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资料共2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 确) 1.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 A. 较大的热值 C. 较低的沸点 【答案】A 【解析】 B. 较小的质量 D. 较大的比热容 【详解】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 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下列情形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 B. 叉车竖直向上举起货物 C. 举着杠铃不动 D. 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A.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有力作用在米袋上,米袋在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力对米袋做了功,故 A 不符合题意; B.叉车竖直向上举起货物,有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故叉车做了功,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举着杠铃不动,对杠铃有向上的力,杠铃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所以不做 功,故 C 符合题意; D.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有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故力做了功,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 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 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 相应的教育短片.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 B. 同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 C. 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
D. 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 【答案】B 【解析】 【详解】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其中两个 模块相当于两个开关,与模块相连的电视能够独立工作,所以两个模块是并联的,故 B 正确. 4. 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低于 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温度低于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因为物体也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也在运动, 故存在分子动能,分子间也存在作用力,故有分子势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是正确的,因为内能与机械能是描述物体不同方 面的能量,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然也可以具有机械能;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D.物体内能增加,也可能是通过做功的方法获得的,故 D 不对. 5. 在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 应该选择的合适金属丝是( ) 金属丝代号 材料 长度 l/m 横截面积 S/mm2 镍铬合金 1.80 镍铬合金 3.60 镍铬合金 1.80 锰铜合金 1.80 1.0 1.0 2.0 1.0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① ② ③ 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要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要保持材料、长度都相同,横截面积不同, 由表格中的数据知:需要选择金属丝①③进行实验,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6. 以下有关杠杆的应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开啤酒瓶盖的起子 C. 剪铁皮的剪刀 【答案】B 【解析】 【分析】 B. 用镊子夹取砝码 D. 用撬棒撬石头 【详解】A.起瓶盖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A 不符合 题意; B.夹砝码的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 B 符合题意; C.剪铁皮的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C 不符合题意; D.撬石头的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的总功率 C. 家庭电路中的熔丝可以用铁丝代替 D.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家庭电路中的熔丝熔断,可能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 过大,故 A 不符合题意; B.家用电能表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总电能,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用铁丝代替保险丝后,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不能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不到 保护作用,故 C 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该用导线接地,防止漏电时造成触电事故,符合题意. 8.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 3 V 不变,滑动变阻 器的规格是“10 Ω 1 A”。实验中,先在 a、b 两点间接入 5 Ω的电阻,闭合开关 S,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 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 更换 a、b 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 )
A. 10 Ω和 40 Ω B. 20 Ω和 30 Ω C. 10 Ω和 20 Ω D. 30 Ω和 40 Ω 【答案】C 【解析】 【详解】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因 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U 滑 =U-UR =3V-2V=1V 滑 R R  滑 U I U R I  U U 滑 R = 1V 1 2V 2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10Ω时,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 Rmax =2R 滑 max =2×10Ω=20Ω 即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不能超过 20Ω,则 a、b 间换接的电阻阻值应为 10Ω、20Ω。 故选 C。 9. 如图所示,某初三男生在做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已知该生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平均耗时 2s。则他做引体向上的功率约为( ) B. 1.5W C. 150W D. 1000W A. 0.1W 【答案】C 【解析】 【详解】普通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 50kg,所受重力约为 G mg  50kg 10N/kg   500N 该生做引体向上时,克服重力做功,向上移动的距离大约为 则该生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功大约为 h  60cm 0.6m  该生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平均耗时 t=2s,该生做引体向上的功率约为 W Gh  500N 0.6m 300J  
