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台州路桥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资料共1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2-2023 学年浙江省台州路桥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 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 台州山清水秀,她秀丽多姿的风景,从古到今吸引了无数文人 yǎ① 士。他们 登临唱和,以诗抒怀。李白观赏天台山琼台仙谷之后,赞道:“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 天台去”。项斯游览仙居的山村之后,写道:“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 lí② 闻。” 顾况登上临海巾山时,欣喜地写道:“千家寂寂对流水,惟有汀州春草生。”陶宗仪 màn③ 步在路桥的青山绿水之间,写下:“钓罢得鱼沽酒去,雨余种豆 hè④ 锄归。” 根据拼音和语境填写汉字。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答案】 ①. 雅 ②. 篱 ③. 漫 ④. 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文人雅士:读音 wén rén yǎ shì,指有学问和处事修养的孤高的人; 竹篱:读音 zhú lí,用竹编的篱笆; 漫步:读音 màn bù,没有目的而悠闲地慢慢走; 荷锄:读音 hè chú,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 2. 在下面文字的划线处,填入古诗文名句。 古代的骚人墨客,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流连忘返,感受着山水之美;也在亭台楼阁间伫立 徘徊,抒发着个人襟抱。秦观在美丽的春光里写下:“树绕村庄,_______。倚东风,_______。” 温庭筠在晨起的秋日里写下:“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许浑 登上咸阳城东楼,联想到秦汉宫苑的荒废:“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刘长卿在贾谊故居前看到眼前荒凉的秋景: “__________,__________。”触景生情,倍感惆怅。范仲淹登岳阳楼忧国忧民:“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欧阳修在醉翁亭与民同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水满陂塘 ②. 豪兴徜徉 ③. 人迹板桥霜 ④. 槲叶落山路 ⑤. 鸟下绿芜秦苑夕 ⑥. 蝉鸣黄叶汉宫秋 ⑦. 秋草独寻人去后 ⑧. 寒林空见 日斜时 ⑨.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⑩.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 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陂塘、徜徉、槲、芜。 3. 水浒好汉各有绰号。绰号的使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人物绰号有以体貌特征来取的, 比如青面兽杨志、________;有以人物使用的武器来取的,如大刀关胜、_________;有的 以某种动物作为绰号,表示自己本领高强的,如入云龙公孙胜、________。 【答案】 ①. 赤发鬼刘唐、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矮脚虎王英 ②. 没羽箭张清、 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 ③. 豹子头林冲、扑天雕李应、混江龙李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识记。《水浒传》可以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著,书中 的 108 位好汉各有绰号,并且广为传颂。绰号的使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也表达了作者对 英雄人物的高度赞扬。 人物绰号有以外貌、特征来取的,如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美髯公朱仝、九纹龙史进、 矮脚虎王英、紫髯伯皇甫端; 有以人物使用的武器来取的,双鞭呼延灼、大刀关胜、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 灼; 有以武器的使用来取的,如金枪手徐宁、铁扇子宋清; 有的以某种动物作为绰号,表示自己本领高强的,如跳涧虎陈达、扑天雕李应、 豹子头林 冲、混江龙李俊等。 4. 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这要紧的几步有时甚至影响着整个人生。请参考示例,从下面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写 出影响他人生的“要紧几步”具体指什么?他的行为、性格或思想因此产生了哪些变化? 示例:鲁迅,年轻时本打算学医,救助像他父亲一样被耽误的病人。于是东渡日本学习先进 的医学。但是因为匿名信和幻灯片事件的影响,他转而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医治国民的肉体, 而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改变精神的首推文艺,因此,他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一个用文字唤 醒世人的作家。 A.祥子 B.保尔 C.孙悟空 【答案】A:祥子最初是一个勤劳、能干、朴实、善良的青年,最大的梦想无非是买一辆属 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他先后经历了被拉壮丁、被孙侦探敲诈、虎妞难产而死的打击,买车的
