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资料共2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24 分) 1. 下列事件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 B. 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 C.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不动 D. 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对汽车有力的作用,但汽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 功,故 A 不合题意;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重物在提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故 B 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着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 C 不合题意;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力与距离的方向互相垂直,所以不做功。故 D 不合题 意。 故选 B。 2. 某人将一箱书搬上楼,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所有的书一起搬上楼;二是先搬一部分 书上楼,再搬剩下的部分。假设他上楼的速度相同,则用这两种方法搬书过程中( ) A. 人做的总功相同 C. 人做功的机械效率相同 【答案】B 【解析】 B. 人做的有用功相同 D. 人做功的功率相同 【详解】这箱书的重力一定,楼的高度前后不变,由W G h书= 可知,两次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用方法一所做的额外功为一次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而方法二所做的额外功是两次克服自 身重力所做的功,因此方法二的额外功大于方法一的额外功,则方法二的总功大于方法一的 总功,即用方法一搬书时做功少;由 W  有 W 总 可知 即用方法一搬书时机械效率高。 η1>η2 因上楼的速度相同,方法二需要上楼二次,所以方法二所用时间长;由 P  可知 W t P1>P2
即用方法一搬书时功率大。 综上分析可知,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 B。 3.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热 D. 南极的冰块没有内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 A 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B 错误; C.根据热传递的实质可知,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内能小的物体的温 度可能会高一些,故 C 正确; 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南极的冰块也有内能,与温度高低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C。 4.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锯木头锯条发烫 B. 划火柴点火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弯折铁丝 A. C. 温度升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锯木头时,锯条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于是锯条的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而发烫。故 A 不符合题意; B.划火柴点火的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而让内能增大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水是吸收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而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的,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改变内能的,故 C 符合题意;
D.弯折铁丝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5. 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 家庭电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一定是出现了短路现象 C. 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流越大 D. 保险丝一般选用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三孔插座上面的孔接地线,在用电器漏电时,人接触用 电器,地线可以把人短路避免触电事故发生,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可能是短路或总功率过大造成的,故 B 错 误,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支路越多,相当于增大了导体 的横截面积,在导体长度和材料一定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所以总电阻减小。根据 欧姆定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保险丝一般选择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起到保 护电路的作用,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 科技的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1 年新一代 5G 芯片将开始量产,标志着中 国芯片正在崛起。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的硅片,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 超导材料 B. 绝缘材料 C. 隔热材料 D. 半导体 材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镓等。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属于半导体 材料。 故选 D。 7. 2021 年 3 月 12 日,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七号 运载火箭托举试验九号卫星刺破夜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 1 所示是卫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 2 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 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 1 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如图 2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C. 如图 2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机械能减小,动能增大 D. 图 1,图 2 中卫星的机械能都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同时高度增大, 重力势能增大;因卫星的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且卫星的 机械能增大,故 A 错误; BC.太空中是真空,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过程中,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只有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 B 正确,C 错误; D.图 1 中卫星的机械能增加,图 2 中卫星的机械能不变,故 D 错误。 故选 B。 8. 如图所示是体重自动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重越大,体重示数计的示数越小 B. 该体重测试仪的刻度是均匀的
C. 电阻 R1 在电路中没有作用,可以去掉 D. R2 下端的绝缘层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体重计串联接入电路中。 A.由电路图可知,体重示数计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体重示数计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当测 试仪所测体重越大时,滑片上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总电阻变小,由 UI 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即体重示数计的示数越大,故 A 错误; B.体重示数计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由 试仪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故 B 错误; UI  可知,电流与电阻是成反比的,所以体重测 R C.当滑片上移到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0,如果没有定值电阻,将形成 电源短路,因此定值电阻有保护电路的作用,故 C 错误; D.当体重自动测试仪不工作时,滑片位于绝缘体的位置,电路断路,节约电能,故 D 正确。 故选 D。 9. 近年来作为民族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的华为公司在 5G 技术等方面雄踞于世界科技巨头之 列。如图为家贤妈妈的华为手机,其指纹锁“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密码(S2)或人 脸识别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手机(M)解锁并工作。如图中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当钥匙 S1、S2、S3 任何一个闭合手机都能解锁,据此三个开关应该并 联,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 C。 10. 如图乙所示,将锡纸条的中间剪掉一些,已知 ab、bc、cd 长度相等,如图甲所示,将 锡纸条接在电池两极,很快锡纸条开始冒烟、着火。关于该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ab 段的电阻大于 bc 段的电阻 B. bc 段产生的热量大于 cd 段 C. 先冒烟的是 ab 段 D. ab 段的电流小于 bc 段的电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知,锡纸条上 ab、bc、cd 段的材料和长度相等,ab 段横截面积最小,cd 段横截面积最大,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所以 ab 段的电阻最大, bc 段的电阻较大,cd 段的电阻最小,故 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CD.ab、bc、cd 段可看作是串联,通过三段的电流相等,根据 Q I Rt  2 可知相等时间内, ab 段的电阻最大,产生热量最多,其次是 bc 段,cd 段产生的热量最少,所以先冒烟的是 ab 段,故 BC 正确,D 错误。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电流表的示 数将( )
A. 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变大 B.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小 C. 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大 D. 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流表甲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乙测量的是 R 的电流。此电路滑动变阻器与定 值电阻 R 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其电阻变大,电流 表乙示数不变,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甲表示数变小。 故选 D。 12. 如图甲所示是小灯泡 L 和电阻 R 的 I—U 图像。小灯泡 L 的额定电压为 2V,若将 L 和 R 以某种方式连接到电源两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将 L 和 R 并联,当电路中总电流为 0.7A 时,灯 L 正常发光 ②将 L 和 R 串联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与 L 和 R 并联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之比为 5∶2 ③将 L 和 R 串联在电压为 1.4V 的电源两端时,此时 R 两端电压为 1V ④将 L 和 R 串联在电压为 4V 的电源两端时,电路中的电流约 0.3A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将 L 和 R 并联,L 和 R 两端的电压相同,当电路中总电流为 0.7A 时,由图可知, 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V,小灯泡正常发光,故①正确; ②将 L 和 R 串联时,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2V,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0.5A;R 的电阻为 UR  R I  2V 0.2A   10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此时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0.5A 10 IR     RU ′ 5V 电源电压为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U  2V 5V 7V   P UI = = 7V 0.5A 3.5W =  将 L 和 R 并联,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2V,电源电压为 2V;L 和 R 两端的电压相同,由图 可知,电路中总电流为 时,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0.5A 0.2A 0.7A =  P ′= ′ ′= U I 2V 0.7A 1.4W =  L 和 R 串联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与 L 和 R 并联时电路的最大总功率之比为 P∶P'=3.5W∶1.4W=5∶2 故②正确; ③由图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0.5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 UR = L I 2 2  2V 0.5A   4 将 L 和 R 串联在电源两端时,若 R 两端电压为 1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RUI    R  1V 10    .1A 由于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电压越低,灯丝的温度越低,灯丝的电阻越大,所以电路中 电流为 0.1A 时,灯泡的电阻要大于通过灯泡电流为 0.5A 时的电阻,所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 压要大于 即电源电压要大于 故③错误; 0.1A 4Ω 0.4V  = 1.0V 0.4V 1.4V =  ④将 L 和 R 串联在电压为 4V 的电源两端时,由图像可知,此时 L 两端的电压为 1V,R 两端 的电压为 3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约 0.3A,故④正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