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广东深圳龙华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广东深圳龙华区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 答案 1.本试卷共 8 页,23 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2.本卷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上、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 无效。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3.答題前,请将考生信息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住置; 4.选择题: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内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须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再涂选其他答案;非选择题: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 题答题区内,作文写在非选择题区的作文格内。 一、书写(3 分) 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二、基础(26 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本学期学校开 展了“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读书交流会】 如果大都市的①让你心生厌倦,请跟随沈从文先生走进湘西,这里有②的自然风光,更 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淳朴乡民,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我们看到:当黄昏薄暮时,一 阵风吹过,静 mì的暮云霎时被吹散,仿佛打翻了天空的颜料盒;当摇船人泊船近岸时,澄 澈的河水倒映着联轴画卷般的山脉,偶然间又会被水手们震天的号子声打乱。 1. 请根据拼音写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静 mì( ) 一霎.( )时 2. 请你选择两个成语补充在文段中相应地方。 A. 人声鼎沸 B. 大相径庭 C. 美不胜收 D. 花团锦 ——(湘行散记》读书笔记 簇 ① ② 3. 找出一句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1. (1). 谧 (2). shà 2. AC 3. 更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淳朴乡民,在文字的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4. 读书会上,大家回顾交流自己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这句话中的“自然”是个多义词,在 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B. 古人在日常交际或书信往来中经常会用到敬辞和谦辞。例如对年龄、身份或地位高于自 己的人会使用敬辞,称对方意见为“高见”、“高论”。 C.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这句话中的 “拈轻怕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D.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讲真话需要勇气。 【答案】C 5. 下面介绍读书方法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眼到就是书里每个字都要认得,每句话都要理解。 ②眼到不仅能养成细心不浮躁的好习惯,更能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③胡适先生认为,读书要做到四个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④不能“略观大意,不求甚解”。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B 6. 本次活动需要选取几首诗句或古文写成书法作品悬挂在班级的文学角。请你帮忙填写完 整。 (1)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 (2)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谭嗣同《潼关》) (5)小丽选择以“秋”为主题的诗句来完成一组书法作品,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秋,有愁:“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秋,有思:“________, 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秋,有赞:“________,________。”(刘 禹锡《秋词(其一)》) 【答案】 (1). 温故而知新 (2). 山岛竦峙 (3). 夜阑卧听风吹雨 (4). 山入 潼关不解平 (5). 夕阳西下 (6). 断肠人在天涯 (7). 遥怜故园菊 (8). 应 傍战场开 (9). 自古逢秋悲寂寥 (10). 我言秋日胜春朝