梦想一次次破灭。最后,小福子的自杀让祥子彻底堕落,他沦落成一个懒惰、自私、狡诈、 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保尔年少时受到神父虐待和歧视,因恶作剧被赶出学校。到食堂干活又因为犯困导致漫 水,惨遭毒打。后来,因为碰到了朱赫来,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保尔改变了自己盲目进行 个人反抗的方式,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他逐渐变得意志坚定,更加成熟。在革命的道 路上,保尔失去健康,甚至双目失明,一度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最后,在达雅的鼓励下,保 尔重拾生活的信心,用文学作为武器,向生活发起新的挑战。 C:孙悟空最开始的个性桀骜不驯,没有法度和明显的是非观念,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后来 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后,心性逐渐磨炼,急躁火爆的脾气有所收敛。跟随唐僧取经 途中,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猴性慢慢褪去,人性慢慢显示出来。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会了包 容和团结协作。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积累能力。主要是概括人物的主要精力,以及对主人公产生 的影响。 示例 1:祥子的医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是当他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 钱,买了一辆新车,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后来他掏出军营后, 把顺手偷的骆驼买了,然后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再新车。但在曹先生家干包月时,祥子辛 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买车的希望第二次破灭。 当和虎妞结婚后,终于买了一辆属于 自己的车,可以又因为虎妞难产而死,只有卖掉车安葬虎妞。最后,祥子变成依据行尸走肉, 过着自私、懒惰的堕落生活。 示例 2:保尔年少时因恶作剧被神父赶出了学校。后来,遇到了人生导师——布尔什维克朱 赫来,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在参加革命斗争中,他克服重重困 难,坚定执行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后来他的左手和双脚都残废了,最终导致双眼失明。他失 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最后,在妻子达雅的鼓励下,保尔重新梳理生活的 信心,拿起笔,用文学创作的方式,向生活发起新的挑战。 示例 3:孙悟空在花果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后来上天庭当官,但到处惹事非,大闹天宫, 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被在菩萨点化下,他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在取经突出,师徒励历经 九九八十一难,从顽劣对的猴性,变成具有忠心耿耿个性的神仙,也和师傅等人一起求得了 真经,最终修成正果。 二、阅读(62 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20 分) 打仗的故事 莫小米 ①“儿子,知道在战场上,怎么才能活命吗?要学会听子弹飞行的声音。‘噗!噗!’ 这种声音说明子弹离你只有 8—15 米,很近了,你要躲它,就必须换个方向跑。‘嗖、嗖’ 像吹哨子,那子弹稍远一点,你还能猫着腰跑……” ②“一堵围墙,敌人在里边,我们在外边,相互扔手榴弹,儿子,知道怎么才能赢吗? 墙里人往外扔,一颗手榴弹滚到我脚边,冒着白烟。教官说过,从冒烟到爆炸有 3 秒钟,我 捡起来就往回甩,刚丢出去,炸了。连长大喊:‘小鬼干得好!’” ③“儿子,乖乖吃饭啊。在朝鲜,我又冷又饿,压缩饼干像砖头一样,咬了半天只有牙 齿印,气得我往火堆里扔。没想到火一烤,饼干变大变膨松,我赶紧扒出来,又好咬又好吃, 后来大家都这样子吃。” ④“爸爸,今天学校团小组活动,我讲了你们在朝鲜,大部队摸黑占领山头的故事,天 亮才发现山道上布满地雷,可是你们两千多人马,竟然没一个人踩响,我说这是老天保佑志 愿军。有同学说我是封建迷信。” ⑤“儿子,讲了一辈子了,不讲了,不讲了。爸爸知道你孝顺,爱听,可是这些故事, 你都听了很多遍了。” ⑥“爸爸,送情报那个故事,可比电影里精彩多了,现在的年轻人没听过。