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真题及答案
1.临写下面一句话。做到书写规范、美观。
ㅤㅤ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xìng fú
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去创造。“双减”下,劳动教育的春风已经
吹 进 了 校 园 , 永 嘉 有 77 所 学 校 开 展 了 劳 动 实 践 。 同 学 们 在 田 间 学 会 f ē n biàn
植物,亲手采摘 shū cài
和瓜果,亲自做一顿 měi cān
……jiàn
xíng
劳动教育,bù jǐn
让同学们变得 jiàn kāng
和阳
光,还让他们明白: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创造。
3.下列带点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效率. 利率. 率.领
C.应和. 附和. 一唱一和.
B.折.断 折.本 折.纸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规距 甜密 欣喜若狂
B.拂拭 气势 茹毛饮血
C.遭秧 迟钝 惊慌失措
5.下列成语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匡衡 手不释卷——李白
B.程门立雪——杨时 囊萤夜读——车胤
C.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闻鸡起舞——祖逖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在精准扶贫项目的帮扶下,贵州山区的乡亲开始种植茶苗,像_____一样勤勤恳恳地
发展茶叶产业,脱贫致富,把_____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A.老黄牛 山清水秀
B.小蜜蜂 车水马龙
C.铁公鸡 鸡犬相闻
7.下列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不同于其他两个句子的是(
)
A.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
.....,妈妈怎么也抓不住他。
B.扁鼻子军官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
.....,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C.夜深了,周围黑了下来,小猫咪的两只眼睛像两颗宝石似的
.......闪啊闪的。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
冠花。”这个句子把浮云和浮云的倒影分别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
B.“它(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
体。”句中用狗来举例,向我们说明这种恐龙的外形特点。
C.苏联作家米•依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对自来水龙头、炉子、桌子、灶台、锅架、餐
具柜等,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
9.小红准备做个书签,并在上面写一句格言。下列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竖写时,要自左向右书写。
B.字距要均匀。上下字要对齐。
C.注意作者名字的位置,使格式更美观。
10.诗文、名言填空。
(1)在冰心的《繁星》(七一)里“月明的园中,
,
”是她
永不漫灭的回忆。
(2)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
,
”勾勒了一幅乡村溪流
美景图。
(3)面对挫折,勇士们不是退缩,而是勇敢面对:天行健,
。因为他们
知道:胜人者有力,
。
(4)“
,一日
”告诉我们坚持阅读十分重要。
( 5) 看 到 辛 勤 的 蜜蜂 和 像 蜜 蜂 一 样 的 人 们 , 你会 用 诗 句 “
, 无
限
”来赞美他(它)们。
11.课文中的人物令人钦佩:
的小英雄雨来,
的哈尔威船长,
的黄继光,
的巨人。
12.注意句子的画横线部分,选一种情境仿写句子。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的蹬在车厢,攀上了窗口。
蜂蜜采蜜
弟弟踢足球 妈妈炒菜
13.语言实践
ㅤㅤ校运动会上,好友小亮在百米冲刺时扭伤了脚。你把小亮送到医务室进行了医治,
校医建议小亮回家休养两天。请你以小亮同学的身份给小亮爸爸打电话,说明情况并转
告校医的建议。
ㅤㅤ我:
ㅤㅤ小亮爸爸:你好!有什么事吗?
ㅤㅤ我:
14.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选文一】
ㅤㅤ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ㅤㅤ到处是绿的……
ㅤㅤ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ㅤㅤ墨绿、浅绿、嫩绿、
ㅤㅤ翠绿、淡绿、粉绿……
ㅤㅤ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ㅤㅤ刮的风是绿的,
ㅤㅤ下的雨是绿的,
ㅤㅤ流的水是绿的,
ㅤㅤ阳光也是绿的。
【选文二】
ㅤㅤ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
着的雨丝也全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1)【选文一】“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都有哪些“绿”呢?用“____”划出第 2 小
节中提到的“绿”,这些词写出了绿的
,表现了作者
。我还能写
——《西湖漫笔》
出
、
这样的“绿”。
(2)【选文一】对第 3 小节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这一小节反应了诗人真实看到的景象。
B.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在诗人的感觉中仿佛风、雨、水、阳光都是绿的。
C.这一节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世界。
(3)【选文一】选文借“绿”赞美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活力
(4)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选文都突出描写了“绿”,表现了对绿的喜爱之情。
B.在作者的眼中,绿无处不在,绿得发黑,绿得发亮,绿得出奇。
C.【选文一】是诗歌,【选文二】是散文,两篇选文都重在写作者对绿的感受。
15.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荔枝
ㅤㅤ①我第一次吃荔枝,是 28 岁的时候。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想想母亲
快 70 岁的人了,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
出钱买了一斤。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ㅤㅤ②回到家,还没容我从书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这是一种比海棠大
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剜去了疤,洗得干
干净净。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ㅤㅤ③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知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
不住地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
让她高兴。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母亲一见