7. 下列对古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阔”字是神来之笔,既写江水之势,又写冰雪消融、大地回春之景。 B. “海日”一联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C. “归雁洛阳边”没有直接抒情,而是以鸿雁传书的典故,暗写游子之思。 D. 全诗各联都运用精妙工整的对偶,因而读来琅琅上口,表达富有神韵。 【答案】D 8.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示例,为班级开展的“课本故事朗读者”活动准备素材。 初中课本故事分享 分享理由 文章写了自己“第一次”历险,从冒险到遇险再到脱 1 《走一步,再走一步》 险,也是从胆怯、恐惧到自信的过程,给我很大启迪。 2 ① ② (2)下面文字是活动开场白,请仿照画线部分,在模线上写一个句子。 轻举七年线上册的语文课本,我常常思绪飞扬。我梦想,来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感受吹面 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我梦想,来到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感受历览千载书的惬意;我梦 想, , 。 【答案】(1)示例①《皇帝的新装》②通过写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 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告诉我面对生活需要足 够的勇气和坦然才能去伪存真,发现真理。 (2)示例①:来到老舍笔下的济南,在飞舞雪花中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温情。示 例②:来到王湾笔下的北固山下,在粼粼波光中感受“潮平两岸阔”的壮美。 三、阅读(46 分) (一)(12 分) 闻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 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①,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 荒芜矣。……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 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 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集解·勉学第八》,有删改) 注:①精神专利:精神专注,记忆力旺盛。 9. 根据表格提示的办法,解释下列词。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非淡泊无以明志 成语勾连法:去向不明 (2)险躁则不能治性 结合语境法 (3)十年一理 意义引申法:理,本意为雕琢, 加工玉石之意。 查阅词典法:①一把庄稼。②手 ① ② ③ (4)秉烛夜行 拿着,持着。 ③通“柄”,权柄。④古代容量 ④ 单位,十六斛为一秉。 10. 用“/”划分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划三处。 幼 而 学 者 如 日 出 之 光 老 而 学 者 如 秉 烛 夜 行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此并早迷而晚寤也。 12. 读了甲乙两文,对你日后的读书学习有何启发?请结合文章与个人实际谈一谈。
【答案】9. (1)明确(2)修养(3)温习(4)拿着,持 10. 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11. (1)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2)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 12. 甲文告诉我想要学有所成需要立志、向学、静心。乙文告诉我无论何时开始读书,都 远远胜于不读书者。例如在我日后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要每天坚持课外阅读,从现在做 起,提升语文素养。 (二)(10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 得蹲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 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 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了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热白。 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 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 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至于那些小鸭子,那些叫人一看就明白原委的小鸭子,却完全不 露痕迹地藏在深深的草里,你叫那些观光客怎么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呢? (节选自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 【材料二】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 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 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 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 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 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 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 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从 1920 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 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材料三】 (节选自让·乔诺《植物的牧羊人》,有删减) 近日,在中国网和江苏卫视热播的《似是故人来》实景文化访谈节目专访了袁隆平先生。 袁老已是鲐背之年,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节目里的一句话触动了笔者: “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 袁老为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但他因长时间赤脚浸泡在春天冰 冷的水稻田而得上了肠胃病,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 干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科学成果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从这个角度来看,袁老收徒 必须下田的“门规”,是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 袁老说,他对年轻人最想说的 8 个字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互联网时代为年轻 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于是,能够诞生更多灵感和赢得更好机遇,但最可靠的两个 字还是“汗水”。