)米;1 千米-300 米=700 米
【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乘单位间的进率,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5. 看图写出分数,并比较大小。
7
10
>
4
10
【答案】
【解析】
【分析】把线段平均分成 10 份,取 1 份就是
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1
10
,4 份就是
4
10
,7 份就是
7
10
,再根据同分
【详解】
>
4
10
7
10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认识及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6. 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
)的本数是(
)的(
)倍。如
果科技书有 20 本,那么文艺书有(
)本。
【答案】
①. 科技书
②. 文艺书
③. 5
④. 4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文艺书有 1 份,科技书有 5 份,所以科技书是文艺书的 5 倍,科技
书的本数除以 5 等于文艺书的本数。
【详解】20÷5=4(本)
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出,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 5 倍。如果科技书有 20 本,那么文艺书有
4 本。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倍的认识,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3 个边长是 4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答案】32
【解析】
【分析】3 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3)厘米,宽是 4 厘米,根据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4×3+4)×2
=(12+4)×2
=16×2
=32(厘米)
它的周长是 32 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8. 33□这是一个三位数,要使33
3□ 的积最接近 1000,□里的数字应该是(
);
要使它的积是四位数,则□里最小填(
)。
【答案】
①. 3
②. 4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 1000 除以 3 的结果是 333……1,所以第一个乘数是 333 时,乘积最
接近 1000,第一个乘数应大于 333,积才是四位数,由此可得□里面应填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1000 3 333
33□这是一个三位数,要使33
……1
3□ 的积最接近 1000,□里的数字应该是(3);要使它的积
是四位数,则□里最小填(4)。
【点睛】解决本题结合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9. 同学们去游乐场玩过山车和海盗船,情况如图。算式“16-12”表示(
)。
【答案】只玩过山车而不玩海盗船的人数
【解析】
【分析】如图,“16”表示玩过山车的人数,“12”表示既玩过山车又玩海盗船的人数,算式
“16-12”表示表示只玩过山车而不玩海盗船的人数。
【详解】由分析得:
算式“16-12”表示只玩过山车而不玩海盗船的人数。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关键是明确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10. 某同学的身份证号是 421122200603180012,这位同学出生于(
)年(
)
月(
)日,该同学的性别是(
)。
【答案】
①. 2006
②. 3
③. 18
④. 男性
【解析】
【分析】身份证编码规则:第 1—6 位数字表示地区代码,第 7—10 位数字表示“出生年份”,
第 11—12 位数字表示“月”,第 13—14 位数字表示“日”;第 15—17 位数字为顺序码,其
中第 17 位数字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第十八位为校验码。
【详解】某同学的身份证号是 421122200603180012,这位同学出生于 2006 年 3 月 18 日,
该同学的性别是男性。
【点睛】本题是考查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熟练掌握身份证的编码规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 1 分,5 分。)
11. 钟面上秒针从数字 1 走到数字 6,共走了 30 秒。(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钟面上分 12 个格,每大格又分 5 小格,秒针走 1 格是 1 秒钟,
走 1 大格是 5 秒钟,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6”,是 5 个大格,即 5×5=25(秒)。
【详解】5×(6-1)
=5×5
=25(秒)
即钟面上的秒针从数字“1”走到数字“6”,走了 25 秒;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关键是记住秒针走 1 格是 1 秒钟,即秒针走 1 大格是 5
秒钟。
12. 算式 465×3=400×3+60×3+5×3。(
)
【答案】√
【解析】
【分析】465 是 4 个百,6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则 465=400+60+5,分别用 400,60,5
乘 3,再把积相加,由此求解。
【详解】465×3
=(400+60+5)×3
=400×3+60×3+5×3
=1200+180+15
=1395
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13. 图中△的个数是▲的 2 倍,▲的个数是△的
1
2
。(
)
【答案】√
【解析】
【分析】图中有 2 个▲,4 个△,求△的个数是▲的几倍,用 4 除以 2 解答。将这些△平均
分成 2 份,其中 1 份是△的
1
2
,是 2 个,与▲的个数相等,则▲的个数是△的
1
2
。
【详解】4÷2=2,则图中△的个数是▲的 2 倍。
4÷2=2(个)
则▲的个数是△的
1
2
。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
其中的 1 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4. 图中一共有 4 个四边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由 1 个四边形组成的四边形有 3 个,2 个四边形拼成的四边形有 1 个,3 个四边形
拼成的四边形有 1 个;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1+1
=4+1
=5(个)
图中一共有 5 个四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图形个数,需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数,不重复、不遗漏。
15. 如图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
【答案】√
【解析】
【分析】因为甲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加中间的曲线的长,乙的周长等于长方形
的另一组邻边的和加中间的曲线的长,根据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定义,进行解答继而得出结论,
据此解答。
【详解】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所以图中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故判断正确
【点睛】熟知周长的定义并灵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5 分)
16. 口算练习纸 8 张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800 张口算练习纸叠在一起,它的厚度最接近
(
)。
A. 1 厘米
【答案】B
【解析】
B. 1 分米
C. 1 米
D. 1 千米
【分析】800 里面有 100 个 8,因此 800 张口算练习纸叠在一起,它的厚度是 100 个 1 毫米,
即 100 毫米。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 100,则 100 毫米就是 1 分米。
【详解】800÷8×1
=100×1
=100(毫米)
100 毫米=1 分米
它的厚度最接近 1 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关键是求出 800 张里面有几个 8 张,厚度就是几毫米。
17. 图中,竖式〇中的 4 表示(
)。
B. 4 个十
C. 4 个百
D. 4 个千
A. 4 个一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十位上的 8 乘 6 得 48,向前一位也就是百位进 4,所以 4 代表的是 4
个百。
【详解】竖式〇中的 4 表示 4 个百。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中数字所代表的含义,需要将乘法计算法则理解清楚,每
个数代表的含义。
18. 图中,甲乙两数的和可能是(
)。
B. 420
C. 450
D. 500
A. 4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图可知:甲数大于 150 而小于 200,且接近 200;乙数大于 200 而小于 250,
且接近 250;所以甲乙两数的和可能是大于 350 而小于 450,且接近 450,由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乙两数的和可能是(42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估算,明确甲数和乙数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三(1)班的聪聪从学校走到图书馆,走了 1000 步。学校到图书馆大约(
)米。
A. 100
B. 500
C. 1000
D. 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