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期
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一、用心思考,细心填写。(每空 1 分,共 26 分)
1. 15×40 的积是(
)位数,积的末尾有(
)个 0,83×76 的积是(
)
位数,得数大约是(
)。
【1 题答案】
【答案】
①. 三
②. 2
③. 四
④. 6400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 15 与 40 的积,即可知道积是几位数,积的末尾有几个 0;83×76 的积是
几位数,积大约是几,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把 83 看作 80,把 76 看作 80,再计算。
【详解】15×40=600,15×40 的积是三位数,积的末尾有 2 个 0;
83×76≈80×80=6400
83×76 的积是四位数,得数大约是 6400。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2. 2 只鹅重 5 千克,20 只鹅重(
)千克,(
)只鹅重 1 吨。
【2 题答案】
【答案】
①. 50
②. 400
【解析】
【分析】用 20÷2 求出 20 里面有多少个 2,再乘 5 即可求出 20 只鹅重多少千克;
1 吨=1000 千克,用 1000÷5 求出 1000 里面有多少个 5,再乘 2 即可求出多少只鹅重 1 吨;
【详解】20÷2×5
=10×5
=50(千克)
1 吨=1000 千克
1000÷5×2
=200×2
=400(只)
【点睛】分析清楚题目给的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 用 3、9、2、6 四个数字算得 24,算式是(
)。
【3 题答案】
【答案】(9-3-2)×6=24
【解析】
【分析】要使结果为 24,根据给出的四个数 3、9、2、6,这四个数的特点,9-3-2=4,4
×6=24,由此解答。
【详解】(9-3-2)×6
=4×6
=24
(答案不唯一)
【点睛】要使计算的结果为 24,一般使用逆推法,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解答。
4. 在括号里填上“>”“<”或“=”。
43×26(
)42×27
7900 千克(
)8 吨
240÷4÷2(
)
240÷(4×2)
40×60(
)80×30
3 千米(
)2990 米
12×2×9(
)12
×11
【4 题答案】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第 1 题,分别计算出两边的得数,再比较;第 2 题,把括号右边的单位化为千克,
再比较;第 3 题,一个数连除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第 4 题,分别计算出两
边的得数,再比较;第 5 题,把 3 千米单位化为米,再比较;第 6 题,分别计算出两边的得
数再比较。
【详解】43×26=1118,42×27=1134,43×26<42×27;
8 吨=8000 千克,7900<8000,7900 千克<8 吨;
240÷4÷2=240÷(4×2);
40×60=2400,80×30=2400,40×60=80×30;
3 千米=3000 米,3 千米>2990 米;
12×2×9
=24×9
=216
12×11=132
12×2×9>12×11。
【点睛】1 吨=1000 千克,1 千米=1000 米。此题考查学生单位间的进率,以及两位数与两
位数的乘法。
5. 六一儿童节在第_____季度,这个季度共有_____天。
【5 题答案】
【答案】
①. 二
②. 91
【解析】
【分析】一年分为 4 个季度,每 3 个月为一个季度,6 月属于第 2 季度,第二季度分别是 4
月、5 月和 6 月,再根据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判断每个月的天数相加
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六一儿童节属于第二季度;
(2)30+31+30
=61+30
=91(天)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
6. 用 24 时记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下午 3 时________
傍晚 6 时 30 分________
早晨 7 时________
【6 题答案】
【答案】
①. 15:00
②. 18:30
③. 7:00
【解析】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 12 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
12 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 12。
【详解】下午 3 时:15:00
傍晚 6 时 30 分:18:30
早晨 7 时:7:00
【点睛】本题考查普通计时法转换成 24 时计时法的方法,需熟练掌握。
7. 把 86-36=50 和 24×50=1200 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
【7 题答案】
【答案】24×(86-36)=1200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最后结果是 1200,是由 24×50=1200 得到的,那么要先算出 86-36
=50,据此解答。
【详解】24×(86-36)
=24×50
=1200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顺序。
8.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 7000________
一只猫重约 4________
操场到教学楼的距离约为 300________
一袋面粉重 20________
【8 题答案】
【答案】
①. 米
②. 千克
③. 米
④. 千克
【解析】
9. 一个月中至少有(
)个星期日,最多有(
)个星期日。
【9 题答案】
【答案】
①. 4
②. 5
【解析】
【分析】大月 31 天,小月 30 天,平年的二月有 28 天,28 除以 7 得 4,31 除以 7 商是 4 余
数是 3,所以一个月中至少有 4 个星期日,最多有 5 个星期日(平年二月除外)。
【详解】28÷7=4(个)
31÷7=4(个)……3(天)
所以一个月中至少有 4 个星期日,最多有 5 个星期日(平年二月除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年月日的认识,注意大月 31 天,小月 30 天,平年的二月有 28 天。
10. 一个篮球 20 元,为了促销,商店规定:每买 5 个赠送 1 个。李老师买了 30 个这样的篮
球,一共要付出(
)元。
【10 题答案】
【答案】500
【解析】
【分析】每买 5 个赠送 1 个,即花费 5 个篮球的价钱可以得到 6 个篮球。30÷6=5 组,则
李老师要买 30 个篮球,需要花费 5×5 个篮球的价钱。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详解】30÷(5+1)×5×20
=30÷6×5×20