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
“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
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
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
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
竟像孩子一样高兴。
ㅤㅤ④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
奇怪。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说实话,自尊心
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
一下子变走。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
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ㅤㅤ⑤母亲很喜欢吃荔枝,但是她舍不得吃,每次都把大个的荔枝给我吃。以后每年的
夏天,不管荔枝多贵,我总是要买上一两斤,让母亲尝尝鲜。荔枝成了我家一年一度的
保留节目,一直延续到三年前母亲去世。我感到慰藉的是,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
灵灵的荔枝,我一直信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
ㅤㅤ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1)文章写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几件事,梳理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表。
自然段
事件
自然段
事件
1
②
③
第一次买荔枝
④
⑤
⑥
每年吃荔枝
荔枝年年红
(2)作者用两种水果表达了两代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买荔枝,虽然价格昂贵,但体现了“我”对母亲的一片孝敬之心。
B.母亲在客人面前端走沙果,是不想在客人面前丢脸,有些虚荣。
C.从“我”希望变戏法一样把沙果变走这一想法,说明“我”有点虚荣。
D.由买处理水果这件事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节俭的人。
(3)品读第③自然段中关于“我”和母亲的描写,根据提示填一填。
(4)第③自然段划“_____”句子分别从母亲的
、
、
进
行描
写,表现了母亲
。
(5)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暗含了作者太多的思绪,看似平淡的话语,在作者心底掀起了感情的波澜。
B.文章题目是荔枝,所以结尾只是对自然生长的一种真实反应,荔枝年年会红。
C.荔枝可以年年红,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十分遗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之情。
(6)面对母亲买回的沙果,作者“连声说真好吃”,“不住口说真便宜”,对作者这种安
慰母亲的“把戏”,你是否赞同?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16.习作。
ㅤㅤ“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
试,把题目“那是一次______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有条理。
参考答案
1.【解答】故答案为: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2.【解答】故答案为:
幸福 分辨 蔬菜 美餐 践行 不仅 健康
3.【解答】A.不同。率:读“shuài”时,意思是统辖率领;统率,领导(队伍、集体等)。
读“lǜ”时,意思是两个相关数量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故读音依次为:lǜ、lǜ、shuài。
B.不同。折:读“zhē”时,意思是翻转;折腾;倾倒。读“shé”时,意思是断;亏损。
读“zhé”时,意思是折叠;用纸折叠起来的册子;断;弄断。故读音依次为:zhé、shé、
zhé。
C.相同。和:读“huò”时,意思是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
西。读“huó”时,意思是在粉状物中加水或其他液体,通过搅拌、揉弄使粘在一起。读
“hé”时,意思是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
读“hè”时,意思是声音相应;和谐地伴唱或伴奏;附随;响应。故读音均为:hè。
故选:C。
4.【解答】A.,“规距”“的“距”应改为“矩”指规定的法则、标准和习惯。”甜密”的“密”
应改为“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B.正确。
C.有误,“遭秧”的“秧”应改为“殃”,指遭遇困难,遇到麻烦。
故选:B。
5.【解答】A.搭配不正确,手不释卷——吕蒙。
B、C、D 搭配正确。
故选:A。
6.【解答】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小蜜蜂:形容辛勤劳动且无私的人。
铁公鸡:比喻非常吝啬的人。
山清水秀:指山水秀丽,风景优美。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鸡犬相闻:鸡和狗的叫声都可以相互听见。比喻住家相近。
结合词义和语境,应依次填入:老黄牛、山清水秀。
故选:A。
7.【解答】A.“像条小泥鳅”写出了雨来的灵活,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像鹰的爪子”写出了敌人的凶残,表达了作者的痛恨之情。
C.“像两颗宝石似的”写出了小猫眼睛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故选:B。
8.【解答】A、C 正确,
B.有误,“它(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
个身体。”句中用作比较的方法,向我们说明这种恐龙的外形特点。
故选:B。
9.【解答】A.不正确。竖写时,要自右向左书写。
B、C 正确。
故选:A。
10.【解答】(1)出自冰心的《繁星》。
(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诗句意思是:草屋
的茅檐低矮,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此句语言简练平淡,词人只用了淡淡的两笔,把
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
(3)考查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
地,永远不断地前进。此句极力赞扬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勉励人们效法“天”的刚
健精神和奋发向上的阳刚之气。“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老子》。意思是:能够
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4)“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意思是:读一天书就会有一天的收获,但如
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收获。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
要坚持不懈,中途停顿就会前功尽弃。
(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出自唐代罗隐的《蜂》。诗句意思是:无论是
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诗人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