你们一个团 被包围了……” ⑦“对啊,先后派出两个求援信使都不见回,我成了第三个。师长怎么说来着,儿 子?”“师长说:人在,信在;人死,信亡。爸爸你把信放在贴身的小褂口袋里,夜里出发, 好几十里路,三道封锁线:飞机、坦克、重机枪……最后爸爸,你把信送到了。” ⑧“对了爸爸,还有那一次打败美国王牌部队‘陆战第一师’……” ⑨打仗的故事,第一次讲,父亲 50 岁,儿子 3 岁。一直讲到今天,父亲 90 岁,儿子 43 岁。儿子拉着父亲来到报社,讲给记者听,有些情节父亲忘了,儿子记得。 ⑩老兵 1925....年.出生,16..岁当兵,由国军俘虏转变为解放军战士。朝鲜战场下来回乡当 农民,99..元转业费,包含了日后的一切待遇。34..岁响应号召参加新疆建设,46..岁娶了个带 孩子的女人,女人生下儿子不久就走了,再没回来过。老兵没再娶,一人养大儿子。 ⑪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可以是资本,用来邀功请赏;可以是荣耀,用来著书立传;也 可以是清贫生活中,一辈子的慰藉。
5. 本文人物所讲故事(①-⑧段)占了整篇小说大半篇幅,用文中的话来说,打仗的故事“讲 了一辈子了”,其实所讲的一辈子的故事主要分为 3 个部分:小时候爸爸讲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 6. 小说的绝大部分篇幅都是由对话构成,请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说说这样大篇幅使用对话 形式有什么好处和不足? 7. 数字用得恰当,能化腐朽为神奇,请结合文章内容,逐一赏析....划线句子中加点数词的妙 处。 8. 文章第⑪段点明了小说的主题,请你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本篇小说主题(25 字以 内),并结合小说内容阐述这句话(主题)的含义。 【答案】5. ①. 中学时儿子给同学讲故事(朝鲜战争时,大部队神奇通过布满地雷的 山道); ②. 老年时,在报社给记者讲故事(送情报和打败美国王牌部队的故事)。 6. 大篇幅使用对话的不足是形式单一,读起来容易感到疲劳,而且很难理清故事情节;好 处是通过对话进行描述,读者能看到很多细节,有很强的现场感,读起来有真实感。用很少 的篇幅就写完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简洁明了。 7. 1925 年交代了老兵出生的时间,简明扼要地表明了老兵现在的“老”;16 岁是老兵当兵 的年纪,还应该读书的年纪却当了兵,表明老兵青少年时生活的艰辛;99 元的转业费非常 准确而真实地表现出了转业费的微薄;34 岁了还参加新疆建设,表现老兵的报国热诚;46 岁才娶到妻子,妻子生下儿子后出走,突出了老兵生活的不如意。通过这些数字,简明扼要 地表现了老兵命运的坎坷和他对孩子,对国家的热诚。 8. 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是清贫生活中一辈子的慰藉。 老兵 16 岁当兵,经过九死一生的战争后退伍,却只领到了 99 元的退伍费,48 岁才结婚, 他的生活是极清贫的;但他为人正直、爱国、勇敢、爱孩子,富有情感,他光荣的经历是他 一生骄傲的资本,是孩子的骄傲;此外,孩子以父亲为荣,对父亲一辈子孝顺,这些都给老 兵带来了一辈子的慰藉。 【解析】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1)结合第④段“爸爸,今天学校团小组活动,我讲了你们在朝鲜,大部队摸黑占领山头 的故事,天亮才发现山道上布满地雷,可是你们两千多人马,竟然没一个人踩响,我说这是 老天保佑志愿军。有同学说我是封建迷信”可知,这是中学时,儿子把父亲讲的故事讲给同
学们,讲的内容是:大部队通过布满地雷的山道,两千多人马没有一个踩响,故可概括:中 学时儿子给同学讲故事(朝鲜战争时,大部队神奇通过布满地雷的山道); (2)结合第⑧段“对了爸爸,还有那一次打败美国王牌部队‘陆战第一师’……”、第⑨ 段“一直讲到今天,父亲 90 岁,儿子 43 岁。儿子拉着父亲来到报社,讲给记者听,有些情 节父亲忘了,儿子记得”可概括:老年时,父子在报社给记者讲故事(送情报和打败美国王 牌部队的故事)。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写法赏析。 文章①段到⑧段运用对话描写,⑨⑩段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⑪段运用议论表达方式。 从形式上看,文章的主体运用对话描写,没有任何其他描写的辅助,这样会使文章的表达形 式比较单一,大篇幅的对话,会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单调,甚至视觉和思维的疲劳,而读者 需要在对话中自己细致地梳理出故事的情节和发展,这不利于读者对于文章情节的理解; 从内容上看,结合①段“儿子,知道在战场上,怎么才能活命吗?要学会听子弹飞行的声音。 ‘噗!噗!’这种声音说明子弹离你只有 8—15 米,很近了,你要躲它,就必须换个方向跑。 ‘嗖、嗖’像吹哨子,那子弹稍远一点,你还能猫着腰跑……”等段落可知,父子在对话中 详细地再现了当时的场面,细节比较多,给人很强烈的真实感、现场感; 结合③段“儿子,乖乖吃饭啊。在朝鲜,我又冷又饿……”、④段“爸爸,今天学校团小组 活动,我讲了你们在朝鲜,大部队摸黑占领山头的故事”、⑤段“儿子,讲了一辈子了,不 讲了,不讲了。爸爸知道你孝顺,爱听,可是这些故事,你都听了很多遍了”可知,在对话 过程中,时间在推进,作者用很少的篇幅就写完了一个人一生的故事,简洁明了。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老兵 1925 年出生”,“1925”交代了老兵出生的时间,距今时间非常远,突出了老兵的 年龄大; “16 岁当兵,由国军俘虏转变为解放军战士”中的“16 岁”交代了老兵当兵的年龄之早, 在现在看来,应该读书、受到父母呵护的年龄却当了兵,并且被俘虏,改变阵营,看出经历 的复杂,写出老兵青少年时生活的艰辛; “朝鲜战场下来回乡当农民,99 元转业费,包含了日后的一切待遇”中的“99 元”写出了 老兵转业费的少,“包含了日后一切的待遇”说明这 99 元买断了老兵退伍前的所有付出; “34 岁响应号召参加新疆建设”中的“34 岁”写出了老兵参加新疆建设的年龄,在退伍后