敢于撸起袖子在风吹雨打中耕耘,在骄阳炙烤下劳作,是年轻的农业科技 工作者收获事业成功的必备攻略。 (节选自 2020 年 8 月 17 日《光明日报》,有删减) 13.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根据提示在表格中填上合适的内容。 人物 具体事件 目的 康拉德·劳伦 他带着鸭子在地上爬行,丝毫不在 兹 意周围人诧异的目光 研究鸭子的习性 艾力泽·布菲 一个人三年种下十万颗橡子 ② 袁隆平 ① 解决亿万国人吃饭问题 14. 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的康拉德·劳伦兹没有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而放弃科学研究。 B. 材料二中的艾力泽·布菲三年多来坚持种树只是为了排遣寂寞的情绪。
C. 材料三中的袁隆平认为互联网时代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必须深入农田。 D. 从上述材料看出,在不起眼的小事上默默耕耘,也能做出非凡的成就。 15. 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从康拉德·劳伦兹“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我看到了一个____的人; 从艾力泽·布菲“三年来……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我看到了一个____的人。 16. 小龙同学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他对科学课上老师要求做的实验总是不屑一 顾,认为那都是“小儿科”,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写几句话劝说小龙。 【答案】13. ①他深入农田,从事农业应用科学研究。 ②为了这个地方能有生命 14. B 15. (1). 专注忘我 (2). 勤劳执着 16. 示例:小龙同学,你好。我认为科学课上不应该对老师要求做的实验不屑一顾。因为 想要成为科学家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坚持,注重实践是成为科学家不必可少的品质。 我们以后的科学课要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从小事做起。 (三)(16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捡拾幸福 丁立梅 ①我上下班,常要从一条小巷过,有时骑车,有时乘车,也偶尔,会步行。 ②小巷很有些年岁了,两边的房都泛着灰。大多数是老式平房,有天井纵深。朝向巷道 的一面,开着小店,卖些杂七杂八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蛋糕店、馒头店、卤菜店、理发店、 水果店、裁缝店,和一家报亭等。一些小摊见缝插针摆在路边,是些乡下农人来卖时令果蔬 的。蚕豆上市了卖蚕豆,草莓上市了卖草莓,青菜上市了卖青菜,来自山东卖炒货的一对老 夫妇,在一幢房的边上,搭了棚屋住,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炒货一袋袋,香喷喷,摆在棚屋 门口卖。那里的空气中,便常拌着炒货的香。 ③巷道边上,长着成年的海桐、合欢、荷花、玉兰和栾树,绿荫如顶。人是有福的,大 多数时候,抬头就能见花。白,或红,大团的,或大朵的,总是不知疲倦地开。只是日日相 见,我们多的是熟视无睹。步履匆匆,花白花红,不落一点到心里。(A) ④那日,我又经过小巷,照例行色匆匆。我走过一家小店,又一家小店,无意中一瞥,
看见卖炒货的那对老夫妇,正守着他们的炒货摊,在合吃一只橘。午后三四点,风轻云淡, 客少人稀,这清闲的一段时光,是属于他们的。他们肩并肩坐在那儿,你一瓣橘,我一瓣橘, 吃得幸福满满的,脸上是闲花落尽后的安然。 ⑤我被他们手中的一只橘子击中,傻傻地看他们,看得眼睛微湿。(B)我望见了这个尘 世间最朴质的相守,无关山盟,无关海誓,无关富贵荣华,只要稍稍转过头来,你就能望见 我,我就能望见你。 ⑥再看眼前的寻常,突然变得样样生动。那些旧的房,是生动的,一缕阳光斜斜地打在 上面,波光粼粼,如小鱼在跳舞。守着小摊卖水果的女人,是生动的,唇上一抹红,印在她 黝黑的脸上,分外夺目,显然,她是抹过口红的。有孩子的笑声从幽深的天井里传出来,清 脆丁零,是生动的,他在玩什么游戏呢?童年时光,寸寸金色。乡下来卖果蔬的老农,是生 动的。他半蹲着,笑眯眯看街景,脚跟边,堆一堆新鲜的芋头(批注 1:作者细致地捕捉到 了老农的动作和神态以及“新鲜的芋头”这个细节,将他们构成了一幅简单而生动的街头场 景,表现了自己见到这个场景时内心的快乐)。我买几只,想回家做芋头羹吃。他帮我挑拣 大个的,殷殷说,全是地里长的呢。为他这一句,我笑了半天。 ⑦还有那些树,亦是生动的。我稍一仰头,就与一捧一捧的红蒴果相逢。那是栾树的果, 望过去,像纸叠的红灯笼。它把生命的明艳,一丝不苟地写在秋的册页上。(C) ⑧迎面走过来的女孩,亦是生动的。她手捧一盆新买的玉簪,且走且乐,脚步轻盈,眉 目飞扬。 ⑨我不再急着赶路,而是慢慢走,微笑着看。看天,看地,看树,看花,看人。我像踩 着一朵云在走,心里充盈着说不出的美好。 ⑩这个寻常的秋日午后,我捡拾到了大捧的幸福。那是一只橘子的幸福。一缕阳光的幸 福。一抹口红的幸福。一朵笑声的幸福。(批注 2:“一朵”修饰“笑声”,数量词陌生化 使用,将笑声当作花儿来写,表现了笑声的美好和作者内心的愉悦。)几只芋头的幸福,一 捧红蒴果的幸福。一盆玉簪的幸福。是这个恋恋红尘中活着的幸福。 (选自丁立梅《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17. 文章中的“我”捡拾了哪些幸福细节?通读全文,选择三处细节进行概括。 示例:卖炒货的老夫妇肩并肩幸福地吃橘子。 18. 阅读时需要关注那些看似平常,实则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请你借鉴文中的两条批注,在 第③⑤⑦段画线的 A、B、C 三句中选择两句进行批注。 19. 文章标题是“捡拾幸福”,但第②段似乎并没有写到幸福,说说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