=5×5×20
=25×20
=500(元)
则一共要付出 500 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每买 5 个赠送 1 个”,求出李老师需要花费
几个 5 个篮球的价钱。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 1 分,共 5 分)
11. 下面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 56×50 积的末尾只有一个 0
B. 76×35 的积是四位数
C. 24×53 的得数比 1800 大,比 1000 小
【11 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分析】逐项进行分析后,再找出表述正确的一句即可。
【详解】A.56×50=2800,所以积的末尾有两个 0,原说法错误;
B.76×35=2660,所以说积是四位数的说法是正确的;
C.24×53=1272,所以 24×53 的得数比 1800 小,比 1000 大,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把每一个选项中的算式计算出得数,再根据得数的情况进行判断并
选择。
12. 有 2 个西瓜重 10 千克,(
)个这样的西瓜重 1 吨。
B. 50
C. 100
A. 200
【12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一个西瓜的重量,1 吨=1000 千克,然后用 1000 千克除以一个西瓜的重量
即可。
【详解】1 吨=1000 千克
1000÷(10÷2)
=1000÷5
=200(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也可以先求出 1000 千克里面有多少个 10 千克,然后再乘 2 即可;列式为:1000
÷10×2。
13. 某一年二月份有 29 天,这一年是(
)。
B. 2200 年
C. 1996 年
A. 1900 年
【13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 4 的倍数,整百年份是 400 的倍数,就是闰年。
【详解】A.1900÷400=4……300
B.2200÷400=5……200
C.1996÷4=499
1996 年是闰年。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14. 操场跑道一圈是 400 米,跑了 2 圈后,还差(
)米是 1000 米。
B. 600
C. 800
A. 200
【14 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分析】用跑一圈的路程乘 2,求出跑 2 圈的路程。再用 1000 米减去跑 2 圈的路程,求出
还差的路程。
【详解】1000-2×400
=1000-800
=200(米)
则还差 200 米是 1000 米。
故答案为:A。
【点睛】灵活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跑 2 圈的路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 王老师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七天,她的生日是(
)。
B. 12 月 24 日
C. 12 月 25 日
A. 12 月 23 日
【15 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年最后一个月是 12 月,12 月是大月有 31 天,倒数第一天是 31 日,倒数第二天
是 30 日,倒数第三天是 29 日,倒数第四天是 28 日,倒数第五天是 27 日,倒数第六天是
26 日,倒数第七天是 25 日,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年的倒数第七天是 12 月 25 日,所以王老师的生日是 12 月 25
日。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每题 1 分,共 5 分)
16. 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没有 0。(
)
【16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分析】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不一定没有 0。当一个因数末尾是 5,另一个因
数末尾是 2、4、6、8 中的一个,积的末尾有 0。据此判断。
【详解】例如 125×17=2125,125×18=2250,则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可能有
0,也可能没有 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乘法的计算,关键是明确 5 与双数的积的个位是 0,常举这样的反例
解决类似问题。
17. 小华说:“我爸爸 4 月 31 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
【17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8.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可能是五位数.
(
)
【18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详解】略
19. 3 吨石头比 3 吨棉花重。(
)
【19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分析】因为石头和棉花都是 3 吨,名数相同,所以它们一样重。
【详解】3 吨石头比 3 吨棉花一样重。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石头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20. 算式 25×(10÷2)中的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
)
【20 题答案】
【答案】√
【解析】
【分析】按照先算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的计算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
去掉括号后算式是 25×10÷2,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出算式的结果,两次计算的结果相
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25×(10÷2)
=25×5
=125
25×10÷2
=250÷2
=125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按照先计算小括号的运算,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解答。
四、认真审题,灵活计算。(共 34 分)
21. 直接写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