本可以享受平静的生活,但是却去参加了艰苦的新疆建设,表现了老兵的包裹热诚; “46 岁娶了个带孩子的女人,女人生下儿子不久就走了,再没回来过。老兵没再娶,一人 养大儿子”中的“46 岁”是老兵结婚的年龄,结婚比较晚,也暗示了老兵因为参军、参加 新疆建设而耽误了自己的婚姻,结婚后妻子出走,老兵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 这些数字交代了老兵的一生经历,年少参加,退伍,参加新疆建设,结婚,妻子出走,独自 抚养儿子,这些数字串连成线,写出了老兵坎坷的一生,写出了老兵对国家的热诚。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题。 (1)结合“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可以是资本,用来邀功请赏;可以是荣耀,用来著书立 传;也可以是清贫生活中,一辈子的慰藉”提炼关键词,“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是基础, “可以是清贫生活中,一辈子的慰藉”是老兵的选择,故可概括主题:九死一生的战争经历 是清贫生活中一辈子的慰藉。 (2)结合⑦段“对啊,先后派出两个求援信使都不见回,我成了第三个。师长怎么说来着, 儿子?”“师长说:人在,信在;人死,信亡。爸爸你把信放在贴身的小褂口袋里,夜里出 发,好几十里路,三道封锁线:飞机、坦克、重机枪……最后爸爸,你把信送到了”、第⑩ 段“老兵 1925 年出生,16 岁当兵,由国军俘虏转变为解放军战士。朝鲜战场下来回乡当农 民,99 元转业费,包含了日后的一切待遇。34 岁响应号召参加新疆建设,46 岁娶了个带孩 子的女人,女人生下儿子不久就走了,再没回来过。老兵没再娶,一人养大儿子”可知,老 兵 16 岁参加当兵,经历了重重危险,九死一生,退伍时只领到了 99 元这样微薄的退伍费, 但是 34 岁时却去参加了艰苦的新疆建设,48 岁结婚,妻子生下儿子后却离开了。老兵的生 活是清贫的,但是他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九死一生的军队生涯、退伍后的选择都展现了 他对国家的热爱,展现了他的正直、爱国、勇敢、爱孩子的品格,这些光荣的经历是他清贫 生活中的慰藉,他不在乎物质,他的光荣才是他的目光所在; 结合第⑨段“打仗的故事,第一次讲,父亲 50 岁,儿子 3 岁。一直讲到今天,父亲 90 岁, 儿子 43 岁。儿子拉着父亲来到报社,讲给记者听,有些情节父亲忘了,儿子记得”可知, 儿子记得父亲讲述的所有经历,看出儿子对父亲非常崇拜,儿子对父亲非常尊重,对父亲非 常孝顺,儿子这份情感也是老兵的慰藉。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18 分) 班级打算召开“动起来,让生命更精彩”主题班会,研究小组收集并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长期久坐不动,不仅影响体能,还容易导致作息紊乱,引发负面情绪。对于学生群体来 说,疫情防控期间居家生活学习,活动空间受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多,加之对疫情的担 心,容易出现肥胖、免疫力下降、视力不良及心理问题等。 初中生的久坐行为已经成为在校学生身体健康不可忽视的课题。班级研究小组对此专门 做了调查统计。 假期中你平均每天锻炼时间 为什么基本不锻炼 为什么坚持锻炼 1 小时左右:17% 太麻烦:21% 父母要求:21% 20 分钟左右:35% 作业多,没时间:30% 喜欢运动:36% 基本不锻炼:48% 玩手机都来不及:42% 体育中考,不得不练:43% 材料二: 在儿童和青少年(5-17 岁)中,身体活动的收益体现于以下健康结果:改善身体 健康(心肺和肌肉健康)、心血管代谢健康(血压、血脂异常)、骨骼健康、心理 健康(抑郁症状减少)、肥胖症减轻。 一星期每天至少 60 分钟中等强度到剧烈强度活动,大多数此类身体活动应为有氧 活动。每星期至少 3 天剧烈强度有氧活动,那些增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都应包括 在内。限制久坐不动的时间,尤其是娱乐性的屏幕前时间。 青少年较多久坐行为与以下健康结果有关:更加肥胖、新陈代谢健康、行为品行、 亲社会行为较差、睡眠时间减少、健康状况。 《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青少年部分)》 材料三: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从环境摄取营养物质转变为自身物质,同时将自身原有组成转变为废 物排出到环境中的不断更新的过程。 身体新陈代谢比较快,生长发育也就比较旺盛,人的热量也消耗得比较快,就可以避免 脂肪储存在身体之内,避免肥胖。促进新陈代谢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运动、蒸 桑拿、多喝水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给机体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更有光 泽,有利于身体健康。 【注释】MET 为身体活动强度代谢当量的基本测量单位,1MET 为安静坐位休息时的能量消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