WP  t  300J 2s  150W 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B. 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 C. 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 D. 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 做功增加物体的内能; 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是炉火的内能转移给了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 内能; 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是蔬菜的内能转移给了冰箱,属于热传递减小了物 体的内能;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是太阳光的热辐射增加了石凳的内能,属于热 传递增加物体的内能. 故选 A. 11. 滑动变阻器是一种较常见的电学器材。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 器,小明对它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此滑动变阻器能连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是 20Ω B. 当此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不超过 1A 时,它能安全使用 C. 当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超过 20V 时,它能安全使用 D. 此滑动变阻器在安全使用时,它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20W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铭牌上标有 20Ω表示滑动变阻器能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是 20Ω,故 A 正确,不 符合题意; B.铭牌上标有 1A 表示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 1A,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10V 时,电阻是 1Ω时,通过的电流是 10A,此时超过允许通过 的最大电流,会损坏滑动变阻器,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1A,电阻最大是 20Ω,则最大电功率为 2 P I R 2   ( ) 1A 20Ω 20W  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 第 24 届冬奥会于 2022 年 2 月在中国举行。高山滑雪项目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若 某运动员在该项目测试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a→b→c→d→e)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从 a 点下滑到 b 点过程中,动能增加 B. 运动员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 C. 运动员在 c 点的机械能等于 d 点的机械能 D. 运动员在 a 点的重力势能等于 c 点的重力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 a 点下滑到 b 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 A 正确,不符 合题意; B.从 b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 B 正确,不符合题 意; C.从 c 点下落到 d 点过程中,运动员处于腾空状态,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机械能保 持不变,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a、c 两点高度不同,重力势能不同,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3. 如图是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实验装置,电阻丝 R1 和 R2 分别密封在两只完 全相同的烧瓶中,且 R1<R2,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后,装 R1 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 B. 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可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D. 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由于且 R1<R2,故 R2 放出的热量多,温度计示数升的快,故 A 错误; B.由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但电阻不同,故该实验探究的 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 B 错误; C.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应该让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由温度变化的大小得出比 热容的大小关系。要让两瓶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就得控制两个烧瓶中的电阻相同,因为 R1<R2,故 C 错误; D.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 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故 D 正确。 故选 D。 14. 如图为一种测量温度的工作原理图。R 是阻值为 40Ω的定值电阻,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 流为 0.6A。R0 是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其阻值变化范围为 10Ω~20Ω。电压 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 0~15V,电源电压恒为 12V。闭合开关 S,当环境的温度增大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 电路总功率不变 C. 电压表示数的范围为 8V~9.6V D. 电阻 R0 消耗的电功率范围为 0.4W~0.8W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电路图可知,R0 与 R 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环境的温度增大时,R0 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由 UI 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 R 流表的示数变大,而 R 阻值不变,故 R 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A 错误;
B.电源电压不变,根据 P UI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大,故 B 错误; CD.当 R0=10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即经过 R0 的电流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经过 R0 的电流最大 I 大 = U  R 0 R  12V 10Ω+40Ω =0.24A 则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 R0 消耗的电功率 U 最大  I R 大  0.24A 40Ω 9.6V   P 0  ( I 2 ) R 0 大  (0.24A) 2  10Ω 0.576W  当 ' R  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0 20 I 小 = U '  R 0 R  12V 20Ω+40Ω =0.2A 则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 U 最小  I R 小  0.2A 40Ω 8V  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范围为 8V~9.6V,R0 消耗的电功率 ' P 0  ( I 2 ) R 0 小  (0.2A) 2  20Ω 0.8W  所以,电阻 R0 消耗的功率范围为 0.576W~0.8W,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 15.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要使灯 L1 和 L2 串联,应只闭合开关 ___________;当只闭合开关 S1 和 S3 时,可以发光的灯是___________;为了防止电路发生电源短路,不能同时闭合开关 ___________。 【答案】 ①. S3 ②. L1 ③. S2、S3 【解析】 【详解】[1]要使电灯 L1 和 L2 串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需要经过 L1,然后经过灯泡 L2、S3, 再流回电源负极,因此应闭合开关 S3。 [2]当同时闭合开关 S1 和 S3,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需要经过灯泡 L1,经过开关 S1 回负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